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炉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577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合炉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磷酸二氢二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合炉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为白色单斜晶系结晶性粉末或熔融状固体,在食品加工中可用于防腐剂、发酵剂、营养剂,还可用于制造功能性牙膏,以及生产维生素C的稳定剂。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以85%磷酸与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再利用喷雾干燥塔干燥、回转聚合炉聚合两步法工艺生产。所使用的设备为回转聚合炉,由动力机械驱动炉体旋转使原料在其内聚合,由于加热形式采用对流热,温度波动较大,易使物料在聚合过程中出现急剧脱水产生大型团状块,同时容易产生挂壁现象,使焦磷酸二氢二钠这种热敏性物料在聚合过程中存在产品质量规格较难控制,尤其对聚合性能含量、反应速率、密度、颗粒度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合炉预热装置,对进入聚合炉前的物料进行分散和预热,避免物料急剧脱水产生结块,同时防止物料凝结在聚合炉内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聚合炉预热装置,包括壳体、进料管、进气管、出气管和物料分散板,所述物料分散板固定在壳体内壁顶部,物料分散板上设有第一物料通孔,所述壳体内为物料预热腔,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进气管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且与物料预热腔连通,热气流从进气管进入物料预热腔内;所述进料管和出气管均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且与物料预热腔连通,进料管设在靠近进气管的一端,出气管设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设于进料管的出料口下方,从进料管进入物料预热腔的物料在热气流推动下穿过第一物料通孔。

进一步地,包括五块物料分散板,所述物料分散板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壳体内壁顶部。

进一步地,靠近进气管的第一物料通孔半径最大,各物料分散板上的第一物料通孔半径沿热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分散板的下方设有倾斜的导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板上设有第二物料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倾斜角为30-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入物料预热腔内的物料被高速的热气流向物料分散板推动,由于各物料分散板上的第一物料通孔半径沿热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在每个物料分散板的前方都有部分物料被阻挡落下,再在导流板的作用下进一步分散;物料运动过程中被初步加热和脱水,可以很好地避免产生结块,同时防止物料凝结在聚合炉内壁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进气管出气口朝向物料分散板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剖视图;

附图中:

1-壳体,11-物料预热腔,12-排料口,2-进料管,21-出料口,3-进气管,31-出气口,4-物料分散板,41-第一物料通孔,5-导流板,51-第二物料通孔,6-排料管,7-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合炉预热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壳体1、进料管2、进气管3、出气管7和五块物料分散板4,所述物料分散板4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壳体1内壁顶部,物料分散板4上设有第一物料通孔41,靠近进气管3的第一物料通孔41半径最大,各物料分散板4上的第一物料通孔41半径沿热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如附图3所示)。

上述壳体1内为物料预热腔11,壳体1的底部设有排料口12,进气管3安装在壳体1的侧壁且与物料预热腔11连通;所述进料管2和出气管7均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且与物料预热腔11连通,进料管2设在靠近进气管3的一端,出气管7设在远离进气管3的一端,热气流从进气管3进入物料预热腔11内,然后从出气管7流出。所述进气管3的出气口31设于进料管2的出料口21下方,从进料管2进入物料预热腔11的物料在热气流推动下穿过第一物料通孔41。由于各物料分散板4上的第一物料通孔41半径沿热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每个物料分散板4的前方都有部分物料被阻挡落下,这个过程实现物料的第一步分散。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附图4所示,在物料分散板4的下方设有倾斜角为30-60度的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上设有第二物料通孔51,被阻挡落下的物料在导流板5上滚动时,部分物料会从第二物料通孔51落下,这个过程实现物料的第二步分散,最后通过排料管6进入回转聚合炉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