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装置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038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装置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炭的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水热碳化(HTC)是用于生产炭的一种简便且高效的化学方法,生成的炭也被称为生物煤或绿色煤,与黑煤或褐煤、腐殖质或泥煤类似,该方法首次由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Friedrich Bergius于1913年进行了详述。该HTC工艺在数小时的时间内模拟了天然煤化过程(即死亡的植物材料和生物质自然转化为腐殖酸和泥煤,然后转化为褐煤并最终转化为黑煤的过程)。将生物质和水一起在1.5 2MPa的压力下加热至约180°C,在几个小时内,即可变为含炭的悬浮液。化学反应的不同阶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加热阶段、解聚阶段、重组阶段和稳定阶段。化学转化反应是放热的,释放出的能量可达原料、特别是含糖类的材料中所含能量的34%。反应后,与原料或初始物质相比,碳悬浮液具有有利的特性,原因在于其分子和结构所发生的化学转变使脱水和干燥迅速而简单,并且必要时,随后可以以极少的能量消耗即可将其粉碎。反应过程中,氢和氧作为水被释放,水是该过程的主要副产物。与初始材料相比,碳(C)的相对分子含量提高,氧(O)、硫(S)、钾(K)和氯(Cl)以及灰分含量都降低。与原料相比,炭具有更高的燃料值。它可以被用作燃料,并且诸如改良土壤等的其他用途正处于探讨之中。生物质是最重要的碳转化器,能以最高的效率捕捉大气中的C02。因此,只有生物质能够成为形成确实降低碳并能够消除我们过去排放的碳的能量系统之基础。为了形成这种碳汇,必须以具有足够高的碳效率的方法来结合固定碳。碳效率表示原料中所含的、被留在最终产物或燃料中的 碳的百分比,因此是任何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效率指标。HTC的碳效率高达90%,与其他生物质转化过程例如发酵产生生物气( 50%)、木材气化( 30%)和堆肥( 10%)相比都更有利。对不同生物质转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HTC能够在未来显著降低全球的0)2释放:我们生态系统中11%的生物质生长在可用的耕地上。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高达90%的农业生物质无法被加工成为食物,并被视作收割残余物和生物废料。消除活性生态系统产生的8.5%生物质将能够补偿原油燃烧所释放的所有C02。除了具有释放极少量CO2的环保特点外,原料的灵活性也决定了任何生物质转化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HTC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唯一具有高碳效率、能够利用所有类型的原料的生物质转化方法。固液混合物的反应、尤其是反应时间超过20分钟的生物质反应是罕有的,并且在化学工艺技术中很少见。因此,直至今日,尚未开发出能够使化学反应持续发生的适当的反应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找到一种解决方案,能够以经济、连续的方式转化固液混合物,并由此防止结块和堵塞。根据本发明实现该目的的原因在于层流反应器下部管子部分的直径小于下行管段的直径,并且至少下行管段是基本上垂直的或至少向水平面倾斜。炭是一种燃料或土壤改良用的腐殖质/材料,由含碳材料或原料通过HTC工艺生成。原料均为植物成分,主要为收割残余物、木材、木渣、根、叶、枝、生物废料、废渣或工业废料的生物成分、动物尸体、屠宰废料、食物残渣、纸张、纺织品、粪便或粪肥、淤泥、以及其他含碳或含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材料。在反应过程中,氢和氧以水的形式被释放,水是HTC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与初始材料相比,碳(C)的相对分子含量提高,氧(O)、硫(S)、钾(K)和氯(Cl)以及灰分的含量降低。根据原料和反应条件,Ο/c比降低约0.1、0.2或0.3,H/C比降低0.1 - 0.2、0.2 - 0.4或约0.2 - 0.6。例如:木材的0/C比处理前为0.6,处理后约0.3。麦糟的0/C比由0.5降至0.25。!1/(:比由1.4降至0.9。与原料相比,该炭具有更高的燃料值。它可以被用作燃料,并且其他诸如改良土壤等的用途正处于探讨之中。层流反应器的反应单元基本上可在无需使用阀门或机械搅拌装置等可移动组件的情况下实现彼此相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层流反应器包含至少两个保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保持段下方的转向器,其中:a.下部转向器中的固液混合物平均流速为I 1,000、10 500或30 200米/分,或比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 平均流速快1.5-1000,5300或20 100倍;b.保持段中的固液混合物平均流向为向水平面倾斜或基本垂直,以及c.加压热交换器和反应器中的总停留时间为2个小时以上。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转向器中的平均流速为I 1000、10 500或30 200米/分,且比保持段中的平均流速快1.5-1000,5300或20 100倍。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液混合物流过向上导向的保持段,再流过在所述下部转向器后的上部转向器,其中尤其是,所述下部转向器中的平均流速比上部转向器中的平均流速快1.1 - 2、2 5或4 40倍,和/或所述下部转向器后的上行管中的流速比下部转向器前一个下行管中的流速快1.1 - 40或2 5倍。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下降保持段中的平均流速为0.01 - 20,0.05 - 10或0.1 3米/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一增压的反应器系统,所述反应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由至少两个不同的管段构成,其中:a.使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上转换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的一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垂直;并且
