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9171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uv行业中多元醇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收率高、合成过程中高聚物少、合成反应更安全、废水更少的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常规生产uv单体过程中,丙烯酸与多元醇的合成分为酯化、精制、脱溶、过滤四个部分,酯化过程中通常是常压反应,采用环已烷、正庚烷、甲苯、醋酸丁酯、以上两种多种或多种的混合溶剂做为溶剂,通常起到溶解、带水、阻聚等功能。酯化过程中产生的水通过与以上溶剂的共沸带走,经分层后,水分出,溶剂回流,直至酯化结束。酯化结束后,采用热水、固体烧碱(或固体烧碱的水溶液)、盐水等进行洗涤,并静置分水。然后脱除溶剂,并过滤得成品。在现有的工艺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溶剂体系,都有各自的缺点,都不能综合的解决提高收率、减少高聚物、提高反应安全、减少废水cod排放总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收率高、合成反应更安全、废水中的cod总量更低的多元醇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多元醇和丙烯酸加入到反应容器内,然后加入甲苯或甲苯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羟基苯甲醚,硫酸铜和甲基磺酸,加热升温,并开启真空泵抽真空,保持反应体系负压保持反应体系绝压在20kpa~70kpa之间,温度控制在75~100℃之间,反应生成的水反应生成的水随着丙烯酸、甲苯或甲苯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共沸并通过填料柱进行汽液交换,汽相冷却为液体后分层,下层水不断分出,上层丙烯酸和甲苯或甲苯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作为填料柱的回流液,流经填料柱,最终流向反应釜。直至反应体系的酸值在30~55mgkoh/g;

(2)然后降温至50~65℃,并补加甲苯,然后加入水洗涤并静置分水,然后加入碳酸钠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并静置分水;

(3)中和结束后,补加对羟基苯甲醚,然后真空脱溶,脱除甲苯和环己烷,温度控制为85~92℃,真空度绝压控制在10~25kpa,得到的多元醇丙烯酸酯。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反应容器上安装有电动搅拌装置、温度计、分水器和冷凝器、真空泵。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步骤(1)反应体系绝压在25kpa~65kpa之间,温度控制在78~95℃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多元醇、丙烯酸、甲苯或甲苯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羟基苯甲醚,硫酸铜和甲基磺酸的质量用量比为1~1.5:2~2.5:2.5~7:0.1~0.15:0.0015~0.004:0.0015~0.003:0.06~0.15。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醇为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丙烷。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铜可用氯化铜替代。

本发明所述的多元醇丙烯酸酯的酯化合成方法,甲苯为通常商品甲苯,而甲苯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是指甲苯含量超过50%(质量比),环己烷含量低于50%(质量比)的混合溶剂。本发明反应过程中,甲苯(或甲苯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作用不仅仅是酯化过程中的共沸带水,同时也起到溶解、阻聚、调节反应温度和降低反应粘度等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收率高,新合成工艺的收率比现有的合成工艺的收率高2~11%。

2、本发明合成过程中高聚物少,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新工艺由于提高了成品收率,因此高聚物含量比现有合成工艺的高聚物含量低1~3%。

3、本发明合成反应更安全。利用甲苯对丙烯酸的阻聚作用,同时采用负压工艺,温度更低,因此阻聚作用更好,合成反应更安全。

4、本发明废水中的cod总量更少,有利于环保的要求。由于新工艺的收率高,因此废水中的丙烯酸酯和高聚物更少,直接导致废水中的cod总量减少30%以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制备

