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1562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制盐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盐是碱胺工业生产氨(用盐来制得盐酸,后用盐酸来制得氨)和纯碱的原材料,且氨和纯碱分别又是消耗量大的化工原材料,所以,碱胺工业用盐的需求量也较大(据能够查到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总消费盐量8660万吨,而碱胺工业用盐比率超过80%,达到了7075万吨)。

制盐过程是以卤水为原料,经蒸发浓缩后析出nacl,再经脱水干燥后成为合格产品。通过现有技术文献《制盐蒸发结晶技术简述》(中国井矿盐,2013年7月第4期第4页至第7页)记载的内容可知,目前,制盐主要采用“多效真空蒸发生产工艺”,该“多效真空蒸发生产工艺”是:蒸发罐个数为两个以上,在各个蒸发罐中加入卤水;首效蒸发罐的加热蒸汽为热电站送来的饱和蒸汽,热量通过各效二次蒸汽依次传递,作为下一效蒸发罐的加热热源。末效乏汽在混合冷凝器中被循环冷却水冷凝排出,不凝气则被真空系统抽排到大气。多效蒸发中,随着效数的增加,单位蒸汽的耗量减小,使操作费用降低;另一方面,效数越多,装置的投资费用也越大。五效较四效节约生蒸汽量为10%,再增加效数节能效果不是很明显,而装置费用增加较多,因此目前国内制盐行业一般为五效真空蒸发系统。

但现有的“多效真空蒸发生产工艺”仍存有不足之处:

采用现有的“多效真空蒸发生产工艺”排出的盐经离心机分离后得到湿盐,但制得的该湿盐存在透光率低(低于60%),氯化钠含量偏低(低于90%)的现象。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能够提高湿盐的透光率,提高湿盐中氯化钠含量的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湿盐的透光率,提高湿盐中氯化钠含量的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包括采用多效真空蒸发系统制盐的步骤,所述多效真空蒸发系统包括至少两台蒸发罐,每台蒸发罐上均连通设置有一根卤水输入管,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去除杂质的步骤,所述去除杂质的步骤包括ph值检测和ph值调节,其中,所述ph值检测包括在每台蒸发罐上密封固定的用于测量蒸发罐内部液体ph值的ph传感器;

所述ph值调节包括在每台蒸发罐上密封固定安装且用于给蒸发罐内供水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经所述ph值调节后的各个蒸发罐内液体的ph值为7.5-8.5。

本发明的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上述“去除杂质的步骤”中的“ph值检测”来实时检测每台蒸发罐内部液体ph值,通过上述“ph值调节”来及时通过供水管向每台蒸发罐内部加水来控制使得每台蒸发罐内液体的ph值维持在7.5-8.5。

这样一来,当每台蒸发罐内液体的ph值维持在7.5-8.5后,即使得蒸发罐中的卤水的ph值降低(卤水从储存卤水的储卤罐中输送来,储卤罐中卤水的ph值为9-9.5),使得每台蒸发罐内部的原盐(由卤水在加热后析出的晶体)的ph值降低,原盐溶于水后,原盐中的镁离子以离子形态存在,这样在蒸发罐内部就不会产生氢氧化镁悬浮物及沉淀,从而提升各个蒸发罐中排盐的透光率,最终提升将各个蒸发罐中排盐至洗盐器中洗涤,再经离心机分离后获得的湿盐的透光率(湿盐透光率从60%以下提升至80%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罐为五台,使得所述多效真空蒸发系统为五效真空蒸发系统,且五台蒸发罐沿加热蒸汽的从前往后的流向依次为i效蒸发罐2001、ii效蒸发罐2002、iii效蒸发罐2003、iv效蒸发罐2004和v效蒸发罐2005。

