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分解法获得无臭味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方法

文档序号:364975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分解法获得无臭味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分解法处理废电缆线包皮与废汽车密封条的方法,特别 是一种用分解法处理废电缆线包皮与废汽车密封条获得无臭味三元乙丙再生橡 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我们的生活环境的优美,可持续发展深 入人心,现在为了充分利用回收废弃的橡胶,人们改变了以前焚烧、填埋等对 生活环境有污染的处理方法,有了多种处理废橡胶的再生的方法,如将废气的
橡胶颗粒作为填充物来用于道路的建设,但是由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回收是国家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现在大力发展的将废弃的橡胶进行可重复利用的回收 处理,普通的再生橡胶的通常是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对废弃橡胶进行机械及化 学的处理,使橡胶的网状交联结构降解而具有塑性,成为再硫化加工的再生橡 胶,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能耗高,工艺复杂,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 及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极大,尤其是再生后的橡胶具有强烈臭味,无法再 利用。近年来,也陆续开发了一些再生橡胶的处理方法,但是由于回收的废弃 橡胶的化学成份不同,因此亟待发明各种能够适应于不同化学成份的回收处理 方法,以提高废弃橡胶的回收率及降低对外排放的废气废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废橡胶进行再生处理所存在的再生橡胶 具有强烈臭味的问题,提供一种用分解法处理废电缆线包皮与废汽车密封条获 得无臭味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方法。本发明设计一种用分解法处理废电缆线包 皮或废汽车密封条获得无臭味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 组成(1)将废电缆线包皮或废汽车密封条粉碎至30目,(2) 将粉碎后的橡胶颗粒进行分离杂质,
(3) 将分离杂质后的碎橡胶颗粒放入筒内,
(4) 在筒内倒入橡胶油脂分解剂均匀搅拌,
(5) 搅拌后的碎橡胶颗粒利用橡胶动态脱硫罐进行动态脱硫,橡胶动态脱硫罐加 压至15- 18公斤,加热至200-24(TC,然后保持压力温度之下放置3小时,
(7) 脱硫后的橡胶用橡胶开炼机进行机械脱硫,
(8) 机械脱硫后的橡胶用橡胶精炼机进行机械压片。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分解法生 产回收的废电缆线包皮与废汽车密封条的三元乙丙再生橡胶无臭味,生产过程 中对环境无污染,且满足理化指标的要求,同时能满足橡胶的重复再生利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将废电缆线包皮或废汽车密封条利用橡胶破碎机粉碎至30目或以下,然后 将粉碎后的橡胶颗粒用震动筛与空气分离器进行杂质分离,将分离杂质后的碎 橡胶颗粒放入筒内,加入橡胶油脂分解剂用搅拌机均匀搅拌,搅拌后的碎橡胶 颗粒倒入橡胶动态脱硫罐进行动态脱硫,橡胶动态脱硫罐的工作条件为加压至 17公斤,加热至23(TC,然后保持上述压力和温度,放置3小时,将动态脱硫 后的橡胶用橡胶开炼机进行机械脱硫,机械脱硫后的橡胶用橡胶精炼机进行机 械压片,橡胶动态脱硫罐内的产生的废气由酸碱中和后满足环保要求后排放至 大气,橡胶动态脱硫罐中的废水回收再回收到橡胶动态脱硫罐内再次利用。
用上述方法制成的三元乙丙再生橡胶无臭味,其理化性能指标也达到要求, 能在许多产品上替代天然橡胶,是一个极具推广的废橡胶再生处理方法。同时 排放的余气利用酸碱中和进行空气净化,其排出的废水进入动态脱硫处理,使 整个生产过程中满足对环保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分解法处理废电缆线包皮或废汽车密封条获得无臭味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废电缆线包皮或废汽车密封条粉碎至30目以下,(2)将粉碎后的橡胶颗粒进行分离杂质,(3)将分离杂质后的碎橡胶颗粒放入筒内,(4)在筒内倒入橡胶油脂分解剂均匀搅拌,(5)搅拌后的碎橡胶颗粒利用橡胶动态脱硫罐进行动态脱硫,橡胶动态脱硫罐加压至15-18公斤,加热至200-240℃,然后保持压力温度之下放置3小时,(7)脱硫后的橡胶用橡胶开炼机进行机械脱硫,(8)机械脱硫后的橡胶用橡胶精炼机进行机械压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分解法处理废电缆线包皮与废汽车密封条获得无臭味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将废电缆线包皮或废汽车密封条粉碎至30目,(2)将粉碎后的橡胶颗粒进行分离杂质,(3)将分离杂质后的碎橡胶颗粒放入筒内,(4)在筒内倒入橡胶油脂分解剂均匀搅拌,(5)搅拌后的碎橡胶颗粒利用橡胶动态脱硫罐进行动态脱硫,橡胶动态脱硫罐加压至15-18公斤,加热至200-240℃,然后保持压力温度之下放置3小时,(7)脱硫后的橡胶用橡胶开炼机进行机械脱硫,(8)机械脱硫后的橡胶用橡胶精炼机进行机械压片。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分解法生产回收的废电缆线包皮与废汽车密封条的三元乙丙再生橡胶无臭味,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且满足理化指标的要求,同时能满足橡胶的重复再生利用。
文档编号C08J11/18GK101429311SQ20071004782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吉 吴, 肖平忠 申请人:肖平忠;吴 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