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533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制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制酒过程中,冷却器用于将蒸酒产生的蒸汽冷却而得到白酒。在专利号为201420874243.3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土法粮食制酒的简易配套设备,其采用的冷却器结构比较简单,上部为水箱,下部为锥形冷却罩,水箱上部设有冷却水导入管和溢流管,下部设有冷却水排泄管,锥形冷却罩下部设有酒液导出管。上述冷却器在冷却过程中,部分冷凝的酒滴会掉落到下部的蒸桶内,从而降低了出酒量,影响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制酒行业,可以有效控制冷凝的酒滴的行进路径的冷却器,以提高出酒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冷却器包括上部的水箱和下部的冷却罩,关键在于所述冷却罩由下部的锥形罩和上部的球形罩连接而成,所述锥形罩的上部和下部开口,且锥形罩的上部伸入到球形罩内;所述水箱罩于所述球形罩的外部;所述水箱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球形罩的底端与锥形罩的相接位置设有主酒液导出管。上述冷却器的原理如下:酒蒸汽自锥形罩的下部开口进入到锥形罩内,并自锥形罩的上部开口向上进入到球形罩内,由于球形罩被水箱所包裹,温度大大低于锥形罩及酒蒸汽的温度,因此接触到球形罩内壁的酒蒸汽会迅速冷凝成酒滴,然后沿着球形罩内壁向下流入并积存在球形罩的底端与锥形罩的相接位置,最后沿着主酒液导出管流出。在上述过程中,即使有些泠凝在球形罩内壁上的酒滴向下掉落,也基本会掉落到锥形罩上,并沿着锥形罩流到球形罩的底端与锥形罩的相接位置,而不会直接掉落到蒸桶内,从而保证了出酒量。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罩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弧形翻边,锥形罩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弧形翻边相连的副酒液导出管。部分酒蒸汽在锥形罩的内壁冷凝成酒滴,此部分酒滴会沿着锥形罩的内壁向下流到并积存在弧形翻边处,最终沿副酒液导出管流出,进一步保证了出酒量。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分别位于水箱的两侧,以延长冷却水在水箱内的行进路径长度,提高与冷却罩的热量交换效果。本发明的冷却器结构非常简单,通过锥形罩与球形罩组合的结构降低了酒滴掉落到蒸桶内的几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出酒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冷却器的结构剖视图。附图标示:1、水箱;11、冷却水进水管;12、冷却水出水管;2、锥形罩;3、球形罩;4、主酒液导出管;5、弧形翻边;6、副酒液导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冷却器包括上部的水箱1和下部的冷却罩,所述水箱1的一侧设有冷却水进水管11,另一侧设有冷却水出水管12;关键在于所述冷却罩由下部的锥形罩2和上部的球形罩3连接而成,所述锥形罩2的上部和下部开口,且锥形罩2的上部伸入到球形罩3内;所述水箱1罩于球形罩3的外部;所述球形罩3的底端与锥形罩2的相接位置设有主酒液导出管4;锥形罩2的底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弧形翻边5,锥形罩2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弧形翻边5相连的副酒液导出管6。上述冷却器的原理如下:酒蒸汽自锥形罩2的下部开口进入到锥形罩2内,并自锥形罩2的上部开口向上进入到球形罩3内,由于球形罩3被水箱1所包裹,温度大大低于锥形罩2及酒蒸汽的温度,因此接触到球形罩3内壁的酒蒸汽会迅速冷凝成酒滴,然后沿着球形罩3内壁向下流入并积存在球形罩3的底端与锥形罩2的相接位置,最后沿着主酒液导出管4流出。在上述过程中,即使有些泠凝在球形罩3内壁上的酒滴向下掉落,也基本会掉落到锥形罩2上,并沿着锥形罩2流到球形罩3的底端与锥形罩2的相接位置,而不会直接掉落到蒸桶内,从而保证了出酒量。部分酒蒸汽在锥形罩2的内壁冷凝成酒滴,此部分酒滴会沿着锥形罩2的内壁向下流到并积存在弧形翻边5处,最终沿副酒液导出管6流出,进一步保证了出酒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