采用五台蒸发罐构成的五效真空蒸发系统具有充分利用蒸汽热量,综合投资回报效益最优的好处。

作为优选,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还包括盐浆浓缩的步骤,所述盐浆浓缩的步骤包括获取并固定安装排盐泵、第一增稠器和离心机的步骤;所述iii效蒸发罐的底部的输出口与iv效蒸发罐的底部的输出口各自与一台所述排盐泵的入口通过管道密封连通,所述排盐泵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增稠器的进料口密封连通,所述离心机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增稠器底部的出料口密封连通。

采用上述盐浆浓缩的步骤后,在确保获得的湿盐的透光率达标的同时,提升从离心机中排出的湿盐中氯化钠的含量高于90.5%。

不仅如此,采取从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中排盐排盐进入第一增稠器的做法还可获得的好处是:在确保产品透光率和氯化钠含量的前提下,对加热蒸汽的热量利用更为科学合理,理由是: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的吸热量少于i效蒸发罐和ii效蒸发罐,这样使得吸热量更高的i效蒸发罐和ii效蒸发罐的排盐能够直接获得更为干燥的原盐,从而快速用于制得食盐;使得吸热量更低的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的排盐能够快速制得可供碱胺工业用湿盐。这样一来,本生产工艺利用单个五效真空蒸发系统即实现了食盐和碱胺工业用盐的制备,实现制造产品的多样性,大幅提升设备和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制盐工艺的投入,使得生产工艺具有更高的回报效益。

作为优选,每台所述排盐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增稠器的进料口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一台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进浆管与所述排盐泵的出口密封连通,所述旋流器的底部的沉降物输出口与所述第一增稠器的进料口之间密封连通,所述旋流器的的溢流管与所述iii效蒸发罐密封连通。

上述旋流器的设置,能够对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的排盐(盐浆)进行固液分离,提高进入第一增稠器中盐浆的浓度和纯度。与此同时,上述旋流器的设置能够使得通过旋流器的分离出的母液能够输送给iii效蒸发罐,维持(控制)iii效蒸发罐内具有较为稳定的固液比,利于生产工艺的持续平衡,确保生产能够持久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增稠器的上段的外形整体呈圆筒形结构,下段的外形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型结构;所述第一增稠器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增稠器的上段,所述第一增稠器的上段顶部具有溢流口;

所述第一增稠器的外壁上密封固定安装有用于向第一增稠器内部冲水的淘洗冲水管,所述淘洗冲水管在第一增稠器的外壁上的安装位置为邻近所述锥筒型结构的上端处且低于所述第一增稠器的进料口的位置。

采用设置有上述淘洗冲水管的第一增稠器后,经第一增稠器的进料口进入第一增稠器内部的盐浆处在沉降区(第一增稠器高度方向的中段),随后,盐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第一增稠器的下段(压缩区)的过程中会被淘洗冲水管冲洗并使得盐浆中包裹的石膏及杂质从盐浆中分离开来并能够自行上浮至液面处经溢流口溢出(石膏及杂质在盐水会漂浮至液面),从而进一步帮助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提升湿盐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

作为优选,所述淘洗冲水管为在所述第一增稠器的侧壁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所述淘洗冲水管的喷水方向与所述第一增稠器的侧壁的圆形相切。

上述多个淘洗冲水管能够增强对进入第一增稠器内的盐浆的冲洗效果。

另外,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还包括卤水处理步骤,所述卤水处理步骤包括储存卤水的步骤和向卤水中加碱的步骤;其中,所述储存卤水的步骤为采用储卤罐来存储卤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卤水中加碱的步骤中所添加的碱为碱液,且该碱液采用碱液存储罐来储存,所述碱液存储罐通过碱液输送管与所述储卤罐连通,且所述碱液输送管上密封固定安装有计量泵。

当卤水处理步骤中采用上述“碱液存储罐”、“碱液输送管”和“计量泵”来向储卤罐中添加碱液,即可利用储卤罐来构成卤水存储设备的同时,还利用储卤罐来直接形成卤水与碱的混合容器(“反应罐”),从而减少了设备的数量,使得卤水处理步骤更为简单。

