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15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管式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式石墨化炉,其特点是,包括炉体,炉体的下端固连有降温器,降温器的下端固连有冷却水套,石墨管竖向依次穿装在炉体、降温器和冷却水套内,石墨管的进口端固连有上料斗,位于上料斗下端的石墨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在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石墨管上设有去氧装置,石墨管的出口端固连有排料器、在位于排料器上端的石墨管上设置第三阀门,在位于排料器的下端的石墨管上设置第四阀门,在炉体的下部设置与炉体内连通的真空管路和氮气管路,在炉体的下部设置与石墨管连通的氯气管路。具有结构简单适用,可连续生产,耗电量低,节能环保,产能高,稳定性好,特别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温热处理等优点。
【专利说明】管式石墨化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化高温热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温热处理的管式石墨化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温热处理炉通常有三种炉型。一种采用艾奇逊石墨化炉,它是将制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微粉放入石墨坩埚内,再将石墨坩埚置于艾奇逊石墨化炉中进行高温处理,只能间歇生产、间接加热,耗电阻料和保温料等大量辅材,耗电量高达12000KWh/t,且污染环境;另一种采用直热式石墨化炉,直热式石墨化炉为立式结构炉,电能直接为物料加热,物料只能是混料或粒度料,其周围必须有保温料,不然炉内衬因高温而损坏,连续生产时热损失大,温度受限,不宜控制,稳定性差,不耐用,耗电量需6000KWh/t ;又一种采用间接加热式石墨化炉,炉中有石墨加热体为炉芯石墨管辐射与传导加热,管中的物料能够达到2600°C,产能偏低,耗电量需4000KWh/t。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可连续生产,耗电量低,节能环保,产能高,稳定性好,特别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温热处理的管式石墨化炉。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石墨化炉,其特征是,它包括炉体,炉体的下端固连有降温器,降温器的下端固连有冷却水套,石墨管竖向依次穿装在炉体、降温器和冷却水套内,石墨管的进口端固连有上料斗,位于上料斗下端的石墨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在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石墨管上设有去氧装置,石墨管的出口端固连有排料器、在位于排料器上端的石墨管上设置第三阀门,在位于排料器的下端的石墨管上设置第四阀门,在炉体的下部设置与炉体内连通的真空管路和氮气管路,在炉体的下部设置与石墨管连通的氯气管路。
[0005]在所述炉体的保温腔内置有保温填料。
[0006]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石墨化炉,具有结构简单适用,可连续生产,耗电量低,节能环保,产能高,稳定性好,特别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温热处理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管式石墨化炉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上料斗,2第一阀门,3去氧装置,4石墨管,5降温器,6冷却水套,7排料器,8炉体,9保温填料,10真空管路,11氮气管路,12氯气管路,13尾气处理装置,14供电机组,15第二阀门,16第四阀门,17小车,18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石墨化炉,包括炉体8,炉体8的下端固连有降温器5,降温器5的下端固连有冷却水套6,石墨管4竖向依次穿装在炉体8、降温器5和冷却水套6内,石墨管4的进口端固连有上料斗I,位于上料斗I下端的石墨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15,在位于第一阀门2与第二阀门15之间的石墨管4上设有去氧装置3,石墨管4的出口端固连有排料器7、在位于排料器7上端的石墨管4上设置第三阀门18,在位于排料器7的下端的石墨管4上设置第四阀门16,在炉体8的下部设置与炉体8内连通的真空管路10和氮气管路11,在炉体8的下部设置与石墨管4连通的氯气管路12。在所述炉体8的保温腔内置有保温填料9。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石墨化炉所涉及的还有与其相配套的尾气处理装置13、供电机组14和小车17。尾气处理装置13、供电机组14和小车17为现有技术产品。
[0010]现将管式石墨化炉的生产工艺过程详细描述如下:打开第一阀门2,关闭第二阀门15,物料从料斗I进入去氧装置3,通过氯气管路12向石墨管4内充入氯气,然后关闭第一阀门2,打开第二阀门15,脱氧的物料进入石墨管4的预热区开始升温,去氧装置3排空后关闭第二阀门15。随着成品料的排出,物料逐渐进入高温区段进行脱硫提纯,在石墨管4中通入氯气是起催化作用,让物料中的杂质除尽,使碳的纯度达到99.99%。成品料下移进入降温器5开始降温,再进入水冷却器6冷却至常温,物料通过打开的第三阀门18进入排料器7,此时第四阀门16关闭,装满后第三阀门18关闭,将排料器7中的空气和残留的氯气排出,再打开第四阀门16放料于小车17中。之后关闭第四阀门16,再次将排料器7中的空气排出,等待下一个循环。本炉运行前,炉体8内中的空气通过真空管路10抽出,然后通过氮气管路11向炉体8内充入氮气,保持炉体8内在微正压状态。运行时氮气始终供给。
[0011]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石墨化炉不局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进行的复制和改进,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式石墨化炉,其特征是,它包括炉体,炉体的下端固连有降温器,降温器的下端固连有冷却水套,石墨管竖向依次穿装在炉体、降温器和冷却水套内,石墨管的进口端固连有上料斗,位于上料斗下端的石墨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在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石墨管上设有去氧装置,石墨管的出口端固连有排料器、在位于排料器上端的石墨管上设置第三阀门,在位于排料器的下端的石墨管上设置第四阀门,在炉体的下部设置与炉体内连通的真空管路和氮气管路,在炉体的下部设置与石墨管连通的氯气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石墨化炉,其特征是,在所述炉体的保温腔内置有保温填料。
【文档编号】C01B31/04GK203855414SQ20142025163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赵景琛 申请人:赵景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