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窑炉冷却部炉压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86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窑炉冷却部炉压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窑炉中,从熔化部进入冷却部的玻璃液要进行进一步的澄清、均化和冷却,玻璃液在冷却部要求降温稳定,流动平稳,形成成分均匀、缺陷较少、符合成形温度要求的玻璃液,稳定可调的炉压是稳定生产的前提,现有的玻璃窑炉冷却部炉压调节系统结构复杂,大多数采用自动调节,造价高昂,生产现场高温粉尘,环境恶劣,炉压调节系统故障率一直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宜实用,改善现场环境,炉压调节方便,降低炉压系统故障率的一种玻璃窑炉冷却部炉压调节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玻璃窑炉冷却部炉压调节结构,包括:烟囱主体、掏灰孔和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囱主体下部的底座焊接安装在钢结构上,所述的烟囱主体下方侧面设置一个方形的掏灰孔,所述的烟囱主体顶端设有盖板砖,所述的盖板砖下方设有盖板砖滑轨,所述的盖板砖滑轨设在烟囱主体的顶端,所述的盖板砖滑轨延长至烟囱主体左上侧面,所述的延长盖板砖滑轨下方设有角钢支架,所述角钢支架固定在烟囱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砖为两块。

优选的,所述的钢结构上设有许多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角钢支架与烟囱主体呈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在玻璃窑炉冷却部设置全新的炉压调节系统结构,能够实现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并能保证炉压稳定的功能。改系统不需要电动和气动装置,无需风冷及水冷,占地较小,单人即可操作,炉压调节精准可靠日常运行无需维护,值得在窑炉设计中推广。

具体为在烟囱主体顶端设置盖板砖滑轨并延伸到左侧,左侧的盖板砖滑轨由角钢支架支撑,稳定牢靠,为了保证调节效果,盖板砖滑轨延伸长度大于两块盖板砖的长度之和,盖板砖可随时调节,从而快速保证炉压的稳定性,采用两块盖板砖,减小调节时的幅度,尽可能减小对炉压产生较大波动,保证炉压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烟囱主体,2、盖板砖,3、盖板砖滑轨,4、掏灰孔,5、角钢支架,6、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玻璃窑炉冷却部炉压调节结构,包括:烟囱主体1、掏灰孔4和钢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囱主体1下部的底座焊接安装在钢结构6上,所述的烟囱主体1下方侧面设置一个方形的掏灰孔4,所述的烟囱主体1顶端设有盖板砖2,所述的盖板砖2下方设有盖板砖滑轨3,所述的盖板砖滑轨3设在烟囱主体1的顶端,所述的盖板砖滑轨3延长至烟囱主体1左上侧面,所述的延长盖板砖滑轨3下方设有角钢支架5,所述角钢支架5固定在烟囱主体1上,所述的盖板砖2为两块,所述的钢结构6上设有许多通孔,所述的角钢支架与烟囱主体1呈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如图1,依次进行以下操作:将烟囱主体1下部的底座焊接安装在钢结构6上,为了减轻钢结构重量,增强其牢固性,钢结构6设置许多个通孔,在烟囱主体1下方侧面设置一个掏灰孔4便于烟囱内部的清理,保证玻璃质量,为了达到调节炉压的目的,在烟囱主体1的上端设置两块盖板砖2,盖板砖2下方设有盖板砖滑轨3,可在其上方滑动,方便调节烟囱开口大小,从而调节炉压大小,为方便盖板砖2活动,盖板砖滑轨向左延伸,延伸长度大于两块盖板砖2长度之和,为了保证盖板砖滑轨3的稳定性,延伸的盖板砖滑轨3下方设有角钢支架5,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角钢支架5与烟囱主体1之间呈三角形状,本方案中只需将盖板砖2在盖板砖滑轨3上移动,达到烟囱开口的大小,即可实现炉压的调节稳定,完成本次操作。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