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516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培养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的容器,是一种适用于细胞培养过程中方便添加试剂的细胞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通过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增殖的细胞,培养细胞可进行形态学以及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观察,细胞培养是生命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细胞培养基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提供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细胞培养容器主要有培养瓶、培养皿、培养板、培养离心管等,当细胞培养实验中需添加实验试剂时,需要打开容器的盖子才能完成添加试剂的操作。打开容器的盖子添加试剂会增加细胞实验的操作量,特别是大批量样品进行相同操作时,操作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同时,频繁打开盖子,也增加培养体系被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的容器,该容器的本体或盖子上附带一种类似注射器的试剂注入装置,该装置中存放细胞实验过程中需添加的试剂,待细胞培养到规定的时间,将试剂注射入培养体系中,减少细胞培养过程中开盖所带来的繁重工作量和可能带来的培养体系被污染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用的试剂添加方法应用注射器注入的原理,其装置由容器本体、盖子和至少一个注射装置组成;其中,所述注射装置整合在容器本体和/或盖子上;所述注射装置由壳体和可沿所述壳体内壁移动的柱塞组成,所述柱塞上设置有空心室。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容器本体和/或盖子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室设于所述柱塞中靠近容器本体和/或盖子的一侧;向所述容器本体内推动所述柱塞时,所述空心室至少有部分露出所述壳体,以保证存放在其中的药剂可以进入容器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装置的形状为圆柱形、方柱形或多边柱形。

本发明中所述容器本体、盖子和注射装置均可使用塑料材质制作。

所述空心室中用于存放细胞培养或细胞实验用的试剂。所述试剂可以为液体或固体粉末。

添加试剂前,试剂通过柱塞的底与细胞培养容器的内部空间分开;添加试剂时,将柱塞向内推,使空心室与细胞培养容器的内部空间连通,试剂加入细胞培养体系。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注射装置整合在容器本体或盖子上,实验过程中的试剂添加不需要开盖即可完成,减少实验操作的步骤,提升实验的效率。2、注射装置可以实现在不开盖的情况下完成试剂添加操作,可以减少因开盖造成的培养体系污染的风险,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注射装置注入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注射装置注入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

2-盖子

3-注射装置。

4-壳体

5-柱塞

6-空心小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细胞培养容器由容器本体1、盖子2和注射装置3组成;其中,注射装置3整合在容器本体1和/或盖子2上;所述注射装置由壳体4和可沿所述壳体内壁移动的柱塞5组成,所述柱塞上设置有空心室6。壳体6与容器本体1和/或盖子2连通。空心室6设于柱塞5中靠近容器本体1和/或盖子2的一侧,向容器本体1内推动柱塞2,空心室6至少有部分露出壳体4。

细胞培养容器的容器本体1、盖子2和注射装置3可使用塑料材质制作,注射装置3可以整合在容器本体1上,也可以整合在盖子2上。注射装置3可以是圆柱形、方柱形或多边柱形。添加试剂前,试剂通过柱塞5的底与培养容器的内部空间分开;添加试剂时,将柱塞5向内推,使空心室5与培养容器的内部空间连通,试剂加入细胞培养体系。试剂添加过程只需把柱塞5向内推,整个操作不需要打开盖子,操作简便、不易受到外界的污染,特别适合试剂加样量固定的大批量细胞培养实验。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例用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的描述。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的淋巴细胞的培养基为rpmi1640基础培养基,主要添加试剂为植物血凝素(pha)、5-溴脱氧尿嘧啶(brdu)、秋水仙素。有丝分裂原pha为蛋白质,溶液需冷冻保存,不宜反复冻融,制成干粉可与rpmi1640基础培养基在同样的冷藏环境下保存;核苷酸掺入物brdu在紫外光下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秋水仙素需要在细胞收获前4-8小时加入。培养容器的本体1选择15ml无菌离心管,本体1中存放rpmi1640基础培养基(含抗生素和肝素抗凝剂),盖子2为离心管盖,离心管盖上整合3个方柱形注射装置3,按实验设计的用量分别存放pha干粉,brdu溶液和秋水仙素,培养体系和试剂均在冷藏条件下保存。接种外周血淋巴细胞后,通过往离心管里推动注射装置3的柱体4,加入相应的pha和brdu,培养48小时后,用同样的方法加入秋水仙素。外周血淋巴细胞接种完成后添加试剂的步骤无需开盖,操作简便,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容器。该细胞培养容器由容器本体、盖子和至少一个注射装置组成;其中,所述注射装置整合在容器本体和/或盖子上;所述注射装置由壳体和可沿所述壳体内壁移动的柱塞组成,所述柱塞上设置有空心室。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注射装置整合在容器本体或盖子上,实验过程中的试剂添加不需要开盖即可完成,减少实验操作的步骤,提升实验的效率。2、注射装置可以实现在不开盖的情况下完成试剂添加操作,可以减少因开盖造成的培养体系污染的风险,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朝贤;张文;惠长野;杨学琴;刘征宇;李丽梅;陈钰婷;黄先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1.01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