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9385发布日期:2018-09-18 19:5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了一种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给养殖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抗生素一直作为饲料促生长添加剂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抗生素在畜禽饲料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超标使用,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以及动物的二重感染,严重影响畜禽健康状况;同时会引起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不仅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及其安全性,还会导致人类体内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进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近二三十年来,抗药菌株的比率不断增加,人类医治细菌传染性疾病的难度越来越大,所需抗生素的有效使用剂量节节攀升,随着近年国家对抗生素的监管的加强,无抗养殖是今后养殖行业发展的总趋势,因此,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生产或调制出具有绿色、安全以及高效等诸多优点的饲料。其在替代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利用和缓解人畜争粮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的抑菌型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饲料原料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发酵剂进行发酵后,发酵饲料中产生抑菌物质,且发酵菌自身也具有抑菌的功效,能实现抗生素替代品的目的,本发明的发酵剂能提高饲料原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能发酵提高低值农副产品的营养价值,缓解人畜争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包含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的活菌数为1.05×1010~1.5×1010cfu/g。优选的,所述短小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4.0×109~5.6×109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2×109~7.3×109cfu/g,所述布拉迪酵母菌的活菌数为4.4×108~6.8×108cfu/g,所述屎肠球菌的活菌数为4.6×108~5.7×108cfu/g,所述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数为2.2×108~4.3×108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8×108~4.2×108cfu/g。上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培养:分别将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接种于灭菌后的独立培养基中培养,分别获得短小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布拉迪酵母菌菌液、屎肠球菌菌液、嗜热链球菌菌液和嗜酸乳杆菌菌液;(2)菌液复配:分别取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布拉迪酵母菌菌液、屎肠球菌菌液、嗜热链球菌菌液和嗜酸乳杆菌菌液,并将上述菌液混合均匀,经离心处理后取沉淀的菌泥;(3)吸附烘干:先向混合机中依次加入保护剂和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所述保护剂: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的重量比为(5-10):1,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然后再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吸附载体继续混合,所述第一混合物:吸附载体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制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烘干处理后得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吸附载体由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混合制成,所述吸附载体中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的重量比为(9-19):1。优选的,步骤(1)所述短小芽孢杆菌菌液的活菌数为2.2×1010~3.7×1010cfu/mL,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活菌数为2.08×1010~3.65×1010cfu/mL,布拉迪酵母菌菌液活菌数为1.47×109~3.4×109cfu/mL,屎肠球菌菌液活菌数为2.3×109~5.7×109cfu/mL,嗜热链球菌菌液活菌数为1.1×109~4.3×109cfu/mL,嗜酸乳杆菌菌液活菌数为1.0×109~4.2×109cfu/mL。优选的,步骤(2)中分别取得的各菌液所占体积比为:短小芽孢杆菌菌液10%~25%、地衣芽孢杆菌菌液20%~25%、布拉迪酵母菌菌液20%~25%、屎肠球菌菌液10%~15%、嗜热链球菌菌液10%~15%和嗜酸乳杆菌菌液10%~15%。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0~45℃,烘干时间为6~8小时。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培养基的组分为:糖蜜1wt%、大米粉1wt%、豆粕粉2wt%、96wt%为水,pH为6.8±0.2。优选的,步骤(1)中各菌种在独立培养基中的培养条件为: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培养温度均为36~39℃,培养时间均为8~10小时;布拉迪酵母菌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8~10小时;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布拉迪酵母菌的摇床转速均为150~200r/min;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摇床转速均为10~30r/min。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离心处理过程的参数为:温度25~30℃,离心转速3500~4500r/min,离心时间8~10min。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保护剂的组分为:海藻糖2wt%、脱脂乳粉3wt%、谷氨酸钠4wt%、91wt%为水。微生物在保持存放的过程中,会有活菌逐渐失活,为了实现发酵饲料最理想的活菌饲喂效益发酵饲料的活菌量必需达到足够多的数量。