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0048发布日期:2019-08-10 00:5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有机肥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环境友好的肥料,它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如今,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泥、淤泥、粪便、垃圾处理物已成为生产有机肥料的主要原料,但是采用淤泥、污泥、粪便、垃圾处理物生产的肥料营养含量低,用于作物时可以为作物提供的营养物质较单一、营养含量少,无法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全生命周期需求。此外,在有机肥生产中,发酵是最为重要的工艺步骤,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翻料是不可或缺的工序。在前期发酵过程中,通过翻料可对正在进行发酵的物料起到疏理、通氧和搅拌的作用,在后期发酵过程中,通过翻料可对正在进行发酵的物料起到散热、促进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新陈代谢、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目前,有机肥料发酵过程发酵不彻底,且肥料在发酵过程中未充分翻料,存在翻料不均匀,肥料大量结块,容易导致发酵效率低,发酵效果差等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中低温厌氧发酵:将高蛋白有机物、五谷混合料、植物秸秆粉末、生物活性炭及复合分解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升温至30℃-40℃,分解10-15天;步骤二、二级高温好氧发酵:向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加入发酵菌,并将温度升至60℃-80℃,发酵2-3天后,将温度升至100℃-110℃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处理;步骤三、三级中温好氧发酵:添加微量元素a及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将温度降至40℃-55℃,发酵15-20天;步骤四、四级低温厌氧发酵:添加微量元素b、复合功能菌群及黄腐酸钾,搅拌混合,发酵8-13天。所述的高蛋白有机物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动物蛋白粉10-15份,黄豆粉10-15份,高粱粉7-10份,乳铁蛋白粉2-3份,碳酸钙5-7份,黄原胶3-7份。所述的复合分解酶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β-半乳糖苷酶6-9份,纤维素酶10-15份,糜蛋白酶5-10份,枯草杆菌蛋白酶7-15份,亮氨酰氨基肽酶3-5份,木聚糖分解酶1-3份,壳聚糖分解酶2-9份,果胶水解酶7-10份,甘露聚糖分解酶10-25份。所述的发酵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9-10份,地衣芽孢杆菌1-8份,热球菌2-5份及热袍菌门0.1-0.7份。所述的复合功能菌群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固氮菌群10-15份,解磷菌群7-8份,解钾菌群3-9份,放线菌群1-5份,丝状杆菌7-10份,乳酸菌群5-8份,酵母菌群3-7份,溶磷菌群2-6份。所述的微量元素a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硫酸锰3-10份,亚硒酸钠3-9份,明胶5-10份,β-胡萝卜素0.5-1份,碳酸镁7-10份,碳酸铵1-5份,碘酸钾7-9份,碳酸钠10-15份,高锰酸钾5-7份,硫酸铜0.5-1.5份,氯化镍0.1-0.3份,草木灰20-25份,陶瓷粉1-5份。所述的微量元素b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驱虫剂10-17份,生根剂7-19份,碳酸钙10-15份,磷酸钾7-9份,钼酸铵9-10份,硫酸锌1-3份,硫酸亚铁7-8份,分子筛10-15份,腐殖酸1-6份。所述的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豆粉3-5份,酵母粉1-1.2份,果糖7-8份,蛋白粉4-5份,磷酸二氢钠0.1-0.2份,硫酸铵0.1-0.3份,琼脂粉3-9份,硝酸亚铁1-3份,氢氧化钙2-5份,硫酸钾1-2份,蜂蜜2-3份,面粉2-7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发酵工艺采用四级发酵工艺对五谷进行发酵,发酵彻底,四级发酵工艺可以最大化的提取与利用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使生产出来的肥料具有相对于市售普通肥料的营养成分更足、更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此外该发酵工艺制备的肥料不结块,营养成分含量高,营养物质丰富,可以为作物提供丰富全面的微量元素及必备元素,有利于农作物生根、防虫、抗病及结果,并能为土壤增加鲜活的营养,为化肥增加鲜活力,为作物提供鲜活的养分。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中低温厌氧发酵:将高蛋白有机物、五谷混合料、植物秸秆粉末、生物活性炭及复合分解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升温至30℃-40℃,分解10-15天;五谷混合料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米10-15份,玉米7-20份,小麦15-23份,高粱7-9份,大豆12-18份。