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2446发布日期:2018-11-14 01:51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姜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所述衍生物在抗癌药物的用途,属于化学合成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姜黄素类化合物是从姜科植物姜黄属姜黄、莪术、郁金的块根或根茎通过提取纯化而得到的橘黄色结晶或粉末,是姜黄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自印度学者kuttan等于1985年首次报道了姜黄素具有抗肿瘤作用至今,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姜黄素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如姜黄素可以通过诱发细胞的自噬作用来降低口腔癌细胞的生存率;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体内和体外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对慢性白血病和胰腺癌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于神经胶质瘤、乳腺癌、头颈鳞癌及结肠癌等都有显著地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姜黄素与多烯紫杉醇联用可以改善多烯紫杉醇的生物利用度。另外,由于姜黄素是一个多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有报道表明姜黄素对于非小细胞肺癌pc9/g2细胞株具有耐药逆转作用。

egfr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0kd的跨膜糖蛋白,由胞外配体结合区、疏水跨膜结构域及胞内激酶区三部分组成。egfr由原癌基因c-erbb1编码,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该家族的其他成员还包括her2(erbb-2,neu)、her3(erbb-3)及her4(erbb-4)。egfr在细胞外与配体(egf、tgf-α及hb-egf等)结合后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激活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区域,结合atp并促使c端的自磷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将胞外信号传导进胞内。egfr在胞内主要有两条信号通路,分别是ras-raf-mek-erk1/2/mapk、pi3k-akt-mtor通路。通过信号转导将细胞外信号经一系列的磷酸化级联反应传递进细胞核,从而调节细胞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引起细胞增殖、存活、黏附、迁移和分化等,而这些都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可与活化的egfr相互识别和结合的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和结合蛋白很多,因此egfr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很复杂。现今研究的比较清楚地主要有两条途径,如所示分别是ras-raf-mek-erk/mapk和pi3k-akt-mtor通路。通过信号转导将细胞外信号通过一系列的磷酸化级联反应传递进细胞核,从而调节细胞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细胞增生、存活、黏附、迁移和分化等等。最后egfr与配体复合物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被降解或再循环到细胞表面,完成信号转导。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的发生都与egfr密切相关。如胃癌、肺癌、肝癌、头颈部鳞癌、宫颈癌等等。其机制主要由以下三方面:一是egfr发生突变,且一般发生在胞外配体结合区,出现了配体非依赖性的酪氨酸激酶活化;二是配体(如egf)的过度产生从而使得egfr信号转导系统过度活化;三是egfr的过度表达。

姜黄素为类化合物一般包含三类结构,分别是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三类化合物极性非常相近,且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故课题组基于药物分子拼接的策略,将姜黄素的结构引入egfr抑制剂4-苯胺喹唑啉类化合物当中,得到具有如下通式的目标化合物: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设计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前体化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姜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姜黄素衍生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作用,并可以用作治疗抗肿瘤的用途。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姜黄素衍生物,其该衍生物的结构通式:

其中,当r1可以选自如下基团的一种或两种:

r2可以选自如下基团的一种或多种:

r3可以选自如下基团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姜黄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步骤⑴:将甲醛及芳醛衍生物、丙二腈、姜黄素衍生物加入研钵内,加入k2co3做催化剂,研磨至反应体系变红,采用tcl进行监测;反应完后用5%hcl进行冲洗,乙醇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2;

步骤⑵:在装有磁子、回流装置的三颈瓶中加入化合物2、dmf-dma和甲苯,醋酸做催化剂,加热回流3h,tcl监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多余甲苯,得黄素油状液体,继续进行下步反应;

步骤⑶:在装有磁子的三颈瓶中加入上步产物化合物3和取代苯胺,然后加入的冰乙酸溶液,加热回流,tcl监测反应进行,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液中,静置后将析出的固体抽滤,用水洗三次,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4。

本发明所述的姜黄素衍生物在制备治疗抗肿瘤药物中应用。

具体实施例

以下是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具体实施例,用于阐述本申请文件中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未注明来源的反应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一:化合物4a的制备

将20mm的甲醛、20mm丙二腈、20mm姜黄素加入研钵内,加入2mmk2co3做催化剂,顺时针研磨至反应体系变红,tcl进行监测。反应完后用5%hcl进行冲洗,乙醇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2,产率80%;在装有磁子、回流装置的三颈瓶中加入10mm化合物2、10mmdmf-dma和30ml甲苯,醋酸做催化剂,加热回流3h,tcl监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多余甲苯,得黄素油状液体,继续进行下步反应;在装有磁子的三颈瓶中加入上步产物和10mm3-溴苯胺,然后加入10ml的冰乙酸溶液,加热回流,tcl监测反应进行,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液中,静置后将析出的固体抽滤,用水洗三次,干燥得到目标化合物4a,产率85%,mp.284~283.esi-msforc33h28brn3o6[m+h]+:calcd:627.01,found:628.08;anal.calcdforc33h28brn3o6:c,61.16;h,4.17;n,6.69.found:c,61.21;h,4.15;n,6.51.

实施例二:化合物4b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上化合物4a的制备.起始原料为去甲氧基姜黄素,所得化合物4b产率为83.2%,mp.275~276.esi-msforc32h26brn3o5[m+h]+:calcd:611.11,found:612.08;anal.calcdforc32h26brn3o5:c,62.75;h,4.28;n,6.86.found:c,62.71;h,4.25;n,6.81.

实施例三:化合物4c的制备

制备方法同上化合物4a的制备.起始原料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所得化合物4c产率为88.9%,mp.271~272.esi-msforc31h24brn3o4[m+h]+:calcd:581.09,found:582.08;anal.calcdforc31h24brn3o4:c,63.93;h,4.15;n,7.21.found:c,63.59;h,4.09;n,7.04.

实施例四:姜黄素衍生物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我们通过药理实验来验证,药理实验如下:

本实验采用mtt[3-(4,5)-双甲基-2-噻唑-(2,5)-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来测定姜黄素衍生物对人体肺癌细胞株a549,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的抑制率,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计算得到ic50值。

实验的药品:pbs缓冲液:称取8gnacl,0.2gkcl,0.24gkh2po4和na2hpo41.44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用浓hcl调节ph到7.2-7.4,高温灭菌后室温保存。0.25%胰酶:称取0.25g胰酶,0.296g柠檬酸三钠和0.615gnacl,加水定容至100ml,混匀,4℃保存。

药品配制:将所合成的化合物和gefitinib用dmso溶解,分别配成0.5μg/μl、1μg/μl、2μg/μl、5μg/μl、10μg/μl、20μg/μl六个浓度,加药时每孔加入2μl,使得终浓度分别为5μg/ml、10μg/ml、2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

癌细胞的培养:将a549、hepg2和smmc7721消化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在恒温培养箱中37℃、5%co2和90%湿度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

加药: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7/l,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200μldmem培养基,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4h,待贴壁后更换新鲜培养基并分别加入各化合物不同浓度的dmso溶液2μl,使得终浓度分别为5μg/ml、10μg/ml、2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以gefitinib为阳性对照,并设空白对照,各组均设三个平行孔。加药完毕后置37℃,5%co2条件下培养48h。更换新鲜培养液(180μl/孔),每孔加入新鲜配制的0.5%mtt溶液20μl,继续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4h。吸弃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dmso,震荡10min(60次/min)后,用酶联免疫标定仪测定490nm处吸光度(a)值,然后用spss分析数据并计算ic50值。

表1化合物对三株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值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3个化合物对三株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药物活性优于对照组。综上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姜黄素衍生物可以用于抗肿瘤疾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