此外,上述卤水处理步骤中采用上述“碱液存储罐”、“碱液输送管”和“计量泵”还便于就近或远程控制“计量泵”来精准控制碱的添加量,使得卤水的处理更加简单高效的同时;也能够精准控制卤水与碱的比例,进而最优地对卤水进行处理,降低卤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二氧化硅和悬浮物的含量,提升储卤罐中上部澄清卤水的澄清度。

作为优选,所述储卤罐的顶部整体为开口状。

采用上述储卤罐的结构后,能够降低储卤罐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储卤罐的造价。与此同时,采用上述储卤罐的结构后,也便于在高处快速地对储卤罐的内部(卤水的澄清度)进行观察,尤其是利于快速地观察到储卤罐的底部的污泥抽取状况。

作为优选,卤水处理步骤还包括排污步骤,所述排污步骤包括在储卤罐上固定安装吸污管,所述吸污管的一端与所述储卤罐的内底部的外壁密封连通,另一端密封固定安装有控制阀。

设置上述吸污管后,即可在打开控制阀后,利用储卤罐中卤水的重力来使得储卤罐底部的污泥经吸污管直接排除,节省电能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维持好储卤罐的清洁度和澄清度。

作为优选,所述吸污管还具有位于所述储卤罐的内底部的吸污前段,且该吸污前段的吸污口朝下。

上述吸污前段的而设置,能够准确地控制吸污管的吸污口在储卤罐的内底部位置,从而准确地对吸污口的吸污范围进行定位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中的卤水处理步骤所采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中的卤水处理步骤所采用的设备中的储卤罐的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中五效真空蒸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储卤罐;

2碱液存储罐;

3碱液输送管;

4计量泵;

5吸污管:51吸污前段;;

6控制阀;

7连接支管;

8输出总管。

2001-i效蒸发罐,2002-ii效蒸发罐,2003-iii效蒸发罐,2004-iv效蒸发罐,2005-v效蒸发罐;

201供水管;

202排盐泵;

203第一增稠器:2031淘洗冲水管;

204离心机;

205旋流器。

300混卤泵;

301-v效用排盐泵;

302-v效用增稠机:3021淘洗冲水管;

303-v效用离心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3所示,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包括采用多效真空蒸发系统制盐的步骤,所述多效真空蒸发系统包括至少两台蒸发罐,每台蒸发罐上均连通设置有一根卤水输入管,

还包括去除杂质的步骤,所述去除杂质的步骤包括ph值检测和ph值调节,其中,所述ph值检测包括在每台蒸发罐上密封固定的用于测量蒸发罐内部液体ph值的ph传感器;

所述ph值调节包括在每台蒸发罐上密封固定安装且用于给蒸发罐内供水的供水管201,所述供水管201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阀;经所述ph值调节后的各个蒸发罐内液体的ph值为7.5-8.5。

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每台蒸发罐底部的输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洗盐器的进料管连通来清洗经盐颗粒。

实施时,卤水输入管将储卤罐中的卤水输送至蒸发罐中。

本发明的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上述“去除杂质的步骤”中的“ph值检测”来实时检测每台蒸发罐内部液体ph值,通过上述“ph值调节”来及时通过供水管201向每台蒸发罐内部加水来控制使得每台蒸发罐内液体的ph值维持在7.5-8.5。

这样一来,当每台蒸发罐内液体的ph值维持在7.5-8.5后,即使得蒸发罐中的卤水的ph值降低(卤水从储存卤水的储卤罐中输送来,储卤罐中卤水的ph值为9-9.5),使得每台蒸发罐内部的原盐(由卤水在加热后析出的晶体)的ph值降低,原盐溶于水后,原盐中的镁离子以离子形态存在,这样在蒸发罐内部就不会产生氢氧化镁悬浮物及沉淀,从而提升各个蒸发罐中排盐的透光率,最终提升将各个蒸发罐中排盐至洗盐器中洗涤,再经离心机204分离后获得的湿盐的透光率(湿盐透光率从60%以下提升至80%以上)。