根据复合菌群的生物学特性,调配微生物保护剂并加入到微生物的保存环境中,可以使得各种微生物在保存过程中的活菌数尽可能多的保存下来,保障发酵饲料的最大效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均为肠道有益菌,能维持肠道有益菌群平衡,且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和安全性,能产生显著的抑菌效果,选用的载体也具有抑制有害菌的功效,综合抑菌效果好,无残留、不会产生耐药性,能成为替代抗生素使用的替代品。(2)本发明选用的微生物菌种和载体均具有促进饲喂动物生长性能的作用,增强饲喂动物机体免疫力的效果。(3)本发明所选用的菌种的生长特性与固态发酵的工艺参数十分协调,有利于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的过程控制,能降低生产过程的温度控制难度和生产成本,降低抑菌防污染控制的难度,嗜酸乳杆菌能产生天然安全的防腐功效,也使得发酵饲料能更长时间的储存。(4)本发明所选用的菌种大部分培养方法简单,方便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商业化产品的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应用在发酵饲料的生产中。(5)本发明所选用的菌种部分之间能产生协同作用,如地衣芽孢杆菌对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有益健康的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有促进生长作用,布拉迪酵母的存在可提高乳杆菌的存活率。(6)本发明所选用的菌种能产生更多有利于发酵饲料产品效果的风味物质,适口性好,如屎肠球菌和嗜热链球菌均可以能改善发酵底物的风味。(7)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通过添加保护剂,能够保证各组分的微生物的活性,在常温下保存3个月,活菌数基本不下降。(8)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在吸附活菌时添加一定量的丝兰提取物,能够促进微生物的活性,缩短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延缓期,迅速进入对数期。(9)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中含有丝兰提取物提取物,随发酵原料被动物吸收,能够调节肠道,减少圈舍氨气浓度,能改善养殖环境。(10)将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应用在低值的农副产品上,进行固态发酵得到的发酵饲料,能改善低值农副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了饲喂的畜禽动物生长性能,缓解人畜争粮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菌种均为商品化常规品种,均可以由市场上购进,如短小芽孢杆菌可购买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编号BNCC202375),地衣芽孢杆菌可购买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编号BNCC132629),布拉迪酵母菌可购买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编号BNCC191516),屎肠球菌可购买自《湖北华大瑞尔科技有限公司》(商品名:优利乐,专利菌株,专利证书号ZL201110452087.2),嗜热链球菌可购买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编号BNCC193625),嗜酸乳杆菌可购买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编号BNCC185274)。本发明中作为培养基的各组分(糖蜜、大米粉、豆粕粉)、作为吸附剂载体的各组分(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作为保护剂的各组分(海藻糖、脱脂乳粉、谷氨酸钠)均为常规商品化原材料,可以方便的购买得到。实施例1:一种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包含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的活菌数为1.05×1010cfu/g,其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4.0×109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2×109cfu/g,所述布拉迪酵母菌的活菌数为4.4×108cfu/g,所述屎肠球菌的活菌数为4.6×108cfu/g,所述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数为2.2×108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8×108cfu/g。上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菌种培养:分别将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独立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培养基的组分为:糖蜜1wt%、大米粉1wt%、豆粕粉2wt%、水96wt%,pH为6.6;培养的条件为: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培养温度均为36℃,培养时间10小时;布拉迪酵母菌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10小时;其中,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布拉迪酵母菌的摇床转速均为150r/min,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摇床转速均为10r/min。培养结束后,获得短小芽孢杆菌菌液数为2.2×1010cfu/mL,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数为2.86×1010cfu/mL,布拉迪酵母菌菌液数为3.40×109cfu/mL,屎肠球菌菌液数为2.3×109cfu/mL,嗜热链球菌菌液数为2.7×109cfu/mL,嗜酸乳杆菌菌液数为1.0×109cfu/mL。(2)菌液复配:分别取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布拉迪酵母菌菌液、屎肠球菌菌液、嗜热链球菌菌液和嗜酸乳杆菌菌液,并将上述菌液混合均匀后制得菌液混合液,菌液混合液再经离心处理后取沉淀的菌泥;按照体积比,上述制得的菌液混合液中短小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占比10%、地衣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占比24%、布拉迪酵母菌菌液体积占比23%、屎肠球菌菌液体积占比15%、嗜热链球菌菌液体积占比14%,嗜酸乳杆菌菌液体积占比14%。上述菌液混合液再经离心处理过程的参数为:25℃,离心转速4500r/min,离心时间8min,离心处理完成后取沉淀的菌泥。