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0106发布日期:2019-06-15 00:0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粉末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3D打印)是一种通过连续熔合一个以上薄层的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增量制造工艺,使用3D打印制造产品可以极大的减小原料特别是稀有物料的浪费,并且,3D打印还可以直接打印制造出一般的去量加工无法制造的产品的特征,比如产品的封闭内腔以及产品弯曲的内腔管道等。3D打印技术的基本工艺步骤如下:将三维模型储存在计算机中,并将模型进行分层,得到每一层的截面数据;粉末系统或装置将粉末材料在工作平台上铺展成薄层,高能量密度的射线束(激光或电子束)在粉末层上扫描三维模型的一个截面;工作平台下降一个粉末层厚度的距离,在工作平台上铺一层新的粉末,射线扫描三维模型的下一个截面;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该三维物体制造完成。其中,粉末原料干燥细小,其平均粒径仅为100μm左右。

从上可知,利用粉末系统或粉末装置将粉末材料平铺在工作台上是影响3D打印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现有3D打印的粉末装置的供料方式主要有推挤式和翻转式,其中,推挤式即指利用粉末供料装置的刮刀直接推挤金属粉料,原料翻过刮刀并被输送至刮刀的送料前端;翻转式则是指将一定量的粉末提供到一个翻转机构上,随后再翻转输送到刮刀前。然而,以上的两种供料方式均无法实现定量供料,并且供料过程中还存在供料位置不准、粉料浪费严重以及供料效率不高等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供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粉末供料装置无法实现定量供料且供料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末供料装置,包括铺粉平台和位于铺粉平台的上方且用于盛放粉料的料仓,粉末供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料仓内的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上的自动漏料机构,自动漏料机构包括固定于料仓的下底面的漏料基座、穿设于漏料基座内的送料闸板以及与送料闸板相连的定量驱动组件;漏料基座内开设有用于将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上的输料通道,定量驱动组件驱动送料闸板相对漏料基座往复移动以改变输料通道的开启度并控制经输料通道输出的粉料的量。

进一步地,漏料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底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上表面正对料仓设置,输料通道贯通上表面和下底面,漏料基座的第一侧边部开设有供送料闸板穿设至漏料基座内的穿设口,送料闸板的第一端穿过穿设口后悬设于输料通道内,送料闸板的第二端位于漏料基座的外部,定量驱动组件连接于第二侧边部并用于驱动送料闸板的第一端在输料通道内往复移动以改变输料通道的开启度。

进一步地,输料通道靠近第二侧边部的内侧壁朝第二侧边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卡接送料闸板的第一端的卡接口,定量驱动组件驱动送料闸板的第一端卡接于卡接口内,或者定量驱动组件驱动送料闸板的第一端脱出卡接口。

进一步地,送料闸板的第一端设置有密封缓冲垫,密封缓冲垫为弹性缓冲垫。

进一步地,定量驱动组件包括与送料闸板固定连接并用于推动送料闸板运动的闸板推动件,闸板推动件包括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和连接于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之间的连接杆,漏料基座的相对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穿设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穿出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后与送料闸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定量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闸板推动件运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旋转齿轮,连接杆上固定有与旋转齿轮啮合连接的闸板推动齿条,旋转齿轮与闸板推动齿条啮合连接以推动连接杆带动送料闸板相对漏料基座作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连接杆与漏料基座之间连接有若干弹性件,且若干弹性件间隔设置于连接杆与漏料基座之间。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压簧,第二侧边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压簧导柱,连接杆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压簧导柱,各第一压簧导柱、各压簧及各第二压簧导柱分别一一对应,压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压簧导柱和第二压簧导柱上。

进一步地,粉末供料装置还包括粉料导向机构,粉料导向机构固定于漏料基座的下底面,铺粉平台上设置有能够沿铺粉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刮刀,粉料导向机构的粉料入口与输料通道相连通,粉料导向机构的粉料出口延伸至刮刀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地,粉末供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提高粉料的供料顺畅性的振动器,振动器安装于料仓上。