其中,所述蒸发罐为五台,使得所述多效真空蒸发系统为五效真空蒸发系统,且五台蒸发罐沿加热蒸汽的从前往后的流向依次为i效蒸发罐、ii效蒸发罐、iii效蒸发罐、iv效蒸发罐和v效蒸发罐。

采用五台蒸发罐构成的五效真空蒸发系统具有充分利用蒸汽热量,综合投资回报效益最优的好处。

其中,碱胺工业用盐生产工艺还包括盐浆浓缩的步骤,所述盐浆浓缩的步骤包括获取并固定安装排盐泵202、第一增稠器203和离心机204的步骤;所述iii效蒸发罐的底部的输出口与iv效蒸发罐的底部的输出口各自与一台所述排盐泵202的入口通过管道密封连通,所述排盐泵202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进料口密封连通,所述离心机204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底部的出料口密封连通。

实施时,排盐泵202、第一增稠器203和离心机204分别为现有设备,在此不作赘述。其中排盐泵202(具体可参见:公告号为cn202391749u的技术方案)、增稠器(具体可参见:公告号为cn201257317y或cn204502478u的技术方案)和离心机204(具体可参见:公告号为cn206139350u的技术方案)。

采用上述盐浆浓缩的步骤后,在确保获得的湿盐的透光率达标的同时,提升从离心机204中排出的湿盐中氯化钠的含量高于90.5%。

不仅如此,采取从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中排盐排盐进入第一增稠器203的做法还可获得的好处是:在确保产品透光率和氯化钠含量的前提下,对加热蒸汽的热量利用更为科学合理,理由是: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的吸热量少于i效蒸发罐和ii效蒸发罐,这样使得吸热量更高的i效蒸发罐和ii效蒸发罐的排盐能够直接获得更为干燥的原盐,从而快速用于制得食盐;使得吸热量更低的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的排盐能够快速制得可供碱胺工业用湿盐。这样一来,本生产工艺利用单个五效真空蒸发系统即实现了食盐和碱胺工业用盐的制备,实现制造产品的多样性,大幅提升设备和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制盐工艺的投入,使得生产工艺具有更高的回报效益。

其中,每台所述排盐泵20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进料口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一台旋流器205,所述旋流器205的进浆管与所述排盐泵202的出口密封连通,所述旋流器205的底部的沉降物输出口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进料口之间密封连通,所述旋流器205的的溢流管与所述iii效蒸发罐密封连通。

实施时,旋流器205为现有设备(具体可参看:公告号为cn205217162u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旋流器205的设置,能够对iii效蒸发罐和iv效蒸发罐的排盐(盐浆)进行固液分离,提高进入第一增稠器203中盐浆的浓度和纯度。与此同时,上述旋流器205的设置能够使得通过旋流器205的分离出的母液能够输送给iii效蒸发罐,维持(控制)iii效蒸发罐内具有较为稳定的固液比,利于生产工艺的持续平衡,确保生产能够持久可靠。

其中,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上段的外形整体呈圆筒形结构,下段的外形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型结构;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上段,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上段顶部具有溢流口;

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外壁上密封固定安装有用于向第一增稠器203内部冲水的淘洗冲水管2031,所述淘洗冲水管2031在第一增稠器203的外壁上的安装位置为邻近所述锥筒型结构的上端处且低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进料口的位置。

采用设置有上述淘洗冲水管2031的第一增稠器203后,经第一增稠器203的进料口进入第一增稠器203内部的盐浆处在沉降区(第一增稠器203高度方向的中段),随后,盐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第一增稠器203的下段(压缩区)的过程中会被淘洗冲水管2031冲洗并使得盐浆中包裹的石膏及杂质从盐浆中分离开来并能够自行上浮至液面处经溢流口溢出(石膏及杂质在盐水会漂浮至液面),从而进一步帮助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提升湿盐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

其中,所述淘洗冲水管2031为在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侧壁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所述淘洗冲水管2031的喷水方向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侧壁的圆形相切。

