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4196发布日期:2019-04-23 21:03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主要针对同轴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分为基于铺粉式的选区激光熔化和基于送粉式的直接激光熔化沉积两种主流技术,但两种技术成形的样件中都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造成样件的开裂和翘曲变形;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中,较高的冷却速率和不均匀的温度场分布,导致零件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

专利cn201711275078.4报道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3d打印成形系统,将各种形状的线圈置于基板下面,对基板预热,提高了预热温度和预热效率,但只是针对于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基板预热,随着成型平台的下降,由于平面与线圈的位置变远,加热效果较差,温度梯度较大,温度场分布均匀性变差。

专利cn201610284077.5报道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电磁感应立体加热系统,在感应线圈和成型腔室间设有石墨块,感应线圈对石墨块加热,石墨块将高温传导给成型腔室,能实现表面区域均匀加热,减小了加工层间温度梯度和冷却凝固速率,减小金属零件内残余应力;但不能实现特定区域的感应加热,且热影响区较大。

专利cn201611222037.4报道了一种热、声、磁复合能场辅助激光熔覆金属基陶瓷涂层的方法,基于电磁感应对样件表面加热,但较难实现同步预热缓冷、且跟随激光头变扫描路径同步运动。

西安交通大学张安峰发表了《感应加热消除激光直接成形dd4零件裂纹》,添加感应加热后,温度梯度和凝固速度显著减小,导致熔覆层热应力显著减小,同时,凝固速度的降低会使熔覆层应力得到释放,熔池液体流动更充分,从而降低了凝固裂纹产生的可能性,在1200℃下基本消除了dd4零件熔覆裂纹;但所述装置不适用于感应加热辅助激光直接成形较大尺寸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对基板和已沉积层同步预热,充分减小温度梯度,减小激光熔化成形过程中的热应力;对熔池后方区域缓冷,在热塑性区充分释放残余应力,减少裂纹缺陷或者开裂倾向;另外,红外测温仪实时检测熔池温度,采用温度梯度式预热,减小微观组织粗大生长倾向;再适当提高扫描速度和送粉量,提高激光沉积效率,减小低熔点相烧损,也可以实现在线退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与方法,实现线圈与激光头同步运动所述的装置如下:

所述的基板2设于机床运动平台1上方,基板2表面置于激光头13正下方,沉积样件3置于基板2上表面,基板2上方设有激光头13、红外测温仪14,激光头13固定在y轴座板10上,红外测温仪14与z轴(垂直方向)呈30°~60°偏置。

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同步辅助系统包括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电磁感应分机5、线圈6、转向调高机构7、从动轴8、横向滑槽9;所述的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与电磁感应分机5用电缆连接,电磁感应分机5固定在转向调高机构7的外齿圈16下方,线圈6接在电磁感应分机5输出端,线圈6与激光头13同步运动,实现沉积样件3小面积实时预热缓冷;所述的横向滑槽9固定在y轴座板10上,从动轴8上端可以在横向滑槽9中水平移动,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在线加热。

所述的转向调高机构7包括轴承15、外齿圈16、螺母套17、联轴器18、伺服电机19、小齿轮20、主动轴21;所述伺服电机19通过联轴器18与主动轴21连接,驱动主动轴21转动,主动轴21带动小齿轮20转动,与主动轴21配合的小齿轮20与外齿圈16啮合,外齿圈16带动电磁感应分机5转向,进而实现线圈6的定高度转向;所述外齿圈16与轴承15外圈过盈连接,轴承15与从动轴8过渡配合,外齿圈16置于螺母套17上方,螺母套17与从动轴8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旋转螺母套17实现外齿圈16上下移动。

所述的线圈6由导磁体22和小线圈23组成,且小线圈左右各一个,关于激光光斑中心24对称,一个小线圈对基板2或沉积样件3预热,另一个小线圈对沉积样件3熔池后方凝固区域缓冷。

