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交换反应制备碘代烷的方法

文档序号:3532575阅读:17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卤素交换反应制备碘代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卤素交换反应制备碘代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碘代烷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烷基化反应。
分子式为RI其中R为C1~C8的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
根据“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7-5025-0035-9/G.36,1998,p31)介绍,碘代烷的经典方法是用含相应碳原子数的醇、碘化钾和磷酸作为原料,经化学反应来制备,但该反应的单程收率较低,需要通过蒸馏的方法,在反应中不断移去产物,反应的控制要求高,氢碘酸、磷酸等酸性物质也易使设备产生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卤素交换反应制备碘代烷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碘化钠水溶液、相转移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与氯代烷的混合溶液,在20~150℃下反应0.1~48小时,分离出油相即为含碘代烷的溶液,然后蒸馏分离分离出碘代烷。
所说的碘化钠水溶液中碘化钠的质量含量为0.1%~35%;所说的氯代烷为含C1~C8的烷基氯化物,包括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所说的相转移催化剂为烷基季铵盐,优选四烷基氯化铵、四烷基溴化铵或四烷基碘化铵;碘化钠∶氯代烷=1∶0.1~5;(摩尔比);
氯代烷∶有机溶剂=1∶0.1~20(体积比)相转移催化剂浓度0.01%~5%(质量百分比)反应后碘代烷的收率为30~95%。
本发明由含碘化钠的水溶液、氯代烷为主要原料,以烷基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非均相反应,制得碘代烷的有机溶液,可直接用于需要碘代烷的其它产品的工艺,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蒸馏分离方法而制得纯净的碘代烷。这种方法具有综合利用碘化钠水溶液、反应控制要求适当等优点,能够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50g碘化钠水溶液(含碘化钠30.0%)、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1.5g置于100ml不锈钢压力反应釜内,将5.3g氯甲烷气体溶于30mlDMF溶剂,然后投入压力反应釜,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16小时,分离油相和水相,油相经色谱分析为含碘甲烷18.1%,收率约75%。
实施例2将50g碘化钠水溶液(含碘化钠30.0%)、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2.5 g置于200ml反应器内,将13.7g溴丁烷溶于60ml四氯化碳溶剂,然后投入压力反应釜,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12小时,分离油相和水相,油相经色谱分析为含碘丁烷18.4%,收率约60%。
权利要求
1.一种卤素交换反应制备碘代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碘化钠水溶液、相转移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与氯代烷的混合溶液,在20~150℃下反应0.1~48小时,分离出油相即为含碘代烷的溶液,然后蒸馏分离分离出碘代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碘化钠水溶液中碘化钠的质量含量为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氯代烷为含C1~C8的烷基氯化物,包括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相转移催化剂为烷基季铵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碘化钠∶氯代烷=1∶0.1~5,摩尔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氯代烷∶有机溶剂=1∶0.1~20,体积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转移催化剂浓度0.01%~5%,质量百分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碘代烷的卤素交换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碘化钠水溶液、相转移催化剂置于反应釜(氯代烷的碳原子数较低时需要压力反应釜)内,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预先溶于有机溶剂的氯代烷溶液,进行非均相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分离出油相即为含碘代烷的溶液,可直接用于需要碘代烷的其它产品的工艺,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蒸馏分离方法分离出碘代烷和氯代烷。本发明具有综合利用碘化钠水溶液、反应控制要求适当等优点。
文档编号C07C19/07GK1982268SQ2005101114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
发明者陈思浩, 严政军, 曹俭 申请人:上海申大科技公司,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