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62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Pet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T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普遍性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手机已经成为各类人群不可或缺的生活品。手机外壳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外壳的抗静电性、机械强度及色泽对手机的性能及市场前景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一般市场上的手机外壳大多采用金属喷漆、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与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合金材料,这些材料在强度及防静电效果上不能兼顾,影响手机的外观及使用寿命,并且因为静电原因带来系列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PET复合材料,解决现有手机外壳防静电性能及接卸性能不高的技术问题,以及该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ET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100份
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20 45份 增韧剂4 8份
增溶剂5 10份
碳纤维12 35份
导电炭黑3 10份。以及,上述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上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增溶剂、碳纤维及导电炭里.将所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增溶剂及导电炭黑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加入主进料口中,所述碳纤维加入侧进料口中进行熔融挤出处理,得到PET复合材料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PET复合材料在手机外壳中的应用。本发明PET复合材料,通过碳纤维的改性作用使得PET复合材料的强度得到大大增强;通过碳纤维和导电炭黑的协同改性作用使得PET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本发明PE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采用侧进料的方式将各组分熔融挤出,使得各组分在高速剪切作用下,降低了粘度,增强了各组分的分散性,使得制备的PET复合材料性能稳定。同时该方法只需将按配方将各组分混合挤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ET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100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 45份
增韧剂4-8份
增溶剂5-10份
碳纤维12-35份
导电炭黑3 10份。本发明实施例的PET复合材料,通过聚碳酸酯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改性,有效的提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机械性能,同时通过碳纤维对聚碳酸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改性,能够使得PET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其强度、刚性得到增强;由于PET复合材料中包括碳纤维及导电炭黑,碳纤维及导电炭黑均具有导电能力,使得PET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具体地,该聚碳酸酯(PC)的相对密度为1.2(Tl.22g/Cm3,维卡软化温度为145 155°C,熔融指数为9 15g/min,测试条件300°C,1. 2KG。该聚碳酸酯的重量份数为100份,例如,100份。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相对密度为1. 30 1. 35g/cm3,熔点为250 255°C,其在熔融状态下的动力粘度为0. 65^1.1 Pa S,优选的动力粘度为0. 68 Pa S。PC和PET作为改性基础树脂原料,对整体材料的流动性及韧性有关系,改性的基础是通过添加助剂,抗静电剂,提高材料刚性及强度。在具体实施例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重量份数为20份、25份、30份、35份或40份等。该碳纤维为丙烯腈基碳纤维浙青碳纤维、石墨纤维,该碳纤维的单丝纵截面为圆形,本发明所选的具体型号为东丽的T300或者T800,单丝直径为5-7 iim。进一步,该碳纤维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碳纤维,该表面处理为在碳纤维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混匀。该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表面处理后碳纤维重量0. 5-1. 3%。通过使用碳纤维,PET复合材料中的PET在后续的熔融挤出过程中,由于PET为结晶性材料,会在碳纤维表面结晶,PC为非结晶性材料,但根据相似相容原理,PC和PET是相容的,PC并不会在碳纤维表面结晶,PC在整个体系分散均匀,同PET接触就越多,二者相容组分就越多,整个体系相容性就越高。同时通过碳纤维自身的机械强度使得PET复合材料的强度、刚性得到大大提升;特别是通过硅氧烷表面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能够和增溶剂表面的活性基团相结合,使得碳纤维与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容性得到提升,从而实现PET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该导电炭黑导电炉法碳黑、超导电炉法碳黑、特导电炉法碳黑等或者乙炔碳黑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该导电炭黑的粒径为10-150nm。通过选用上述粒径范围的炭黑,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效果得到大大提升。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导电炭黑的重量份数为5份、7份或9份等。由于导电炭黑和前述的碳纤维均具有导电性,选用上述两种导电物会使得PET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静电性能;同时,导电炭黑分散于PET复合材料中,由于碳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碳纤维在导电炭黑形成一些“桥接”,使得PET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效果进一步 提升。该增韧剂选自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如杜邦的PTW)。该增韧剂的重量份数为41份,例如5份、7份等。由于在PET复合材料中加入了导电炭黑,会使得复合材料的脆性增大,不利于复合材料的应用,通过加入增韧剂,有效的抵消这种导电炭黑所带来的脆性,实现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该增溶剂选自EPDM接枝马来酸酐或丙烯酸酯接支三元乙丙弹性体中的一种。该增溶剂的重量份数为5 10份,例如7份、8份、9份。将上述出增溶剂外的各个组分混合在一起,各个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有一定的缺陷,会导致最终产品分层、掉皮、掉尘;通过试验发现,使用上述的增溶剂能够有效改善上述各个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有效防止PET复合材料的分层、掉皮、掉尘等现象。进一步,本发明PET复合材料还包括重量份数为f 2份的加工助剂,该加工助剂选中聚二甲基硅氧烷、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PE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OI,提供原料提供上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相容剂、碳纤维及导电炭里.