所述的线圈6与激光头13同步运动,加热区域小,能有效减小相邻沉积层之间的温度梯度,加热均匀性不受沉积高度限制;所述的线圈6置于沉积样件3上表面,直接感应预热,相比于线圈6置于基板2下面预热,热传导作用于沉积层,预热效率更高,单位时间内,提高了激光的吸收效率;线圈6置于沉积样件3上表面,适当提高预热温度,能对沉积层上表面的一些凸峰充分加热甚至熔化,有利于沉积层表面平整;线圈6置于沉积样件3上表面,一个线圈对熔池后方区域缓冷,使较大的热应力充分释放。

通过调节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的输出功率大小和线圈6与沉积样件3上表面的距离,实现温度梯度式预热缓冷;且线圈6能在伺服电机19的驱动下,定高度灵活转向,在横向滑槽9和转向调高机构7作用下,跟随激光头13的扫描路径变化,实现复杂形状样件的电磁感应同步辅助激光增材成形;调节线圈6的位置,可以实现对沉积样件3的特定区域在线退火。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打磨、清洗和吹干好的基板2固定在机床运动平台1上,且距离激光头13下方8~10mm,将干燥混合均匀的粉末倒入送粉器中。

第二步,移动从动轴8,转动螺母套17,使线圈6距离基板2上表面1mm~5mm,且线圈6的中心与激光光斑中心24重合,即线圈6位于激光头13正下方,再打开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红外测温仪14,对基板2进行预热,电磁感应输出功率为5kw~10kw,且较大的激光线能量密度e=p/v对应较小的电磁感应输出功率,电磁感应频率为100khz~200khz,线圈作用面积为10mm2~30mm2,预热温度为400℃~650℃。

第三步,设置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量、单层提升量、道间搭接率等),打开激光器12,激光沿着光纤11传输,从激光头13输出,线圈6与激光头13沿x轴同步运动,开始电磁感应加热同步辅助激光增材制造第一层钛基复合材料,在基板2表面进行第一层沉积。

第四步,当第一层沉积结束后,激光头13换向沿y轴运动,伺服电机19通过转向调高机构7驱动外齿圈16转动90°,与线外齿圈16固定连接的电磁感应分机5也转向90°,线圈6继续跟随激光头13同步运动,开始第二层熔化沉积,线圈6中位于激光头13前方的一个小线圈23对上一层预热,另一个小线圈对沉积样件3熔池后方凝固区域缓冷,且两个小线圈始终一前一后同步预热缓冷。

保持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参数不变,激光头13继续按照前面所述步骤运动,直到完成钛基复合材料样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激光头13变扫描路径时,线圈6仍按照上述步骤转向,实现与激光头13的同步运动。

所述的激光头13扫描路径换向时,线圈6在转向调高机构7带动下也转动相应的角度,且改变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输出功率或者线圈6与沉积件3的距离,实现温度梯度式变化加热。

第五步,熔化沉积结束后,先关闭激光器12,再关闭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最后关闭红外测温仪14。

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参数为:所述激光器12输出功率p为400w~600w,激光头13扫描速度v为350mm/min~500mm/min,机床运动平台1单层下降高度为0.2mm~0.6mm,相邻道间搭接率为35%~4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能实时预热缓冷,减少残余应力和开裂倾向,改善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转向调高机构实现电磁感应线圈与激光头同步运动,实现激光头做复杂扫描路径时的同步预热缓冷,实现高度较大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时的实时小面积预热缓冷;与激光头同步运动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对导电钛基复合材料直接同步感应加热,对基板和已沉积层同步预热,减小温度梯度,减小激光增材过程中的热应力;对熔池后方区域缓冷,使残余应力在热塑性区充分释放,减少开裂倾向;另外,可以采用温度梯度式预热,减小微观组织粗大生长倾向,减小低熔点相烧损,也可以实现任意区域在线退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线圈6转向调高机构7的示意图。

图3为线圈6的示意图。

图中:1机床运动平台;2基板;3沉积样件;4电磁感应电源主机;5电磁感应分机;6线圈;7转向调高机构;8从动轴;9横向滑槽;10y轴座板;11光纤;12激光器;13激光头;14红外测温仪;15轴承;16外齿圈;17螺母套;18联轴器;19伺服电机;20小齿轮;21主动轴;22导磁体;23小线圈;24激光光斑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电磁感应辅助直接激光沉积成形钛合金ti-6al-4v(tc4)和碳化钛tic钛基复合材料(tmc)为例,给出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与方法,实现线圈与激光头同步运动所述的装置如下:

