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7214发布日期:2018-09-07 23:36阅读:14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吸收板材加工中的烟尘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板材加工中,为了确保板材富有美观度以及方便后续作业,一般需要对板材的表面进行打磨。其中,板材加工中的打磨包括白茬砂磨和油漆砂磨,其中以油漆砂磨最为重要。板材在加工时一般需要喷三至五遍漆,分为底漆、色漆、面漆,而底漆一般需要两只三遍。底漆喷的较厚,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经过打磨使板材表面更平整;另外,打磨还有一个作用是把漆面打磨的不那么光滑,增加下一遍喷漆的附着度。而打磨的方式是利用砂纸不停摩擦板材的表面。而在打磨过程中,在车间中会形成烟尘,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即使作业人员佩戴了口罩等防护装置,还是会吸入部分烟尘,久而久之,该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容易患尘肺,而严重的将会危及人身安全。

现有的车间内一般采用通风的方式去除环境中的烟尘,但是对于寒冷的冬季,开窗通风的方式明显并不适合;另外,还有个别车间设计了吸尘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5536363A公开的一种吸尘装置,其通过在箱体侧面开设了进风门,将该装置放置在生产线旁边,不停利用内部的抽风机抽风,对烟尘起到引流作用,并利用内部的吸尘组件吸附烟尘颗粒,最终实现烟尘颗粒的收集。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该装置并不能彻底吸收环境中的烟尘,其根本原因是进风门对于板材烟尘的针对性较差,会有很多烟尘颗粒进入空气中,所以,该装置吸尘效果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够彻底吸收板材表面打磨掉的毛刺的吸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吸尘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吸尘组件;

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外部的烟尘吸入组件,所述烟尘吸入组件与所述装置主体连通,且所述烟尘吸入组件的出气端朝向所述吸尘组件;

所述吸尘组件的表面具有通孔,空气能够通过该通孔、烟尘颗粒无法通过该通孔;所述吸尘组件的上端具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处连接有抽风机;

所述烟尘吸入组件包括固定架,以及能够悬挂于所述固定架上的至少两个吸入管,所述吸入管能够靠近板材的表面以吸收打磨时产生的烟尘;

所述装置主体上还安装有烟尘散落组件,所述烟尘散落组件与所述吸尘组件连接,并使所述吸尘组件外部的烟尘颗粒掉落至装置主体下部;

所述装置主体的下部安装有烟尘收集装置,从所述吸尘组件掉落的烟尘颗粒掉落至所述烟尘收集装置内。

进一步的,所述吸入管的前端为吸入部,所述吸入部为端部部分弯曲的管筒结构,所述吸入管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处具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为直筒结构,且所述连通部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内部;

所述吸入部和所述连通部之间连接有烟尘流通部,所述烟尘流通部为波纹管;

所述固定架上具有多个悬挂架,所述吸入管通过所述悬挂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和/或外部具有稳定架,所述连通部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稳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架包括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上、并沿所述装置主体轴向布设的稳定板,所述连通部置于所述稳定板的上部,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管卡。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组件的四周布设有隔尘筒,所述隔尘筒与所述吸尘组件之间预留有烟尘吸附空间,所述连通管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隔尘筒,并延伸至所述烟尘吸附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组件为滤芯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烟尘散落组件包括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部的风机,以及分别与所述风机和吸尘组件连通的风管,所述风管上安装有电磁脉冲阀。

进一步的,所述烟尘收集装置为抽拉式收集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通过能够随意改变吸尘位置的烟尘吸入组件以及吸尘组件,通过外部抽风机带动产生向装置主体内部吹的风,打磨板材时将烟尘吸入组件直接对准打磨位置,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烟尘,避免烟尘进入周围环境中,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吸尘效果好、后期处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主体;2、吸尘组件;3、抽风机;4、风机;5、风管;6、电磁脉冲阀;7、隔尘筒;8、烟尘收集装置;9、固定架;10、吸入管;11、吸入部;12、弯曲;13、烟尘流通部;14、连通部;15、悬挂架;16、稳定板;17、管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尘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1;

安装于装置主体1内部的吸尘组件2;

置于装置主体1外部的烟尘吸入组件,烟尘吸入组件与装置主体1连通,且烟尘吸入组件的出气端朝向吸尘组件2;

吸尘组件2的表面具有通孔,空气能够通过该通孔、烟尘颗粒无法通过该通孔;吸尘组件2的上端具有抽风口,抽风口处连接有抽风机3;

烟尘吸入组件包括固定架9,以及能够悬挂于固定架9上的至少两个吸入管10,吸入管10能够靠近板材的表面以吸收打磨时产生的烟尘;

