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抛光液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22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置,23-第一调节开关,24-第一管路,31-浓度感应探头,32-抛光液存储装置,33-第二调节开关,34-第二管路,4-数字控制器,41-显示屏,42-报警指示灯,43-键盘,51-温度传感器,52-冷热介质循环管,521-第一组单管,522-第二组单管,523-热介质流通阀门,524-冷介质流通阀门,61-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8]实施例I :
[0029]一种新型抛光液桶,详见图1,具体包括桶体1、ρΗ值监控补偿部件、浓度监控补偿部件、数字控制器4、温度监控补偿部件、过滤部件以及磨液桶(未图示),整体结构精简。
[0030]所述桶体I包括圆柱形外壳11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外壳11内部的内胆12 (内胆可以采用如附图I中的结构,具体为:包括上下同轴线串联的两节,上节为圆柱形,下节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圆柱形外壳11与所述内胆12之间形成通道13,所述通道13的进口和出口均位于所述圆柱形外壳11的中上部(通道13的进口和出口位置的设置便于内胆12内的抛光液进行加热或冷却是,能充分利用通道13内部热介质或冷介质的温度,从而实现快速加热或冷却);所述内胆12上设有进液口 111以及出液口 112(此处进液口 111和出液口 112最好是相对设置,不设置在同一侧),所述进液口 111与所述内胆12的内腔的上部连通,所述出液口 112与所述内胆12的内腔的下部连通,且所述出液口 112通过回流泵14以及回流管道15与所述内胆12的内腔的上部连通。磨液桶在桶体内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与现有的常规技术相同。
[0031]所述数字控制器4采用PH/ORP controller (又名酸碱度及氧化还原控制器),其上设有显示屏41、报警指示灯42以及用于设定参数的键盘43,显示屏便于操作观察pH值以及浓度的变化,同时通过报警指示灯能获知系统工作是否正常,键盘主要用于对系统内部参数的查看以及设置相关的参数,操作方便。
[0032]所述pH值监控补偿部件包括pH值感应探头21、碱液存储装置22以及第一调节开关23,所述pH值感应探头21采用的品牌为T0NGKA,型号为PH305,其设置在所述内胆12的内腔的下部内,所述碱液存储装置22通过第一管路24与所述内胆12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调节开关2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24上,所述pH值感应探头21以及所述第一调节开关23均与所述数字控制器4连接。通过pH值感应探头21可以实时监控抛光液的pH值,碱液存储装置22和第一调节开关23的组合可以在抛光液pH值不符合要求时添加碱液来改变抛光液桶内的PH值,从而调节抛光液桶中溶胶的表面电荷,从而提高抛光液的利用率。此处可以采用手动调节,也可以采用数字控制器控制其自动调节。自动调节具体为:首先通过键盘输入PH值的极限限值,当pH降低到设定的极限值时,数字控制器4控制第一调节开关23打开,将碱液存储装置22内部的碱液(一般采用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抛光液桶内的抛光液中,并且数字控制器4还可以设定第一调节开关23中碱液流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从而实现在合理的时间内效控制抛光液的PH值。手动控制方式的原理和自动控制的原理相同,仅仅是通过手动打开第一调节开关23,并控制其开度的大小。