在装有电动搅拌、温度计、分水器、填料柱、冷凝器、真空泵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110g季戊四醇、188g丙烯酸、100g甲苯和60g环己烷、0.3g对羟基苯甲醚,0.3g硫酸铜、6g甲基磺酸,加热升温,并开启真空泵抽真空,保持系统绝压在22kpa~60kpa之间,温度控制在80~82℃之间,反应生成的水随着甲苯共沸并冷却分层,水不断分出,直至反应体系的酸值在40~45mgkoh/g。降温至60~65℃,并补加250g甲苯。然后加入50g水洗涤并静置分水,然后加入110g碳酸钠水溶液和120g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并静置分水。中和结束后,补加0.07g对羟基苯甲醚,然后真空脱溶,脱除甲苯,温度控制为88~92℃,真空度为10~25kpa(绝压),得到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成品指标为:酸值≤0.1mgkoh/g,色泽≤25apha。过滤得成品218g,收率为90%(以季戊四醇计):

实施例2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制备

在装有电动搅拌、温度计、分水器、填料柱、冷凝器、真空泵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100g双季戊四醇、200g丙烯酸、380g甲苯、10g环己烷、0.1g对羟基苯甲醚,0.25g硫酸铜、15g甲基磺酸,加热升温,并开启真空泵抽真空,保持系统绝压在40kpa~60kpa之间,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反应生成的水随着甲苯、环己烷共沸并冷却分层,水不断分出,直至反应体系的酸值在50~55mgkoh/g。降温至50~55℃,并补加300g甲苯。然后加入100g水洗涤并静置分水,然后加入220g碳酸钠水溶液和550g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并静置分水。中和结束后,补加0.09g对羟基苯甲醚,然后真空脱溶,脱除甲苯和环己烷,温度控制为88~92℃,真空度为10~25kpa(绝压),得到的双季戊四醇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指标为:酸值≤0.1mgkoh/g,色泽≤25apha。过滤得成品182g,收率为88%(以双季戊四醇计)。

实施例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制备

在装有电动搅拌、温度计、分水器、填料柱、冷凝器、真空泵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130g三羟甲基丙烷、220g丙烯酸、60g甲苯和30g环己烷、0.1g对羟基苯甲醚,0.15g氯化铜、12g甲基磺酸,加热升温,并开启真空泵抽真空,保持系统绝压在30kpa~55kpa之间,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反应生成的水随着甲苯共沸并冷却分层,水不断分出,直至反应体系的酸值在30~35mgkoh/g。降温至50~55℃,并补加180g甲苯。然后加入100g水洗涤并静置分水,然后加入115g碳酸钠水溶液和800g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并静置分水。中和结束后,补加0.06g对羟基苯甲醚,然后真空脱溶,脱除甲苯,温度控制为88~92℃,真空度为10~25kpa(绝压),得到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指标为:酸值≤0.1mgkoh/g,色泽≤25apha,酯含量≥98%。过滤得成品281g,收率为98%(以三羟甲基丙烷计)。

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

在装有电动搅拌、温度计、分水器、冷凝器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110g季戊四醇、195g丙烯酸、220g甲苯、7.7g对甲苯磺酸、0.66g对叔丁基邻苯二酚,0.33g吩噻嗪、1.1g活性炭,常压加热升温至体系呈回流状态,甲苯与水共沸将反应生成的水不断通过分水器带出体系之外,直至不再有水从出并且反应液温度稳定,可视为酯化反应终点,整个酯化反应过程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为103~115℃之间,反应体系的酸值大约为40~45mgkoh/g。降温至70~80℃,向反应液中加入88g固体氢氧化钠,重新升温使体系保持回注状态1~1.5小时,生成的水量水与甲苯共沸带出体系之外。中和完成后,体系降温至30~40℃,滤去固体物质,加入0.7g对羟基苯甲醚,真空状态下脱除甲苯,脱除甲苯过程的最终温度为100±5℃,真空度为40~50mmhg。得到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酸值≤0.1mgkoh/g,色泽≤40apha。过滤得成品196g,收率为81%(以季戊四醇计)。

本发明实施例1至3与对比实施例4相比,得率更高,得到的多元醇丙烯酸酯色泽优,且反应废水中的丙烯酸酯和高聚物更少,直接导致废水中的cod总量减少30%以上,取得了非常好的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