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甲砜霉素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505835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氟甲砜霉素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甲砜霉素(I)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氟甲砜霉素(I)化学名为2,2- 二氯-N-[ (1S,2R)-1-氟甲基-2-羟基_2-[4-( 甲磺酰基)苯基]乙基]乙酰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 立克次体等感染,且对氯霉素、甲砜霉素的耐药菌也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在动物体内残留 少,较氯霉素更安全,现已广泛使用。其结构式如下式(I )所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氟甲砜霉素(I)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为具体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1)中,氟代试 剂为DAST、BAST或Ishikawa试剂,所用的氟代试剂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0. 0广100:1 ; 有机溶剂为卤代烷烃类或醚类;反应温度为-100°C 110°C,反应时间为0. 5^48小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氟代试剂为DAST、BAST 或Ishikawa试剂,所用的氟代试剂与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广4 1 ;有机溶剂为卤代烷烃 类或醚类;反应温度为-80°C 100°C,反应时间为114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2)中,所用的 酸为对甲苯磺酸、苯磺酸、甲磺酸或三氟甲磺酸,酸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0. 1-30:1 ; 所用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氧六环、乙腈或甲苯; 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例为0.01-100:1 ;反应温度为0 100°C,反应时间为广100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酸为对甲苯磺酸、 苯磺酸、甲磺酸或三氟甲磺酸,酸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1-10:1 ;所用的有机溶剂为四 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氧六环、乙腈或甲苯;有机溶剂与水的比例 为0. 1-10:1 ;反应温度为(T80°C,反应时间为2 80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3)中,所用钯碳 为5%或10%含量;氢源为氢气、甲酸或甲酸铵;有机溶剂为醇类或醚类溶剂,酸为盐酸、硫 酸、磷酸、甲酸或乙酸;酸和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0.01-10:1 ;反应温度为-2(Tl20°C,反 应时间为0. Γ48小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钯碳为5%或10%含量; 氢源为氢气、甲酸或甲酸铵;有机溶剂为醇类或醚类溶剂,酸为盐酸、硫酸、磷酸、甲酸或乙 酸;酸和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0. 1-5:1 ;反应温度为0 100°C,反应时间为0. 514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4)中,所用碱为三 甲胺、三乙胺、三丁胺或三辛胺;二氯乙酰化试剂为二氯乙酸甲酯、二氯乙酸乙酯、二氯乙酸丙酯、二氯乙酸异丙酯或二氯乙酸丁酯;碱和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0.01-10:1 ;二氯乙 酰化试剂和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0. 01-20:1 ;有机溶剂为醇类、醚类或卤代烃;反应温度 为-2(Tl20°C,反应时间为0. 114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甲砜霉素(I)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碱为三甲胺、三乙胺、三 丁胺或三辛胺;二氯乙酰化试剂为二氯乙酸甲酯、二氯乙酸乙酯、二氯乙酸丙酯、二氯乙 酸异丙酯或二氯乙酸丁酯;碱和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0. 1-5:1 ;二氯乙酰化试剂和化合 物(IV)的摩尔比为1-10:1 ;有机溶剂为醇类、醚类或卤代烃;反应温度为0 100°C,反应时 间为广12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氟甲砜霉素(I)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1.化合物(II)经过氟代制得化合物(III);2.化合物(III)在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开环得到化合物(IV);3.化合物(IV)在有机溶剂中,酸性条件下钯碳加氢脱保护得到化合物(V);4.化合物(V)在有机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经过二氯乙酰化,制得氟甲砜霉素(I)。本发明方法设计新颖,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文档编号C07C317/14GK102070497SQ20111000155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李峰, 汪忠华, 陈芬儿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