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4611发布日期:2020-01-10 16:07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铸造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砂型铸造在浇注时对外型砂芯内的空腔进行平稳充填、防止充型初期产生“漩涡”,通常采用缝隙式浇注系统。缝隙式浇注系统通常由铸件外型模、缝隙浇口外型模和直浇道外型模三部分组成。缝隙浇口外型模位于铸件外型模和直浇道外型模之间,缝隙浇口外型模分别与铸件外型模、直浇道外型模搭接配合。摆放好铸件外型模、缝隙浇口外型模和直浇道外型模后埋砂,待砂型硬化后取出铸件外型模、缝隙浇口外型模和直浇道外型模。从外型模砂芯的直浇道浇筑铝合金溶液,铝合金溶液经缝隙浇口流入外型砂芯中取出铸件外型模后留下的空腔,待铝合金溶液凝固后取出铸件。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缝隙式浇注系统,从砂型中取出铸件外型模、缝隙浇口外型模和直浇道外型模的过程中,缝隙浇口外型模具有用于成型浇口的浇口成型面,浇口成型面与铸件外型模表面的搭接处、直浇道外型模表面的搭接处常常夹砂,导致外型砂芯的结构被破坏。另外,为了满足铸造要求,外型砂芯上与上述搭接处对应的位置在取出缝隙式浇注系统后需人工修成圆角。人工修型会不可避免的造成误差,导致各处浇道形状和强度不统一且破坏外型砂芯的结构,易对铸造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以解决目前的缝隙式浇注系统容易夹砂且需要人工修圆角造成的铸件外型砂芯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包括铸件外型模、缝隙浇口外型模及直浇道外型模,缝隙浇口外型模及直浇道外型模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缝隙浇口外型模具有用于成型浇口的浇口成型面,浇口成型面具有与铸件外型模表面搭接的铸件配合部分,还具有与直浇道外型模表面配合的直浇道配合部分,铸件配合部分和直浇道配合部分均呈弧形,分别使浇口成型面与铸件外型模表面、直浇道外型模表面的搭接处呈圆角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有益效果:因浇口成型面与铸件外型模表面、直浇道外型模表面的搭接处呈圆角过渡,所以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取出时基本不加夹砂,且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取出后,外型砂芯上与铸件配合部分和直浇道配合部分对应的位置均为圆角,省去了人工在外型砂芯上修出圆角的工序,解决了因人工修型而产生的外型砂芯的各浇道形状和强度不统一和易破坏外型砂芯的结构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造型过程中因铸件外型模和缝隙浇口外型模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而导致砂芯结构强度差、缝隙浇口的位置发生偏移。所述铸件外型模上设有铸件外型模止口,缝隙浇口外型模具有插入铸件外型模止口内的铸件外型模插入段。

进一步的,所述直浇道外型模与缝隙浇口外型模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造型过程中因直浇道外型模和缝隙浇口外型模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而导致砂芯结构强度差、缝隙浇口与直浇道外型模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所述直浇道外型模上设有直浇道外型模止口,缝隙浇口外型模具有插入直浇道外型模止口内的直浇道外型模插入段。

