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酚及联苯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09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酚及联苯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酚及联苯
衍生物。
背景技术
W003070166公开了菲并吲哚里西啶和菲并喹喏里西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它们 在医药上的应用。CN101189968公开了菲并吲哚里西啶和菲并喹喏里西啶衍生物及其盐 在农药上的应用。其中,菲环的合成是合成菲并吲哚里西啶和菲并喹喏里西啶衍生物的关 键步骤,目前文献报道的方法主要有Pschorr环化法,光照偶联法,二醋酸碘苯(PIDA), 三氟乙酸铊偶联法,醋酸铅偶联法,三氟氧钒和三氯氧钒偶联法(见文献1. Pschorr, R. Chem. Ber. 1896, 29, 496-501. 2. Jin, Z. ;Wang, Q. M. ;Huang, R. Q. Syn. Co匪n. 2004, 34, 119—128. 3. Floyd, A. J. ;Dyke, S. F. ;Ward, S. E. Chem. Rev. 1976, 76, 509-562. 4.江荣英, 方志杰,高军峰。应用化学,2006, 23, 1419.)。联萘酚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催化剂广泛应 用于不对称合成中,文献报道的方法主要有Fe(III), Cu(II), Mn(III), Ti(IV), V(V), Ru(III)等金属化合物(见文献l.Toda, F. ;Tanaka, K. ;Iwata, S. J. Org. Chem. 1989, 54,3007-3009. 2. Ding, K丄;Wang, Y. ;Zhang, L. J. ;Wu, Y. J. Tetrahedron 1996,52, 1005-1010. 3. Smrcina, M. ;Polakova, J. ;Vyskocil, S. ;kocovsky, P. J. Org. Chem. 1993, 58,4534-4538. 4. Sakamoto, T. ;Yonehara, H. ;Pac, C. J. Org. Chem. 1994,59,6859-6861.)。 上面这些方法存在以下缺陷毒性大、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与产品分离困难、反应步骤长、 反应收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 酚及联苯衍生物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如下(方程式1)。
方程式1 :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 其中,R1和R2分别代表氢、一个至四个卤素原子、一个至四个C「Ce烷氧基、个至四个羟基、一个至四个酯基、一个至二个亚甲二氧基(0CH^)、一个至二个亚乙二氧 基(OCH2CH20) ;R3代表H、 CN、 N02、 CHO、 COOH、 C00Me、 C00Et、 C00Pr、 C0NH2, CH20H、 CH20CH3、 CH20C0CH3等。 本发明的方法是(E)-l,2-二 (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Z)-l,2-二 (取代苯 基)乙烯衍生物或任何比例E/Z的混合物(A)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 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TC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 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菲衍生物(B),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
本反应中1,2_二 (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A)、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 (m-CPBA)的摩尔比是1 : 0.8-2。反应温度可在_30-801:范围内进行,最佳的反应温度为 0-20°C。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芳烃,如甲苯、苯、二甲苯等;烷烃或环烷烃, 如环己烷、正己烷、正戊烷、正庚烷、石油醚、汽油等;醚,如乙醚、四氢呋喃等;氯代烷烃,如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l,2-二氯乙烷等;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三溴乙酸、甲烷磺 酸、对甲苯磺酸、盐酸、硫酸。最佳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酸。
本反应中的反应时间为0. 5-12小时。 本发明的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联萘酚衍生物的合成 路线如下(方程式2)。
方程式2:
其中,R代表氢、一个至六个氯原子、一个至六个溴原子、一个至六个C「Ce烷基、一
个至六个C「C6烷氧基、一个至六个羟基、一个至六个C00Me、 C00Et、 C00Pr、 C0NH2等。 本发明的方法是2-萘酚(C)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
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01: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
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联萘酚衍生物(D),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 本反应中2-萘酚(C)、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的摩尔比是