装置主体1上还安装有烟尘散落组件,烟尘散落组件与吸尘组件2连接,并使吸尘组件2外部的烟尘颗粒掉落至装置主体1下部;

装置主体1的下部安装有烟尘收集装置8,从吸尘组件2掉落的烟尘颗粒掉落至烟尘收集装置8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吸尘装置,其主要包括装置主体1、以及集成在装置主体1上的吸尘组件2和烟尘吸入组件,其中,烟尘吸入组件主要是将打磨时产生的烟尘吸入装置中,而吸尘组件2是对吸入的烟尘分离成空气和烟尘颗粒,而烟尘颗粒无法通过吸尘组件2的外壁,空气能够通过吸尘组件2的外壁进入内部(主要是通过设定吸尘组件2外壁的通孔的孔径实现),这样利用抽风机3的抽风,实现吸尘效果。

另外,在装置主体1上还设计了烟尘散落组件,该烟尘散落组件主要是将吸附在吸尘组件2外壁上的烟尘颗粒打落至装置主体1的下方,可以让吸尘组件2时刻保持通气顺畅,也是为了能够将烟尘集中收集起来,便于后期处理。

最后,本实施例的装置还设计了烟尘收集装置8,该烟尘收集装置8是用来收集打落下来的烟尘颗粒,以盒体的形式收集,便于后期集中处理烟尘颗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吸尘装置无论从吸入、到吸附、到收集等一系列过程十分连贯,结构新颖,后期维护方便,最主要是能够直接对打磨处进行吸入,从根本上解决了烟尘的问题。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吸入管10的前端为吸入部11,吸入部11为端部部分弯曲的管筒结构,吸入管10与装置主体1连接处具有连通部14,连通部14为直筒结构,且连通部14至少部分延伸至装置主体1内部;吸入部11和连通部14之间连接有烟尘流通部13,烟尘流通部13为波纹管;固定架9上具有多个悬挂架15,吸入管10通过悬挂架15固定于固定架9上;另外,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和/或外部具有稳定架,连通部14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稳定架上。本实施例中的吸入管10采用了分体式结构,其中,前端的吸入部11设计为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管筒,方便作业人员将吸入口直接对准打磨处,吸尘更彻底;另外,吸入管10末端的连通部是连接装置主体1的主要部件,其采用直筒,结构稳定性好;最后,中间位烟尘流通部,其采用波纹管结构,能够便于弯曲,以及将该吸入管10移动至任何位置和任何角度。并且为了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在固定架9和装置主体1上分别设置了用以加固吸入管10的悬挂架15和稳定架,使得该装置无论是使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会掉落、倾倒等。同时,本实施例的固定架9还可以设置连接装置与装置主体1连为一体,具体的,该连接装置可以是夹具或其他种类固定装置,目的是为了在工作时,随着作业人员移动吸入管,不会碰到固定架9,让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更优选的,结合上述描述,本实施例中稳定架包括固定于装置主体1上、并沿装置主体1轴向布设的稳定板16,连通部14置于稳定板16的上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其中,最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的紧固件为管卡17。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吸尘组件2的四周布设有隔尘筒7,隔尘筒7与吸尘组件2之间预留有烟尘吸附空间,连通部14的输出端穿过隔尘筒7,并延伸至烟尘吸附空间内。其中,本实施例中吸尘组件2为滤芯组件。由于吸入管将烟尘气体输送至装置主体1后,气体在装置主体1内流通,主要是通过外部抽风机3沿吸尘组件2的径向流动,但是,由于装置主体1内空间很大,可能会出现混流、或者向上或向下等流通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混流现象,本实施例在吸尘组件2的四周设置了能够将气体包裹于吸尘组件2四周的隔尘筒7,利用该隔尘筒7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现混流,让所有气体都在上述的烟尘吸附空间内流动,促进吸尘,提高吸尘效果,保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烟尘散落组件包括置于装置主体1上部的风机4,以及分别与风机4和吸尘组件2连通的风管5,风管5上安装有电磁脉冲阀6。本实施例烟尘散落组件主要采用了脉冲的方式,利用电磁脉冲阀6间隔地向吸尘组件2内送风,会对吸尘组件2产生振动,以及沿吸尘组件2径向向外吹出的风,这样就能够辅助烟尘掉落至下方。

上述的烟尘收集装置8为抽拉式收集盒。抽拉式收集盒无论是操作还是后期清洗都十分便捷,是最优选的收集盒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装置,通过能够随意改变吸尘位置的烟尘吸入组件以及吸尘组件2,通过外部抽风机3带动产生向装置主体1内部吹的风,打磨板材时将烟尘吸入组件直接对准打磨位置,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烟尘,避免烟尘进入周围环境中,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吸尘效果好、后期处理方便。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