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擦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572阅读:10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擦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行业,尤其是与一种自动擦底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陶瓷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施釉工序,而施釉后产生的余釉需进行擦拭处理,尤其是底面的余釉;目前处理底面余釉采用的作业方式:通过人工将产品翻转或使用助力臂对产品进行辅助搬抬,再由进行人工擦底作业;此种传统作业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作业人员需对坯料进行多次翻转、擦底,劳动强度大,存在人为损坏的风险;(2)助力设备辅助搬抬,只能对部分型号的产品进行搬抬,且操作人员需进行培训;(3)人工擦底作业,效率较低,且易出现部分地方漏擦、擦不干净现象;此外,作业人员长期肢体泡水擦拭余釉及往复动作,对人体危害较大;综上,现有的擦拭方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擦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通过擦底结构与输送结构配合,实现自动擦底功能;此外擦底滚轮能够自清洁,且湿度与水分实现可调控制,根据不同产品进行调配,更易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擦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擦底装置包括机架、主控单元、输送结构及擦底结构;所述输送结构与擦底结构分别与主控单元相连;

输送结构,其装设于机架;该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带、传动轮组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覆设于传动轮组,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传动轮组转动,联动所述输送带运动;

擦底结构,其装设于所述输送结构的一侧或两侧;该擦底结构包括擦底滚轮、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装设于机架,且带动所述擦底滚轮转动;所述擦底滚轮外径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输送带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轮组转动,联动所述输送带运转,带动物料朝擦底滚轮方向运动,并经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的擦底滚轮以擦拭物料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多条输送带,其分别平行间隔分布在传动轮组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以使多条输送带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擦底结构设有多个间隔平行排布的擦底滚轮,该多个擦底滚轮与所述多条输送带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擦底装置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输送结构及擦底结构,且相邻两组的输送结构以及擦底结构分别平行错位设置,以使上一组的输送结构与下一组的擦底结构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擦底滚轮外包覆有一吸水层,且对应所述擦底滚轮下方设置有储水槽,该擦底滚轮下部浸没于储水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槽内具有排水孔、进水孔及水位监测部件;所述水位监测部件与主控单元相连,并联动主控单元控制储水槽内的进水孔与排水孔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槽上还设有一个挤水压杆,该挤水压杆靠近擦底滚轮侧部设置,其相抵于所述吸水层以减少吸水层内的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槽上的挤水压杆可沿储水槽左右位移,以调节挤水压杆压抵所述吸水层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为双向变频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自动擦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通过擦底结构与输送结构配合,实现自动擦底功能,简化人工作业成本与釉料对人体的伤害,提升生产效率;此外,所述擦底滚轮高于输送带,保证擦底作业时,产品底部均能够与擦底滚轮底部进行接触,保证擦底作业的有效性;不仅如此,第一、第二驱动电机为双向变频电机,实现正向、反向及转动可调控,适用于各类产品,适用性佳;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条输送带进行输送产品,且通过一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不仅减少设备成本,还能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多条输送带之间设置多个擦底滚轮,扩大擦底面积,且有效提升生产擦底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擦底结构及输送结构,且相邻的擦底结构与输送结构平行错位,使得擦底过程能够有效且全方位进行擦底,擦拭无死角,不会出水漏擦现象,保证产品作业的质量;

(5)本实用新型在擦底滚轮上设置吸水层,设置有与吸水层接触的水槽,利用活水提升产品的清洁质量,提升产品的良品率;

(6)本实用新型在储水槽内设置进水孔与排水孔,使得水流形成流动,且设置水位监控装置,便于及时更换清洁水,且便于控制吸水层内的水分,更加智能化,便于操作;同时,便于主控单元控制储水槽高度与吸水层的高度,即调节吸水层的擦拭力度以及液面高度;

(7)本实用新型在储水槽上方设置一可调式挤水压杆,该挤水压杆用于将吸水层的水分排出,控制吸水层的存水量,便于擦拭各类不同的产品,同时延长吸水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新型所述擦底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新型所述擦底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擦底装置,该擦底装置包括机架1、主控单元、输送结构2及擦底结构3;所述输送结构2与擦底结构3分别与主控单元(图中未示出)相连;

输送结构2,其装设于机架1;该输送结构2包括输送带21、传动轮组22及第一驱动电机23,所述输送带21覆设于传动轮组22,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3带动所述传动轮组22转动,联动所述输送带21运动;所述输送结构2包括多条输送带21,其分别平行间隔分布在传动轮组22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驱动,以使多条输送带21同步运动;

擦底结构3,其装设于所述输送结构2的一侧或两侧;该擦底结构3包括擦底滚轮31、第二驱动电机3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装设于机架1,且带动所述擦底滚轮31转动;所述擦底滚轮31外径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输送带21的高度;所述擦底结构3设有多个间隔平行排布的擦底滚轮31,该多个擦底滚轮31与所述多条输送带21间隔设置;