(3)吸附烘干:先向混合机中依次加入保护剂和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所述保护剂: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的重量比为5:1,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然后再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吸附载体继续混合,所述第一混合物:吸附载体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制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烘干处理后得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吸附载体由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混合制成,所述吸附载体中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9:1。所述保护剂的组分为:海藻糖2wt%、脱脂乳粉3wt%、谷氨酸钠4wt%、水91wt%。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0℃,烘干时间为8小时。实施例2:一种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包含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的活菌数为1.50×1010cfu/g,其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6×109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7.3×109cfu/g,所述布拉迪酵母菌的活菌数为6.8×108cfu/g,所述屎肠球菌的活菌数为5.7×108cfu/g,所述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数为4.3×108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4.2×108cfu/g。上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菌种培养:分别将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独立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培养基的组分为:糖蜜1wt%、大米粉1wt%、豆粕粉2wt%、水96wt%,pH为6.8;培养的条件为: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培养温度均为37℃,培养时间9小时;布拉迪酵母菌培养温度29℃,培养时间9小时;其中,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布拉迪酵母菌的摇床转速均为180r/min,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摇床转速均为20r/min。培养结束后,获得短小芽孢杆菌菌液数为3.7×1010cfu/mL,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数为2.08×1010cfu/mL,布拉迪酵母菌菌液数为2.43×109cfu/mL,屎肠球菌菌液数为4.0×109cfu/mL,嗜热链球菌菌液数为4.3×109cfu/mL,嗜酸乳杆菌菌液数为2.6×109cfu/mL。(2)菌液复配:分别取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布拉迪酵母菌菌液、屎肠球菌菌液、嗜热链球菌菌液和嗜酸乳杆菌菌液,并将上述菌液混合均匀后制得菌液混合液,菌液混合液再经离心处理后取沉淀的菌泥;按照体积比,上述制得的菌液混合液中短小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占比25%、地衣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占比20%、布拉迪酵母菌菌液体积占比20%、屎肠球菌菌液体积占比10%、嗜热链球菌菌液体积占比15%,嗜酸乳杆菌菌液体积占比10%。上述菌液混合液再经离心处理过程的参数为:27℃,离心转速4000r/min,离心时间9min,离心处理完成后取沉淀的菌泥。(3)吸附烘干:先向混合机中依次加入保护剂和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所述保护剂: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的重量比为7.5:1,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然后再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吸附载体继续混合,所述第一混合物:吸附载体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制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烘干处理后得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吸附载体由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混合制成,所述吸附载体中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4:1。所述保护剂的组分为:海藻糖2wt%、脱脂乳粉3wt%、谷氨酸钠4wt%、水91wt%。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2℃,烘干时间为7小时。实施例3:一种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包含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的活菌数为1.27×1010cfu/g,其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4.80×109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6.20×109cfu/g,所述布拉迪酵母菌的活菌数为5.50×108cfu/g,所述屎肠球菌的活菌数为5.20×108cfu/g,所述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数为3.30×108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3.0×108cfu/g。上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菌种培养:分别将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独立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培养基的组分为:糖蜜1wt%、大米粉1wt%、豆粕粉2wt%、水96wt%,pH为7.0;培养的条件为: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培养温度均为38℃,培养时间7小时;布拉迪酵母菌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8小时;其中,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布拉迪酵母菌的摇床转速均为200r/min,屎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摇床转速均为30r/min。培养结束后,获得短小芽孢杆菌菌液数为3.0×1010cfu/mL,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数为3.65×1010cfu/mL,布拉迪酵母菌菌液数为1.47×109cfu/mL,屎肠球菌菌液数为5.7×109cfu/mL,嗜热链球菌菌液数为1.1×109cfu/mL,嗜酸乳杆菌菌液数为4.2×109cfu/mL。