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同步辅助系统包括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电磁感应分机5、线圈6、转向调高机构7、从动轴8、横向滑槽9,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与电磁感应分机5用电缆连接,电磁感应分机5固定在转向调高机构7的外齿圈16下方,线圈6接在电磁感应分机5输出端,线圈6与激光头13同步运动,实现沉积样件3小面积实时预热缓冷;所述的横向滑槽9固定在y轴座板10上,从动轴8上端可以在横向滑槽9中水平移动,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在线加热。

所述的转向调高机构7包括轴承15、外齿圈16、螺母套17、联轴器18、伺服电机19、小齿轮20、主动轴21;所述伺服电机19通过联轴器18与主动轴21连接,驱动主动轴21转动,主动轴21带动小齿轮20转动,与主动轴21配合的小齿轮20与外齿圈16啮合,外齿圈16带动电磁感应分机5转向,进而实现线圈6的定高度转向;所述的外齿圈16与轴承15外圈过盈连接,轴承15与从动轴8过渡配合,外齿圈16置于螺母套17上方,螺母套17与从动轴8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旋转螺母套17实现外齿圈16上下移动。

所述的线圈6由导磁体22和小线圈23组成,且小线圈左右各一个,关于激光光斑中心24对称,一个小线圈对基板2或沉积样件3预热,另一个小线圈对沉积样件3熔池后方凝固区域缓冷,且两个小线圈始终一前一后同步预热缓冷。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辅助激光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的装置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45~90μm的颗粒状tic粉末与45~90μm的球形tc4粉末按照质量分数1:9机械混合均匀,混合粉末置于120℃烘干箱中干燥4h,烘干后,装入送粉筒。

将基板2用400目sic砂纸打磨,用丙酮和酒精清洗并吹干后,固定在机床运动平台1上,且距激光头13下表面9mm。

调节线圈6的位置,使线圈6的中心和激光光斑中心24重合,线圈6与基板2的垂直距离为2mm,红外测温仪14与激光头13的夹角为50°。

设置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参数,激光功率p为450w,扫描速度v为300mm/min,单层提升量0.35mm,送粉量2.0g/min,相邻道之间搭接率45%;电磁感应电源输出功率6kw,振荡频率为150khz。

打开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红外测温仪14,达到预热温度600℃时,开启激光器12、送粉器、保护气,开始多道多层钛基复合材料块体件成形。

第一层激光头13的运动方向沿x向,沉积完第一层后,激光头13的运动方向变为y向,伺服电机19驱动小齿轮20转动,小齿轮20与外齿圈16啮合,外齿圈转动90°,带动线圈6转向90°,且机床运动平台1下降0.35mm,线圈6跟随激光头12做y向运动,开始第二层的电磁感应同步辅助激光沉积成形。

第三层,激光头13扫描方向沿x向,机床运动平台1下降0.35mm,线圈6在继续按照上一步的转向原理,转向90°,线圈6跟随激光头13做x向运动,开始第三层的电磁感应同步辅助激光沉积成形,激光头12的扫描路径为双向交叉扫描,即奇数层沿x向,偶数层沿y向,线圈6跟随激光头13扫描方向的变化而转向。

沉积完第20层后,由于热量的不断积累,调节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的输出功率为6kw或者调节线圈6与沉积样件3的距离为3mm,使预热温度为500℃,继续按照双向交叉路径扫描沉积成形。

沉积完第40层后,由于热量的不断积累,调节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的输出功率为5kw或者调节线圈6与沉积样件3的距离为4mm,使预热温度为400℃,继续按照双向交叉路径扫描沉积成形。

达到预定的扫描层数后,机床运动平台1停止运动,先关闭激光器12,再关闭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最后关闭红外测温仪14。

若要后期对沉积样件3上表面在线退火或者特定区域的退火处理,移开激光头13,调节从动轴8在横向滑槽9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向调高机构7调节线圈6的位置和高度;打开电磁感应电源主机4,设置输出功率,打开红外测温仪14,监测加热温度,对沉积样件3上表面在线退火或者特定区域的退火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