向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加入10-15份的高蛋白有机物,20-28份的五谷混合料,100-120份的植物秸秆粉末,20-25份的生物活性炭,3-5份的复合分解酶进行搅拌混合。植物秸秆粉末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直接将植物秸秆烘干之后进行粉碎成粉末,再将粉碎成粉末的植物秸秆粉末加入反应釜中,采用直接烘干的方法获取的植物秸秆粉末中的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已经流失,因此,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更优的方案,即:首先将含有水分的植物秸秆破碎,破碎后向植物秸秆内加入130-150份的水和1-5份的大豆油,混合搅拌,使水和大豆油能够充分与植物秸秆接触并使植物秸秆中的维生素溶解在水和大豆油的混合溶剂中,过滤,将滤渣烘干粉碎成粉末备用,将滤液冷冻干燥成粉末后与滤渣粉末进行混合,然后制成植物秸秆粉末,植物秸秆粉末是由玉米秸秆、大米秸秆、马齿苋、大豆秸秆。植物秸秆粉末的种类比例为:1:1:1:1。生活活性炭是指在活性炭上固定微生物,扩展活性炭的功能。本发明中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微生物,加入的微生物的量为活性炭用量的0.1-0.3份,水的用量为可以浸湿活性炭的用量,将活性炭加入微生物与水的混合液中,静置1-2h。微生物的组份及含量为:纤维素分解菌3-9份,木质素分解菌7-10份,蛋白质分解菌9-15份,淀粉分解菌5-12份。在步骤一种添加生物活性炭及复合分解酶,可以将高蛋白有机物质、五谷混合物中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木质素等物质进行有效的分解及初步发酵,可以加速高蛋白有机物质、五谷混合物及植物秸秆粉末的快速分解与腐化,大大提高发酵效率。在该步骤中可以对反应釜抽真空也可以将所有原料堆积在一起无需搅拌,将整个混合物堆叠在一起,进行厌氧发酵,其是在无氧条件下借助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厌氧发酵后的产物成液体状,有时仍含有少量的病原菌和散发臭气。步骤二、二级高温好氧发酵:向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加入发酵菌,并将温度升至60℃-80℃,发酵2-3天后,将温度升至100℃-110℃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处理;在好氧发酵时,向反应釜中通入氧气并进行搅拌。发酵菌的用量为复合分解酶用量的两倍。步骤二中首先升高温度,加入发酵菌快速进行发酵,可以提高发酵效率也避免在较高温度下发酵时间长而导致的肥料中养分的快速流失。故本发明中的高温发酵时间较短,时间为2-3天。由于在步骤一厌氧发酵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病原菌,因此需要进行高温杀菌处理,杀菌处理时间为10-20min。步骤三、三级中温好氧发酵:添加微量元素a及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将温度降至40℃-55℃,发酵15-20天;微量元素a的添加量为复合分解酶用量的五倍,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的含量为复合分解酶用量的2.5倍。三级中温好氧发酵主要是为了最大化的保持营养。步骤二与步骤三中的好氧发酵均是借助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实现快速高效的发酵的,在发酵过程中,原料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为微生物所吸收,固体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后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和合成过程,把一部分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并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以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于是微生物逐渐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现有技术中的肥料发酵过程主要由四个堆肥阶段组成,即低温阶段、中温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发酵过程,先低温发酵及中温发酵后再高温发酵,则会导致在低温阶段与中温发酵阶段,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也快速繁殖而导致原料中的许多营养成分被病原菌吸收利用而产生臭气及有毒有害的分解物,这些有毒有害的分解物会影响添加的微生物的繁殖及生长,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并导致肥料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而影响环境并导致肥料中大量的营养成分散失。