实施时,优选多个淘洗冲水管2031的冲水方向均为同一时针旋转方向。且采用“所述淘洗冲水管2031的喷水方向与所述第一增稠器203的侧壁的圆形相切且处在同一时针转动的方向”结构后,经所有淘洗冲水管2031喷出的水能够形成一个漩涡流,漩涡流会使得盐浆中密度不等的物质分散开,从而获得更好的冲洗效果。

上述多个淘洗冲水管2031能够增强对进入第一增稠器203内的盐浆的冲洗效果。

卤水处理步骤,包括储存卤水的步骤和向卤水中加碱的步骤;其中,所述储存卤水的步骤为采用储卤罐1来存储卤水;所述向卤水中加碱的步骤中所添加的碱为碱液,且该碱液采用碱液存储罐2来储存,所述碱液存储罐2通过碱液输送管3与所述储卤罐1连通,且所述碱液输送管3上密封固定安装有计量泵4。

实施时,所述计量泵4优选带“逆止阀”功能的隔膜计量泵4。这样,计量泵4仅能够单向储水,确保向卤水中添加碱液的可靠性。

当卤水处理步骤中采用上述“碱液存储罐2”、“碱液输送管3”和“计量泵4”来向储卤罐1中添加碱液,即可利用储卤罐1来构成卤水存储设备的同时,还利用储卤罐1来直接形成卤水与碱的混合容器(“反应罐”),从而减少了设备的数量,使得卤水处理步骤更为简单。

此外,上述卤水处理步骤中采用上述“碱液存储罐2”、“碱液输送管3”和“计量泵4”还便于就近或远程控制“计量泵4”来精准控制碱的添加量,使得卤水的处理更加简单高效的同时;也能够精准控制卤水与碱的比例,进而最优地对卤水进行处理,降低卤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二氧化硅和悬浮物的含量,提升储卤罐1中上部澄清卤水的澄清度。

其中,所述储卤罐1的顶部整体为开口状。

采用上述储卤罐1的结构后,能够降低储卤罐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储卤罐1的造价。与此同时,采用上述储卤罐1的结构后,也便于在高处快速地对储卤罐1的内部(卤水的澄清度)进行观察,尤其是利于快速地观察到储卤罐1的底部的污泥抽取状况。

其中,卤水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步骤,所述排污步骤包括在储卤罐1上固定安装吸污管5,所述吸污管5的一端与所述储卤罐1的内底部的外壁密封连通,另一端密封固定安装有控制阀6。

设置上述吸污管5后,即可在打开控制阀6后,利用储卤罐1中卤水的重力来使得储卤罐1底部的污泥经吸污管5直接排除,节省电能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维持好储卤罐1的清洁度和澄清度。

其中,所述吸污管5还具有位于所述储卤罐1的内底部的吸污前段51,且该吸污前段51的吸污口朝下。

上述吸污前段51的而设置,能够准确地控制吸污管5的吸污口在储卤罐1的内底部位置,从而准确地对吸污口的吸污范围进行定位和控制。

其中,所述吸污管5为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且多根吸污管5的吸污口为在所述储卤罐1的内底部中均匀间隔分布。

上述结构使得多根吸污管5的吸污口能够在储卤罐1的内底部均匀间隔分布,使得多根吸污管5的吸污口的吸污范围能够更为充分地覆盖储卤罐1的内底部,从而能够获得充分和高效地排污效果。

其中,所述多根吸污管5位于所述储卤罐1的周向的同一侧方,且每根吸污管5相连接的控制阀6的输出口分别通过一根连接支管7与同一根输出总管8密封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得多根吸污管5在储卤罐1上的安装位置更为集中,也使得多根吸污管5在储卤罐1上的装配起来能够更为快速。

