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2997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中,经常涉及到对微小工件的表面抛光、去毛刺处理。由于工件的体积微小、通常情况下形状也不规则,故难于采用手工或者一般的抛光机进行加工,其抛光、去毛刺处理存在着困难。中国发明专利CN203449142U的说明书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去毛刺滚筒,结构上包括:筒体,在其一端的中心设有连接轴,在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还包括与筒体固接并覆盖开口的盖板,在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盖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固接。上述结构的去毛刺滚筒存在如下缺陷:单次装载量小,不适用于大批量加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便捷、装载量大的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
[0004]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包括由立柱支撑的、正面敞口的箱体,在箱体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分别固接有水平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在第一轴套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轴套内设有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的内端固接有竖直的第一转盘、第二转轴的内端固接有竖直的第二转盘;还包括安装在立柱上的、分别通过第一端部锥齿轮组和第二端部锥齿轮组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者外端连接传动的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两者的内表面各设有多个滚筒,滚筒包括一端带有芯轴、另一端敞口的外筒体,在敞口端设有端盖,芯轴通过第一轴座固定安装在转盘的盘体上,在芯轴的内端设有锥齿轮;还包括两端均带有锥齿轮的驱动轴,驱动轴通过第二轴座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后侧壁上,驱动轴两端的锥齿轮分别与第一转盘上各滚筒的锥齿轮和第二转盘上各滚筒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还包括第三减速机,其输出轴与驱动轴的中部通过中部锥齿轮组连接传动;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两者的下方均设有卸料槽,卸料槽包括半圆弧形的接料槽体,在接料槽体的低位固接有出料筒。
[0005]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一种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通过设置由减速机驱动转动的、各带有多个滚筒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实现了各滚筒在竖直平面内的匀速缓慢转动;通过设置两端带有锥齿轮的驱动轴并采用减速机对驱动轴进行驱动,实现了各滚筒以各自轴线为中心的匀速缓慢转动。综合来看,各滚筒既具备自转效果又具备公转效果,筒体内零件与砂粒构成的内容物具有全方位的晃动效果,去毛刺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彻底。接料槽的设置提升了滚筒中内容物卸载的便捷性和卸载效率,只需打开各滚筒的端盖即可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自动卸料到接料槽体内,并最终由出料筒排出。
[0006]优选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滚筒的数量均为6个,周向等角度间隔分布。
[0007]优选地:在滚筒的外筒体内还设有聚氨酯材质的衬套。
[0008]优选地:端盖与外筒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滚筒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1中卸料槽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立柱;2、第一减速机;3、第一端部锥齿轮组;4、第一轴套;5、第一转轴;6、第一转盘;7、滚筒;7-1、外筒体;7-2、衬套;7-3、端盖;8、第一轴座;9、中部锥齿轮组;10、驱动轴;11、第二轴座;12、第三减速机;13、箱体;14、第二转轴;15、第二轴套;16、第二转盘;17、第二端部锥齿轮组;18、第二减速机;19、卸料槽;19-1、接料槽体;19-2、出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4]请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由立柱I支撑的、正面敞口的箱体13,箱体13构成一个支撑和保护框架。
[0015]在箱体13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分别固接有水平的第一轴套4和第二轴套15,在第一轴套4内设有第一转轴5、第二轴套15内设有第二转轴14,在第一转轴5的内端固接有竖直的第一转盘6、第二转轴14的内端固接有竖直的第二转盘16。
[0016]还包括安装在立柱I上的、分别通过第一端部锥齿轮组3和第二端部锥齿轮组17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14两者外端连接传动的第一减速机2和第二减速机18。在两个减速机的驱动下,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两者作竖直平面内的匀速缓慢转动。
