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9572阅读:2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及应用,属于提取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蛭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历史悠久,中医认为水蛭有破血、逐淤、通经等功效。经研究表明,中药水蛭能够使人体内血中6-酮-pgf12明显增高,而txa2明显下降,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并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减退,斑块内可见胶原纤维增生,胆固醇结晶减少。为中药水蛭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发现用中药水蛭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肝硬化、呼吸系统疾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所以人们逐渐针对水蛭对其中的有用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出具有抗凝作用的物质—水蛭素后,国内外已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药理学研究。水蛭素(hirudin)是水蛭(leech)及其唾液腺中已提取出多种活性成分中活性最显著并且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成分,它是由65—6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多肽)。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强的凝血酶天然特异抑制剂。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该水蛭蛋白多肽粉以微波辅助结合过滤的方式得到,多肽的收率高,并且能够获取的多肽中的高效成分,具有通血管、降血脂的作用,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的应用,为将上述的水蛭蛋白多肽粉用于制备酒,水蛭蛋白多肽粉辅助提高酒的适口性,该酒易于吸收,具有低抗原性,具有降脂的效果。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预处理:取天然水蛭,加入氯化钠溶液浸泡5-15min;然后除去氯化钠溶液;磨浆:在经预处理的天然水蛭中加入纯水并调节ph至5.5-6.5;匀浆,滤去杂质,得到浆液;改性:在温度为65~85℃的条件下,结合微波对浆液进行处理5-10min,然后60℃的条件下保温20-40min,得到改性溶液;水解:在改性溶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调节ph为4.5-6,结合频率为8000-9500mhz的微波对改性溶液进行水解处理10-20min,然后降温至4~10℃,恒温放置10-20min;结合频率为4000-6000mhz微波进行处理5-15min,停止反应,得到水解溶液;灭活:将水解溶液加热至95~115℃,处理15~25min,得到灭活水解液;过滤:将灭活水解液降温至20~30℃,超滤过滤取滤液;干燥:将滤液干燥,得到水蛭蛋白多肽粉。进一步地,预处理步骤中,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1-20g/l。进一步地,磨浆步骤中,通过醋酸溶液调节ph。进一步地,改性步骤中,微波的频率为0.7-1.2ghz。进一步地,水解步骤中,木瓜蛋白酶的加入量为6000-18000u/g改性溶液。进一步地,过滤步骤中,使用8000-11000分子量的超滤膜过滤取滤液。进一步地,过滤步骤中,超滤过程施加的压力为0.1-0.2mpa。进一步地,干燥步骤中,-35~-20℃的真空条件下,对滤液进行干燥。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的应用,将如上所述的水蛭蛋白多肽粉用于制备酒;酒包括按浓度计的以下有效成分:进一步地,酒包括按浓度计的以下有效成分: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水蛭蛋白多肽粉以微波辅助结合过滤的方式得到,多肽的收率高,获取水蛭素和其他易于人体吸收的肽段、氨基酸和小分子,具有通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更容易被吸收;2、本发明的水蛭蛋白多肽粉以微波辅助制备工艺,在微波的作用下蛋白大分子中的多肽键或者氨基酸侧链产生相干、有序的震动,大大提高酶解效率;在水解步骤中,通过加热-冷却-加热的温度设置,能够维持微波能量的平衡,不破坏蛋白中所要获取的肽段,具有提高水解酶的活性的效果;3、本发明中通过水蛭蛋白多肽粉制备的酒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该酒易于吸收,具有低抗原性,具有降脂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预处理:取天然水蛭,加入浓度为11-20g/l氯化钠溶液浸泡5-15min;然后除去氯化钠溶液;磨浆:在经预处理的天然水蛭中加入纯水并通过醋酸溶液调节ph至5.5-6.5;匀浆,滤去杂质,得到浆液;改性:在温度为65~85℃的条件下,结合频率为0.7-1.2ghz的微波对浆液进行处理5-10min,然后60℃的条件下保温20-40min,得到改性溶液;水解:在改性溶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加入量为6000-18000u/g改性溶液,调节ph为4.5-6,结合频率为8000-9500mhz的微波对改性溶液进行水解处理10-20min,然后降温至4~10℃,恒温放置10-20min;结合频率为4000-6000mhz微波进行处理5-15min,停止反应,得到水解溶液;水解先加入木瓜蛋白酶,以较高频率的微波辅助水解,该频率下使得蛋白大分子多肽键或者氨基酸侧链产生相干、有序的震动,且溶液升温,促进水解效率,然后大幅度降温,再通过较低频率的微波进行处理,结合间断式的微波处理能够缓冲微波能量,维持微波能量的平衡,不破坏蛋白中所要获取的肽段,提取效率大大提高;灭活:将水解溶液加热至95~115℃,处理15~25min,得到灭活水解液;过滤:将灭活水解液降温至20~30℃,使用8000-11000分子量的超滤膜过滤取滤液;超滤过程施加的压力为0.1-0.2mpa;该分子量下能够除去未水解大分子蛋白和肽段,获取水蛭素和其他易于人体吸收的肽段、氨基酸和小分子;干燥:-35~-20℃的真空条件下,对滤液进行干燥,得到水蛭蛋白多肽粉。