此外,采用上述结构后,还使得多根吸污管5的排布更为规整,从而方便采用上述“输出总管8”来汇集并高效地远程输出污泥。

其中,相邻两根吸污管5的吸污前段51为一长一短的两根笔直状的笔直管段。

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具有结构最简的优点,从而便于实施。还能够在确保多根吸污管5的吸污口的吸污范围充分地覆盖储卤罐1的内底部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各根吸污管5的吸污前段51的长度最短且笔直,从而利于污泥的快速排出,进一步帮助提高污泥的排出效率。

其中,所述储卤罐1中还设置有卤水吸管(图中未示出),所述卤水吸管的一端为与所述储卤罐1的外部连通的输出段,另一端为位于所述储卤罐1内部的吸入段。

上述卤水吸管的设置,便于将储卤罐1的卤水向外输送至蒸发罐来制盐。

其中,所述吸入段整体为软管,且所述吸入段上邻近端口处固定连接有一块浮块,所述浮块用于使得所述吸入段上邻近端口处能够漂浮在所述储卤罐1中的卤水的液面处。

实施时,所述吸入段的端口固定连接有一个密度大于卤水且用于使得吸入段的端口朝下的连接件。连接件可采用不锈钢块或铝合金制得的块状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够使得软管能够漂浮在卤水的上部邻近水面处,这样一来,即可确保吸入段的端口能够长时间位于储卤罐1中的卤水的澄清部分中,吸取更为储卤罐1澄清的卤水用于制盐,从而更好地确保制得盐的质量。

另外,采用五效真空蒸发系统还能够实施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工艺,该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工艺包括碘含量控制步骤,所述碘含量控制步骤包括选取v效蒸发罐为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罐,且v效蒸发罐直接进原卤的步骤;所述碘含量控制步骤还包括控制v效蒸发罐内的固液比为7-15%的步骤。

实施时,v效蒸发罐直接进原卤的步骤,为v效蒸发罐直接进储卤罐中存储的卤水(原卤)。

实施时,测量“v效蒸发罐内的固液比”的方法为现有技术,例如,技术文献“浅谈真空制盐蒸发罐液位测量的方法”(王天河,《盐业与化工》,2015年4月第52至54页)与“音叉振动密度计在固液比测量上的应用”(王良,朱乐,《盐业与化工》,2012年9月第40至44页)。控制v效蒸发罐内的固液比也为现有的技术手段,例如,控制v效蒸发罐的加热时间,或者控制v效蒸发罐的供水管的供水等。

现有利用五效真空蒸发系统制盐的工艺,因卤水中含碘,且在生产工艺中没有出碘工艺,各效蒸发罐生产过程中的母液要重复利用(“母液”是在结晶过程中分离出沉淀或晶体后残余的饱和溶液)并逐渐浓缩,使得管内液体中的碘含量升高至10-20mg/l,无法满足离子膜膜烧碱用盐的要求(碘≤1mg/kg)。

采用上述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工艺后,首先,直接从原卤中进料,消除反复利用母液导致碘含量偏高的问题。

其次,控制“v效蒸发罐内的固液比为7-15%”,使得v效蒸发罐排盐时盐浆中的母液含量能够达到50-70%,这样一来,即通过固液比来使得排盐时能够即排盐又排母液,从而使得v效蒸发罐内的母液碘含量(或石膏含量)不会积聚或升高,从而更好地将排出的盐中碘含量口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与此同时,选取v效蒸发罐为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罐的好处,v效为吸收蒸汽热量的最末效,故v效蒸发罐中的水蒸气挥发效率(加热效率)最慢,从而易于更好地控制“v效蒸发罐内的固液比为7-15%”,使得该工艺要求更易实现。

此外,上述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工艺利用单个五效真空蒸发系统即实现了食盐和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工艺的制备,实现了制造产品的多样性,大幅提升设备和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制盐工艺的投入,使得生产工艺具有更高的回报效益。

其中,所述碘含量控制步骤还包括获取一台混卤泵300的步骤,所述混卤泵300的用于抽取v效蒸发罐内的母液。

实施时,所述混卤泵300即为混流泵,混流泵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时,所述混卤泵300的用于抽取v效蒸发罐内的母液,即混卤泵300的吸入管口与v效蒸发罐内底部连通。由该混卤泵300由v效蒸发罐抽取的母液给i效蒸发罐、ii效蒸发罐、iii效蒸发罐进料。

