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7076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酰乙醇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油酰乙醇胺是一种天然的脂肪酸乙醇胺,脂肪酸乙醇胺是在动物体内自然产生的油脂家族,他们的生理学功能在50年前就被发现,但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油酰乙醇胺是人们在研究肥胖症药物时发现的一种内源性油脂,是内生大麻素的一种天然类似物,油酰乙醇胺是在受刺激情况下在细胞内产生的,它出现在所有可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的组织中包括大脑,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油酰乙醇胺的合成工艺复杂,后期纯化过程操作繁复,不适合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该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0.3~0.5g的油酸溶于盛放有5~10ml二氯甲烷的玻璃器皿中,并在-15~-10℃的低温下搅拌5~8min;

s2:将10~15ml的混合溶液缓慢滴入玻璃器皿内,并在15~20min内滴加完毕,在滴加1~3滴n,n-二甲基甲酰胺,在-15~-10℃的低温下搅拌2~3h;

s3:将0.05~0.1ml的乙醇胺溶于5~10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3~0.5ml的三乙胺,在干燥的氮气保护环境下搅拌均匀,制得酰氯溶液;

s4:把制得的酰氯溶液缓慢滴入胺的混合液中,并在-15~-10℃的低温下搅拌2~3h;

s5:搅拌均匀后,用10%碳酸钠溶液10~20ml水洗,其中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10~20ml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减压浓缩,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

s6:向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中加入足量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随后向该悬浮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四氯化碳溶液,随后蒸馏去除油酰乙醇胺粗品中的杂质;

s7:随后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油酰乙醇胺纯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混合溶液为草酰氯和二氯甲烷混合液,其中草酰氯:二氯甲烷=1:1.6。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使用玻璃棒插入玻璃器皿的溶液中,先以顺时针搅拌三圈,随后再以逆时针搅拌三圈,直至搅拌均匀无沉淀现象。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在硅胶柱层析过程中,采用干法装柱,将硅胶通过漏斗装入柱内,用橡皮锤敲打硅胶柱使硅胶装填连续均匀、紧密,中间不应断,形成一细流慢慢加入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提纯率高,制备的油酰乙醇胺的纯品无杂质,适用于工厂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该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0.3g的油酸溶于盛放有5ml二氯甲烷的玻璃器皿中,并在-15℃的低温下搅拌5min;

s2:将10ml的混合溶液缓慢滴入玻璃器皿内,并在15min内滴加完毕,在滴加1滴n,n-二甲基甲酰胺,在-15℃的低温下搅拌2h,混合溶液为草酰氯和二氯甲烷混合液,其中草酰氯:二氯甲烷=1:1.6;

s3:将0.05ml的乙醇胺溶于5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3ml的三乙胺,在干燥的氮气保护环境下搅拌均匀,制得酰氯溶液,使用玻璃棒插入玻璃器皿的溶液中,先以顺时针搅拌三圈,随后再以逆时针搅拌三圈,直至搅拌均匀无沉淀现象;

s4:把制得的酰氯溶液缓慢滴入胺的混合液中,并在-15℃的低温下搅拌2h;

s5:搅拌均匀后,用10%碳酸钠溶液10ml水洗,其中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10ml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减压浓缩,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

s6:向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中加入足量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随后向该悬浮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四氯化碳溶液,随后蒸馏去除油酰乙醇胺粗品中的杂质;

s7:随后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油酰乙醇胺纯品,在硅胶柱层析过程中,采用干法装柱,将硅胶通过漏斗装入柱内,用橡皮锤敲打硅胶柱使硅胶装填连续均匀、紧密,中间不应断,形成一细流慢慢加入管内。

实施例二

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该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0.5g的油酸溶于盛放有10ml二氯甲烷的玻璃器皿中,并在-10℃的低温下搅拌8min;

s2:将15ml的混合溶液缓慢滴入玻璃器皿内,并在20min内滴加完毕,在滴加3滴n,n-二甲基甲酰胺,在-10℃的低温下搅拌h,混合溶液为草酰氯和二氯甲烷混合液,其中草酰氯:二氯甲烷=1:1.6;

s3:将0.1ml的乙醇胺溶于10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5ml的三乙胺,在干燥的氮气保护环境下搅拌均匀,制得酰氯溶液,使用玻璃棒插入玻璃器皿的溶液中,先以顺时针搅拌三圈,随后再以逆时针搅拌三圈,直至搅拌均匀无沉淀现象;

s4:把制得的酰氯溶液缓慢滴入胺的混合液中,并在-10℃的低温下搅拌3h;

s5:搅拌均匀后,用10%碳酸钠溶液20ml水洗,其中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20ml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减压浓缩,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

s6:向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中加入足量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随后向该悬浮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四氯化碳溶液,随后蒸馏去除油酰乙醇胺粗品中的杂质;

s7:随后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油酰乙醇胺纯品,在硅胶柱层析过程中,采用干法装柱,将硅胶通过漏斗装入柱内,用橡皮锤敲打硅胶柱使硅胶装填连续均匀、紧密,中间不应断,形成一细流慢慢加入管内。

实施例三

一种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该油酰乙醇胺的化学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0.4g的油酸溶于盛放有5~10ml二氯甲烷的玻璃器皿中,并在-13℃的低温下搅拌6min;

s2:将12ml的混合溶液缓慢滴入玻璃器皿内,并在17min内滴加完毕,在滴加2滴n,n-二甲基甲酰胺,在-13℃的低温下搅拌2.5h,混合溶液为草酰氯和二氯甲烷混合液,其中草酰氯:二氯甲烷=1:1.6;

s3:将0.08ml的乙醇胺溶于8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4ml的三乙胺,在干燥的氮气保护环境下搅拌均匀,制得酰氯溶液,使用玻璃棒插入玻璃器皿的溶液中,先以顺时针搅拌三圈,随后再以逆时针搅拌三圈,直至搅拌均匀无沉淀现象;

s4:把制得的酰氯溶液缓慢滴入胺的混合液中,并在-14℃的低温下搅拌2h;

s5:搅拌均匀后,用10%碳酸钠溶液15ml水洗,其中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15ml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减压浓缩,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

s6:向制得油酰乙醇胺粗品中加入足量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随后向该悬浮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四氯化碳溶液,随后蒸馏去除油酰乙醇胺粗品中的杂质;

s7:随后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固体的油酰乙醇胺纯品,在硅胶柱层析过程中,采用干法装柱,将硅胶通过漏斗装入柱内,用橡皮锤敲打硅胶柱使硅胶装填连续均匀、紧密,中间不应断,形成一细流慢慢加入管内。

采用造模分组的方法观察油酰乙醇胺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代谢、肝脏脂质水平以及过氧化脂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油酰乙醇胺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选取雄性sd大鼠,体重在100±5g,并与实验前人工饲养一周,将大鼠按血脂水平平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油酰乙醇胺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其中高脂饲料的组分为:2%胆固醇、0.5%胆酸钠、10%猪油、5%黄豆、5%蔗糖、77.5%基础饲料。造模14天后,各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本发明中制备的油酰乙醇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天一次。正常对照组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并持续21天。每周测定大鼠体重,动物处理前12h禁食不禁水,然后以4%水合氯醛10ml/kg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病理切片观察血液中脂肪沉积情况;

附表一:油酰乙醇胺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根据表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脂血症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p<0.01),表明大鼠高脂模型造模成功,连续给药21天后,油酰乙醇胺能够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同时对高密度脂蛋白(hdl)有一定的升高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