[0017]在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两者的内表面各设有多个滚筒7,滚筒7用于盛放零件和砂粒的混合物。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上滚筒7的数量均为6个,周向等角度间隔分布。
[0018]如图2中所示,滚筒7包括一端带有芯轴、另一端敞口的外筒体7-1,在敞口端设有端盖7-3将外筒体7-1密封成一个完整筒体。为了提升内容物装载和卸载的便捷性,设置端盖7-3与外筒体7-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芯轴通过第一轴座8固定安装在转盘的盘体上,在芯轴的内端设有锥齿轮。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外筒体7-1的耐磨效果,在外筒体7-1内还设有聚氨酯材质的衬套7-2。
[0019]还包括两端均带有锥齿轮的驱动轴10,驱动轴10通过第二轴座11固定安装在箱体13的后侧壁上。驱动轴10两端的锥齿轮分别与第一转盘6上各滚筒7的锥齿轮和第二转盘16上各滚筒7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还包括第三减速机12,其输出轴与驱动轴10的中部通过中部锥齿轮组9连接传动。
[0020]在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两者的下方均设有卸料槽19。请参见图3,卸料槽19包括半圆弧形的接料槽体19-1,在接料槽体19-1的低位固接有出料筒19-2。出料筒19-2部分可以固接到箱体13的底壁上,即出料筒19-2将滚筒7的内容物直接卸载到箱体13之夕卜,使用时在箱体13的下方设置接料筐。
[0021]工作过程:打开各滚筒7的端盖7-3,将砂粒和零件放入衬套7-2的内腔,之后重新旋紧端盖7-3,如此完成所有滚筒7的内容物的装载。之后启动第一减速机2、第二减速机18和第三减速机12,在三者的驱动作用下,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两者带动各自的滚筒7在竖直平面内匀速缓慢转动,同时驱动轴10驱动各滚筒7以各自轴线为中心线匀速缓慢转动,达到滚筒7既自转又公转的综合效果。运转一定时间之后停机,之后依次打开各滚筒7的端盖7-3。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自动卸料到接料槽体19-1内,并最终由出料筒19-2排出。
【主权项】
1.一种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立柱(I)支撑的、正面敞口的箱体(13),在箱体(13)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分别固接有水平的第一轴套(4)和第二轴套(15),在第一轴套(4)内设有第一转轴(5)、第二轴套(15)内设有第二转轴(14),在第一转轴(5)的内端固接有竖直的第一转盘(6)、第二转轴(14)的内端固接有竖直的第二转盘(16);还包括安装在立柱(I)上的、分别通过第一端部锥齿轮组(3)和第二端部锥齿轮组(17)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14)两者外端连接传动的第一减速机(2)和第二减速机(18);在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两者的内表面各设有多个滚筒(7),滚筒(7)包括一端带有芯轴、另一端敞口的外筒体(7-1),在敞口端设有端盖(7-3),芯轴通过第一轴座(8)固定安装在转盘的盘体上,在芯轴的内端设有锥齿轮;还包括两端均带有锥齿轮的驱动轴(10),驱动轴(10)通过第二轴座(11)固定安装在箱体(13)的后侧壁上,驱动轴(10)两端的锥齿轮分别与第一转盘(6)上各滚筒(7)的锥齿轮和第二转盘(16)上各滚筒(7)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还包括第三减速机(12),其输出轴与驱动轴(10)的中部通过中部锥齿轮组(9)连接传动;在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两者的下方均设有卸料槽(19),卸料槽(19)包括半圆弧形的接料槽体(19-1),在接料槽体(19-1)的低位固接有出料筒(19-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转盘(6)和第二转盘(16)上滚筒(7)的数量均为6个,周向等角度间隔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滚筒(7)的外筒体(7-1)内还设有聚氨酯材质的衬套(7-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其特征在于:端盖(7-3)与外筒体(7-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零件表面毛刺去除设备。包括由立柱支撑的、正面敞口的箱体,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壁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在第一轴套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轴套内设有第二转轴,在两转轴的内端均固接有转盘;还包括安装在立柱上的、分别通过第一端部锥齿轮组和第二端部锥齿轮组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者外端连接传动的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各设有多个滚筒,滚筒包括一端带有芯轴、另一端敞口的外筒体,在芯轴的内端设有锥齿轮;还包括两端均带有锥齿轮的驱动轴,其两端的锥齿轮分别两侧各滚筒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还包括第三减速机,其输出轴与驱动轴的中部通过中部锥齿轮组连接传动;在两转盘的下方均设有卸料槽。
【IPC分类】B24B31-033
【公开号】CN104647187
【申请号】CN201510036865
【发明人】李晓坤, 刘春江, 王宝海
【申请人】天津市武清区精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