1 : 0.8-2。反应温度可在-30-80。C范围内进行,最佳的反应温度为0-2(TC。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芳烃,如甲苯、苯、二甲苯等;烷烃或环烷烃,
如环己烷、正己烷、正戊烷、正庚烷、石油醚、汽油等;醚,如乙醚、四氢呋喃等;氯代烷烃,如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l,2-二氯乙烷等;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三溴乙酸、甲烷磺
酸、对甲苯磺酸、盐酸、硫酸。最佳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酸。 本反应中的反应时间为0. 5-12小时。 本发明的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联苯衍生物的合成路 线如下(方程式3)。
5
方程式3: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R代表氢、一个至五个卤素原子、一个至五个C「Ce烷基、一个至五个C「Ce烷 氧基、一个至五个羟基、一个至五个酯基、一个至二个亚甲二氧基(0CH20)、一个至二个亚乙 二氧基(0CH2CH20)等。 本发明的方法是取代苯(E)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
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TC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
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联苯衍生物(F),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 本反应中取代苯(E)、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的摩尔比是
1 : 0.8-2。反应温度可在-30-80。C范围内进行,最佳的反应温度为0-2(TC。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芳烃,如甲苯、苯、二甲苯等;烷烃或环烷烃,
如环己烷、正己烷、正戊烷、正庚烷、石油醚、汽油等;醚,如乙醚、四氢呋喃等;氯代烷烃,如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l,2-二氯乙烷等;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三溴乙酸、甲烷磺
酸、对甲苯磺酸、盐酸、硫酸。最佳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酸。 本反应中的反应时间为0. 5-12小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述的实施例中,熔点未经校正,收率未经优化。
实施例1 :2,3,6,7-四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的合成 25mL四口瓶中加入0. 179g(0. 5mmo1) (E)-2,3-二 (3' ,4' -二甲氧基苯基)丙烯 酸甲酯,5mL三氟乙酸,室温搅拌使原料溶解,加入0. 044g (0. 5mmo 1) Mn02,混合物室温搅拌2 小时,加入50mL二氯甲烷,水洗,干燥,过滤,脱溶即得2,3,6,7-四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 经HPLC测定转化率(100% )和产率(100% )。 m. p. 202-203°C丄H NMR(CDC13,400MHz) S : 8. 65 (s, 1H) , 8. 43 (s, 1H) , 7. 81 (s, 1H) , 7. 77 (s, 1H) , 7. 27 (s, 1H) , 4. 14 (s, 3H) , 4. 13 (s, 3H), 4. 08 (s, 3H) , 4. 04 (s, 3H) , 4. 02 (s, 3H)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合成下列的菲衍生物,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2,3,6,7-四甲氧基-9-菲甲基腈Yield 99%,mp 266-268。C,H NMR(CDC13, 400MHz) S :8. 05(s, 1H) ,7. 78(s, 1H) , 7. 75 (s, 1H) ,7. 57 (s, 1H) , 7. 22 (s, 1H) ,4. 15(s,3H), 4. 14 (s, 3H) , 4. 10 (s, 3H) , 4. 05 (s, 3H) 2,3,6-三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Yield 99%, mp 158_160°C ;1!1 NMR(CDC13, 400MHz) S :8.93(d,3j冊=9. 2Hz, 1H) , 8. 30 (s, 1H) , 7. 88-7. 85 (m, 2H) , 7. 27 (s, 1H), 7. 26 (s, 1H) , 4. 12 (s, 3H) , 4. 04 (s, 3H) , 4. 02 (s, 3H) , 4. 01 (s, 3H). 2,3,6-三甲氧基-10-菲甲酸甲酯Yield 97%,mp 147-149°C ,H NMR(CDC13, 400MHz) S :8. 66(s, 1H) ,8. 46(s, 1H) ,7. 90(s, 1H) ,7. 87(d,3JHH = 8. 8Hz, 1H) , 7. 84 (d, 4JHH =1. 6Hz, 1H) ,7. 22(dd,3JHH = 8. 8Hz,4JHH = 2. 4Hz, 1H) ,4. 12(s,3H) ,4. 09(s,3H) ,4. Q4(s,
63H) ,4. 02(s,3H). 2,3,7-三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Yield 97%, mp 163-164。C,H NMR(CDC13, 300MHz) S :8. 59(cI,4Jhh = 2. 7Hz, 1H) ,8. 50(s, 1H) ,8. 47(d,3JHH = 9. 3Hz, 1H) , 7. 89(s, 1H), 7. 32-7. 27 (m, 2H) , 4. 13 (s, 3H) , 4. 04 (s, 3H) , 4. 02 (s, 3H) , 4. 00 (s, 3H).
