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897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钴反应釜的附件,尤其涉及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其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湿法冶金行业制取硫酸钴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蒸发浓缩结晶脱水,离心后得到硫酸钴产品,由于硫酸钴结晶过程不易控制,传统的结晶釜中采用框式搅拌浆,这种搅拌浆结构形式容易使结晶溶液形成层流,晶核与溶液相对静止,接触不充分,造成晶体粒径分布范围大,硫酸钴结晶过程中得到的产品出现大的结块,特别是大的晶粒沉积在结晶釜底部,结晶反应釜底出现大的结块造成电机抱死;而且,得到的产品粒径较小含钴量低,达不到要求,离心过程时间长,结晶物料容易堵住反应釜放料口,影响生产的连续进行。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硫酸钴结晶过程中在夹套结晶釜中进行,得到的产品出现大的结块,造成电机抱死、产品含钴量低、产品外观较差和结晶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包括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体的底部设有框式搅拌条。[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框式搅拌条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颗粒的沉积,使得颗粒不会沉积在反应釜底部,避免了抱釜现象的发生。[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0008]进一步,所述框式搅拌条上方的转轴本体上通过水平杆支撑固定有螺旋式搅拌条。[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旋式搅拌条增加了晶核与溶液的接触,结晶体粒度分布均匀,粒径较大,得到的晶体粒度均匀,外观好看,同时由于晶核与溶液更好的接触,提闻了结晶率。[0010]进一步,所述螺旋式搅拌条还通过倾斜杆支撑固定在转轴本体上。[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螺旋式搅拌条更加牢固地固定在转轴本体上。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在图中,1、转轴本体;2、水平杆;3、螺旋式搅拌条;4、倾斜杆;5、框式搅拌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5]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包括转轴本体1,所述转轴本体I的底部设有框式搅拌条5,上部通过水平杆2和倾斜杆4支撑固定有螺旋式搅拌条3。[0016]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硫酸钴结晶反应釜中使用,转轴本体I的旋转带动框式搅拌条5和螺旋式搅拌条旋转3,从而既实现了底部框式搅拌条5旋转而避免大颗粒沉积而导致的抱釜现象,又实现了上部螺旋式搅拌条3增加晶核与溶液的接触而使得结晶体粒度分布均匀、较大、外观好看和结晶率高的目的。[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包括转轴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本体(I)的底部设有框式搅拌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式搅拌条(5)上方的转轴本体(I)上通过水平杆(2)支撑固定有螺旋式搅拌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搅拌条(3)还通过倾斜杆(4)支撑固定在转轴本体(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钴反应釜的附件,尤其涉及一种硫酸钴结晶用搅拌桨,其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硫酸钴结晶过程中在夹套结晶釜中进行,得到的产品出现大的结块,造成电机抱死、产品含钴量低、产品外观较差和结晶效率低的不足,其主要包括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体的底部设有框式搅拌条,上部通过水平杆和倾斜杆支撑固定有螺旋式搅拌条。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硫酸钴结晶过程中的搅拌。
文档编号C01G51/10GK202968151SQ20122052982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张君涛, 赵辉, 孙泉贵 申请人:烟台凯实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