本发明采用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发酵工艺:先进行低温发酵再高温发酵,在高温发酵过程中将低温发酵阶段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杀死,避免病原菌过度繁殖而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不会影响后续发酵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及活性。低温发酵后立刻进行短暂的高温发酵是营养成分保持的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步骤四、四级低温厌氧发酵:添加微量元素b、复合功能菌群及黄腐酸钾,搅拌混合,发酵8-13天。微量元素b的用量为复合分解酶用量的3.5倍,复合功能菌群的用量为复合分解酶用量的2倍。四级低温厌氧发酵可以实现对营养的固化。所述的高蛋白有机物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动物蛋白粉10-15份,黄豆粉10-15份,高粱粉7-10份,乳铁蛋白粉2-3份,碳酸钙5-7份,黄原胶3-7份。动物蛋白粉为市场购买。所述的复合分解酶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β-半乳糖苷酶6-9份,纤维素酶10-15份,糜蛋白酶5-10份,枯草杆菌蛋白酶7-15份,亮氨酰氨基肽酶3-5份,木聚糖分解酶1-3份,壳聚糖分解酶2-9份,果胶水解酶7-10份,甘露聚糖分解酶10-25份。所述的发酵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9-10份,地衣芽孢杆菌1-8份,热球菌2-5份及热袍菌门0.1-0.7份。所述的复合功能菌群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固氮菌群10-15份,解磷菌群7-8份,解钾菌群3-9份,放线菌群1-5份,丝状杆菌7-10份,乳酸菌群5-8份,酵母菌群3-7份,溶磷菌群2-6份。所述的微量元素a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硫酸锰3-10份,亚硒酸钠3-9份,明胶5-10份,β-胡萝卜素0.5-1份,碳酸镁7-10份,碳酸铵1-5份,碘酸钾7-9份,碳酸钠10-15份,高锰酸钾5-7份,硫酸铜0.5-1.5份,氯化镍0.1-0.3份,草木灰20-25份,陶瓷粉1-5份。所述的微量元素b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驱虫剂10-17份,生根剂7-19份,碳酸钙10-15份,磷酸钾7-9份,钼酸铵9-10份,硫酸锌1-3份,硫酸亚铁7-8份,分子筛10-15份,腐殖酸1-6份。所述的驱虫剂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臭椿5-10份,薄荷1-5份,艾叶7-12份,氟硅酸钠10-13份,三氯杀虫酯3-9份,苹果酸10-12份,大蒜粉3-8份,地鳖粉2-10份,二氧化硅1-3份。所述的生根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吲哚-3-甲酸5-10份,高锰酸钾0.5-1.5份,石油醚1-3份,萘乙酸5-7份,醋酸0.1-0.3份,陶瓷粉2-4份,硫酸铝3-7份,恶霉灵1-8份,松脂酸铜3-6份。通过添加驱虫剂及生根剂能够促进作物生根并提高作物的抗虫害能力。所述的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豆粉3-5份,酵母粉1-1.2份,果糖7-8份,蛋白粉4-5份,磷酸二氢钠0.1-0.2份,硫酸铵0.1-0.3份,琼脂粉3-9份,硝酸亚铁1-3份,氢氧化钙2-5份,硫酸钾1-2份,蜂蜜2-3份,面粉2-7份。实施例一: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中低温厌氧发酵:将10份高蛋白有机物、20份五谷混合料、100份植物秸秆粉末、20份生物活性炭及3份的复合分解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升温至30℃,分解10天;五谷混合料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米10份,玉米7份,小麦15份,高粱7份,大豆12份。本发明中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微生物,加入的微生物的量为活性炭用量的0.1份,水的用量为可以浸湿活性炭的用量,将活性炭加入微生物与水的混合液中,静置1h。微生物的组份及含量为:纤维素分解菌3份,木质素分解菌7份,蛋白质分解菌9份,淀粉分解菌5份。步骤二、二级高温好氧发酵:向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加入发酵菌,并将温度升至60℃,发酵2天后,将温度升至100℃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处理30min;步骤三、三级中温好氧发酵:添加微量元素a及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将温度降至40℃,发酵15天;所述的高蛋白有机物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动物蛋白粉10份,黄豆粉10份,高粱粉7份,乳铁蛋白粉2份,碳酸钙5份,黄原胶3份。所述的复合分解酶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β-半乳糖苷酶6份,纤维素酶10份,糜蛋白酶5份,枯草杆菌蛋白酶7份,亮氨酰氨基肽酶3份,木聚糖分解酶1份,壳聚糖分解酶2份,果胶水解酶7份,甘露聚糖分解酶10份。所述的发酵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9份,地衣芽孢杆菌1份,热球菌2份及热袍菌门0.1份。