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的应用,将上述的水蛭蛋白多肽粉用于制备酒;酒包括按浓度计的以下有效成分:在以上酒精浓度下,提取的水蛭蛋白多肽粉具有较好的活性,水蛭蛋白多肽粉与其他成分和酒精的协同作用下,该酒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凝、抗血栓,改善血液循环和降血脂的功效。实施例1:一种水蛭蛋白多肽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预处理:取天然水蛭,加入浓度为18g/l氯化钠溶液浸泡15min;然后除去氯化钠溶液;磨浆:在经预处理的天然水蛭中加入纯水并通过醋酸溶液调节ph至6;匀浆,滤去杂质,得到浆液;改性: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结合频率为0.8ghz的微波对浆液进行处理10min,然后60℃的条件下保温30min,得到改性溶液;水解:在改性溶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加入量为15000u/g改性溶液,调节ph为5,结合频率为8500mhz的微波对改性溶液进行水解处理18min,然后降温至9℃,恒温放置15min;结合频率为5800mhz微波进行处理8min,停止反应,得到水解溶液;灭活:将水解溶液加热至115℃,处理20min,得到灭活水解液;过滤:将灭活水解液降温至30℃,使用10000分子量的超滤膜过滤取滤液;超滤过程施加的压力为0.2mpa;干燥:-25℃的真空条件下,对滤液进行干燥,得到水蛭蛋白多肽粉。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改性: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结合频率为1.1ghz的微波对浆液进行处理10min,然后60℃的条件下保温30min,得到改性溶液。预处理、磨浆、水解、灭活、过滤和干燥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水解:在改性溶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加入量为6000-18000u/g改性溶液,调节ph为6,结合频率为9500mhz的微波对改性溶液进行水解处理12min,然后降温至5℃,恒温放置15min;结合频率为4500mhz微波进行处理13min,停止反应,得到水解溶液。预处理、磨浆、水解、灭活、过滤和干燥步骤和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对比例1采用常规技术对蛋白进行改性:改性: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对浆液进行处理10min,然后60℃的条件下保温30min,得到改性溶液;其余步骤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对比例2的水解步骤中并不经过降温和间断微波处理:水解:在改性溶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加入量为6000-18000u/g改性溶液,调节ph为5,结合频率为8500mhz的微波对改性溶液进行水解处理26min,停止反应,得到水解溶液;其余步骤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对比例3采用常规技术对蛋白进行水解并不经过降温步骤:水解:在改性溶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加入量为6000-18000u/g改性溶液,调节ph为5,结合频率为8500mhz的微波对改性溶液进行水解处理18min;结合频率为5800mhz微波进行处理8min,停止反应,得到水解溶液;其余步骤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测定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肽含量和收率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格1所示:表格1肽含量和收率进行检测从表格1可得,微波辅助水解的方式能够明显提高肽含量比例和收率,其中对比例2省略了水解步骤中的间断微波和降温步骤,虽然肽含量比例和收率比对比例1、3高,但对于实施例1-3仍然较低,说明间断微波结合降温对水蛭蛋白多肽粉的提取有积极的作用。实施例4:将实施例1得到的水蛭蛋白多肽粉,用于制备酒,酒包括按浓度计的以下有效成分:在米酒中加入水蛭蛋白多肽粉、葡萄糖酸锌(zn2+的来源)、碳酸钙ca2+的来源)、硫酸镁(mg2+的来源)、磷酸铁(fe3+和po43-的来源),浸泡3个月以上,过滤后得到水蛭蛋白多肽酒。对得到的酒进行检测,感官检测如表格2所示,性质检测如表格3所示:表格2实施例4的感官检测项目感官结果色泽透明带玫瑰红色滋味及香味具有芳香味、微苦、蜜甜滋味;米酒香味,无异味风味入口柔和和细腻、无刺喉感觉、没悬浮物组织形态澄清透明,久置后有少量沉淀物表格3性质检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