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炔烃加氢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167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物的合成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炔烃加氢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炔烃加氢主要是催化剂的改进,通过改变催化剂的性能和选择性,来改善工艺条件,现有炔烃工艺通常采用兰州化工研究院提供的催化剂进行现有加氢工艺的改进,但此炔烃加氢工艺不仅选择性偏低,工艺处理过程复杂,能耗与生产成本高;而且工艺流程中炔烃存在时间较长,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炔烃加氢工艺中提高催化剂性能和选择性炔烃加氢工艺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炔烃加氢工艺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具有物料进入端和产物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物料进入端连通的物料预处理装置,和将所述物料进入端与所述产物输出端连通的第一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洗塔,所述水洗塔灌装有脱盐水;物料由所述水洗塔的输入端进入,所述水洗塔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的物料进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聚结器,所述聚结器中安装有滤芯;

所述水洗塔的输出端与所述聚结器连通;

所述聚结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的物料进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水洗塔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聚结器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出料冷却器,所述反应器的产物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冷却器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冷却器的输出端与反应器的物料输入端通过第二循环回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进料罐,所述进料罐的输入端与所述聚结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料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的物料进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进料泵,所述进料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料罐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料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的物料进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分离罐和废气冷凝器,其中:

所述分离罐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分离罐的输入端与所述反应器的产物输出端连通,所述分离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冷却器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分离罐的第二输出端与废气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出料泵,所述出料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分离罐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出料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冷却器的输入端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炔烃加氢工艺系统通过物料预处理装置对进入反应器之前的物料进行预处理,消除对反应器中催化剂造成毒性的杂质,改善了催化剂的使用状态,延长了催化剂使用与再生周期,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

循环回路的设置,有效的降低了反应器中的炔烃浓度,降低高浓度炔烃的危险,并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炔烃加氢工艺系统,包括反应器r-3101,所述反应器r-3101具有物料进入端和产物输出端,还包括与所述物料进入端连通的物料预处理装置,和将所述物料进入端与所述产物输出端连通的第一循环回路,具体的,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为输气管。

来自罐区的炔烃原料存储在原料罐v-3103中,原料罐v-3103的输出端通过原料泵p-3103与物料预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通,原料泵p-3103将炔烃原料送入物料预处理装置,通过物料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炔烃物料和h2一起通过物料进入端进入反应器r-3101,反应器r-3101内置有催化剂,炔烃物料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产物烯烃及没有反应的炔烃和h2由产物输出端输出。

反应产物一部分作为产品外送,一部分通过第一循环回路循环到反应器r-3101入口,与进料的炔烃混合后一起进入反应器r-3101。第一循环回路有如下作用:1.降低炔烃浓度,因为加氢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果浓度过高,反应热会巨大,并且反应器r-3101中的炔烃会剧烈反应,容易发生危险。2.通过第一循环回路调节反应器r-3101入口物料的温度,使反应器r-3101不需要额外的加热设备来控制反应器r-3101床层的温度,降低能耗。3.及时带走反应热。第一回路循环物料量是进料量的10~15倍。可以及时带走反应热,保护催化剂,同时降低炔烃自聚结焦的概率。

所述物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洗塔t-3101,物料由所述水洗塔t-3101的输入端进入,所述水洗塔t-3101灌装有脱盐水;水洗塔t-3101中脱盐水依靠重力自上向下走,然后在水洗塔t-3101底部排入污水管网。水洗塔t-3101中的物料依靠浮力自下向上走,物料与水在塔盘上达到传质作用,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脱除掉物料中对催化剂有毒有害的杂质。

所述水洗塔t-3101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r-3101的物料进入端连通,将脱除对催化剂有害物质的物料输入到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物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聚结器f-3105,所述聚结器f-3105中安装有滤芯;所述水洗塔t-3101的输出端与所述聚结器f-3105的输入端连通;经过水洗塔t-3101后的物料进入聚结器f-3105,在聚结器f-3105滤芯的作用下,使物料中的游离状的水吸附在滤芯上,形成大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聚结器f-3105下部的脱水包中,使得物料中的水得以脱出。

所述聚结器f-3105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r-3101的物料进入端连通,经过聚结器f-3105脱水处理的物料进入反应器r-3101进行加氢反应。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物料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器f-3104,所述水洗塔t-3101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器f-310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过滤器f-3104的输出端与所述聚结器f-3105的输入端连通。过滤器f-3104将原料中固体杂质过滤出来,主要目的是用来保护聚结器f-3105滤芯,聚结器滤芯极容易破碎,过滤出物料中固体杂质,极大降低聚结器滤芯破损几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出料冷却器e-3103,所述反应器r-3101的产物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冷却器e-3103的输入端连通。出料冷却器e-3103中的循环水将通过其的反应产物降至常温。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料冷却器e-3103的输出端与反应器r-3101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循环回路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为输气管。

由出料冷却器e-3103输出的反应产物,一部分经过提纯处理后作为产品外送,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循环回路作为循环物料重新进入反应器r-3101,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将经过冷却处理后的一部分产品循环到反应器r-3101入口,与进料的炔烃混合后一起进入反应器r-3101,使反应器r-3101不需要额外的冷却设备来控制反应器r-3101床层的温度,降低能耗。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进料罐v-3101,所述进料罐v-3101的输入端与所述聚结器f-3105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料罐v-3101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r-3101的物料进入端连通。进料罐v3101的作用是为炔烃加氢反应器r-3101提供一个平稳连续进料的条件,为装置进料中断等突发状况增加处置时间,并且不影响装置运行。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进料泵p-3101,所述进料泵p-3101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料罐v-310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料泵p-3101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器r-3101的物料进入端连通,所述进料泵p-3101将进料罐v-3101中的炔烃物料送入到反应器r-3101。

优选地,进料泵p-3101与反应器r-310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器e-3101,用于将炔烃物料加热到合适温度,温度升高后的炔烃物料进入到反应器r-3101进行反应。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分离罐v-3102和废气冷凝器e-3102,其中:分离罐v-3102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离罐v-3102的输入端与反应器r-3101的产物输出端连通,分离罐v-3102的第一输出端与出料冷却器e-3103的输入端连通;分离罐v-3102在罐内对反应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分离罐的底部有一个切水包用于分离液相物料中的水分及一些重组分。

分离罐v-3102的第二输出端与废气冷凝器e-3102的输入端连通。从分离罐v-3102出来的气相物料进入废气冷却器e-3102中,经过冷却水冷却后温度降至40℃,部分气相被冷凝,被冷凝的液体从冷却器出来依靠重力作用通过一根开槽的进口管线直接回到分离罐v-3102液相中,以回收分离罐v-3102出口气相中大部分的c4物料。尾气冷却器中不能被冷凝的气相物料中主要为甲烷和氢气。通过调节此气相排放量可以控制反应器的操作压力,为使加氢反应器达到最好的选择性,需要随反应器r-3101进口温度的提高而提高相应的操作压力。

优选地,所述炔烃加氢工艺系统还包括出料泵p-3102,所述出料泵p-3102的输入端与所述分离罐v-310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出料泵p-3102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冷却器e-310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出料泵p-3102用于将所述分离罐v-3102分离处理得到的产物送入到出料冷却器e-3103,反应产物经过冷却处理后,一部分作为产品外送,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循环回路进入反应器r-3101,以降低炔烃物料的浓度和调节反应温度。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显然,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变形,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