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文档序号:3507032阅读:30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岑为唇形科植物黄岑(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在药理上已证实具有抑菌、清热、降压、镇静、利尿、利胆、抗炎、抗变态反应、解毒、抗癌等作用。目前,黄芩苷已成功开发成黄芩苷片、黄芩苷胶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此外,将黄芩苷与穿心莲内酯联用,也已成功开发成感咳双清胶囊,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由于黄芩苷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因此对提取和纯化黄芩苷的方法进行研究非常有现实意义。黄芩苷分子量为C21H18O11,是ー种黄酮类化合物,其水溶性极小,具有一定的脂溶 性。目前已报道的黄芩苷的提取纯化的方法很多,如水提酸沉法、醇提酸沉法、超滤法、微波提取法等[黄芩化学成分及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李彤彤等,天津药学2002年6月第14卷第3期,7-8页],另外,高速逆流色谱(HSCC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新技术在黄芩苷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也有报道[黄芩总黄酮的提取与黄芩苷的分离,周芳,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1-14页]。由于成本、規模、设备等原因,目前商业化生产仍是以传统的水提酸沉法为主。酸沉法是利用黄芩苷在碱性条件下易溶解,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然而,普通的水提酸沉法(酸沉时溶剂为水)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并不高,周芳等[黄芩总黄酮的提取与黄芩苷的分离,周芳,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3-55页]对黄芩水提物进行酸沉纯化研究,一次酸沉黄芩苷含量为39. 98%,二次酸沉黄芩苷含量为40. 02%,三次酸沉黄芩苷含量为43. 17%,可以看到即使通过增加纯化次数也无法显著提高黄芩苷的含量。而现行2010版药典中对于黄芩提取物“含量測定”项中规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黄芩苷不得少于85.0%。CN1454899A公开了一种黄芩苷的水提酸沉エ艺,该エ艺需要将酸沉后所得沉淀在70-80°C保温静置12小时以上,该步骤能耗大,且所得产物中黄芩苷含量无法达到药典要求,必须再次纯化。李成文等[黄芩苷提取エ艺研究,中成药,2003年8月,25卷,第八期,666-669页]报道的水提酸沉エ艺,将酸沉I次所得粗品经水洗后,再经醇洗,其黄芩苷的HPLC含量提高到了 79%;胡上达等[黄芩提取エ艺的优化,医药导报,2002年7月,第21卷第7期,438-439页]报道水提酸沉エ艺,可使提取物的黄芩苷含量(HPLC含量)达到88. 5%;CN101475618A公开了ー种制备高纯度黄芩苷的方法,所得提取物的黄芩苷的含量较高(92%以上,但未说明是否是HPLC含量)。上述方法都必须在酸沉或洗涤过程中加入大量こ醇,虽然能提高产品中黄芩苷含量,但由于大量こ醇的使用,使生产成本和生产的安全风险都大大增加。US6290995报道了ー种在酸沉I次后加入活性炭进行纯化的方法,但我们通过重复该实验发现其产品收率很低。
因此,提供一种无有机溶剂特别是不涉及こ醇,生产成本低,更适合于エ业化大生产,同时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标准的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变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寻找一种生产成本低,未使用任何有机溶剤,适合于エ业化大生产,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标准,并且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生产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步骤(I)为将黄芩切段或粉碎后用水提取,提取液过滤后用盐酸调成酸性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黄芩苷粗品;步骤(2)为将粗品用水混悬,先后加入氢氧化钠、盐酸,调成弱酸性,再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加热后,过滤,滤液加入酸进行第二次酸沉,过滤、洗涤、干燥,得黄芩苷。其中所述 活性炭用量为重量/体积百分比含量为O. 8%-1.6%,优选I. 2%;所述步骤(2)中粗品用水混悬后,先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值为7. 0-7. 5,再用盐酸调pH值为6. 0-6. 5,优选将步骤⑵中粗品加入10 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C,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 O 7. 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 O 6. 5 ;所述黄芩提取之前优选破碎成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所述步骤(I)中第一次酸沉后,静置4-22小时后,去除液体;优选步骤(I)中第一次酸沉后,将溶液静置4小时后,倾弃上层清液,再将剩余物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本发明进一歩提供了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I)黄芩药材切段或粉后,第一次加10 15倍水,80_100°C加热I. 5 2小时,第二次加8 10倍水,80-100°C加热I. 5 2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70_90°C,盐酸调pH为I. 5 2. 0,70-90°C保温I I. 5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2)粗品加入10 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70_90°C,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 O 7. 5,再用盐酸调pH为6. O 6. 5,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O. 8-1. 6%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O. 5-1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70-90°C,用盐酸调pH为I. 