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磁场促进灰树花菌种液态发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889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利用磁场处理促进灰树花液态发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灰树花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的一种药、食兼用的高档食用菌,是WHO和FAO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名贵经济品种之一。灰树花子实体肉质脆嫩、口感鲜美,其浸膏粉中的粗蛋白含量23.96%、总糖含量48.05%、氨基酸总量12.66mg/100g(必需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1%),此外还含有牛磺酸266.83mg/100g及丰富的矿质元素,营养丰富。国内外实验表明灰树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目前我国已有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灰树花胶囊(国药准字B20020023)。目前灰树花的工业化生产仍主要依靠固态发酵,而液态深层发酵相比于固态发酵在获得菌丝体和稳定的生物活性产物如多糖等更为有效。因此,通过研究灰树花液态深层培养条件来开发一种新颖,高效获得灰树花菌丝体(及产物)的方法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生物磁学作为一门新型边缘学科,随着研究深入磁场被更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高梦祥等通过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的交变磁场对啤酒酵母(0.563~0.669A/m)、猴头菌(0.42~3.04A/m)等菌种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梦祥,夏帆,胡秋冬.交变磁场对啤酒酵母的生长促进效应[J].农业机械学报,2007,38(7):91~93;高梦祥,夏帆,朱朋涛.交变磁场对猴头菌生长作用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2):139~141)。迄今为止,通过利用较短时间、较低强度的磁场处理促进灰树花发酵,提高灰树花菌丝体产量的文章或专利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磁场促进灰树花菌种液态发酵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如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利用磁场促进灰树花菌种液态发酵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培养基及灰树花菌丝体培养条件

灰树花菌株(Griflolafrondosa),被接种在无菌PDA斜面摇床转速为180r/min,28℃培养5天后利用均质器使培养液中菌丝球分散均匀作为种子液。将种子培养液按10%(v/v)接种量接种至含有100mL无菌发酵培养基的250mL三角烧瓶中,三角烧瓶置于摇床上150r/min,28℃培养并进行磁场辅助处理。

其中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浸出粉6g/L,葡萄糖20g/L,MgS040.75g/L,KH2P041.5g/L,大豆蛋白胨5g/L,琼脂20g/L,pH自然)上28℃培培养,5天后将从斜面上切除5块大约为5×5mm的菌丝,并接种于250mL的三角烧瓶中,其中含有100mL无菌种子培养基。

其中PDA液体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浸出粉6g/L,葡萄糖20g/L,MgS040.75g/L,KH2P041.5g/L,大豆蛋白胨5g/L,pH自然。

其中发酵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浸出粉6g/L,葡萄糖20g/L,MgS040.75g/L,KH2P041.5g/L,大豆蛋白胨5g/L,pH自然。

(2)磁场辅助发酵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1-23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共处理5天。处理时长为1-7h,磁感应强度为15-5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

本发明采用磁场技术促进灰树花菌丝体发酵,对菌丝体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经过磁场辅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过程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磁场设备图,其中1为绕线圈的摇床孔;2为线圈(6个摇床孔大小一致,所绕线圈参数一致);3为转速调节按钮;4为转速显示屏;5为摇床;6为TDGC2-3k3000VA单相接触调压器;7为220V交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使用的磁场设备如图所示(图1)。220V交流电源通过调压器6串联摇床孔1上的线圈2,通过调压器6改变线圈中电压的大小来调节线圈2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可调磁感应强度范围为15-55Gs);摇床5转速通过转速调节按钮3调节,具体数值见转速显示屏4;进行磁场处理时将样品置于绕线圈的摇床孔1中心位置。培养温度通过空调控制。

本发明灰树花菌株(Griflolafrondosa)已申请并获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150888.3,名称:用于发酵米糠和麸皮提取液生产灰树花多糖的菌株。

本发明中菌丝体干重作为评价指标,其测定步骤为:将发酵所得的菌丝体离心(5000r/min,10min),用蒸馏水冲洗除去表面所黏附的培养液,放入鼓风干燥箱中,50℃条件下干燥至恒质量,电子天平称量即得菌丝干质量。

菌丝体干重提高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为菌丝体干重提高率,m为各磁场辅助发酵条件处理后的灰树花菌丝干质量,n为对照组灰树花菌丝干质量。

对照例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灰树花菌丝发酵全过程无磁场处理。发酵结束后,菌丝通过离心(5000转,10分钟)收集,并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后,于50℃烘箱中干燥。恒重后,测定其菌丝体生物量。

实施例1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1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2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2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3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4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4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5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5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6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6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7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7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8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1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9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2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10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4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11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5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12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8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13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3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14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18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实施例15

发酵条件控制在28℃、转速150r/min条件下,从接种时间开始计算,总发酵天数为5天。在接种后23h开始进行磁场处理,而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点再次进行磁场处理,直至发酵结束。磁场处理条件为:每天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35Gs。每天在磁处理结束后,迅速将样品返回至摇床上持续培养。发酵结束后生物量测定同对照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见表1。

表1不同实施例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灰树花菌丝体发酵经过磁场辅助处理后,菌丝体生物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发酵培养磁场辅助处理条件为:磁处理开始时间为接种后1h,每天磁处理时长为3h、磁感应强度为35Gs,发酵结束后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相比对照显著性提高11.4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