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靶向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5703发布日期:2018-09-15 01:02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式ii所示的,替诺福韦双邻乙氧基苯酚酯(tdp)与1/2当量的富马酸形成的盐,以及含有式ii所示的盐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r)-2-(6-氨基-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pmpa)是具有抗hbv活性的核苷酸类似物。但是pmpa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为此研发了其前药替诺福韦吡呋酯富马酸盐(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tdf):tdf口服进入体内后释放活性形式的pmpa,发挥抗病毒作用;在在临床上tdf能够快速降低乙肝患者血液中的hbvdna水平,对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株有效,自身耐药性低。但是,tdf长期应用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副作用。文件cn102485229b公开了式i所示的结晶态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式i所示的结晶态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的游离碱(i1)、盐酸盐(i2)、磷酸盐(i3)、甲磺酸盐(i4)、枸橼酸盐(i5)、富马酸盐(i6)、l-酒石酸盐(i7)、l-苹果酸盐(i8)以及d-苹果酸盐(i8)。其中,i2、i4和i6显示了较好的结晶性状,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较高的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但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i2、i4和i6放置12个月后,晶型发生转变;而且放置12个月后的样品其药代动力学性质也有显著改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由1当量替诺福韦双邻乙氧基苯酚酯(tdp)与1/2当量的富马酸形成的盐,其结构如式ii所示:本发明还提供式ii(代号mbt1316)所示的结晶态的tdp的富马酸盐,其特征在于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具有至少三个选自约为以下位置处的吸收峰:8.63±0.10、11.74±0.10、14.02±0.10、18.70±0.10、20.88±0.10、21.72±0.10、25.10±0.10、28.37±0.10。本发明还提供式ii(代号mbt1316)所示的结晶态的tdp的富马酸盐,其特征在于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具有至少三个选自约为以下位置处的吸收峰:8.63±0.10、11.74±0.10、14.02±0.10、18.70±0.10、20.88±0.10、21.72±0.10、25.10±0.10、28.37±0.10;其中25.10±0.10的峰为最强峰。本发明还提供式ii(代号mbt1316)所示的结晶态的tdp的富马酸盐,其特征在于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具有至少三个选自约为以下位置处的吸收峰:8.63±0.10、11.74±0.10、12.95±0.10、14.02±0.10、16.98±0.10、18.70±0.10、20.88±0.10、21.72±0.10、25.10±0.10、25.95±0.10、28.37±0.10;其中25.10±0.10的峰为最强峰。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式ii(代号mbt1316)所示的结晶态的tdp的富马酸盐作为活性成分及制药领域中常用的药用赋形剂。本发明还提供式ii所示的结晶态的tdp的富马酸盐在制备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其可以是以下的剂型:片剂例如但不限于速释片、缓缓片、控释片、薄膜衣片、糖衣片、口含片、舌下片、生物粘附片等;胶囊剂例如但不限于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等;注射剂例如但不限于无菌的或含抑菌剂的水性注射液、油性注射液、冷冻干燥粉针剂、注射用微球等;喷雾剂例如但不限于口腔喷雾用、鼻腔喷雾用、局部皮肤喷雾用等的喷雾剂;气雾剂例如但不限于肺吸入用气雾剂、局部皮肤用气雾剂等;滴鼻剂例如但不限于滴鼻用溶液、滴鼻用凝胶等;粉雾剂例如但不限于口腔用粉雾剂、鼻腔用粉雾剂、局部皮肤用粉雾剂等。这些制剂的制备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根据其已有知识或参考相关教科书或工具书而可以制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参考实施例1[[(r)-2-(6-氨基-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二(2-乙氧基-苯酚)-酯·盐酸盐(i2)的制备将144g(0.50mol)[[(r)-2-(6-氨基-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276g(2.00mmol)邻乙氧基苯酚及390g1-甲基-2-吡咯烷酮加热到85℃,然后加入63g三乙胺,加入309g(1.50mmol)dcc,于100℃加热搅拌16小时。冷却,滤去固体;将滤液减压浓缩,用硅胶(200-300目)柱分离,用二氯甲烷∶甲醇(20∶1)混合溶剂洗脱,收集所需组分,减压蒸干,得[[(r)-2-(6-氨基-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二(2-乙氧基-苯酚)-酯(替诺福韦双邻乙氧基苯酚酯,tdp)62g。将13g(25.3mmol)tdp溶于50ml丙酮(含水量<0.2%),滴加氯化氢的乙醚溶液,控制滴加速度,约5分钟加毕,至ph为2-3,乙醚和丙酮的体积控制在(1∶5~1∶30),回流10min,自然降温,析出固体。过滤,用冷的结晶溶剂洗涤,室温自然干燥6小时,然后60℃真空干燥8小时,得i213.1g,熔点185-186℃。参考实施例2[[(r)-2-(6-氨基-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二(2-乙氧基-苯酚)-酯·甲磺酸盐(i4)的制备将13g(25.3mmol)tdp溶于50ml丙酮(含水量2%~5%),加入4ml甲磺酸,静置自然冷却至室温,有结晶缓慢析出,然后置于0-4℃冰箱中过夜。