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978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三氟氯乙烯(pctfe)是三氟氯乙烯的均聚物,是结晶性的高分子。它具有在主碳链周围还有氟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分子结构中的f原子使聚合物具有化学惰性,cl原子则使聚合物具有透明性、热塑性与硬度。所以聚三氟氯乙烯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优良的介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的聚合物。在所有的塑料中,具有最低的水汽渗透率,不渗透任何气体,不助燃,是一种良好的屏障聚合物。pctfe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耐低温器件、医用、化工等领域。但是聚三氟氯乙烯却存在不易注塑成型、冲击性能差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三氟氯乙烯41-49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4-8份、聚乙二醇醚11-19份、对羟基苯甲酸7-15份、丙烯酸丁酯18-2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三氟氯乙烯43-47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5-7份、聚乙二醇醚13-17份、对羟基苯甲酸9-13份、丙烯酸丁酯20-2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三氟氯乙烯4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6份、聚乙二醇醚15份、对羟基苯甲酸11份、丙烯酸丁酯22份。

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其质量5-6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将对羟基苯甲酸与其质量10-11倍的50%乙醇混合,制得对羟基苯甲酸溶液;

2)将聚三氟氯乙烯粉碎、过100-150目筛,然后与对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加热至105-110℃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2.2h;然后加入聚乙二醇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升温至152℃,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45-50min,制得混合物a;

3)将混合物a与丙烯酸丁酯混合,升温至2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55-60min,再在238℃的温度下搅拌70-75min,加热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150-180r/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250r/min。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在电子电气、医用、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聚三氟氯乙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聚乙二醇醚、对羟基苯甲酸、丙烯酸丁酯并通过上述工艺制得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发生了协同作用,使材料易于加工成型,强度、耐磨性等性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医疗、化工等领域。本发明原料简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三氟氯乙烯41k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4kg、聚乙二醇醚11kg、对羟基苯甲酸7kg、丙烯酸丁酯18kg。

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其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将对羟基苯甲酸与其质量10倍的50%乙醇混合,制得对羟基苯甲酸溶液。将聚三氟氯乙烯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对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加热至1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2.2h;然后加入聚乙二醇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升温至152℃,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45min,制得混合物a;搅拌速度为150r/min。将混合物a与丙烯酸丁酯混合,升温至2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55min,再在238℃的温度下搅拌70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加热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三氟氯乙烯49k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8kg、聚乙二醇醚19kg、对羟基苯甲酸15kg、丙烯酸丁酯26kg。

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其质量6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将对羟基苯甲酸与其质量11倍的50%乙醇混合,制得对羟基苯甲酸溶液。将聚三氟氯乙烯粉碎、过150目筛,然后与对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加热至110℃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2.2h;然后加入聚乙二醇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升温至152℃,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50min,制得混合物a;搅拌速度为180r/min。将混合物a与丙烯酸丁酯混合,升温至2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60min,再在238℃的温度下搅拌75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加热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三氟氯乙烯43k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5kg、聚乙二醇醚13kg、对羟基苯甲酸9kg、丙烯酸丁酯20kg。

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其质量6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将对羟基苯甲酸与其质量11倍的50%乙醇混合,制得对羟基苯甲酸溶液。将聚三氟氯乙烯粉碎、过150目筛,然后与对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加热至108℃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2.2h;然后加入聚乙二醇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升温至152℃,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50min,制得混合物a;搅拌速度为180r/min。将混合物a与丙烯酸丁酯混合,升温至2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60min,再在238℃的温度下搅拌75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加热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三氟氯乙烯47k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7kg、聚乙二醇醚17kg、对羟基苯甲酸13kg、丙烯酸丁酯24kg。

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其质量6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将对羟基苯甲酸与其质量11倍的50%乙醇混合,制得对羟基苯甲酸溶液。将聚三氟氯乙烯粉碎、过150目筛,然后与对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加热至108℃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2.2h;然后加入聚乙二醇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升温至152℃,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50min,制得混合物a;搅拌速度为180r/min。将混合物a与丙烯酸丁酯混合,升温至2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60min,再在238℃的温度下搅拌75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加热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得。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冲击的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三氟氯乙烯45k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6kg、聚乙二醇醚15kg、对羟基苯甲酸11kg、丙烯酸丁酯22kg。

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其质量6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将对羟基苯甲酸与其质量11倍的50%乙醇混合,制得对羟基苯甲酸溶液。将聚三氟氯乙烯粉碎、过150目筛,然后与对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加热至108℃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2.2h;然后加入聚乙二醇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升温至152℃,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50min,制得混合物a;搅拌速度为180r/min。将混合物a与丙烯酸丁酯混合,升温至2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60min,再在238℃的温度下搅拌75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加热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得。

对比例1

除不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外,其原料及制备工艺与实施例5一致。

对比例2

只有聚三氟氯乙烯,其制备工艺与实施例5一致。

对比例3

只有聚三氟氯乙烯、对羟基苯甲酸,其制备工艺与实施例5一致。

对比例4

将各原料直接混合,加入实施例5添加的其它物质,升温至205℃并在该温度下密封搅拌处理60min,再在238℃的温度下搅拌75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加热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得。各原料的添加量与实施例5一致。

实施例6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所测得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gb/t1040-92》、《gb/t9841-88》、《gb/t1843-1996》等国家标准。

表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