所述的复合功能菌群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固氮菌群10份,解磷菌群7份,解钾菌群3份,放线菌群1份,丝状杆菌7份,乳酸菌群5份,酵母菌群3份,溶磷菌群2份。所述的微量元素a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硫酸锰3份,亚硒酸钠3份,明胶5份,β-胡萝卜素0.5份,碳酸镁7份,碳酸铵1份,碘酸钾7份,碳酸钠10份,高锰酸钾5份,硫酸铜0.5份,氯化镍0.1份,草木灰20份,陶瓷粉1份。所述的微量元素b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驱虫剂10份,生根剂7份,碳酸钙10份,磷酸钾7份,钼酸铵9份,硫酸锌1份,硫酸亚铁7份,分子筛10份,腐殖酸1份。所述的驱虫剂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臭椿5份,薄荷1份,艾叶7份,氟硅酸钠10份,三氯杀虫酯3份,苹果酸10份,大蒜粉3份,地鳖粉2份,二氧化硅1份。所述的生根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吲哚-3-甲酸5份,高锰酸钾0.5份,石油醚1份,萘乙酸5份,醋酸0.1份,陶瓷粉2份,硫酸铝3份,恶霉灵1份,松脂酸铜3份。所述的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豆粉3份,酵母粉1份,果糖7份,蛋白粉4份,磷酸二氢钠0.1份,硫酸铵0.1份,琼脂粉3份,硝酸亚铁1份,氢氧化钙2份,硫酸钾1份,蜂蜜2份,面粉2份。实施例二: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中低温厌氧发酵:将12份高蛋白有机物、25份五谷混合料、110份植物秸秆粉末、22份生物活性炭及4份复合分解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升温至35℃,分解13天;五谷混合料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米12份,玉米10份,小麦19份,高粱8份,大豆14份。本发明中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微生物,加入的微生物的量为活性炭用量的0.2份,水的用量为可以浸湿活性炭的用量,将活性炭加入微生物与水的混合液中,静置1.5h。微生物的组份及含量为:纤维素分解菌7份,木质素分解菌8份,蛋白质分解菌12份,淀粉分解菌10份。步骤二、二级高温好氧发酵:向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加入发酵菌,并将温度升至70℃,发酵2.5天后,将温度升至105℃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处理40min;步骤三、三级中温好氧发酵:添加微量元素a及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将温度降至50℃,发酵18天;所述的高蛋白有机物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动物蛋白粉13份,黄豆粉13份,高粱粉8份,乳铁蛋白粉2.5份,碳酸钙6份,黄原胶5份。所述的复合分解酶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β-半乳糖苷酶8份,纤维素酶13份,糜蛋白酶8份,枯草杆菌蛋白酶12份,亮氨酰氨基肽酶4份,木聚糖分解酶2份,壳聚糖分解酶7份,果胶水解酶9份,甘露聚糖分解酶20份。所述的发酵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热球菌4份及热袍菌门0.5份。所述的复合功能菌群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固氮菌群12份,解磷菌群7份,解钾菌群8份,放线菌群4份,丝状杆菌8份,乳酸菌群6份,酵母菌群5份,溶磷菌群4份。所述的微量元素a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硫酸锰8份,亚硒酸钠5份,明胶7份,β-胡萝卜素0.8份,碳酸镁8份,碳酸铵3份,碘酸钾8份,碳酸钠12份,高锰酸钾6份,硫酸铜1份,氯化镍0.2份,草木灰22份,陶瓷粉3份。所述的微量元素b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驱虫剂14份,生根剂15份,碳酸钙12份,磷酸钾8份,钼酸铵9份,硫酸锌2份,硫酸亚铁7份,分子筛12份,腐殖酸5份。所述的驱虫剂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臭椿8份,薄荷4份,艾叶10份,氟硅酸钠11份,三氯杀虫酯6份,苹果酸11份,大蒜粉6份,地鳖粉7份,二氧化硅2份。所述的生根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吲哚-3-甲酸7份,高锰酸钾0.8份,石油醚2份,萘乙酸6份,醋酸0.2份,陶瓷粉3份,硫酸铝5份,恶霉灵5份,松脂酸铜5份。所述的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豆粉4份,酵母粉1.1份,果糖8份,蛋白粉5份,磷酸二氢钠0.2份,硫酸铵0.2份,琼脂粉6份,硝酸亚铁2份,氢氧化钙4份,硫酸钾1份,蜂蜜2份,面粉5份。实施例三: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中低温厌氧发酵:将15份高蛋白有机物、28份五谷混合料、120份植物秸秆粉末、25份生物活性炭及5份复合分解酶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升温至40℃,分解15天;五谷混合料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米15份,玉米20份,小麦23份,高粱9份,大豆18份。