进一步地,铺粉平台上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料仓和自动漏料机构,且两组料仓和自动漏料机构对称设置于铺粉平台的相对两侧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粉末供料装置,其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自动漏料机构,该自动漏料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以实现定量供料的漏料基座、送料闸板以及定量驱动组件。具体地,漏料基座开设有用于将料仓内的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上的输料通道,粉料从料仓进入漏料基座并经由输料通道输送至铺粉平台上;送料闸板穿设在漏料基座的内部,并可由定量驱动组件控制相对漏料基座往复移动并改变输料通道的开启度,从而达到控制经输料通道输出的粉料的量,由此,通过自动漏料机构即能够实现粉料的定量输送。并且,设置定量驱动机构自动驱动送料闸板运动并调整输料通道的开启度,不仅能有效的实现粉料的定量供料,还能避免出现因供料过剩或是供料不足需要二次供料等导致的粉料的浪费,此外,一次定量供料即可完成指定的打印工作,提高了3D打印的打印效率,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供料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供料装置的料仓和自动漏料机构的装配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供料装置的料仓和自动漏料机构的装配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供料装置的自动漏料机构的结构视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供料装置的自动漏料机构和粉料导向机构装配的局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供料装置的自动漏料机构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7为沿图5中A-A线的剖切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粉末供料装置的料仓的结构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铺粉平台 11—刮刀 12—安装架

20—料仓 21—料仓安装锁紧块 22—投料室

23—粉料供应室 30—自动漏料机构 31—漏料基座

32—送料闸板 33—定量驱动机构 34—弹性件

40—粉料导向机构 41—下底板 42—上盖板

43—粉料输送空间 50—振动器 121—高度调整板

231—出料口 232—料量观察窗 311—输料通道

312—穿设口 313—卡接口 314—第一导向孔

315—第二导向孔 321—密封缓冲垫 331—闸板推动件

332—驱动电机 333—旋转齿轮 334—闸板推动齿条

341—第一压簧导柱 342—第二压簧导柱 3111—第一输料腔

3112—第二输料腔 3113—输料间隙 3311—第一导向条

3312—第二导向条 331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末供料装置,包括铺粉平台10和位于铺粉平台10的上方并用于盛放粉料的料仓20,粉末供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料仓20内的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的自动漏料机构30,自动漏料机构30包括固定于料仓20的下底面的漏料基座31、穿设于漏料基座31内的送料闸板32以及与送料闸板32相连的定量驱动机构33;漏料基座31开设有用于将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的输料通道311,定量驱动机构33驱动送料闸板32相对漏料基座31往复移动以改变输料通道311的开启度并控制经输料通道311输出的粉料的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末供料装置,其在料仓20的底部设置有自动漏料机构30,该自动漏料机构30包括相互配合以实现定量供料的漏料基座31、送料闸板32以及定量驱动机构33。具体地,漏料基座31开设有用于将料仓20内的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的输料通道311,粉料从料仓20进入漏料基座31并经由输料通道311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送料闸板32穿设在漏料基座31的内部,并可由定量驱动机构33控制相对漏料基座31往复移动并改变输料通道311的开启度,从而达到控制经输料通道311输出的粉料的量,由此,通过自动漏料机构30即能够实现粉料的定量输送。并且,设置定量驱动机构33自动驱动送料闸板32运动并调整输料通道311的开启度,不仅能有效的实现粉料的定量供料,还能避免出现因供料过剩或是供料不足需要二次供料等导致的粉料的浪费,此外,一次定量供料即可完成指定的打印工作,提高了3D打印的打印效率,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保障。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粉末供料装置,料仓20的上顶部的相对的两侧边部均设置料仓安装锁紧块21,料仓20安装时,将两料仓安装锁紧块21与外部环境中的结构固定连接,即可将料仓20悬挂设置于铺粉平台10的上方,并可通过调整安装高度来调整控制料仓20与铺粉平台10之间的距离,拆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及图8所示,料仓2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投料室22、粉料供应室23以及开设于粉料供应室23下方的出料口231,出料口231与输料通道311相连通。其中,投料室22用于盛放投加进入料仓20的粉末原料,粉末原料经投料室22进入粉料供应室23内,再经出料口231进入输料通道311,继而再被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随着粉料不断的从出料口231输出,投料室22内的粉料不断的进入粉料供应室23内。上述的料仓20安装夹紧块设置在投料室22的相对的两侧部,粉料供应室23上开设有料量观察窗232,使用时,可以通过料量观察窗232观察粉料供应室23内粉料的量,当观察到没有粉料从投料室22进入粉料供应室23时,则表示应该向投料室22补充投加粉料。如此,通过设置料量观察窗232随时可以掌握料仓20内粉料的存储量,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料仓20断料的情况,及时的补充粉料,保证打印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漏料基座31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底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上表面正对料仓20设置,输料通道311贯通上表面和下底面,即输料通道311是开设于漏料基座31上的通孔结构,在没有任何外界结构阻挡的情况下,料仓20内的粉料可以顺直的经该输料通道311达到铺粉平台10上;漏料基座31的第一侧边部开设有供送料闸板32穿设至漏料基座31内的穿设口312,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穿过穿设口312后悬设于输料通道311内,送料闸板32的第二端位于漏料基座31的外部,定量驱动机构33连接于第二侧边部并用于驱动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在输料通道311内往复移动以改变输料通道311的开启度,即送料闸板32横穿于输料通道311内,并且当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运动至与输料通道311的侧壁抵接时,送料闸板32可以拦腰截断粉料的输送通道,此时粉料堆积在送料闸板32上,而不能进一步的再被输送,也就是说,送料闸板32将输料通道311分成堆积有粉料的第一输料腔3111和粉料暂时无法进入的第二输料腔3112,不进行3D打印工作时,送料闸板32即处于这一状态,避免粉料漏出。

