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腔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4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腔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型腔研磨机,它属于用于磨削的机床的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磨削精细的孔壁,如拉模中的孔。它的机架上置有同轴向的液压缸和将所说的液压缸相互锁紧的装置,以及由所说的液压缸拨动的行程开关和受所说的行程开关控制的液压阀。
在US3823514中公开了一种液体抛光加工机,它的目的是去除工件上孔口及交叉孔的毛刺以及工件表面的渣粒。构成是机架上设有上部液压缸和锁紧驱动装置,该装置上旁置有与上部液压缸对称且同轴向的下部液压缸,机架上还附有由下部液压缸拨动的行程开关和受行程开关控制的液压阀。不足之处是这种液体抛光加工机因其上下两液压缸均为双油口双工作缸,故不易实现两缸内活塞运动速度的同步,使得不能在两缸所夹持的工件表面上形成所需的磨料压力,从而仅能利用磨料在工件孔口处的动量突变、动能骤降时产生的分散力作用来去除孔口毛刺,而无法对工件的型腔起磨削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磨削孔腔壁的型腔研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液压缸由一对分开设置的、分别起单向作用的上工作缸和下工作缸构成,这样可使得一缸工作时,另一缸经磨料传递来的力而随之运动,可妥善解决两缸工作的同步。为使上下两工作缸锁紧时不受力矩的偏转作用,将上工作缸的外壳作为活塞套装在锁模(锁紧)缸中。下工作缸与贮料缸由连接管相接通,以将磨料送入工作缸中并建立起所需的磨料背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上工作缸或下工作缸的靠近工件的端面处设有导流板,该板上置有穿孔,孔的孔径和孔数均与板的半径成正比例,导流板可以使磨料的运动阻力与该板半径方向成反比, 使得磨料进入型腔后其横截面上每一点处的流速是均匀的,从而防止了磨料在型腔内的径向流动,保证了研磨的均匀性。为提高自动化程度,机架上设有电气控制部件,该部件由内置控制程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构成,它与一编码器电连接,通过该编码器,可对PLC中的程序段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型腔的模具对研磨参数的不同要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磨削不同种类模具的孔腔壁,如铝型材挤压模、塑料异型材模、化纤喷丝模、电线电缆模等,且可适用于大小不同的模具,如可以磨削小至0.3毫米、大至180毫米的型孔或型腔;2.磨削的效果好,模具经磨削后,其型腔、型面表面粗糙度值在Ra0.25μm以下;3.磨削的效率高,以铝型材模为例,其对工作带(型腔)的磨削为人工研磨效率的30倍以上,磨削一付模具仅需1~2分钟;4.可改善用模机械的工况和节能降耗,以铝型材模为例,经磨削的模具比人工研磨的模具可使挤压机功率消耗降低4~5%;5.自动化程度高,从锁紧模至松开模的全工序可自动完成,使得既易于操作,又有利于保证磨削质量的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本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机架20的上部固定有锁模缸12,该缸12的腔a、腔b经阀4与溢流阀1相连接。锁模缸12的活塞即是起单向作用的上工作缸10,该缸10内置活塞13及其活塞杆11、以及腔f,其中活塞杆11突出缸10的部分与行程开关S1、S2相对设置,腔f经单向节流阀5及阀3与阀1相连接。机架20的下部置有起单向作用的下工作缸40,该缸40内置活塞41和腔C,腔C经单向节流阀6及阀3与阀1相连接。贮料缸30是一双作用缸,缸30内置活塞(31、32)和腔(d、e),腔d、腔e均经阀2与阀1相连接;缸30的上部贮有磨料50,连接管33将贮料缸30与下工作缸40相接通。在上、下工作缸(10、40)之间放置有模具座21和工件W,在上工作缸10和下工作缸40的靠近工件W的端面处设置有导流板22,板22上设有二十只穿孔23,孔23的孔径为5~10毫米。机架20上还附有电气控制部件51,部件51内置有控制程序,它的②、③、④脚与三位编码器52相电连接。阀1与油箱01相连接。
工件W置于模具座21上,压力油经阀4右位进入锁模缸12的腔a,上工作缸10下行,锁定工件W,锁模缸12保压。锁模后,压力油经阀2左位进入贮料缸30的腔d,腔e回油,活塞(31,32)上行,磨料50充满下工作缸40的上部及模具座21、工件W、上工作缸10的下部。在充料过程中,阀3处于右位,因此活塞(13,41)均处于行程下端。充料后,阀3左位接通,压力油经可调单向节流阀6中的单向阀进入下工作缸40的腔C,活塞41上行推动磨料50上行,磨料50经模具座21、工件W的型腔进入上工作缸10,并推动活塞13上行。由于磨料50不可压缩,因而活塞(41,13)的运动速度一致。当活塞13行至行程终点时,S1发讯,阀3换至右位,压力油经阀5中单向阀进入上工作缸10的腔f,活阀13下行,磨料50下行至下工作缸40推动活塞41下行,至行程终了时S2发讯,一个工作循环结束。之后,可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工作循环的次数由电气控制部件51中预置的程序(循环次数)和与其相连接的编码器52上的键入数确定。当完成了需要的工作循环次数后,阀2换至右位,贮料缸30的腔e进油,活塞(31,32)下行,吸空上工作缸10、模具座21、工件W中的磨料50。吸料结束后,阀2处于中位,阀4左位接通,压力油进入锁模缸12的腔b,上工作缸10上行,整个磨削工序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型腔研磨机,机架(20)上置有同轴向的液压缸和将所说的液压缸相互锁紧的装置、以及由所说的液压缸拨动的行程开关(S1,S2)和受所说的行程开关(S1,S2)控制的液压阀,其特征是液压缸由一对分开设置的、分别起单向作用的上工作缸(10)和下工作缸(40)构成,所述的上工作缸(10)又被作为活塞而套装在锁模缸(12)中,所述的下工作缸(40)与贮料缸(30)由连接管(33)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是在上工作缸(10)或下工作缸(40)的靠近工件(W)的端面处设有导流板(22),该板(22)上置有穿孔(23),孔(23)的孔径和孔数均与板(22)的半径成正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是机架(20)上设有电气控制部件(51),部件(51)由内置控制程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构成,该部件(51)的②、③、④脚与编码器(52)相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是上工作缸(10)的腔(f)与单向节流阀(5)相连接,下工作缸(40)的腔(C)与单向节流阀(6)相连接,阀(5,6)均与阀(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是锁模缸(12)的腔(a,b)与阀(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是贮料缸(30)的腔(d,e)与阀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是阀(2,3,4)均与溢流阀(1)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腔研磨机。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因两液压缸工作不易同步,而无法对工件的型腔进行磨削的不足。它是将液压缸改为由一对分开设置的、分别起单向作用的上工作缸和下工作缸构成,且又将上工作缸作为活塞而套装在锁模缸中,下工作缸经连接管与贮料缸相接。它具有可磨削不同种类的工件孔腔壁,磨削的效率高,并可改善用模机械的工况和节约能耗,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24B1/00GK2292632SQ9723571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0日
发明者叶诗川, 罗国俊, 任成忠 申请人:叶诗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