步骤S02,混合将该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相容剂及导电炭黑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S03,挤出处理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加入主进料口中,所述碳纤维加入侧进料口中进行熔融挤出处理,得到PET复合材料步骤SOl中,该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相容剂、碳纤维及导电炭黑和前述相同,在此不重复阐述。进一步,步骤SOl所提供的原料中还包括加工助剂,该加工助剂和前述相同,在此不重复阐述。步骤S02中,将该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相容剂及导电炭黑加入至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10分钟以上,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S03中,将第一混合加入至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中,将第一混合物熔融挤出处理,在挤出处理的同时,将碳纤维加入至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的侧喂料口中,使碳纤维与第一混合物同时被挤出处理。挤出处理的工艺条件为一区温度为22(T250°C,二区温度为23(T260°C,三区温度为23(T270°C,四区温度为230 275°C,五区23(T270°C,挤出时间为I 5分钟,压力为l(Tl8MPa。本发明实施例PE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采用侧进料的方式将各组分熔融挤出,使得各组分在高速剪切作用下,降低了粘度,增强了各组分的分散性,使得制备的PET复合材料性能稳定。同时该方法只需将按配方将各组分混合挤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PET复合材料在手机外壳中的应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PET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增韧剂4份、增容剂5份、碳纤维12份、导电碳黑3份、加工助剂I份。本发明实施例PE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上述原料,将上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增溶剂、导电炭黑及加工助剂在高速速搅拌机中混合1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物,将该第一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的同时用侧喂料加入碳纤维,双螺杆挤出机工艺条件为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为22(T250°C,二区温度为23(T260°C,三区温度为23(T270°C,四区温度为230 275°C,五区23(T270°C,混合料在螺杆中输送时间为I 5分钟,压力为l(Tl8MPa。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PET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份、增韧剂5份、增容剂6份、碳纤维20份、导电碳黑5份、加工助剂1. 5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PET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份、增韧剂6份、增容剂8份、碳纤维30份、导电碳黑8份、加工助剂1. 6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PET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份、增韧剂8份、增容剂10份、碳纤维35份、导电碳黑10份、加工助剂2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性能评价方式及实行标准一、检测的方法、步骤、条件或标准。将按上述方法完成的粒子事先在100 110°C的鼓风烘箱中干燥4小时,然后再将干燥好的粒子材料在注射机上进行注射成型制样,注射成型模温控制在100°C。拉伸强度按ISO 527标准进行检验。试样类型为I型,样条尺寸(mm):150 (长)X (20 ±0. 2)(端部宽度)X (4±0. 2)(厚度),拉伸速度为50mm/min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ISO 178标准进行检验。试样类型为试样尺寸(_):(80±2) X (10±0. 2) X (4±0. 2),弯曲速度为 20mm/min ;
缺口冲击强度按ISO 180标准进行检验。试样类型为I型,试样尺寸(mm):(80 + 2) X (10 + 0. 2) X (4 + 0. 2);缺口类型为 A 类,缺口深为厚的 1/3 ;表面电阻测试按IS03915进行检验。试样类型为试样尺寸(mm):(80±2) X (10±0. 2) X (4±0. 2)塑料洛氏硬度按ISO 2039进行测试,试样类型为试样尺寸(mm):(40 + 2) X (40 + 2) X (6±0. 2),以聚碳酸酯的洛氏硬度123为参考。以上测试所出的室温环境为23°C .实施例1-4的原料重量份数及制成的复合材料性能表
权利要求
1.一种PET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 45份增韧剂4 8份增溶剂5 10份碳纤维12 35份导电炭黑3 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为丙烯腈基碳纤维、浙青碳纤维或石墨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单丝纵截面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炭黑选自导电炉法碳黑、 超导电炉法碳黑、特导电炉法碳黑等或者乙炔碳黑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的相对密度为1.20 1· 22g/cm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的熔融指数为 9 15g/min。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对密度为1. 30 1. 35g/cm3,熔融动力粘度为O. 65 1.1Pa · S。
7.如权利要求f6任一项所述的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方称取所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增溶剂、碳纤维及导电炭里.将所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增溶剂及导电炭黑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加入主进料口中,将所述碳纤维加入侧进料口中进行熔融挤出处理,得到PET复合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处理的工艺条件为一区温度为22(T250°C,二区温度为23(T260°C,三区温度为23(T270°C,四区温度为 230 275°C,五区23(T270°C,挤出时间为I 5分钟,压力为l(Tl8MPa。
9.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在手机外壳或打印机部件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PET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PET复合材料包括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增韧剂、增溶剂、碳纤维、导电炭黑。本发明PET复合材料,通过碳纤维的改性作用使得PET复合材料的强度得到大大增强;通过碳纤维和导电炭黑的协同改性作用使得PET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本发明PE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8K7/06GK103013075SQ2012104649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徐东, 徐永, 孙航 申请人: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