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嘌呤生物碱及其作为抗RSV病毒药物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926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嘌呤生物碱及其作为抗rsv病毒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简称合胞病毒,rsv,也属副粘病毒科),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病毒科。rsv感染会引发肺炎和多种下呼吸道疾病,每年全世界至少有300万婴幼儿因为rsv病毒感染而入院,其中至少有16万人死亡,因此rsv也被称为儿童杀手(science,2013,342,546-547)。目前没有可应用于临床的疫苗,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是唯一应用于临床的化学治疗药物(j.med.chem.2008,51,875–896)。综上所述,开发预防和/或治疗rsv感染引起的疾病的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嘌呤生物碱、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嘌呤生物碱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取整株连翘叶黄芩,避光阴干5-10天后,粉碎20-100目,得细粉备用;

(2)提取:将步骤(1)得到的细粉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提取液冷冻干燥得醇提物,将醇提物悬浮于适量的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各萃取2次,分别合并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浓缩,得石油醚部位浸膏、乙酸乙酯部位浸膏,备用;

(3)纯化:步骤(2)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浸膏,依次经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2)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用量与水的体积用量相同;步骤(3)中所述的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中固定相为200~300目硅胶,流动相为20%–40%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洗脱体积优选为2-3个柱体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采用的色谱柱为半制备c18色谱柱,kromasil,7μm,10×250mm,以40%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上述混合溶剂百分比均为体积百分比。

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步骤(2)中适量的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醇提物的量,合理进行选择水的用量,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时,每次使用的石油醚或乙酸乙酯的体积与上述水的体积用量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以上述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以上述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该药物组合物还包括其他抗病毒药物。进一步还包括药用辅料(例如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抗病毒药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疾病。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rsv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非毒性的无机或有机酸和/或碱的加成盐,可参见“saltselectionforbasicdrugs”,int.j.pharm.(1986),33,201–21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首次从连翘叶黄芩中分离得到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本发明分离纯化方法简便、易行;(2)本发明分离得到的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下面提供的实施例对其做了更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供更好的理解发明而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或实施原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内容。

实施例1

(1)粉碎:取整株连翘叶黄芩(3kg),避光阴干5天后,粉碎20-100目,得细粉备用;

(2)提取:将步骤(1)得到的细粉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20-40min,合并提取液冷冻干燥得醇提物,将醇提物悬浮于适量的水(3l)中,依次用石油醚(3l)、乙酸乙酯(3l)各萃取2次,分别合并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浓缩,得石油醚部位浸膏、乙酸乙酯部位浸膏,备用;

(3)纯化:取步骤(2)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浸膏,先进行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固定相:200~300目硅胶,流动相为20%–40%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洗脱3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固定相:半制备c18色谱柱(kromasil,7μm,10×250mm),以40%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得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hplc纯度为98.9%。结构确证数据:

式i:1hnmr(cdcl3,400mhz)和13cnmr(cdcl3,100mhz),见表1;hresimsm/z235.1205[m+h]+(calcdforc11h15n4o2,235.1195).

表1

实施例2

本发明式ⅰ结构的嘌呤生物碱的抗病毒活性

本发明式ⅰ结构的嘌呤生物碱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活性按照文献:zhang,y.j.;stein,d.a.;fan,s.m.;wang,k.y.;kroeker,a.d.;meng,x.j.;iversen,p.l.;matson,d.o.vet.microbiol.2006,117(2-4),117-129或者grassauer,a.;weinmuellner,r.;meier,c.;pretsch,a.;prieschl-grassauer,e.;unger,h.,virol.j.2008,5,107.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试,或者可按照现有技术中其他类似文献中报道的方法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式ⅰ结构的嘌呤生物碱对rsv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小于1μm,且半数中毒浓度(tc50)大于100μm,抑毒指数(ti)=tc50/ec50大于100,而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约为20μm,抑毒指数(ti)=tc50/ec50大于100,可见本发明式i结构的嘌呤生物碱对rsv的抑制活性显著优于利巴韦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