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性烯丙醇类化合物的差向异构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10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性烯丙醇类化合物的差向异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溶剂中,在有机酸的存在下,将通式A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差向异构化,制得通式B化合物,即可;其中,所述的溶剂为有机溶剂1,或者有机溶剂2与水的混合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1为酮类溶剂、醚类溶剂和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溶剂2为酮类溶剂和/或醚类溶剂;所述的有机酸为水合物或无水物,所述的有机酸为草酸、马来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差向异构化发生在如式A所示的化合物羟基和R3所连接的24位碳原子上;所述的通式A或B化合物中,R3为环丙基;

所述的通式A或B化合物中,以星号标记的碳原子通过单键与维生素D类化合物片段的17位碳原子连接,或者与用于合成维生素D类化合物的前体片段的17位碳原子连接;所述的维生素D类化合物片段为如式C、D、E、F、G或H所示的片段:

其中,R1和R2独立地为氢或羟基保护基;

所述的用于合成维生素D类化合物的前体的片段为如式I或J所示的甾体环体系的片段,或者为如式K或L所示的甾体CD环体系的片段;

其中,P代表氢或羟基保护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为草酸二水合物、马来酸和柠檬酸一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的有机酸与所述的通式A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3~1: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与所述的通式A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1: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酮类溶剂为丙酮;和/或,所述的醚类溶剂为四氢呋喃;和/或,所述的酯类溶剂为乙酸乙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1或所述的有机溶剂2为酮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其中所述的酮类溶剂和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所述的酮类溶剂与醚类溶剂的体积比为1:0.5~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2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所述的水与所述的有机溶剂2的体积比为1:1~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与所述的通式 A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10mL/g~30mL/g;和/或,所述的差向异构化的温度为14℃~40℃;和/或,所述的差向异构化的时间为3.5~72小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向异构化的温度为15℃~30℃;和/或,所述的差向异构化的时间为3.5~24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向异构化还进一步以含通式A化合物和通式B化合物的混合物为原料,其中,所述的通式A化合物与所述的通式B化合物的摩尔比为51:49以上,较佳地为60:40~100:0,更佳地为88:1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生素D类化合物片段和所述的用于合成维生素D类化合物的前体片段中,所述的羟基保护基为甲基硅烷基衍生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