5 2. O, 70-90°C保温30分钟-I小时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2-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本发明又进ー步提供了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I)黄芩药材切段或粉碎至粒径2000微米以下,第一次加12倍水,100°C加热I. 5小时,第二次加10倍水,100°c加热I. 5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80°C,浓盐酸调pH为I. 5,80°C保温I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2)粗品加入10 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C,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再用浓盐酸调pH为6. 0,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I. 2 %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O. 5小吋,过滤,滤液加热到80°C,用盐酸调pH为I. 5,80°C保温30分钟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I、本发明的整个提制过程中,只使用水作为溶剂,无任何有机溶剂,生产安全系数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エ艺中无需加入こ醇,通过2次酸沉就可以得到符合药典标准的产品。2、本发明提制所得的黄芩提取物,经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在85%以上,有关物质在10%以下,炽灼残渣在O. I %以下,符合现行药典标准,且经过エ艺验证,产品质量稳定;此外,该方法收率相对于药材可稳定在8%以上。下面通过具体的实验方案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所有最终产品均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检测I、含量測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黄芩苷提取物质量标准)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96. 0%,批号110715-201016。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60°C减压干燥6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ImL含60 μ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7mg,置250mL烧瓶中,加甲醇适量,置水浴回流提取30分钟,放冷,移至IOO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 53 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測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測定,即得。2、炽灼残渣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IXJ方法測定。3、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取本品,加甲醇溶液并稀释制成每ImL中含O. 27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甲醇稀释制成每ImL中含27 μ 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10 μ I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记录仪满量程的20% 25% ;再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μ L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4倍。(一)第一次酸沉静置方法筛选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获知,在第一次酸沉过程中,静置时间较长,会使得部分杂质随着黄芩苷一起沉淀,产品含量有所降低,而酸沉时间较短可减少杂质的沉淀,但黄芩苷沉淀不紧密,且粒径较小,过滤时容易发生堵塞,这种情况在大生产时会经常遇到,且难以较好的解決。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获知将酸沉后的静置过程采用分步法,即在酸沉4小时后将上清液倾弃,再将沉淀和剰余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所得沉淀更紧密,且粒径变大,过滤时较顺利,有效避免了堵塞的发生,使其更适合エ业化大生产。其中部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实验ー黄芩药材2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0C,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 5-2. O,80°C保温I小时,静置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约28. 5g。粗品加入15倍量(428mL)水混悬,加热到80°C,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左右至粗品全溶,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I %左右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O. 5小吋,滤过。滤液加热到80°C,用浓盐酸调pH为1. 5-2. O,80°C保温30min,静置4小吋,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实验ニ 第一次酸沉时静置12小时;活性炭纯化时分别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1. 5%左右的活性炭,其余步骤均和实验ー相同。实验三第一次酸沉时静置22小时;活性炭纯化时分别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1. 5%左右的活性炭,其余步骤均和实验ー相同。实验四第一次酸沉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其余步骤均和实验ー相同。表I第一次酸沉静置方法筛选结果
活性炭用量产品重量产品中黄芩有关物质炽灼残渣收率 静置方法
__(%)___(g) 一苷含量(%) —(%)__(%)__(%)
实验ー _1% —静置4小时,直接过滤 _15.30__ 83.30 __12.58__0.03 _ 7.65
1% 静置 12小时,直接过滤 18.8080.1215.700.03 9.40
实验ニ-------
__1.5% 静置 12小时,直接过滤 _16.52__ 82.88 __14.97__ 0.04 —— 8.26 —
1% 静置22小时,直接过滤 18.9879.8215.690.04 9.49
实验ニ-------