本发明中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微生物,加入的微生物的量为活性炭用量的0.3份,水的用量为可以浸湿活性炭的用量,将活性炭加入微生物与水的混合液中,静置2h。微生物的组份及含量为:纤维素分解菌9份,木质素分解菌10份,蛋白质分解菌15份,淀粉分解菌12份。步骤二、二级高温好氧发酵:向步骤一中的反应釜中加入发酵菌,并将温度升至80℃,发酵3天后,将温度升至110℃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处理;步骤三、三级中温好氧发酵:添加微量元素a及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将温度降至55℃,发酵20天;所述的高蛋白有机物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动物蛋白粉15份,黄豆粉15份,高粱粉10份,乳铁蛋白粉3份,碳酸钙7份,黄原胶7份。所述的复合分解酶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β-半乳糖苷酶9份,纤维素酶15份,糜蛋白酶10份,枯草杆菌蛋白酶15份,亮氨酰氨基肽酶5份,木聚糖分解酶3份,壳聚糖分解酶9份,果胶水解酶10份,甘露聚糖分解酶25份。所述的发酵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8份,热球菌5份及热袍菌门0.7份。所述的复合功能菌群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固氮菌群15份,解磷菌群8份,解钾菌群9份,放线菌群5份,丝状杆菌10份,乳酸菌群8份,酵母菌群7份,溶磷菌群6份。所述的微量元素a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硫酸锰10份,亚硒酸钠9份,明胶10份,β-胡萝卜素1份,碳酸镁10份,碳酸铵5份,碘酸钾9份,碳酸钠15份,高锰酸钾7份,硫酸铜1.5份,氯化镍0.3份,草木灰25份,陶瓷粉5份。所述的微量元素b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驱虫剂17份,生根剂19份,碳酸钙15份,磷酸钾9份,钼酸铵10份,硫酸锌3份,硫酸亚铁8份,分子筛15份,腐殖酸6份。所述的驱虫剂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臭椿10份,薄荷5份,艾叶12份,氟硅酸钠13份,三氯杀虫酯9份,苹果酸12份,大蒜粉8份,地鳖粉10份,二氧化硅3份。所述的生根剂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吲哚-3-甲酸10份,高锰酸钾1.5份,石油醚3份,萘乙酸7份,醋酸0.3份,陶瓷粉4份,硫酸铝7份,恶霉灵8份,松脂酸铜6份。所述的生物菌体蛋白培养基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大豆粉5份,酵母粉1.2份,果糖8份,蛋白粉5份,磷酸二氢钠0.2份,硫酸铵0.3份,琼脂粉9份,硝酸亚铁3份,氢氧化钙5份,硫酸钾2份,蜂蜜3份,面粉7份。使用效果实验:本研究通过100家企业对一种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的效果进行考察,测试项目评分标准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其中普通组为普通肥料发酵方法;测试项目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普通组养分保持量5.05.05.03.0生产成本4.84.95.03.2安全4.94.94.82.8环保5.05.05.02.0分别测试本发明中实施例一至实施三中制备的可提高肥料养分含量的发酵工艺制备的肥料的质量,测试采用常规的测试方法测试,得出如下参数:采用本发明中的肥料发酵工艺制备的肥料在农作物上的肥效田间试验研究: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分布均匀,0-20cm耕层土壤基本肥力情况见下表所示:供试肥料: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发酵工艺发酵制备的肥料,产品形态,粉末状。试验方法:试验设计4个处理方法,随机分组设计,每个试验区面积60平方米,其中一个试验区作为对照采用市售常规的肥料进行处理,其他三个试验区分别采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制备的肥料进行处理,四个试验区处理的方法相同,均采用常规施肥方式进行施肥,施肥用量30kg/亩。每个试验区均又分成三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占地面积为20平方米,一个种植区种植玉米,一个种植区种植花生,一个种植区种植西瓜,作物生长时管理的方法相同,收获时测定产量。具体产量见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施用本发明中的发酵工艺制备的肥料,可以使花生、玉米及西瓜的品质获得提升并能明显提高其产量。综上所述,该发酵工艺采用四级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发酵彻底,四级发酵工艺可以最大化的提取与利用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使生产出来的肥料具有相对于市售普通肥料的营养成分更足、更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此外该发酵工艺制备的肥料不结块,营养成分含量高,营养物质丰富,可以为作物提供丰富全面的微量元素及必备元素,有利于农作物生根、防虫、抗病及结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