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包覆LiNiO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29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梯度包覆LiNiO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iCoO2(钴酸理)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所以目前锂离子可充电池正极材料多用LiCoO2。但是,LiCoO2的比容量低、成本高、污染程度大;而LiNiO2(镍酸理)的比容量高、成本低、污染程度小,但性能(循环性能)不稳定。现有方法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性能不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梯度包覆LiNi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能够制备出成本低、污染程度小、比容量高、脱/嵌锂性能稳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含有掺杂离子的NiSO4溶液和NH3·H2O与NaOH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2天,其中pH值为9.5~12.5、温度为40~70℃、NiSO4溶液浓度为0.5~2.5mol/L;b、当剩余NiSO4溶液的体积为初始体积的10~40%时,向剩余NiSO4溶液逐渐加入0.5~2.5mol/LX2(SO4)y溶液,同时将混合溶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使Ni(OH)2晶粒表面形成梯度包覆的X(OH)y层,反应3小时~3天;c、将由表面梯度包覆X(OH)y的掺杂Ni(OH)2与LiOH按照摩尔比为Ni/X∶Li=(1.0~1.15)∶1的比例混合、研匀、烧结、再研磨,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得产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其比容量高(首次比容量>200mAh/g)、成本低(为LiCoO2的1/2~2/3)、污染小(近于无污染)、循环性能好(每次平均循环效率>99.5%)。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含有掺杂离子的NiSO4溶液和NH3·H2O与NaOH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2天,其中pH值为9.5~12.5、温度为40~70℃、NiSO4溶液浓度为0.5~2.5mol/L;b、当剩余NiSO4溶液的体积为初始体积的10~40%时,向剩余NiSO4溶液逐渐加入0.5~2.5mol/L X2(SO4)y溶液,同时将混合溶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使Ni(OH)2晶粒表面形成梯度包覆的X(OH)y层,反应3小时~3天;c、将由表面梯度包覆X(OH)y的掺杂Ni(OH)2与LiOH按照摩尔比为Ni/X∶Li=(1.0~1.15)∶1的比例混合、研匀、烧结、再研磨,得到最终产品,所得产品的化学式为LiNi1-a-bXaMbO2,其中a=0~0.4、b=0~0.1,M为掺杂离子。所述X为Co、Mg、Ti、Zr、Al或B;所述掺杂离子为Co2+、Zn2+、Mg2+、Mn2+、Al3+和NH+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掺杂离子为Ni2+重量的1~40%。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含有掺杂离子的NiSO4溶液和NH3·H2O与NaOH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2天,其中pH值为11.20±0.05、温度为57±0.5℃、NiSO4溶液浓度为1.5mol/L,掺杂离子为Ni2+重量的2~5%;b、当Ni(OH)2晶粒的粒径为100mm~20μm时,此时剩余NiSO4溶液的体积为初始体积的10~40%时,向剩余NiSO4溶液逐渐加入1.5mol/L CoSO4溶液,同时将混合溶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使Ni(OH)2晶粒表面形成梯度包覆的Co(OH)2层,反应3小时~3天;c、将由表面梯度包覆Co(OH)2的掺杂Ni(OH)2与LiOH按照摩尔比为Ni/Co∶Li=(1.0~1.15)∶1的比例混合、研匀、烧结、再研磨,得到最终产品,所得产品的化学式为LiNi1-a-bCoaMbO2,其中a=0~0.4、b=0~0.1,M为掺杂离子。本发明制备前驱物[Ni1-a-bCoaMb(HO)2]使用共沉淀法,对LiNiO2进行掺杂,然后在其表面梯度包覆一层LiCoO2,该包覆层是梯度包覆,可大大提高LiNiO2材料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含有Co2+的NiSO4溶液和NH3·H2O与NaOH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2天,其中pH值为11.20±0.05、温度为57±0.5℃、NiSO4溶液浓度为1.5mol/L;b、当剩余NiSO4溶液的体积为初始体积的10~40%时,向剩余NiSO4溶液逐渐加入1.5mol/LMgSO4溶液,同时将混合溶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使Ni(OH)2晶粒表面形成梯度包覆的Mg(OH)2层,反应3小时~3天;c、将由表面梯度包覆Mg(OH)2的掺杂Ni(OH)2与LiOH按照摩尔比为Ni/Co∶Li=(1.0~1.15)∶1的比例混合、研匀、烧结、研磨,得到最终产品,所得产品的化学式为LiNi1-a-bMgaCobO2,其中a=0~0.4、b=0~0.1。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含有Co2+的NiSO4溶液和NH3·H2O与NaOH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2天,其中pH值为11.20±0.05、温度为57±0.5℃、NiSO4溶液浓度为1.5mol/L;b、当剩余NiSO4溶液的体积为初始体积的10~40%时,向剩余NiSO4溶液逐渐加入1.5mol/LAl2(SO4)3溶液,同时将混合溶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使Ni(OH)2晶粒表面形成梯度包覆的Al(OH)3层,反应3小时~3天;c、将由表面梯度包覆Al(OH)3的掺杂Ni(OH)2与LiOH按照摩尔比为Ni/Al∶Li=(1.0~1.15)∶1的比例混合、研匀、烧结,得到最终产品,所得产品的化学式为LiNi1-a-bAlaMbO2,其中a=0~0.4、b=0~0.1,M为Co2+。
权利要求
1.一种梯度包覆LiNi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这样实现的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含有掺杂离子的NiSO4溶液和NH3·H2O与NaOH混合溶液,反应2小时~2天,其中pH值为9.5~12.5、温度为40~70℃、NiSO4溶液浓度为0.5~2.5mol/L;b、当剩余NiSO4溶液的体积为初始体积的10~40%时,向剩余NiSO4溶液逐渐加入0.5~2.5mol/LX2(SO4)y溶液,同时将混合溶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使Ni(OH)2晶粒表面形成梯度包覆的X(OH)y层,反应3小时~3天;c、将由表面梯度包覆X(OH)y的掺杂Ni(OH)2与LiOH按照摩尔比为Ni/X∶Li=(1.0~1.15)∶1的比例混合、研匀、烧结、再研磨,得到最终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包覆LiNi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Co、Mg、Ti、Zr、Al或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包覆LiNi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离子为Co2+、Zn2+、Mg2+、Mn2+、Al3+和NH+4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梯度包覆LiNi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离子为Ni2+重量的1~40%。
全文摘要
一种梯度包覆LiNiO
文档编号C01G53/00GK1599103SQ20041004377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4日
发明者顾大明, 史鹏飞, 王虹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