具体地,如图4至图7所示,进行打印工作时,启动定量驱动机构33控制驱动送料闸板32相对漏料基座31移动,使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运动至不与输料通道311的侧壁抵接,如此,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与输料通道311的侧壁之间形成输料间隙3113,第一输料腔3111内的粉料便可通过该输料间隙3113进入第二输料腔3112内,并被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更具体地,定量驱动机构33通过驱动送料闸板32相对漏料基座31往复移动从而调整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与输料通道31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输料间隙3113的大小,调整输料通道311的开启度,并且该输料间隙3113单位时间内的粉料通过量可以经计算得到,如此,即可达到定量控制粉料输送量的目的。并且,定量驱动机构33能够自动驱动送料闸板32相对漏料基座31移动,输料通道311开启度的改变及调整快速灵活,能够实现供料量的灵活切换,工作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以及图7所示,输料通道311靠近第二侧边部的内侧壁朝第二侧边部凹陷形成有用于卡接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的卡接口313,定量驱动机构33驱动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卡接于卡接口313内,此时,输料通道311被送料闸板32拦腰截断,粉料被限制在送料闸板32的上方空间及第一输料腔3111内,即料仓20内的粉料不能输送至铺粉平台10;或者,定量驱动机构33驱动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脱出卡接口313,此时,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与输料通道311的侧壁之间出现输料间隙3113,粉料便可经由该间隙被输出。具体地,设置该卡接口313卡接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能够提高不输送粉料时粉料的密封程度,避免细小的粉料从送料闸板32和输料通道311侧壁的抵接间隙中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设置有密封缓冲垫321,密封缓冲垫321为弹性缓冲垫。即在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卡接至卡接口313内时,送料闸板32会挤压该密封缓冲垫321,送料闸板32挤压密封缓冲垫321并使密封缓冲垫321发生弹性变形,以更好的密封输料通道311,进一步保证粉料不会发生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定量驱动机构33包括与送料闸板32固定连接并用于推动送料闸板32运动的闸板推动件331,闸板推动件331包括第一导向条3311、第二导向条3312和连接于第一导向条3311和第二导向条3312之间的连接杆3313,漏料基座31的相对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导向条3311和第二导向条3312穿设的第一导向孔314和第二导向孔315,第一导向条3311和第二导向条3312穿出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14和第二导向孔315后与送料闸板3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条3311在第一导向孔314内沿直线往复运动、第二导向条3312在第二导向孔315内沿直线往复运动,第一导向条3311和第二导向条3312同时运动并带动送料闸板32运动,从而改变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与输料通道31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输料间隙3113的大小,改变输料通道311的开启度,达到调整粉料输送量的目的。