b.所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50%,并且所述第三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层流反应器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保持段下方的转向器,其中:a.起始物质经两个相互不同的反应器引导至反应混合物中,所述起始物质含有I 50%或15 99%重量百分比的固体含量,b.下部转向器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50%,并且在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相应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10%,c.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水平面倾斜或基本垂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一增压的反应器系统,所述增压的反应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由至少三个不同的管段构成;以及两个用于起始材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起始材料的固体含量分别为I 50 %或15 99%重量比,彼此不同 于分配至另一个反应器单元的起始材料的固体含量;其中:a.向上转换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的所述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垂直;b.所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5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层流反应器包含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保持段下方的转向器,其中:a.下部转向器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50%,并且在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相应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10%,b.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水平面倾斜或基本垂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一增压的反应器系统,所述增压的反应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由至少两个不同的管段构成,其中:a.使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上转向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的所述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
垂直;b.所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50%,并且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的横截面比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相应管横截面大至少1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向上流过的一第三管段和与所述第三管段连接的一第四管段,所述第三管段与向上转向器直接连接,所述第四管段使再次向下流过的混合物再次转向。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以连续方式流过所述第一管段至第四管段的水力直径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者数个:dnl > dn3 ^ dn4 ^ Cln2,其中η是反应器单元的序号,而η后的数字是管段的序号。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数个串联布置的反应器单元。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的水力直径分别大于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每个管段的水力直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管状反应器单元的入口侧安装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和/或在管状反应器单元的出口侧安装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反应器单元的上游和/或下游设置泵或反压泵位于反应器单元的上游和/或下游,以保持反应器内部的压力。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直管段长度与弯管段之一的长度的比率至少为10: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各直管段长度与其水力直径的比率为2:1至800:1、5:1至400:1 或 10:1 至 160: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装置的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应用,用于进一步提供干物质含量为至少30%的含碳成分,所述含碳成分包括最大横截面小于6毫米的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 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分别由至少三个不同的管段构成;以及排出装置,所述排出装置与一反应器连接,且该反应器与最后用于排出含有最长直径达2mm的小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的反应器不同;其中,使固体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上转向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并且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者是垂直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方法包括:向下导向使固液混合物通过一第一管段,然后使固液混合物的流向向上转向,随后使固液混合物向上导向通过另一个管横截面;还进一步包括:在处理终止前从固液混合物排出含有最长直径达2_的固体颗粒的悬浮液。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在100 300°C、0.5 7MPa条件下排出固液混合物的悬浮液中的应用,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具有相互隔开的洞或孔,所述洞或孔的直径为至少为0.5mm ;所述悬浮液中含有最长直径达2mm的固体颗粒;所述固液混合物为水和含碳成分的固液混合物。就本申请而言,层流反应器是一种管状压力容器,能够利用其构造使固液混合物以超过40、60、90或120分钟的流速通过,并能确保将湍流降至最低。在加压热交换器和反应器内的总停留时间超过2、3或4小时,最闻达4、8或12小时。对于用于生广更闻质量或特殊炭产品的特殊应用而言,停留时间可高达16、24或30小时。在加压热交换器和反应器内的处理温度为100 300°C、160 250°C、或180 230°C,压力超过液体/水蒸汽压,为