进一步的,所述直浇道外型模上设有直浇道外型模止口,缝隙浇口外型模具有插入直浇道外型模止口内的直浇道外型模插入段,所述铸件外型模与缝隙浇口外型模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缝隙浇口外型模包括分体设置的铸件部和浇道部,铸件部与铸件外型模一体设置,浇道部与直浇道外型模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直浇道外型模或者铸件外型模上与缝隙浇口外型模相对接的面为平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直浇道外型模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缝隙浇口外型模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具体实施例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具体实施例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具体实施例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铸件外型模,2、缝隙浇口外型模,3、直浇道外型模,21、铸件配合部分,22、直浇道配合部分,23、铸件外型模插入段,24、直浇道外型模插入段,25、铸件部,26、浇道部,4、铸件外型模止口,5、直浇道外型模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包括包括铸件外型模1、缝隙浇口外型模2及直浇道外型模3,缝隙浇口外型模2具有用于成型浇口的浇口成型面,浇口成型面具有与铸件外型模1的表面搭接的铸件配合部分21,铸件配合部分21呈弧形,浇口成型面还具有与直浇道外型模3的表面配合的直浇道配合部分22,直浇道配合部22呈弧形,铸件配合部分21使浇口成型面与铸件外型模1的表面的搭接处呈圆角过渡,直浇道配合部分22使浇口成型面与直浇道外型模3的表面的搭接处呈圆角过渡。浇口成型面与铸件外型模1的表面、直浇道外型模3的表面的搭接处呈圆角过渡,所以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取出时基本不加夹砂,且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取出后,外型砂芯与铸件配合部分21和直浇道配合部分22对应的部分均为圆角,省去了人工在外型砂芯上修出圆角的工序,解决了因人工修型而产生的外型砂芯的各浇道形状和强度不统一以及易破坏外型砂芯的结构的问题。

缝隙浇口外型模2上设有直浇道外型模插入段24和铸件外型模插入段23。直浇道外型模3上设有使直浇道外型模插入段24插入的直浇道外型模止口5,铸件外型模1上设有使铸件外型模插入段23插入的铸件外型模止口4。

在铸造一批不同的铸件时,如果一个直浇道外型模3的竖直高度h2高于这批铸件的铸件外型模1的竖直高度,而且该直浇道外型模3的直径d满足这一批铸件的铸造要求,那么该直浇道外型模3就能通用于这一批铸件的铸造过程。在铸造一批不同的铸件时,如果一个缝隙浇口外型模2的竖直高度h1高于这批铸件的铸件外型模1的竖直高度,而且该缝隙浇口外型模2的宽度d1满足这一批铸件的铸造要求,那么该缝隙浇口外型模2就能通用于这一批铸件的铸造过程。

本实施例的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工作过程:根据铸件对应的铸造要求选取对应直径d和竖直高度h2的直浇道外型模3,根据铸件对应的铸造要求选取宽度d1和竖直高度h1符合要求且与直浇道外型模3适配的缝隙浇口外型模2。在铸件外型模1上加工出与铸件外型模插入段23适配的铸件外型模止口4。在砂箱中依次摆放好铸件外型模1、缝隙浇口外型模2和直浇道外型模3后埋砂,待砂型固化后依次取出铸件外型模1、缝隙浇口外型模2、直浇道外型模3。打磨外型砂芯上的飞边毛刺。从外型砂芯的直浇道浇筑铝合金溶液,铝合金溶液经缝隙浇口流入外型模砂芯中取出铸件外型模后留下的空腔。待铝合金溶液凝固后取出铸件,对铸件进行修型,铸造完成。

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使铸件外型模和直浇道外型模上分别具有铸件外型模平面与直浇道外型模平面,缝隙浇口外型模上具有与铸件外型模平面适配的铸件外型模搭接面和与直浇道外型模平面适配的直浇道外型模搭接面,缝隙浇口外型模与铸件外型模之间、缝隙浇口外型模与直浇道外型模之间均为搭接配合。

采用搭接配合的方式便于直浇道外型模和铸件外型模的加工,但是相比于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采用搭接配合的方式会使缝隙浇口外型模的铸件外型模配合面与铸件外型模搭接面之间构成一个角度很小的尖角,直浇道外型模配合面与直浇道外型模搭接面也会构成一个角度很小的尖角,缝隙浇口外型模在使用时,上述尖角容易折断和磨损,缩短了缝隙浇口外型模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填砂过程中,缝隙浇口外型模与铸件外型模、缝隙浇口外型模与直浇道外型模之间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影响铸件的质量。

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3,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缝隙浇口外型模2与直浇道外型模3为一体设置。

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4,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缝隙浇口外型模2与铸件外型模1为一体设置。

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5,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砂型铸造铸件外型造型工装的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缝隙浇口外型模包括分体设置的铸件部25和浇道部26,铸件部25与铸件外型模1一体设置,浇道部26与直浇道外型模3一体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