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60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生产使用的管道化生产比较简单,转瓶的包扎对于生产有着较大缺陷,在生产中造成较大污染,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例如,瓶口包扎使用了称量纸,在倒液的时候容易造成液体泄漏;塞子的分装管道和过滤管道使用了纸套,由于不密封,在培养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包扎称量纸、牛皮纸时使用棉线进行包扎固定,在包扎过程中纤维容易脱落,使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增加,影响无菌室的整体无菌环境。在培养液的培养过程中,瓶塞需要重复的拔出,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综上所述,本领域尚缺乏一种污染小、操作方便的病毒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染小、操作方便的病毒生产装置,使用所述装置不容易产尘,生产过程中污染率明显得到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培养瓶(1),所述培养瓶用于培养病毒;

瓶口塞(6),所述的瓶口塞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

分装管(2),所述分装管用于进出培养液;

过滤管(4),所述过滤管上部设置有一过滤球(5),所述过滤球内部填充有过滤空气的过滤材料;

其中,所述分装管和过滤管的下部分别通过所述瓶口塞上的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进入所述培养瓶中,上部伸出瓶口塞;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的管壁分别与分装管和过滤管的管壁紧密贴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培养瓶为血清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分装管为不锈钢分装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过滤管为不锈钢过滤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瓶口塞为橡皮塞。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等于所述分装管的外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等于所述过滤管的外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分装管的下部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相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分装管的下部伸出所述瓶口塞,进入所述培养瓶中。

在另一优选例中,分装管的下部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过滤管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的距离。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过滤管伸入所述培养瓶中,且所述过滤管的下端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的距离为瓶高的1/10-5/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过滤管的下端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的距离为瓶高的1/5-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瓶口塞。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卡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滤球为可拆卸过滤球。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装置还有一可拆卸的堵头(3),所述堵头用于封闭所述分装管上部的管口。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包裹于培养瓶瓶口和瓶口塞。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过滤材料选自下组:无菌药棉、中空纤维,或其组合。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例的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是培养瓶,2是分装管,3是堵头,4是过滤管,5是过滤球,6是瓶口塞,7是固定件,601是第一通孔,602是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意外地发现,通过安装过滤装置和堵头,利用固定件固定,可以简化操作流程,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一种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培养瓶1,所述培养瓶用于培养病毒;瓶口塞6,所述的瓶口塞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分装管2,所述分装管用于进出培养液;过滤管4,所述过滤管上部设置有一过滤球5,所述过滤球内部填充有过滤空气的过滤材料;

其中,所述分装管和过滤管的下部分别通过所述瓶口塞上的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进入所述培养瓶中,上部伸出瓶口塞;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的管壁分别与分装管和过滤管的管壁紧密贴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装管为不锈钢分装管。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管为不锈钢过滤管。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瓶口塞为橡皮塞。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等于所述分装管的外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等于所述过滤管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分装管的下部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相平。所述过滤管伸入所述培养瓶中,且所述过滤管的下端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的距离为瓶高的1/10-5/10。更优选地,所述过滤管的下端与所述瓶口塞底部的距离为瓶高的1/5-2/5。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瓶口塞。优选地,所述固定件是一卡箍。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球为可拆卸过滤球。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还有一可拆卸的堵头3,所述堵头用于封闭所述分装管上部的管口。所述装置还包括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包裹于培养瓶瓶口和瓶口塞。

所述过滤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地,所述过滤材料选自下组:无菌药棉、中空纤维,或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不容易产尘,生产过程中污染率明显得到控制。现有的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的污染率高达20%。通过改进,室友本实用新型的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污染率不足3%,污染率明显得到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需理解,以下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方式,而不应当被认为是对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非本质的改动,这样的改动应当被视为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病毒管道化生产装置如图1。在百级层流罩下,将消毒处理过的分装管2和过滤管4分别塞入瓶口塞6的两个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中,第一通孔601和第二通孔602的管壁分别与分装管和过滤管的管壁紧密贴合(即第一通孔601的内径等于所述分装管的外径,第二通孔602的内径等于过滤管的外径)。过滤管上的过滤球5中填充有过滤空气的过滤材料(如无菌棉)。将瓶口塞塞紧于消毒处理过的培养瓶1,分装管2和过滤管4的下部伸入培养瓶中,用酒精棉擦拭瓶口。再用无纺布包扎瓶口,优选地将无纺布做成三角形,尖角穿过塞子的两个管道中间,用棉线绳子扎紧。最后用固定件7(如不锈钢卡箍)将包扎好的瓶口固定,完成所述管道化生产装置的安装。

在百级层流罩下,从分装管2向培养瓶1中加入培养液,优选地加入培养液的量为瓶总量十分之一。培养液加入完成后,用消毒处理过的堵头3堵住分装管2的管口,整个装置只通过过滤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用无纺布材质的布袋套住分装管2、过滤管4和培养瓶,并包扎,提供整个装置所需要的无尘环境。待培养完毕后,将所述布袋解开,拔出堵头3,将培养液从分装管2中倒出。倒出完毕后,用堵头3重新堵住分装管2。待下次使用时,将堵头3拔出,重复上述加入培养液及培养的过程即可。

整个过程,优选地在无菌、消毒的环境下操作,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