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46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吸收性聚合物,包含其中呈粉末形式的基体聚合物经受了表面交联的交联聚合物,所述基体聚合物通过使具有至少部分被中和的酸性基团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聚合而获得,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满足下式1表示的关系:

[式1]

<mrow> <msup> <mrow> <mo>(</mo> <mfrac> <mrow> <mi>A</mi> <mi>U</mi> <mi>P</mi> </mrow> <mrow> <mi>C</mi> <mi>R</mi> <mi>C</mi> </mrow> </mfrac> <mo>&times;</mo> <mfrac> <msup> <mi>G</mi> <mo>&prime;</mo> </msup> <mn>1000</mn> </mfrac> <mo>)</mo> </mrow> <mn>2</mn> </msup> <mo>&gt;</mo> <mn>15</mn> <msup> <mi>Pa</mi> <mn>2</mn> </msup> </mrow>

在式1中,

CRC表示30分钟内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对于生理盐水溶液(0.9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离心保留容量,

AUP表示1小时内0.7psi下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对于生理盐水溶液(0.9重量%氯化钠水溶液)的压力下吸收度,以及

G'表示使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吸收生理盐水溶液(0.9重量%氯化钠水溶液)并溶胀1小时之后,使用流变仪测得的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水平凝胶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满足下式2表示的关系:

[式2]

<mrow> <msqrt> <mrow> <mfrac> <mrow> <mo>(</mo> <mi>C</mi> <mi>R</mi> <mi>C</mi> <mo>+</mo> <mi>A</mi> <mi>U</mi> <mi>P</mi> <mo>)</mo> </mrow> <mn>2</mn> </mfrac> <mo>*</mo> <mrow> <mo>(</mo> <mfrac> <msup> <mi>G</mi> <mo>&prime;</mo> </msup> <mn>1000</mn> </mfrac> <mo>)</mo> </mrow> <mo>*</mo> <mi>S</mi> <mi>F</mi> <mi>C</mi> </mrow> </msqrt> <mo>&gt;</mo> <mn>100</mn> </mrow>

在式2中,AUP、CRC和G'如式1中所定义,并且SFC表示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生理盐水溶液(0.685重量%氯化钠水溶液)流动传导率(·10-7cm3·s/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CRC为25g/g至35g/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AUP为21g/g至30g/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水平凝胶强度G'为6,000Pa至12,000P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SFC为40(·10-7cm3·s/g)至85(·10-7cm3·s/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水平凝胶强度G'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测量:

使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吸收生理盐水溶液以溶胀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

将经溶胀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布置在流变仪的具有预定间距的板之间以向两个板的表面加压;

在使用振动下的所述流变仪增加剪切应变的同时,确定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稳定的线性粘弹性状态区域中的剪切应变;以及

在经确定的剪切应变下分别测量所述经溶胀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并测量储能模量的平均值作为凝胶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包括选自以下的一种或更多种:阴离子单体,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富马酸、巴豆酸、衣康酸、2-丙烯酰基乙磺酸、2-甲基丙烯酰基乙磺酸、2-(甲基)丙烯酰基丙磺酸或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及其盐;非离子亲水性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含氨基的不饱和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及其季铵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基体聚合物包括这样的聚合物:其中使上述单体在选自以下的一种或更多种内交联剂的存在下交联并聚合:具有8个至12个碳原子的双(甲基)丙烯酰胺、具有2个至10个碳原子的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2个至10个碳原子的多元醇的聚(甲基)烯丙基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交联聚合物通过在包含具有2个至8个碳原子的多元醇或二醇的表面交联剂的存在下使所述基体聚合物表面交联来获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尺寸为150μm至850μ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