更具体地,如图3至图7所示,定量驱动机构33还包括用于驱动闸板推动件331运动的驱动电机332,驱动电机332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旋转齿轮333,连接杆3313上固定有与旋转齿轮333啮合连接的闸板推动齿条334,旋转齿轮333与闸板推动齿条334啮合连接以推动连接杆3313带动送料闸板32相对漏料基座31往复移动。需要调整改变粉料的输送量时,启动驱动电机332运动,驱动电机332的动力输出轴带动旋转齿轮333旋转,旋转齿轮333再推动与之啮合的闸板推动齿条334,闸板推动齿条334与闸板推动件331的连接杆3313固定连接,因此,闸板推动齿条334运动即可带动整个闸板推动件331运动,闸板推动件331进一步的将推动力传递给送料闸板32并使送料闸板32相对漏料基座31运动,如此,驱动电机332、闸板推动齿条334、闸板推动件331以及送料闸板32四者联动,启动驱动电机332运动,即可推动送料闸板32运动。整个定量驱动机构33的结构巧妙,各个结构之间具有较高的配合度,且只需简单的启动驱动电机332运转即可实现粉料输送量的调整,可操作性强,使用十分方便。

更具体地,上述的驱动电机332为安装有减速器(未示出)的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其中,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来进行固定角度的旋转,转动时,其动力输出轴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的进行旋转运动,如此,能够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控制送料闸板32的位移量,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准确的调节送料闸板32移动速度;如此,选用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驱动旋转齿轮333旋转从而带动送料闸板32移动,可以更好的保证送料闸板32移动速度及距离的精准性,尽可能的提高定量送料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在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上安装减速器,即在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的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安装减速器,减速器主要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从而降低步进电机的转速,增加转矩,以保证驱动电机332(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在低转速下仍然能够提供送料闸板32移动所述的转矩。

更具体地,如图1、图3及图4所示,铺粉平台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上述的驱动电机332的安装架12,驱动电机332安装于安装架12上,并且,安装架12上还设置有能够用于调整驱动电机332的安装高度的高度调整板121,通过该高度调整板121能够调整驱动电机332的安装高度,从而更好的保证旋转齿轮333与闸板推动齿条334之间的配合度,保证粉料定量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杆3313与漏料基座31之间连接有若干弹性件34,且若干弹性件34间隔设置于连接杆3313与漏料基座31之间。在连接杆3313与漏料基座31之间连接弹性件34,并且当驱动电机332未被启动运行时,该弹性件34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压缩状态下的弹性件34会产生弹性推力,并在闸板推动件331和送料闸板32之间形成一个常态推力,该常态推力使闸板推动件331具有朝背离送料闸板3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如此,送料闸板32的第一端受力并被更好的卡接在卡接口313内,进一步地提高输料通道311的密封效果。此外,弹性件34使闸板推动件331具有朝背离送料闸板3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还可以使闸板推动齿条334与旋转齿轮333处于受力啮合状态,该外力能够有效的消除齿轮与齿条之间啮合的回程差,保证啮合的紧密度,保证输料通道311开启度调整的精确度。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的弹性件34优选为压簧,漏料基座31的第二侧边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压簧导柱341,连接杆3313上间隔设置有第二压簧导柱342,各第一压簧导柱341、各压簧及各第二压簧导柱342分别一一对应,压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压簧导柱341和第二压簧导柱342上。设置一一对应的第一压簧导柱341和第二压簧导柱342来固定压簧,既能够有效的固定压簧,同时还能够为压簧的压缩及拉伸进行导向,避免压簧发生扭转,导致送料闸板32在运动时出现歪斜,而不能正常的调整输料通道311的开启度。并且,压簧均匀设置于连接杆3313与漏料基座31之间,以保证驱动电机332将驱动力均匀的传递给送料闸板32,避免送料闸板32应受力不均匀而在运动中出现歪斜,保证定量送料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粉末供料装置还包括粉料导向机构40,粉料导向机构40固定于漏料基座31的下底面,铺粉平台10上设置有能够沿铺粉平台1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刮刀11,粉料导向机构40的粉料入口与输料通道311相连通,粉料导向机构40的粉料出口延伸至刮刀11的移动方向。在输料通道311与铺粉平台10之间设置粉料导向机构40,从料仓20内排出的粉料经输料通道311排出后进入粉料导向机构40内,再经由粉料导向机构40排放至铺粉平台10上,如刮刀11的前方(沿移动方向),随后刮刀11沿铺粉平台10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将粉料均匀平铺于铺粉平台10上。

