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964092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安装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双膛石灰竖窑的卸料装置下部件属于窑本体钢结构范畴,是卸料系统的关键部位。卸料装置下部件呈圆柱形,体积大,重量大。其位于两层混凝土平台之间,两个窑膛下部各安装一个,上层混凝土平台上表面的孔洞狭小,构件不能接着进入,安装时只能从混凝土平台一侧狭小空间平塞移入,移入另一端窑膛下两层混凝土平台间时,移入距离较长。目前,传统的安装方法是直接采用手拉葫芦拖拽,安装时间较长,浪费人力、物力,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节约安装成本的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发明的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在下层混凝土平台上铺设导轨,导轨从混凝土平台左侧面的方孔边缘一直延伸至最右端,上面垂直铺设滚杠,循环使用。
[0007](2)分别在待安装的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的上表面均匀设置四个吊耳,右侧面对称设置两个吊耳。
[0008](3)将步骤(2)中的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上表面右边两个吊耳通过手拉葫芦和钢丝绳连接吊车大钩,左边两个吊耳通过钢丝绳连接吊车大钩。侧面的两个吊耳分别通过手拉葫芦和钢丝绳连接两层混凝土平台之间待装位置右端的混凝土立柱。
[0009](4)通过吊车将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提升至混凝土平台左侧的方孔处,水平塞入方孔,在与滚杠完全接触后,收紧侧面两个手拉葫芦,使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水平向右移动。
[0010](5)当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上表面右侧的两个吊耳的钢丝绳与方孔边缘接触时,松动两个吊耳的手拉葫芦,且收紧侧面两个吊耳的手拉葫芦,使得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继续向右移动,直至大半部分位于方孔中,摘掉吊车大钩。
[0011](6)收紧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侧面吊耳的两个手拉葫芦,保持其继续向右移动,当上表面右侧两个吊耳具备固定钢丝绳的空间时,经左侧窑膛的上层混凝土平台上表面的孔洞与吊车大钩连接,配合侧面两个手拉葫芦,使其向右移动,直至上表面左侧两个吊耳也具备固定钢丝绳空间时,上表面的四个吊耳共同与吊车大钩连接,通过吊车将其整体继续向右平移。
[0012](7)重复上述步骤(5)和¢),直至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位于右侧窑膛的双层混凝土平台间的待装位置即可。
[0013](8)取步骤⑵中的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重复上述步骤(3)、(4)、(5)和(6)的过程,直至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位于左侧窑膛的双层混凝土平台间的待装位置即可。
[0014]所述导轨由槽钢构成,至少铺设两排。
[0015]所述滚杠由钢管构成,至少铺设三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发明中,铺设通长的导轨并在导轨上垂直铺设滚杠,当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落到滚杠上时,滚杠可作为其水平移动的滚轮,减小了其与下层混凝土平台间的摩擦力,缩短了施工时间,节约成本。
[0018](2)本发明中,通过吊车与滑轮的配合使用,尤其是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在两层混凝土平台间移动过程中,侧面手拉葫芦水平拉拽,吊车吊起时的水平移动,用机械代替大部分人力,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至图8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0020]附图标记:1上层混凝土平台2下层混凝土平台3导轨4滚杠5手拉葫芦6钢丝绳7吊车8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9混凝土柱10孔洞11方孔12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在下层混凝土平台2铺设导轨3,所述导轨3可由槽钢构成,至少铺设两排,可选用16#槽钢,间距4m,导轨3从混凝土平台左侧面的方孔11边缘一直延伸至最右端,上面垂直铺设滚杠4,循环使用,可作为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12水平移动时的滚轮。所述滚杠4可由9m长Φ 89*4钢管构成,至少铺设三根。
[0024](2)分别在待安装的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12的上表面周圈均匀设置四个吊耳,保证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12吊装时保持水平,右侧面对称设置两个吊耳。所述吊耳均可焊接固定。
[0025](3)将步骤(2)的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上表面右边两个吊耳通过手拉葫芦5和钢丝绳6连接吊车大钩,左边两个吊耳通过钢丝绳6连接吊车大钩。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侧面的两个吊耳分别通过手拉葫芦5和钢丝绳6连接两层混凝土平台之间待装位置右端的混凝土立柱。
[0026](4)吊装时,通过吊车将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提升至混凝土平台左侧的方孔11处。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右侧水平塞入方孔,在与4滚杠完全接触后,收紧侧面两个手拉葫芦5,使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水平向右移动。
