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3108发布日期:2019-03-19 20:28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机床的出现,各种专用机床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不同的零件加工不同的结构也会使用不同的专用机床。内圆磨床就是专用机床中的一种,加工内圆磨床的产生是由于当今社会不断增加各种加工需求而产生的,顾名思义,内圆磨床是用来磨削各种精度较高的圆孔和一些对内部精度要求颇高的零件。内圆磨床中的振荡往复系统的内在差异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利其磨削精度,然而往复机构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对磨削精度的要求,振荡往复机构的设计与改造决定了内圆磨床的先进程度。振荡机构在磨头磨削时做横向的往复运动,使工件另外得到横向吗磨削,从而大大改善了其表面的磨削精度,增加磨削效率。在机械行业中,最早的振荡机构均为偏心轮机构,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振动频率以及振幅的变化,对设备本身产生的振动大小不同,振荡机构振幅越大设备本身的振动也就越大,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国内外的振荡往复机构一般为偏心轴机构,它是由偏心轴套以及偏心轴等组成,通过电机带着偏心轴作旋转运动,使偏心轴套带动工作台做往复运动,通常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偏心轴套的偏心率的大小以及偏心角的大小来控制内圆磨床自身振荡的频率大小,只有严格控制机床自身的振荡频率,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使内圆磨床的设备自身的振荡减少,从而增加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包括电机、偏心轴、轴套、偏心套和偏心离合器,所述偏心轴分为轴Ⅰ段、轴Ⅱ段、轴Ⅲ段和轴Ⅳ段,所述轴Ⅰ段与轴Ⅱ段之间设有轴承端盖Ⅰ,所述轴Ⅱ段与轴Ⅲ段之间设有轴承端盖Ⅱ,所述轴Ⅲ段和轴Ⅳ段之间设有轴承端盖Ⅲ;所述电机上设有减速器,且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轴Ⅰ段连接,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轴Ⅱ段外侧,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端盖Ⅰ和轴承端盖Ⅱ固定,所述偏心套设置在所述轴Ⅲ段外侧,所述偏心离合器设置在所述轴Ⅳ段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联轴器采用平键连接方式设置在所述轴Ⅰ段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承端盖Ⅰ和轴承端盖Ⅱ与所述轴套之间通过开槽盘头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套内侧与所述轴Ⅱ段之间设有长套筒,所述轴承端盖Ⅰ与所述轴Ⅱ段之间设有短套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偏心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和偏心量调节杆,所述离合器通过平键连接方式设置在所述轴Ⅳ段上,所述偏心量调节杆与所述离合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套的上下两端与所述轴Ⅱ段之间设有滑动轴承Ⅰ,所述偏心套外侧设有滑动轴承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从结构上说包括电机、偏心轴、轴套、偏心套和偏心离合器,偏心轴的各段直径、长度以及装配的选择是根据轴上所承受的载荷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的,在偏心轴的外侧设有偏心套和偏心离合器,通过改变偏心套与偏心轴之间的角度来改变偏心量,从而适应磨削时不同振幅的要求;偏心套的设计要考虑润滑,因此在偏心套筒外表面设计出孔隙,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偏心轴与偏心套及轴套连接处选择滑动轴承润滑,联轴器与偏心轴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连接;在实际生产中随着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不同,对设备本身产生的振动大小也不同,振荡机构的振幅与设备本身的振动是成正比的,设备本身的振动越大其生产效率越低,只有严格控制机床自身的振荡频率,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满足了高速磨削的需要,并可提高磨削工件的表面质量和磨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内圆磨床振荡机构中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偏心轴的分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偏心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机,2、偏心轴,201、轴Ⅰ段,202、轴Ⅱ段,203、轴Ⅲ段,204、轴Ⅳ段,3、轴套,4、偏心套,5、偏心离合器,501、离合器,502、偏心量调节杆,6、轴承端盖Ⅰ,7、轴承端盖Ⅱ,8、轴承端盖Ⅲ,9、减速器,10、联轴器,11、开槽盘头螺钉,12、长套筒,13、短套筒,14、滑动轴承Ⅰ,15、滑动轴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包括电机1、偏心轴2、轴套3、偏心套4和偏心离合器5,所述偏心轴2分为轴Ⅰ段201、轴Ⅱ段202、轴Ⅲ段203和轴Ⅳ段204,所述轴Ⅰ段201与轴Ⅱ段202之间设有轴承端盖Ⅰ6,所述轴Ⅱ段202与轴Ⅲ段203之间设有轴承端盖Ⅱ7,所述轴Ⅲ段203和轴Ⅳ段204之间设有轴承端盖Ⅲ8;所述电机1上设有减速器9,且通过联轴器10与所述轴Ⅰ段201连接,所述联轴器10采用平键连接方式设置在所述轴Ⅰ段201上;

所述轴套3设置在所述轴Ⅱ段202外侧,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端盖Ⅰ6和轴承端盖Ⅱ7固定,所述轴承端盖Ⅰ6和轴承端盖Ⅱ7与所述轴套3之间通过开槽盘头螺钉11固定连接,所述轴套3的上下两端与所述轴Ⅱ段202之间设有滑动轴承Ⅰ14,所述轴套3内侧与所述轴Ⅱ段202之间设有长套筒12,所述轴承端盖Ⅰ6与所述轴Ⅱ段202之间设有短套筒13;

所述偏心套4设置在所述轴Ⅲ段203外侧,所述偏心套4外侧设有滑动轴承Ⅱ15,偏心套4的设计要考虑润滑,因此在偏心套4外表面设计出孔隙,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偏心轴2与偏心套4及轴套3连接处选择滑动轴承,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同时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所述偏心离合器5设置在所述轴Ⅳ段204上,所述偏心离合器5包括离合器501和偏心量调节杆502,所述离合器501通过平键连接方式设置在所述轴Ⅳ段204上,所述偏心量调节杆502与所述离合器501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满足了高速磨削的需要,并可提高磨削工件的表面质量和磨削效率;在实际生产中随着振幅以及振动频率的不同,对设备本身产生的振动大小也不同,振荡机构的振幅与设备本身的振动是成正比的,设备本身的振动越大其生产效率越低,只有严格控制机床自身的振荡频率,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偏心轴结构,其中内圆磨床振荡机构的振动频率为频率为10~150r/min,振幅为0~10mm,负载为250~300kg,偏心轴2的各段直径、长度以及装配的选择是根据轴上所承受的载荷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的,在偏心轴2的外侧设有偏心套4和偏心离合器5,通过偏心离合器5改变偏心套4与偏心轴2之间的角度来改变偏心量,从而适应磨削时不同振幅的要求。

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磨削时,工作过程如下:油缸连接振荡往复台,振荡往复台前端的无触点开关在振荡往复台前进即砂轮进入磨削区时发出信号,指示电机1启动运转,电机1连接的偏心轴2在转动时会使偏心套4作偏心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振荡往复台作直线往复运动;振荡往复台前进到位时,工作的电机1使砂轮在工件内径中振荡的同时也使得往复台在工件作横向进给运动;其中,振荡机构的振幅的调节方法是:通过旋转螺母放松离合,然后再旋转偏心套4到一定位置,使得偏心套4与偏心轴2之间的夹角改变,从而改变整体的偏心量而达到改变振幅的目的;调定后锁紧螺母固定偏心套4使总的偏心量不再改变,调节结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