具体地,如图5和图7,粉料导向机构40包括用于承托粉料的下底板41和用于防止粉料扬起的上盖板42,下底板41的第一端固定于漏料基座31的下底面,粉料经输料通道311输出后被输送至下底板41上,下底板41的第二端延伸至刮刀11的正前方,用于将粉料定位输送至指定的位置,能够实现粉料的定点输送,提高了粉料输送的准确性;上盖板42盖设于下底板41上并与下底板41围设形成输送粉料的粉料输送空间43,设置上盖板42封盖粉料,可以有效的防止细小的粉料扬起,避免浪费粉料及粉料扬尘污染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粉末供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提高粉料的供料顺畅性的振动器50,振动器50安装于料仓20上。具体地,振动器50安装在料仓20的粉料供应室23的外侧壁上,输送粉料时,启动振动器50振动带动料仓20也同步振动,这样,能够提高料仓20出料的顺畅性,避免出现料仓20出料口231堵料或是料仓20与粉料之间摩擦力过大而使粉料不能顺畅往下输送的情况。具体地,此处的振动器50为能够调节震动幅度的振动电机,或者是功率可以调节的超声波振动器5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铺粉平台10上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料仓20和自动漏料机构30,且两组料仓20和自动漏料机构30对称设置于铺粉平台10的相对两侧部的上方,即铺粉平台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料仓20和自动漏料机构30,即本实施例的粉末送料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单边供料和双边供料。

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粉末送料装置的单边供料工作实施过程为:设置于铺粉平台10左侧(右侧)的自动漏料机构30将料仓20内的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具体可以是粉料经漏料基座31的输料通道311定量输出后,由粉料导向机构40定位输出至刮刀11的右侧(左侧),粉料输送到位后,刮刀11沿铺粉平台10的长度方向向右(向左)运动,并将粉料均匀铺设于铺粉平台10上以供打印使用;打印完成一层后,刮刀11被回到初始位置进行下一轮的送料动作;即单边供料需要设置打印与供料间隔进行,打印效率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双边供料工作实施过程则为:设置于铺粉平台10左侧的自动漏料机构30将料仓20内的粉料输送至铺粉平台10上,具体可以是粉料经漏料基座31的输料通道311定量输出后,由粉料导向机构40定位输出至刮刀11的右侧,粉料输送到位后,刮刀11沿铺粉平台10的长度方向向右运动,并将粉料均匀铺设于铺粉平台10上以供打印使用;打印机打印的同时,设置于铺粉平台10右侧的料仓20内的粉料同样经对应的漏料基座31的输料通道311定量输出后,由粉料导向机构40定位输出至刮刀11的左侧,当上一轮的打印结束后,刮刀11向左运动,并将粉料平铺于铺粉平台10上,以供第二轮的打印使用,刮刀11回到左侧初始位置后,左侧料仓20内的粉料又被输送至刮刀11的右侧,准备为第三轮的打印供料;如此,双边供料能够实现一边打印一边供料,相比当边打印而言,打印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