0.5 2、或高达4.5或7MPa。反应器密封,防止外界空气和氧气进入。在实施方式中,层流反应器由至少两个彼此相连的反应器单元构成,反应器单元各自由几个管段、管件、管节构成,其中,与保持段相比(无方向变化的管件),至少有一个转向器或转向管件具有较小的体积或至少具有较小的横截面。某些实施方式根据如下规格进行设计:.转向器的直径至少为5 50Ctam或20 100mm。.至少一个保持段的直径比同一反应器单元的一个转向器的直径至少大1%、10%或100%。一个反应器单元至少包含一个保持段。与转向器相比,保持段具有较大的直径,可降低流速。特别是,下行管的直径比同一反应器单元的一个下部转向器的直径大25%、50%或100%。上行管或上升管的直径至少比同一反应器单元的一个下部转向器的直径大1%、10%或100%。下行和上行管件基本上垂直。直径比Cln^dn2至少为1.01 400或4 40。直径比Cln^dn3为I 400或3 30。直径比dn3/dn2为I 400或3 30。在实施方式中,至少2、4、6或8个反应器单元彼此直接相连。各反应器单元由至少一个转向器和保持段构成。所有相连管子距离的总长至少为4、16、64或256米。所有管子距离的绝对总长为4 64,000 或 250 4,000 米。例如不能被阻断装置完全或部分分开的相连管段的最低长度为1、4、16或64米。经由不能被完全或部分分开 的管段相连的反应器单元数量为2 1000或11 100个。层流反应器的长度包括运行压力超过0.5MPa的管段。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位于反应器的入口和/或出口侧,热交换器内固液混合物的温度升高至超过160°C。在这些区域内,固液混合物的体积流量可被分成几个并行的分流。如果在运行状态下存在反应室连续相连,则管子、管段、管件或反应器单元彼此相连,这使得彼此之间反应空间内的压力也相等。层流反应器中,在至少有两个反应器单元或至少有长4、16、64或256米的管段的情形下存在这种连接。管段或管件是反应混合物从中流过的细长的中空空间,而与其形式和几何形状无关。转向器可将平均流向改变至少90度或200度。由于该过程中施加了压力,因此出于便捷或功能考虑,横截面为圆形。下行管或降管、上行管或升管、以及转向器也可由几种不同形状的管件或组件构成。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的反应空间在至少超过0.5MPa的运行状态下相连,并且不可被阀门或其他阻断或控制装置分隔。下部管子、管段或管件指下部转向管件或下部转向器,其直径为dn2。管子、管节或管件也称之为管段。上行管或升管指上行管子、管段或管件,其直径为dn3。上部管子或管段指上部转向管件或上部转向器,其直径为dn4。保持段指降管、下行(下行管)或上行(上行管)管子、管段或管件,其直径为Cln115下行管或降管、以及/或者上行管或升管为保持段。它们的体积大于转向器的体积。保持段内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水平面倾斜。如果保持段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垂直,并形成直的中空容器,这将非常有利。通常放置保持段的方式使得管子中心轴与水平面的角度为至少2度或至少60度。转向器位于保持段下方。下部转向器是使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上转向的管段。上部和下部转向器被设计成能够将管轴角度改变约180度,无论如何至少100度或150度。不同管子元件之间通过法兰或焊接连接来彼此连接。如果相连的管子元件具有不同的直径,需另外互相连接缩径件。缩径件或缩径管,还包括反向缩径件,是在管子里衬内的一段圆锥管件,可转接两段不同标称宽度的管子。缩径件可由标准元件或金属组件构成,包括中凹管端、套管、锥形管,可被加工成同心或偏心。对于同心缩径件,缩径件的管壁为直圆锥体,对于偏心缩径件,缩径件的管壁为斜面圆锥体,其中一条套管线与管轴平行。从流动技术角度看,同心缩径件更方便,而偏心缩径件则具有装配优势。固液混合物在下部转向器内的平均流速至少比紧邻的前一个保持段高50%。便利地,特别是选择下行管的直径时,使预计的最高分层速度小于流速。在下行管内,对于固体成分而言,较低的速度结果取决于它们与液相相比的浮动趋势,以及在各自的下行管内的停留时间,该停留时间与流速和分层速度之差成反比。因此,固体成分的停留时间始终(甚至可能显著地)大于液相的流速。下行管直径较大,因此这最终意味着固体成分的停留时间明显比液相的停留时间长,因此可节省反应器长度。此外,还意味着,固体成分在下行管内聚集,如果流速减小至过低并接近分层速度,固液分散体可形成固包液团块。因此,下行管直径的上限也具有所需要的技术效果。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持段的长度为2 12米。下行管和上行管的总长为320 - 1920米。有关进一步的详细数据,请参考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层流反应器包含至少两个保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保持段下方的转向器,其中: a.下部转向器中的固液混合物平均流速为I 1,OOOUO 500或30 200米/分,或比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快1.5 1000、5 300或20 100倍; b.保持段中的固液混合物平均流向为向水平面倾斜或基本垂直,以及 c.加压热交换器和反应器中的总停留时间为2个小时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转向器中的平均流速为I 1000、10 500或30 200米/分,且比保持段中的平均流速快1.5 1000、5 300或20 10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混合物流过向上导向的保持段,再流过在所述下部转向器后的上部转向器,其中尤其是,所述下部转向器中的平均流速比上部转向器中的平均流速快1.1 2、2 5或4 40倍,和/或所述下部转向器后的上行管中的流速比下部转向器前一个下行管中的流速快1.1 40或2 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降保持段中的平均流速为0.01 20、0.05 10 或 0.1 3 米 / 分。
5.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以100 300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一增压的反应器系统,所述反应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由至少两个不同的管段构成,其中: a.使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上转换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的一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垂直;并且 b.所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50%,并且所述第三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10%。
6.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层流反应器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保持段下方的转向器,其中: a.起始物质经两个相互不同的反应器引导至反应混合物中,所述起始物质含有I 50%或15 99%重量百分比的固体含量, b.下部转向器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50%,并且在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相应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10%, c.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水平面倾斜或基本垂直。
