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1619发布日期:2018-09-08 01:1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弧炉,具体涉及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279293A中,指出了一种具有连续预热、熔化、精炼和铸造的电炼钢设备和方法,此种具有连续预热、熔化、精炼和铸造的电炼钢设备,很好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在使用电弧炉结束之后,余热需要被白白的排走,而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温,温度的散失是白白排走的而非将其很好的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电弧炉结束之后,余热需要被白白的排走,而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温,温度的散失是白白排走的而非将其很好的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包括延着钢加工顺序依次设置的废钢打包机、废钢剪切机和电弧炉,

所述电弧炉的内壁呈中空结构,所述电弧炉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水口和一排气口;

所述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还包括流体釜,所述流体釜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流体釜的内腔中设置有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搅拌杆和设置于所述流体釜的内腔的上端的喷淋机构,所述搅拌杆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的上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搅拌杆的下部沿周向延伸有两个排气杆,在排气杆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杆的内腔与所述搅拌杆的内腔连通,所述流体釜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外环管道、内环管道和多个直管,所述外环管道通过所述多个直管与所述内环管道连通,所述外环管道和所述内环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头;

所述外环管道上具有两个入水管,所述两个入水管固定在所述流体釜的顶部并且端部伸出所述流体釜的内腔;

所述搅拌杆穿过所述内环管道的内圈。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轮和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上端的蜗杆,所述蜗杆内部呈中空结构并且与所述搅拌杆的内腔相互连通呈一体结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所述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多个搅拌体,所述搅拌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150°。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还包括底架板,所述底架板固定在所述流体釜内腔的底部,所述搅拌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架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架板上开设有若干网孔。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杆上的多个排气孔排成一列,一个排气杆上的一列排气孔与另一个排气杆上的一列排气孔以所述搅拌杆为中心轴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首先通过电弧炉,产生废热,然后,注入水气,然后水沸腾形成水蒸汽,然后通入流体釜中,对流体釜中的由喷淋机构喷出的液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热转换以及废热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中的流体釜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中的喷淋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杆的最优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中的电弧炉的最优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排气口,3、流体釜,4、搅拌杆,41、搅拌体,5、喷淋机构,51、外环管道,52、内环管道,53、直管,54、入水管,55、喷淋头,6、排气杆,61、排气孔,7、驱动电机,8、蜗轮,9、蜗杆,10、底架板,101、网孔,1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包括延着钢加工顺序依次设置的废钢打包机、废钢剪切机和电弧炉,

电弧炉的内壁中空,电弧炉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水口1和一排气口2;

此种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还包括流体釜3,流体釜3的上端具有驱动机构、流体釜3的内腔中具有由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搅拌杆4和置于流体釜3的内腔的上端的喷淋机构5,搅拌杆4内部中空,搅拌杆4的上端与排气口2连通,搅拌杆4的下部向周向延伸有两个排气杆6,排气杆6上开设有排气孔61,排气杆6的内腔与搅拌杆4的内腔连通;排气口2与搅拌杆4的上端通过气用电磁阀相互连通;同时,为了防止搅拌杆4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与排气口2连通的管路一起旋转,搅拌杆4上会安装轴承,然后将其固定在一个基座上,然后管路通过基座上的口子,与搅拌杆4的内腔连通。

流体釜3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11。

喷淋机构5包括外环管道51、内环管道52和连接外环管道51以及内环管道52的多个直管53,外环管道51通过多个直管53与内环管道52连通,外环管道51和内环管道52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头55;在不干扰搅拌的前提下,实现喷淋的效果,使需要加入的液体从喷淋头55喷入流体釜3中。

外环管道51上具有两个入水管54,入水管54固定在流体釜3的顶部并且端部伸出流体釜3的内腔;

搅拌杆4穿过内环管道52的内圈。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蜗轮8和一体设置在搅拌杆4上端的蜗杆9,蜗杆9内部中空并且与搅拌杆4的内腔相互连通,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套定有蜗轮8,蜗轮8与蜗杆9啮合。

搅拌杆4上套定有多个搅拌体41,搅拌体4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150°。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使下部上部的水形成混合,从而加快热量均衡。

此种智能电弧炉炼钢系统还包括底架板10,底架板10固定在流体釜3内腔的底部,搅拌杆4的下端与底架板10可转动地连接,底架板10上开设有若干网孔101。通过设置底架板10,是为了能够使搅拌杆4的上下的定位效果加强,避免出现倾斜的情况。在搅拌杆4穿过流体釜3的顶部时,通过轴承连接。

排气杆6上的多个排气孔61排成一列,一个排气杆6上的一列排气孔61与另一个排气杆6上的一列排气孔61关于搅拌杆4呈中心对称。形成旋流,便于加热液体。

当开始工作的时候,首先,从进水口1中通入水,水在电弧炉的余温之下,迅速升温并且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在气用电磁阀的作用下由排气口2流至搅拌杆4的内腔,然后从搅拌杆4的内腔流至两个排气杆6中,然后在排气杆6上的排气孔61的作用下,排入流体釜3中,然后与液体充分接触,同时驱动电机7工作,带动蜗轮8旋转,蜗轮8带动蜗杆9旋转,蜗杆9带动搅拌杆4旋转,搅拌杆4上通过搅拌体41实现搅拌混合,使其中的液体保持均匀的温度。当需要排出的时候,通过流体釜3底部的排水口11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