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080发布日期:2020-05-26 17:46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c产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3c产品,就是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三者结合,也称信息家电,手机是一种常见的3c产品,其外壳大多为金属材料,通过铸造成型而成,其中一款外壳如图2所示,上部为俯视图,下部为剖视图,由图中可见,两侧为弧形,因此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弧形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大多为手工打磨,采用机械对弧面进行打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定位和夹紧,因此需要设计特定的载具,现有的载具在需要设置与之配合且可调节的定位结构,在进行双侧打磨时,一般需要设计两个定位结构并且进行二次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直接通过载料框进行定位,无需设计两个定位结构,且定位操作简单,并且也能够在接料装置上实现产品的移动定位,同时又能够将产品进行夹持,进而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包括载料框所述的载料框内设置有能够将外壳内底面吸附的接料装置,所述的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载料框内的接料升降气缸,所述的接料升降气缸上方连接有外壳下表面配合的接料块,所述的接料块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框,所述的接料框内设置有能够与外壳下表面配合的密封圈,且接料框内还设置有与其上端平齐的接料支撑柱,所述的接料框的下方连通有接料气泵。

优选的,所述的载料框内部两侧设置有废料收集框,且废料收集框能够支撑外壳正处于打磨工序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壳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3为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载料框;2、接料装置;3、废料收集框;4、外壳;11、接料升降气缸;12、接料块;13、接料框;14、密封圈;15、接料气泵;16、接料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包括载料框1所述的载料框1内设置有能够将外壳4内底面吸附的接料装置2,所述的载料框1的宽度大于外壳4,如图3所示,所述的接料装置2包括设置在载料框1内的接料升降气缸11,所述的接料升降气缸11上方连接有外壳4下表面配合的接料块12,所述的接料块12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框13,所述的接料框13内设置有能够与外壳4下表面配合的密封圈14,且接料框13内还设置有与其上端平齐的接料支撑柱16,所述的接料框13的下方连通有接料气泵15。

先将外壳4放置到接料装置2上,在放置时,只要确保外壳4位于载料框1内即可,接料装置2在放料时与外壳处于可以相对移动的状体,在通过人工或者配合的打磨结构调整好外壳的位置后(即将外壳4的一侧贴住载料框1的内壁,另一侧则处于打磨工位,如此完成定位),通过接料气泵15往外抽气,进而量密封圈14内的空气抽走,形成负压空间,进而可以使外壳4与接料框13产生吸附固定连接,同时接料支撑柱16也会对外壳4进行支撑效果,采用如此操作,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外壳4的位置调整,无需设计两个定位结构,简化了载具的结构,缩短了定位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具体打磨时,配合能够前后往复活动的打磨弧块即可实现外壳弧形侧面打磨。

接料装置不限于上述结构,针对金属外壳,也可以是通过电磁铁磁性吸附和无磁性开合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的载料框1内部两侧设置有废料收集框3,且废料收集框3能够支撑外壳4正处于打磨工序的部分。

废料收集框3即可以将废料收集,又能够对外壳4打磨部位进行支撑。

在具体使用本专利时,可以配备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个动力部件的协同工作,也可以通过各个动力部件的控制按钮实现整体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包括载料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料框(1)内设置有能够将外壳(4)内底面吸附的接料装置(2),所述的载料框(1)的宽度大于外壳(4),所述的接料装置(2)包括设置在载料框(1)内的接料升降气缸(11),所述的接料升降气缸(11)上方连接有外壳(4)下表面配合的接料块(12),所述的接料块(12)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框(13),所述的接料框(13)内设置有能够与外壳(4)下表面配合的密封圈(14),且接料框(13)内还设置有与其上端平齐的接料支撑柱(16),所述的接料框(13)的下方连通有接料气泵(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料框(1)内部两侧设置有废料收集框(3),且废料收集框(3)能够支撑外壳(4)正处于打磨工序的部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3C产品打磨的载料装置,包括载料框所述的载料框内设置有能够将外壳内底面吸附的接料装置,所述的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载料框内的接料升降气缸,所述的接料升降气缸上方连接有外壳下表面配合的接料块,所述的接料块包括上部开口的接料框,所述的接料框内设置有能够与外壳下表面配合的密封圈,且接料框内还设置有与其上端平齐的接料支撑柱,所述的接料框的下方连通有接料气泵,直接通过载料框进行定位,并且也能够在接料装置上实现产品的移动定位,同时又能够将产品进行夹持,进而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泳波;陈盛贵;张文涛;林朝阳;孙振忠;卢秉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