2,3,7-三甲氧基-10-菲甲酸甲酯Yield 94%,mp 153-154。C ,H NMR(CDC13, 400MHz) S :8. 55(s, 1H) ,8. 44(d,3JHH = 9. 2Hz, 1H) , 8. 42 (s, 1H) , 7. 93 (s, 1H) , 7. 35 (dd, 3JHH = 9.10Hz,4Jhh = 2. 80Hz, 1H) ,7. 29(d,4JHH = 2. 80Hz, 1H) , 4. 12 (s, 3H) , 4. 08 (s, 3H) ,4. 03(s,3H) ,3. 96(s,3H). HRMS(ESI)m/z calcd for C19H1805 (M+H)+327. 1227, found 327. 1226. 2,3-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9-菲甲酸甲酯mp 209-210°C ,H NMR(CDC13, 400MHz) S :8. 47 (s, IH) ,8. 36 (s, 1H) , 7. 87 (s, IH) ,7. 72 (s, 1H) , 7. 24 (s, IH) ,6. 12(s,2H), 4. 12(s,3H),4.03(s,3H),4.01(s,3H) ;HRMS(ESI)m/z calcd. for C19H1606 (M+Na)+363. 0839, found 363. 0837. 2,3,6,7-二亚甲二氧基-9-菲甲酸Yield 91. 8%, mp > 300°C ;1!1 NMR(400MHz, DMS0) S :13. OO(br, IH) ,8. 36 (s, 1H) , 8. 35 (s, IH) ,8. 23 (s, 1H) , 8. 20 (s, IH) ,7. 52 (s, 1H), 6. 18(s,2H) ,6. 17(s,2H). 2,3-亚甲二氧基-6,7-二甲氧基-9_菲甲酸Yield 96. 5%,mp > 300°C .
2,3-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9-菲甲酸Yield 95%,mp > 300°C .
2,3-亚乙二氧基-6,7-二甲氧基-9-菲甲酸Yield 96%, mp 281-284 。C,H NMR(CDC13, 400MHz) S :8. 67 (s, IH) ,8. 52 (s, IH) ,7. 95 (s, IH) ,7. 83 (s, IH) ,7. 43 (s, 1H), 4. 44 (s, 2H) , 4. 42 (s, 2H) , 4. 12 (s, 3H) , 4. 09 (s, 3H) 2,3,6,7-二亚乙二氧基-9-菲甲酸Yield 85%, mp 290-305°C ,H NMR(DMSO, 400MHz) S : 12. 92 (br, 1H) , 8. 34 (d, 1H) , 8. 22 (m, 1H) , 8. 04 (m, 2H) , 7. 47 (m, 1H) , 4. 32 (s, 8H). 2,3-二甲氧基-6,7-亚乙二氧基-9-菲甲酸Yield 93%, mp 285_30(TC .