在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工艺中,采用上述获取一台混卤泵300来抽取v效蒸发罐内的母液的步骤,能够避免v效蒸发罐内的母液的积聚和浓缩,从而更好地防止经v效蒸发罐排盐中碘含量升高。

其中,离子膜烧碱用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效用排盐泵301、v效用增稠机302和v效用离心机303;

所述v效用排盐泵301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v效蒸发罐底部的输出口密封连通,所述v效用排盐泵301的出口与所述v效用增稠机302的进料口密封连通,所述v效用离心机303的进料口与所述v效用增稠机302底部的出料口密封连通。

实施时,v效用排盐泵301即为排盐泵、v效用增稠机302即为增稠器、v效用离心机303即为离心机;且排盐泵(具体可参见:公告号为cn202391749u的技术方案)、增稠器具体可参见:公告号为cn201257317y或cn204502478u的技术方案)和离心机(具体可参见:公告号为cn206139350u的技术方案)均为现有设备,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v效用排盐泵301、v效用增稠机302和v效用离心机303的采用,能够有效地对v效蒸发罐的排盐进行储放和浓缩处理,并能够有效防止v效蒸发罐的排盐与其它i至iv效蒸发罐排盐的混合,更为可靠地维持由v效蒸发罐排盐中碘含量低于1mg/kg的要求,确保制得产品的质量。

其中,每台所述v效用排盐泵301的出口与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进料口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一台v效用旋流器,所述v效用旋流器的进浆管与所述v效用排盐泵301的出口密封连通,所述v效用旋流器的底部的沉降物输出口与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进料口之间密封连通,所述v效用旋流器的的溢流管与所述v效蒸发罐密封连通。

实施时,v效用旋流器为现有设备(具体可参看:公告号为cn205217162u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v效用旋流器的设置,能够对v效蒸发罐的排盐(盐浆)进行固液分离,提高进入v效用增稠器中盐浆的浓度和纯度。与此同时,上述v效用旋流器的设置能够使得通过v效用旋流器的分离出的母液能够输送给v效蒸发罐,更好地维持(控制)v效蒸发罐内具有较为稳定的固液比,利于生产工艺的持续平衡,确保生产能够持久可靠。

其中,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上段的外形整体呈圆筒形结构,下段的外形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型结构;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进料口位于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上段,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上段顶部具有溢流口;

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外壁上密封固定安装有用于向v效用增稠器内部冲水的淘洗冲水管3021,所述淘洗冲水管3021在v效用增稠器的外壁上的安装位置为邻近所述锥筒型结构的上端处且低于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进料口的位置。

采用设置有上述淘洗冲水管3021的v效用增稠器后,经v效用增稠器的进料口进入v效用增稠器内部的盐浆处在沉降区(v效用增稠器高度方向的中段),随后,盐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v效用增稠器的下段(压缩区)的过程中会被淘洗冲水管3021冲洗并使得盐浆中包裹的碘从盐浆中分离开来并能够自行上浮至液面处经溢流口溢出(碘会漂浮至液面),从而进一步帮助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其中,所述淘洗冲水管3021为在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侧壁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所述淘洗冲水管3021的喷水方向与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侧壁的圆形相切。

实施时,优选多个淘洗冲水管3021的冲水方向均为同一时针旋转方向。且采用“所述淘洗冲水管3021的喷水方向与所述v效用增稠器的侧壁的圆形相切且处在同一时针转动的方向”结构后,经所有淘洗冲水管3021喷出的水能够形成一个漩涡流,漩涡流会使得盐浆中密度不等的物质分散开,从而获得更好的冲洗效果。

上述多个淘洗冲水管3021能够增强对进入v效用增稠器内的盐浆的冲洗效果,更好地降低排盐中碘的含量。

以上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上述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