7.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以100 30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 一增压的反应器系统,所述增压的反应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由至少三个不同的管段构成;以及 两个用于起始材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起始材料的固体含量分别为I 50%或15 99%重量百分比,彼此不同于分配至另一个反应器单元的起始材料的固体含量;其中: a.向上转换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的所述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垂直; b.所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50%。
8.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层流反应器包含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段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保持段下方的转向器,其中: a.下部转向器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50%,并且在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比相应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速至少大10% ; b.保持段中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水平面倾斜或基本垂直。
9.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以100 30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 一增压的反应器系统,所述增压的反应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由至少两个不同的管段构成,其中: a.使固液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上转向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至少一个反应器单元的所述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垂直; b.所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比所述第二管段的一横截面大至少50%,并且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的横截面比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相应管横截面大至少10 %。
10.根据权利要求5、7、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向上流过的一第三管段和与所述第三管段连接的一第四管段,所述第三管段与向上转向器直接连接,所述第四管段使再次向下流过的混合物再次转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连续方式流过所述第一管段至第四管段的水力直径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者数个=Clnl > dn3 ^ dn4 ^ Cln2,其中η是反应器单元的序号,而η后的数字是管段的序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数个串联布置的反应器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管段的水力直径分别大于前一个反应器单元的每个管段的水力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5、7、9、11、12或1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管状反应器单元的入口侧安装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和/或在管状反应器单元的出口侧安装至少一个热交换器。
15.根据权利要求5、7、9、11、12或1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器单元的上游和/或下游设置泵或反压泵位于反应器单元的上游和/或下游,以保持反应器内部的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5、7、9、11、 12或1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管段长度与弯管段之一的长度的比率至少为10:1。
17.根据权利要求5、7、9、11、12或1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直管段长度与其水力直径的比率为2:1至800:1、5:1至400:1或10:1至160:1。
18.—种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的后一个反应器单元的应用,用于进一步提供干物质含量为至少30%的含碳成分,所述含碳成分包括最大横截面小于6毫米的颗粒。
19.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以100 3000C >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分别由至少三个不同的管段构成;以及 排出装置,所述排出装置与一反应器连接,且该反应器与最后用于排出含有最长直径达2mm的小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的反应器不同; 其中,使固体混合物的平均流向向上转向的一第二管段与一第一管段直接连接,并且一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三管段向水平面倾斜或者是垂直的。
20.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一层流反应器中,以100 300°C、0.5 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所述方法包括: 向下导向使固液混合物通过一第一管段,然后使固液混合物的流向向上转向,随后使固液混合物向上导向通过另一个管横截面; 还进一步包括:在处理终止前从固液混合物排出含有最长直径达2_的固体颗粒的悬浮液。
21.—种固液分 离装置在100 300°C、0.5 7MPa条件下排出固液混合物的悬浮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具有相互隔开的洞或孔,所述洞或孔的直径为至少为0.5mm ;所述悬浮液中含有最长直径达2mm的固体颗粒;所述固液混合物为水和含碳成分的固液混合物。
全文摘要
一种制备含水和碳组份固液混合物的炭的方法和装置,在层流反应器中,以100~300℃、0.5~7MPa的条件处理所述固液混合物。本发明能够以经济、连续的方式转化固液混合物,并由此防止结块和堵塞。
文档编号C01B31/02GK103172046SQ20121055481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多米尼克·比斯, 斯特凡·鲁比 申请人:安特可有限私人贸易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