实施例2 :2, 3, 6, 7-四甲氧基_9_菲甲酸的合成 25mL四口瓶中加入0. 5mmol(E)-2,3-二 (3' ,4' _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5mL三 氟乙酸,室温搅拌使原料溶解,加入0. 5mmo1 Mn02,混合物室温搅拌2小时,加入50mL 二氯 甲烷,水洗,干燥,过滤,脱溶即得2, 3, 6, 7-四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经HPLC测定转化率 (100%)和产率(100%)。 m. p. 285-287。C,H NMR(DMS0, 300MHz) S :8. 58 (s, 1H) , 8. 43 (s, 1H) , 8. 03 (s, 1H) , 7. 99 (s, 1H) , 7. 54 (s, 1H) , 4. 08 (s, 3H) , 4. 07 (s, 3H) , 3. 94 (s, 3H) , 3. 93 (s, 3H). 实施例3 :2,3,6,7-四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的合成 称取摩尔比l : l的E,Z式混合2,3-二-(3' ,4' _ 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 0. 5mmol于25mL的四颈烧瓶中,5mL三氟乙酸,室温搅拌使原料溶解,加入0. 044g(0. 5mmo1) Mn02,混合物室温搅拌2小时,加入50mL 二氯甲烷,水洗,干燥,过滤,脱溶即得2, 3, 6, 7-四 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经HPLC测定转化率(100% )和产率(100% )。 m.p. 202-203°C
实施例4 :2 , 3 , 6 , 7-四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的合成在lOOmL反应瓶中加入O. 179克(0. 5mmo1) (E)-2,3-二 (3' ,4' -二甲氧基苯
7基)丙烯酸甲酯,50mL CF3C00H,加入0. 152克(0. 75mmol)85%的m-CPBA固体。混合物室温 搅拌反应0. 5小时,加入100mL CH2C12,水洗,无水MgS04干燥,过滤,脱溶即得2, 3, 6, 7_四 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经HPLC检测其转化率100%,产率99%。 m.p. 202-203。C .
实施例5 :2, 2' _联萘酚的合成 在50mL反应瓶中加入0. 144克(lmmol) 2_萘酚,10mL三氟乙酸,室温搅拌溶解, 再加入0. 088克(lmmol)Mn02,室温搅拌反应5. 5小时,再加入20mL 二氯甲烷,水洗,无水 MgS04干燥,过滤,脱溶即得2,2'-联萘酚。经HPLC检测其转化率100%,产率97%。 mp 216-218 。C ,H NMR(CDCl3,400MHz) S :7. 98(s, 1H) , 7. 95(s, 1H) , 7. 90(s, 1H) , 7. 89(s, 1H), 7. 36-7. 40 (m, 4H) , 7. 29-7. 33 (m, 2H) , 7. 17 (s, 1H) , 7. 15 (s, 1H) , 5. 06 (s, 2H)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合成下列的联萘酚衍生物,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6,6' -二溴-2,2,-联萘酚:Yield 85%, mp 200_202°C ,H NMR(CDC13,400MHz) S :8. 05 (s, 2H) , 7. 90 (s, 1H) , 7. 88 (s, 1H) , 7. 36—7. 40 (m, 4H) , 6. 97 (s, 1H) , 6. 95 (s, 1H),
5. 04(s,2H). 3,3, - 二甲氧羰基-2,2,-联萘酚Yield 47%, mp 285-287。C ;1!1 NMR(CDC13, 400MHz) S :10. 73(s,2H) ,8. 70(s,2H) ,7. 91-7. 94(m,2H) ,7. 33-7. 36(m,4H) ,7. 15-7. 18(m, 2H) ,4. 06(s,6H). 1, 1,-联萘-2,2, - 二硫Yield 88%,mp 180-181 °C ,H NMR(CDC13,400MHz) S :8. 52 (s, 1H) , 8. 50 (s, 1H) , 7. 85 (s, 1H) , 7. 83 (s, 1H) , 7. 74—7. 76 (m, 2H) , 7. 59—7. 67 (m, 4H) ,7. 50-7. 53 (m,2H) ;13C NMR (CDC13, 75MHz) S : 134. 0, 133. 3, 133. 0, 132. 0, 128. 4, 127. 8, 127. 1, 126. 5, 126. 4, 124. 4 ;EI-MS m/z(% )316(M+, 100) ,271(8) , 115 (16) , 57 (18), 43(37) ;Anal. Calcdfor C20H12S2 :C,75. 91, H, 3. 82 ;Found :C,76. 11, H, 3. 72.
