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533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造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200910176780.4名称为《共聚物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配方和制备方法,该泡沫塑料原料为:甲基丙烯酸32~72wt%,丙烯晴68~28wt%,引发剂0.08~0.50wt%、发泡剂1.0~9.0wt%,引发剂选自过氧化有机酸酯;制备步骤如下:在水温35~65℃下,聚合22~75h;将得到的可发泡共聚片在180~220℃的强循环热空气中进行自由发泡,制备出该共聚物泡沫塑料;将得到的该共聚物泡沫塑料在120~180℃的热空气中进行热处理4~12h。该共聚物泡沫塑料采用丙烯晴代替价格昂贵的甲基丙烯晴,使用过氧化有机酸酯代替偶氮化合物,在成本得到控制的同时,性能也得到保障。但该制备方法不适用于高分材料中的EVA、LDPE及弹性体为原料来制备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泡沫材料;所以其制备方法也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配方合理且能耐高温的高分子泡沫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25-35份、氧化锌4-6份、橡胶20-30份、氧化锌3-5份、硬脂酸4-6份、抗氧剂5-7份、硫磺6-8份、聚苯乙烯珠4-6份、促进剂3-5份、硬脂酸10-12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4-6份、热固化交联剂1-3份、交联剂1-2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25份、氧化锌4份、橡胶20份、氧化锌3份、硬脂酸4份、抗氧剂5份、硫磺6份、聚苯乙烯珠4份、促进剂3份、硬脂酸10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4份、热固化交联剂1份、交联剂1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30份、氧化锌5份、橡胶25份、氧化锌4份、硬脂酸5份、抗氧剂6份、硫磺7份、聚苯乙烯珠5份、促进剂4份、硬脂酸11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5份、热固化交联剂2份、交联剂1.5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35份、氧化锌6份、橡胶3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6份、抗氧剂7份、硫磺8份、聚苯乙烯珠6份、促进剂5份、硬脂酸12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6份、热固化交联剂3份、交联剂2份。

进一步: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料根据配方放入温度在80~120℃的混合机中塑化至充分混合,可以是一次或者多次;

步骤二、发泡,将混合后的料在温度为160~200℃、压力为5~20MPa中,通过模压发泡或注射发泡或挤出发泡中发泡50~120分钟;

步骤三、取出发泡材料或者发泡产品,即完成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泡沫材料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2、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而且操作稳定,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25-35份、氧化锌4-6份、橡胶20-30份、氧化锌3-5份、硬脂酸4-6份、抗氧剂5-7份、硫磺6-8份、聚苯乙烯珠4-6份、促进剂3-5份、硬脂酸10-12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4-6份、热固化交联剂1-3份、交联剂1-2份。

实施例二:

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25份、氧化锌4份、橡胶20份、氧化锌3份、硬脂酸4份、抗氧剂5份、硫磺6份、聚苯乙烯珠4份、促进剂3份、硬脂酸10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4份、热固化交联剂1份、交联剂1份。

实施例三:

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30份、氧化锌5份、橡胶25份、氧化锌4份、硬脂酸5份、抗氧剂6份、硫磺7份、聚苯乙烯珠5份、促进剂4份、硬脂酸11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5份、热固化交联剂2份、交联剂1.5份。

实施例四:

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蜜胺树脂35份、氧化锌6份、橡胶3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6份、抗氧剂7份、硫磺8份、聚苯乙烯珠6份、促进剂5份、硬脂酸12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6份、热固化交联剂3份、交联剂2份。

实施例五:

一种高分子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料根据配方放入温度在80~120℃的混合机中塑化至充分混合,可以是一次或者多次;

步骤二、发泡,将混合后的料在温度为160~200℃、压力为5~20MPa中,通过模压发泡或注射发泡或挤出发泡中发泡50~120分钟;

步骤三、取出发泡材料或者发泡产品,即完成制得成品。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