[0027](5)当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上表面右侧的两个吊耳的钢丝绳6与方孔11边缘接触时,松动这两个吊耳的手拉葫芦5,且收紧侧面两个吊耳的手拉葫芦5,使得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继续向右移动,直至大半部分位于方孔11中,摘掉吊车大钩。
[0028](6)收紧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侧面吊耳的两个手拉葫芦5,保持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继续向右移动,当上表面右侧两个吊耳具备固定钢丝绳6的空间时,经左侧窑膛的上层混凝土平台1上表面的孔洞与吊车大钩连接,配合侧面两个手拉葫芦5,使得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向右移动,直至上表面左侧两个吊耳也具备固定钢丝绳6的空间时,上表面的四个吊耳共同与吊车大钩连接,通过吊车7将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整体继续向右平移。
[0029](7)重复上述步骤(5)和(6),直至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位于右侧窑膛的双层混凝土平台间的待装位置即可。
[0030](8)取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12,重复上述步骤(3)、⑷、(5)和(6)的过程,直至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12位于左侧窑膛的双层混凝土平台间的待装位置即可。
[0031]所述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12都就位后,依照图纸要求,将其标高、水平、中心线等关键数据进行调整,直至各数据符合标准,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0032]其中,吊车7、手拉葫芦5、钢丝绳6的选用需根据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8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12的体积、重量、吊装半径、吊装角度等数据严格验算。
[0033]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功能及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功能和工作过程,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下层混凝土平台上铺设导轨,导轨从混凝土平台左侧面的方孔边缘一直延伸至最右端,上面垂直铺设滚杠,循环使用。 (2)分别在待安装的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的上表面均匀设置四个吊耳,右侧面对称设置两个吊耳。 (3)将步骤(2)中的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上表面右边两个吊耳通过手拉葫芦和钢丝绳连接吊车大钩,左边两个吊耳通过钢丝绳连接吊车大钩。侧面的两个吊耳分别通过手拉葫芦和钢丝绳连接两层混凝土平台之间待装位置右端的混凝土立柱。 (4)通过吊车将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提升至混凝土平台左侧的方孔处,水平塞入方孔,在与滚杠完全接触后,收紧侧面两个手拉葫芦,使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水平向右移动。 (5)当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上表面右侧的两个吊耳的钢丝绳与方孔边缘接触时,松动两个吊耳的手拉葫芦,且收紧侧面两个吊耳的手拉葫芦,使得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继续向右移动,直至大半部分位于方孔中,摘掉吊车大钩。 (6)收紧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侧面吊耳的两个手拉葫芦,保持其继续向右移动,当上表面右侧两个吊耳具备固定钢丝绳的空间时,经左侧窑膛的上层混凝土平台上表面的孔洞与吊车大钩连接,配合侧面两个手拉葫芦,使其向右移动,直至上表面左侧两个吊耳也具备固定钢丝绳空间时,上表面的四个吊耳共同与吊车大钩连接,通过吊车将其整体继续向右平移。 (7)重复上述步骤(5)和¢),直至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位于右侧窑膛的双层混凝土平台间的待装位置即可。 (8)取步骤(2)中的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重复上述步骤(3)、(4)、(5)和(6)的过程,直至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位于左侧窑膛的双层混凝土平台间的待装位置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导轨由槽钢构成,至少铺设两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滚杠由钢管构成,至少铺设三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膛石灰竖窑卸料装置下部件高效安装方法,包括:下层混凝土平台铺设导轨,滚杠;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和第二卸料装置下部件上表面设置吊耳,右侧面设置吊耳;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上表面右边吊耳通过手拉葫芦连接吊车大钩,左边吊耳通过钢丝绳连接吊车大钩。侧面吊耳通过手拉葫芦和钢丝绳连接混凝土立柱;吊车将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提升至左侧方孔,收紧侧面手拉葫芦,水平移动;大半于方孔中,摘吊车大钩。经左窑膛上层混凝土平台上表面孔洞与吊车大钩连接,配合侧面手拉葫芦,将第一卸料装置下部件向右平移。本发明能够有效缩短施工时间,节约安装成本。
【IPC分类】C04B2/12
【公开号】CN105399347
【申请号】CN201510819059
【发明人】石家源, 梁克胜, 唐哲, 张宇, 黄钊, 郑立鹏
【申请人】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