所述擦底装置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输送结构2A、2B及擦底结构3A、3B,且相邻两组的输送结构2以及擦底结构3分别平行错位设置,以使上一组的输送结构2A与下一组的擦底结构3B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驱动电机23、32为双向变频伺服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驱动所述传动轮组22转动,联动所述输送带21运转,带动物料朝擦底滚轮31方向运动,并经第二驱动电机32驱动的擦底滚轮31以擦拭物料底部。

更具体地,所述擦底滚轮31外包覆有一吸水层310(所述吸水层310为海绵或其他具有吸水功能材料制成的吸水层310),对应所述擦底滚轮31下方设置有储水槽4,该擦底滚轮31下部浸没于储水槽4内;所述储水槽4内具有排水孔41、进水孔42及水位监测部件5;所述水位监测部件5与主控单元相连,并联动主控单元控制储水槽4内的进水孔42与排水孔41启闭;所述储水槽4上还设有一个挤水压杆,该挤水压杆靠近擦底滚轮31侧部设置,其相抵于所述吸水层310以减少吸水层310内的水分。

更具体地,所述储水槽4上的挤水压杆可沿储水槽4左右位移,以调节挤水压杆6压抵所述吸水层310的位置。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一种自动擦底装置,其主要包括:机架1、主控单元(图中未示出)、输送带21、传动轮组22、第一驱动电机23、第二驱动电机32、擦底滚轮31、储水槽4、水位监测部件5及挤水压杆6;

实际装配与工作原理:装配时,输送结构2部分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装设上传动轮组22,该传动轮组22包括主动轮轴221与从动轮轴222,所述主动轮轴221上设置第一驱动电机23,而后在主动轮轴221与从动轮轴222上覆设上多条输送带21;此为输送结构2的安装;

擦底结构3部分安装:首先,于所述擦底滚轮31上设置海绵,并将多个擦底滚轮31分别设置在多条输送带21一侧或两侧,且多个擦底滚轮31平行间隔设置,并以驱动轴贯穿相接,随后将驱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32配合联动,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2带动多个擦底滚轮31同时转动;其次,在多个擦底滚轮31下方装设储水槽4(该储水槽4可对应各擦底滚轮31独立设置,亦可对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擦底滚轮31设置一大的储水槽4,以扩大储水空间);该储水槽4上设有可位移的挤水压杆6,其与海绵相抵,以提升海绵内的干净度及调节其内存水量;所述储水槽4内还设有进水孔42、排水孔41以及水位监测部件5,且水位监测部件5与主控单元相连,进而通过主控单元控制进水孔42与排水孔41的过水量,以达到水量可控的效果;

所述多条平行设置的多条输送带21形成的输送结构2及多个擦底滚轮31形成擦底结构3组合而成单列的擦底组件,该擦底组件可设置多组,且相邻两组擦底组件上的擦底滚轮31与另一组输送结构2同一轴线设置,以此重复设置,以组合成擦底装置;

工作原理:在擦底装置前一工位对坯料进行上釉步骤,随后通过传动带对接将已上釉的坯料传送至第一道擦底组件,主控单元启动,驱动第一驱动电机23、第二驱动电机32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旋转,联动所述擦底滚轮31旋转,且擦底滚轮31的海绵下部浸没在储水槽4的液面下,以对海绵进行清洗与吸水,且在储水槽4的挤水压杆6对过水的海绵进行排水(该挤水压杆6与海绵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对海绵进行压制排水,可针对不同产品进行设置,以达到更佳的擦拭效果);坯料经过高于输送带21的海绵,以擦拭坯料底部的余釉;随后进入到下一个错位设置输送带21,对原本置放在输送带21上未擦拭的部分进行擦拭,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不会进行漏擦或擦拭不完全的情况,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自动擦底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通过擦底结构与输送结构配合,实现自动擦底功能,简化人工作业成本与釉料对人体的伤害,提升生产效率;此外,所述擦底滚轮高于输送带,保证擦底作业时,产品底部均能够与擦底滚轮底部进行接触,保证擦底作业的有效性;不仅如此,第一、第二驱动电机为双向变频电机,实现正向、反向及转动可调控,适用于各类产品,适用性佳;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条输送带进行输送产品,且通过一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不仅减少设备成本,还能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多条输送带之间设置多个擦底滚轮,扩大擦底面积,且有效提升生产擦底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擦底结构及输送结构,且相邻的擦底结构与输送结构平行错位,使得擦底过程能够有效且全方位进行擦底,擦拭无死角,不会出现漏擦现象,保证产品作业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在擦底滚轮上设置吸水层,设置有与吸水层接触的水槽,利用活水提升产品的清洁质量,提升产品的良品率;本实用新型在储水槽内设置进水孔与排水孔,使得水流形成流动,且设置水位监控装置,便于及时更换清洁水,且便于控制吸水层内的水分,更加智能化,便于操作;同时,便于主控单元控制储水槽高度与吸水层的高度,即调节吸水层的擦拭力度以及液面高度;本实用新型在储水槽上方设置一可调式挤水压杆,该挤水压杆用于将吸水层的水分排出,控制吸水层的存水量,便于擦拭各类不同的产品,同时延长吸水层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