过滤,用冷的结晶溶剂洗涤,室温自然干燥6小时,然后60℃真空干燥8小时,得i411.4g,熔点140-142℃。参考实施例3[[(r)-2-(6-氨基-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二(2-乙氧基-苯酚)-酯·富马酸盐(i6)的制备将26g(50.6mmol)tdp溶于160ml丙酮,加入6g(51.6mmol)富马酸及适量的水(控制丙酮和水的比例为16∶1~100∶1),回流至澄清,自然冷却降温,析出白色固体,抽滤,滤饼用50ml冷乙醇洗涤,室温自然干燥6小时,然后60℃真空干燥8小时,得i626.8g,熔点154-157℃。实施例1[[(r)-2-(6-氨基-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二(2-乙氧基-苯酚)-酯·1/2富马酸盐(ii,代号mbt1316)的制备在150ml无水甲醇中,加入9gtdp,0.5g富马酸,加热使完全溶解,保温15分钟。减压蒸除溶剂,得白色固体;在所得固体中加入150ml乙醇,加热溶解;缓慢冷却至室温,析出结晶;然后于5℃冰箱中放置过夜,过滤,固体用少量冰冷的乙醇洗,然后于90℃真空干燥12小时,得ii(代号mbt1316)7.4g。实施例2晶型稳定性考察将化合物i2、i4、i6及mbt1316模拟上市包装(玻璃瓶马口铁盖)在rt25℃,rh60%(kno3饱和溶液)条件下放置,于12月后取样,得到稳定性考察样品i2(12)、i4(12)、i6(12)及mbt1316(12),测定粉末x衍射图谱,与0天图谱比较,考察其晶型稳定性。实施例3结晶型的表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本发明的目标化合物i2、i4、i6和mbt1316及稳定性考察12个月的样品i2(12)、i4(12)、i6(12)及mbt1316(12)的结晶型进行表征。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条件及方法:仪器型号:dmax-2500;实验方法:将待测样品研细为200-300目,扫描角度范围3.0-60.0度,扫描速度为0.15度/秒计数。测试结果:图1为i2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图2为i4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图3为i6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图4为mbt1316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图5为i2(12)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图6为i4(12)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图7为i6(12)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图8为mbt1316(12)的粉末x衍射图谱;横坐标为2θ角,纵坐标为吸收峰的强度。实施例4大鼠口服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评价4.1hplc实验条件经过比较不同流动相组成比例、流速和ph等条件,确定用以下色谱条件测定活性分子pmpa的浓度。分析柱:discoveryods,250×4.6mmi.d.,5μm粒径,supelco公司预柱:c18保护柱,4.0×3.0mmi.d.美国phenomenex公司柱温:24℃;流动相:甲醇-水-甲酸(20∶80∶0.5,v/v/v)流速:0.5ml/min;进样量:20μl内标:pmea(4μg/ml水溶液)用以下质谱条件测定pmpa的浓度: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化(turboionspray)源;正离子方式检测;喷射电压为4000v;源温度为350℃;雾化气(neb)为8;卷帘气(cur)为11;碰撞气(cad)为5;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274→m/z162(pmpa,碰撞电压ce为40v)和m/z288→m/z176(内标pmea,ce为35v);扫描时间为200msec。4.2实验方案雄性sd大鼠,禁食16h,随机分组,5只/组,分别灌胃给予吐温80混悬的i4和mbt1316及稳定性考察12个月的样品i4(12)及mbt1316(12)。剂量均为50mg/k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0.75,1.0,1.5,2.0,3.0,6.0,12.0,24.0小时,于大鼠眼底静脉丛采血0.5ml,于3500r.p.m.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于-20℃冷冻保存待测。测定得其不同时间的血浆中pmpa的含量。4.3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非室模型法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tmax和cmax采用实测值,用梯形法计算auc0-t值和auc0-∞值,以半对数作图法,由消除相末端的浓度点计算t1/2,并求出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见表1。表1大鼠灌胃给药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参数单位i4i4(12)mbt1316mbt1316(12)auc(0-t)ug/l*h14821.08±3079.658409.89±3191.7613719.18±3356.6813041.27±3367.88auc(0-∞)ug/l*h15711.65±3618.298807.99±3324.7714662.17±3673.3713392.96±3506.8t1/2h5.80±1.35.51±0.985.84±1.344.41±0.33tmaxh2.33±0.822.10±1.251.67±1.332.00±0.00cmaxug/l1200.58±308.33884.20±243.181363.19±313.321483.12±326.56实施例5肝靶向性的评价4.1hplc实验条件同实施例4。4.2实验方案雄性sd大鼠,禁食16h,随机分组,15只/组,分别灌胃给予吐温80混悬的富马酸替诺福韦吡呋酯(tnf)及目标化合物mbt1316。剂量均为10mg/kg。每组分别于给药后0.5、1、2、4、8及12各取3只动物,于大鼠眼底静脉丛采血,3500r.p.m.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于-20℃冷冻保存,测定pmpa含量;同时处死动物,取肝脏,称重,制备匀浆,测定肝脏中pmpa含量,评价肝靶向性。结果见表2:表2大鼠灌胃给药的肝靶向性测定结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