2,2, -二氨基-l,l,-联萘Yield 88%,mp 189-191°C
实施例6 :2,2' -二甲基_4,4',5,5' _四甲氧基联苯的合成
在50mL反应瓶中加入0. 152克(lmmol) 3'4_ 二甲氧基甲苯,10mL三氟乙酸,室温 搅拌溶解,再加入0. 088克(lmmol)Mn02,室温搅拌反应1. 2小时,再加入20mL 二氯甲烷, 水洗,无水MgS04干燥,过滤,脱溶即得2,2' -二甲基-4,4' 5, 5'-四甲氧基联苯。经HPLC 检测其转化率100%,产率93%。 mp 121-122°C ,H NMR(CDC13,400MHz) S :6.77(s,2H),
6. 65 (s, 2H) , 3. 91 (s, 6H) , 3. 83 (s, 6H) , 2. 02 (s, 6H).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合成其它的联苯衍生物,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权利要求
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衍生物的新方法,其特征是(E)-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Z)-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任何比例E/Z的混合物(A)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0℃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菲衍生物(B),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其中,R1和R2分别代表氢、一个至四个卤素原子、一个至四个C1-C6烷氧基、一个至四个羟基、一个至四个酯基、一个至二个亚甲二氧基(OCH2O)、一个至二个亚乙二氧基(OCH2CH2O);R3代表H、CN、NO2、CHO、COOH、COOMe、COOEt、COOPr、CONH2,CH2OH、CH2OCH3、CH2OCOCH3等。F2008101536222C0000011.tif
2. 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联萘酚衍生物的新方法,其特 征是2-萘酚(C)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 (m-CPBA),在-30-80°C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 可得到产物联萘酚衍生物(D),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Mn02 or m-CPBAC D其中,R代表氢、一个至六个氯原子、一个至六个溴原子、一个至六个C「Ce烷基、一个至 六个C「C6烷氧基、一个至六个羟基、一个至六个C00Me、 C00Et、 C00Pr、 C0NH2等。
3. 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联苯衍生物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取 代苯(E)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 在-30-8(TC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 联苯衍生物(F),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其中,R代表氢、一个至五个卤素原子、一个至五个CrC6烷基、一个至五个C「Ce烷氧 基、一个至五个羟基、一个至五个酯基、一个至二个亚甲二氧基(0CH20)、一个至二个亚乙二 氧基(0CH2CH20)等。
4.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2-二 (取代苯基)乙烯衍生 物(A)、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的摩尔比是l : 0.8-2。
5.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萘酚(C)、二氧化锰或者间 氯过氧苯甲酸(m-CPBA)的摩尔比是l : 0.8-2。
6.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代苯(E)、二氧化锰或者间氯 过氧苯甲酸(m-CPBA)的摩尔比是l : 0.8-2。
7.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以是芳烃,如甲 苯、苯、二甲苯等;烷烃或环烷烃,如环己烷、正己烷、正戊烷、正庚烷、石油醚、汽油等;醚, 如乙醚、四氢呋喃等;氯代烷烃,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l,2-二氯乙烷等;三氟 乙酸、三氯乙酸、三溴乙酸、甲烷磺酸、对甲苯磺酸、盐酸、硫酸。最佳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乙 酸。
8. 按照权利要求l-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可在-30-8(TC范围 内进行,最佳的反应温度为0-20°C。
9.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时间为0. 5-12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酚及联苯衍生物。(E)-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Z)-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任何比例E/Z的混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0℃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菲衍生物,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用同样的方法由2-萘酚可制备联萘酚衍生物,由取代苯可制备联苯衍生物。
文档编号C07B37/10GK101747126SQ20081015362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萌, 呼艳娜, 李峥, 汪清民, 王开亮, 苏波 申请人:南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