[0033]所述浓度监控补偿部件包括浓度感应探头31、抛光液存储装置32以及第二调节开关33,所述浓度感应探头31为北京世通科创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Q-886振动式密度计,其测量范围为0-3g/cm3,其测量精度为0.0lg/cm3,所述浓度感应探头31设置在所述内胆12的内腔的下部内,所述抛光液存储装置32通过第二管路34与所述内胆12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开关33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34上;所述浓度感应探头31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开关33均与数字控制器4连接。通过浓度感应探头31可以实时监控抛光液的浓度,抛光液存储装置32和第二调节开关33的组合,可以在抛光液浓度不符合要求时添加抛光液来保证抛光液中纳米级别的溶胶粒子的浓度,提高抛光效率。此处可以采用手动调节,也可以采用数字控制器控制其自动调节。自动调节具体为:首先通过键盘输入抛光液浓度的极限值,当抛光液桶内的抛光液的浓度降低到设定的极限值时,数字控制器4控制第二调节开关33打开,将抛光液存储装置32内部的抛光液加入抛光液桶内的抛光液中,并且数字控制器4还可以设定第二调节开关33中抛光液流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从而实现在合理的时间内效控制抛光液的浓度。手动控制方式的原理和自动控制的原理相同,仅仅是通过手动打开第二调节开关33,并控制其开度的大小。
[0034]上述第一调节开关23采用PH自动补偿泵,所述第二调节开关33采用密度自动补偿泵,可以通过识别数显设定指令开启或者关闭控制阀,具体调节方式为:当pH值感应探头21检测到抛光液的pH值下降到达设定值,第一调节开关23 (最好是采用Iwaki meteringpump)根据pH的落差自动开启,当pH值感应探头21检测到抛光液的pH值加到设定值以上,第一调节开关23自动关闭;将浓度感应探头31测量的密度反馈给第二调节开关33 (最好是采用Pre-fluid-BF200pump),当密度下降到达设定值,第二调节开关33自动开启,当密度加到设定值以上,第二调节开关33自动关闭。
[0035]所述温度监控补偿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51以及冷热介质循环管52,所述温度传感器51设置在所述内胆12的内腔的下部内,所述冷热介质循环管52包括第一组单管521以及第二组单管522,所述第一组单管521的入口端与外界冷热介质储存器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通道13的进口端连通,且所述第一组单管521上设有热介质流通阀门523以及冷介质流通阀门524 ;所述第二组单管522的入口端与所述通道13的出口端连通,其出口端与外界冷热介质储存器连通。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抛光液的温度的实时监控以及借助抛光液桶本身的构造,采用冷热介质循环管实现对抛光液桶内部的抛光液进行加热或者冷却,实用性强;所述温度传感器51、热介质流通阀门523以及冷介质流通阀门524均与所述数字控制器4连接,可以抛光液温度的手动和自动调节,实用性强。所述温度传感器51与所述数字控制器4连接,此处可以采用手动调节,也可以采用数字控制器控制其自动调节。自动调节具体为:通过数字控制器4设定抛光液桶内抛光液温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读数低于下限值时,数字控制器4控制热介质流通阀门523打开,从而使得外界热介质流经抛光液桶内的通道13从而实现对内胆12内的抛光液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温度读数高于上限值时,数字控制器4控制冷介质流通阀门524打开,从而使得外界冷介质流经抛光液桶内的通道13从而实现对内胆12内的抛光液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实现对抛光液的温度的调节。并且数字控制器4还可以设定热介质流通阀门523以及冷介质流通阀门524打开时开度的大小,从而实现在合理的时间内对抛光液的温度进行调节。
[0036]所述过滤部件包括两组过滤器61,一组所述过滤器61设置在与所述进液口 111连通的管道上,使用孔径为25um的过滤芯,另一组所述过滤器61设置在与所述回流管道15连通的管道上,且位于所述出液口 112与所述回流泵14之间,使用孔径为SOum的过滤芯。两组过滤器的设置,既可以过滤掉抛光液中产生的结晶、杂物等异物,也可以阻止结晶、杂质等异物进入抛光液桶中的抛光液中,大大提高抛光质量;过滤器中过滤芯的孔径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实用性强。
[0037]实施例2:
[0038]采用实施例1的新型抛光液桶进行蓝宝石的抛光,详情如下:
[0039]方案一:
[0040]用80纳米S1j^光液,抛光盘采用无纺布抛光垫粘于上下抛光盘上,下盘转速控制在30-40rpm之间,压力控制在500_600kg之间,温度控制在35°C,抛光时间为4.5小时,抛光液和DIW的用量6L:10L,在碱液存储装置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