__1.5% 一静置22小时,直接过滤 _16.88__81.52__15.13__0.03 _ 8.39
实验四 ___!% _ 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 _17.94__ 83.22 __12.460.03 8.98
液,剰余沉淀和少量液
__一体继续静置12小时」_____分析及结论由上述结果可知,静置4-22小时,产品含量都可以达到80%左右。但是可以看到实验ニ、三同实验ー相比,随着酸沉后静置时间的加长,黄芩苷含量有所下降,即使将活性炭的用量加大至I. 5%,有关物质也没有明显降低。实验四与实验ー相比发现,粗品和最終所得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有关物质和炽灼残渣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该方法克服了由于沉淀物沉淀时间较短,沉淀物不紧密且粒径较小,过滤较困难,以及黄芩苷损失较大,收率较低的缺点,更适合エ业化大生产。(ニ)活性炭用量筛选实验过程黄芩药材8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C,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I. 5-2. O, 80°C保温I小吋,静置4小吋,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将粗品平均分为四份,每份约28. 5g。每份加入15倍量水(428mL)混悬,加热到80°C,搅拌下分别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左右至粗品全溶,一份不加活性炭,其余三分分别加入粗品混悬液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O. 8%、I. 2%、I. 6%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O. 5小吋,滤过。滤液加热到80°C,用浓盐酸调pH为I. 5-2. 0,80°C保温30min,静置3小吋,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表2活性炭用量筛选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黄芩切段或粉碎后用水提取,提取液过滤后用盐酸调成酸性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 (2)粗品用水混悬,先后加入氢氧化钠、盐酸,调成弱酸性,加入活性炭,搅拌加热后,过滤,滤液加入盐酸进行第二次酸沉,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0. 8-1. 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粗品用水混悬后,先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值为7. 0-7. 5,再用盐酸调pH值为6. 0-6. 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粗品加入10 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C,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 0 7. 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 6. 5。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芩在提取之前预先破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第一次酸沉后,静置4-22小时后,去除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第一次酸沉后,将溶液静置4小时后,倾弃上层清液,再将剩余物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由黄岑中提取黄岑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黄芩药材切段或粉后,第一次加10 15倍水,80-100°C加热I.5 2小时,第二次加8 10倍水,80-100°C加热I. 5 2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70-90°C,盐酸调pH为I.5 2. 0,70-90°C保温I I. 5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
(2)粗品加入10 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70-90°C,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 7. 5,再用盐酸调pH为6. 0 6. 5,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0. 8-1. 6%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 5-1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70-90°C,用盐酸调pH为I. 5 2. 0,70-90°C保温30分钟-I小时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2-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黄芩药材切段或粉碎至粒径2000微米以下,第一次加12倍水,100°C加热I.5小时,第二次加10倍水,100°C加热I. 5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80°C,浓盐酸调pH为I. 5,80°C保温I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
(2)粗品加入10 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C,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再用浓盐酸调pH为6. 0,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I. 2%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80°C,用盐酸调pH为I. 5,80°C保温30分钟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本发明将活性炭纯化同酸沉纯化相结合,最终得到质量符合药典标准的黄芩提取物。该方法未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文档编号C07H17/07GK102675387SQ20111006593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任治军, 杨刚, 郑强 申请人: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年12月06日 22:24
    [黄芩总黄酮的提取与黄芩苷的分离,周芳,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1-14页] 根本就没看见有这个文献!!!浪费表情,做的还挺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