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5020发布日期:2019-03-19 22:18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用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桥梁支座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支座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桥梁支座部件很多是钢结构的,因此,很多桥梁支座部件都需要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桥梁支座部件中某些部件具有向内的凹槽,例如底盆,在热处理时,多个底盆部件摞在一起放入热处理用的筐里,相邻的底盆端面相互贴合,导致凹槽部分不能很好地与热处理液相接触,影响了部件的热处理效果。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桥梁支座部件中的底盆的凹槽部位不能很好地与热处理液接触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桥梁支座部件中底盆的凹槽部位能够与热处理液接触,提高热处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包括框架主体和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框架主体相连接;

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底板、侧板和定位梁,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底板上具有能够固定桥梁支座部件的定位孔,相邻定位孔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定位梁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定位梁上具有多组定位格,所述定位格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每组所述定位格包括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朝向所述底板设置,组成所述定位格的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定位孔的宽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为台阶型长通孔,靠近所述横梁一侧的所述定位孔的长度较远离所述横梁一侧的所述定位孔的长度长。

优选地,所述侧板为镂空结构,所述横梁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横梁为倒置的U字形,所述横梁具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侧板,所述连杆与所述侧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顶部具有通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具有卡头,所述卡头的底面直径较所述通孔的直径大。

优选地,所述横梁的中部还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定位梁的一端具有弧面。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平行于所述侧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包括框架主体和与之相连的横梁,其中,框架主体包括底板、侧板和定位梁,两个侧板设置于底板的相对的两侧,底板上具有能够固定桥梁支座部件的定位孔,相邻定位孔之间具有间隙,定位梁连接两个侧板的顶部,定位梁上具有多组定位格,定位格的位置与定位孔相对应,每组定位格包括两个定位柱,定位柱朝向底板设置,组成定位格的两个定位柱之间的间距与定位孔的宽度相等。将桥梁支座部件的底盆侧放在定位孔中,相邻定位孔之间具有间隙,底盆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热处理液能够顺利与底盆的凹槽位置相接触,提高热处理效率,底盆的一端固定,为了避免另一端会搭接在一起影响底盆接触热处理液,在定位梁上设置定位格,固定底盆的另一端,避免相邻底盆之间接触,影响热处理液进入凹槽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的定位孔的剖切示意图;

其中,1为横梁,2为底板,3为侧板,4为定位梁,5为定位柱,6为定位孔,7为连杆,8为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桥梁支座部件中底盆的凹槽部位能够与热处理液接触,提高热处理工作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的定位孔的剖切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包括框架主体和横梁1,横梁1与框架主体相连接;

框架主体包括底板2、侧板3和定位梁4,两个侧板3设置于底板2的相对的两侧,底板2上具有能够固定桥梁支座部件的定位孔6,相邻定位孔6之间具有间隙,定位梁4连接两个侧板3的顶部,定位梁4上具有多组定位格,定位格的位置与定位孔6相对应,每组定位格包括两个定位柱5,定位柱5朝向底板2设置,组成定位格的两个定位柱5之间的间距与定位孔6的宽度相等。

使用时,将桥梁支座部件的底盆侧放在定位孔6中,相邻定位孔6之间具有间隙,底盆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热处理液能够顺利与底盆的凹槽位置相接触,提高热处理效率,底盆的一端固定,为了避免另一端搭接在一起影响底盆接触热处理液,在定位梁4上设置定位格,固定底盆的另一端,避免相邻底盆之间接触,影响热处理液进入凹槽内部。每组定位格包括两个定位柱5,结构简单,容易固定。

其中,定位孔6的为台阶型长通孔,靠近横梁1一侧的定位孔6的长度较远离横梁1一侧的定位孔6的长度长。定位孔6采用台阶型长通孔形式,在保证桥梁支座零部件充分与热处理液接触的同时,避免零部件从定位孔6中滑落,提高工装安全性能。

具体地,侧板3为镂空结构,减轻工装质量,横梁1连接两个侧板3的顶部。

更具体地,横梁1为倒置的U字形,横梁1具有两个连杆7,两个连杆7 分别穿过侧板3,连杆7与侧板3滑动连接,在不使用工装时,横梁1的连杆 7穿过侧板3位于侧板3的镂空处,节约工装占地面积,在使用时,将横梁1 的连杆7向上拉,将桥梁支座部件放入工装时,避免横梁1与桥梁支座部件干涉。

另外,侧板3的顶部具有通孔,连杆7穿过通孔的一端具有卡头,卡头的底面直径较通孔的直径大,避免连杆7从侧板3的顶端脱出。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转运工装,横梁1的中部还设置有挂钩8,挂钩8与横梁1滑动连接,与横梁1的连杆7类似,挂钩8不用时可向着底板2的方向移动,节约工装占地面积。

为了有效保护桥梁支座部件,避免定位柱5划伤桥梁支座部件,定位柱5 远离定位梁4的一端具有弧面。

更进一步地,定位孔6平行于侧板3设置,即桥梁支座部件与侧板3平行布置,在工装发生晃动时,侧板3能够有效包括部件,防止部件掉落,提高工装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桥梁支座部件热处理的工装,将桥梁支座部件的底盆侧放在定位孔6中,相邻定位孔6之间具有间隙,底盆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热处理液能够顺利与底盆的凹槽位置相接触,提高热处理效率,底盆的一端固定,为了避免另一端会搭接在一起影响底盆接触热处理液,在定位梁4上设置定位格,固定底盆的另一端,避免相邻底盆之间接触,影响热处理液进入凹槽内部。每组定位格包括两个定位柱5,结构简单,容易固定。在横梁1上设置挂钩8,方便工装转运以及吊装在热处理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