(2)菌液复配:分别取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布拉迪酵母菌菌液、屎肠球菌菌液、嗜热链球菌菌液和嗜酸乳杆菌菌液,并将上述菌液混合均匀后制得菌液混合液,菌液混合液再经离心处理后取沉淀的菌泥;按照体积比,上述制得的菌液混合液中短小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占比13%、地衣芽孢杆菌菌液体积占比25%、布拉迪酵母菌菌液体积占比25%、屎肠球菌菌液体积占比12%、嗜热链球菌菌液体积占比10%,嗜酸乳杆菌菌液体积占比15%。上述菌液混合液再经离心处理过程的参数为:30℃,离心转速3500r/min,离心时间10min,离心处理完成后取沉淀的菌泥。(3)吸附烘干:先向混合机中依次加入保护剂和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所述保护剂: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菌泥的重量比为10:1,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然后再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吸附载体继续混合,所述第一混合物:吸附载体的重量比为1:10,混合均匀制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烘干处理后得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所述吸附载体由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混合制成,所述吸附载体中沸石粉和丝兰提取物的重量比为9:1。所述保护剂的组分为:海藻糖2wt%、脱脂乳粉3wt%、谷氨酸钠4wt%、水91wt%。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5℃,烘干时间为6小时。应用实例1:将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应用于豆粕发酵中,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1)使用方法和工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1kg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加入200L清水中搅拌均匀后,与500kg豆粕混合均匀,装入呼吸膜袋,50kg/袋,25℃以上环境发酵5天。(2)检测发酵豆粕的抑菌性:将发酵好的豆粕取样,按照10倍稀释,取上清液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进行抑菌试验。(3)育肥猪生长性能试验: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发酵豆粕取代育肥猪配合饲料中豆粕用量的10%,进行育肥猪生长性能试验。用本发明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豆粕的抑菌效果见表1,实验结果显示,用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豆粕在10倍稀释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7mm,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8mm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5mm,抑菌效果明显高于不经发酵的豆粕原料,差异极显著。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发酵豆粕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见表4,试验结果显示,用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豆粕,能明显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其中,育肥猪日增重提高了9.23%,日采食量增加了2.76%,料肉比降低了5.14%。应用实例2:将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应用于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发酵中,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1)使用方法和工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1kg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加入200L清水中搅拌均匀后,与玉米粉200kg和麦麸300kg混合均匀,装入呼吸膜袋,50kg/袋,25℃以上环境发酵5天。(2)检测发酵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的抑菌性:将发酵好的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取样,按照10倍稀释,取上清液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进行抑菌试验。(3)蛋鸡生长性能试验: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额外添加到蛋鸡配合饲料中,发酵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的添加量为蛋鸡配合饲料重量的3%,进行蛋鸡生长性能试验。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的抑菌效果见表2,抑菌结果显示,用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3mm,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7mm,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4mm,抑菌效果明显高于不经发酵的玉米和麦麸原料,差异极显著。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在蛋鸡上的应用效果见表5,试验结果显示,用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能明显提高蛋鸡的生长性能;其中,产蛋率提高了2.85%,料蛋比降低了6.03%,蛋黄颜色加深了17.10%,蛋重增重了7.63%,蛋壳强度增加了6.60%。应用实例3:将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应用于复合原料玉米芯和棕榈粕发酵中,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1)使用方法和工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1kg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加入200L清水中搅拌均匀后,与玉米芯粉100kg和棕榈粕粉400kg混合均匀,装入呼吸膜袋,50kg/袋,25℃以上环境发酵5天。(2)检测发酵复合原料的抑菌性:将发酵好的复合原料取样,按照10倍稀释,取上清液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进行抑菌试验。(3)肉鸭生长性能试验:将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芯和棕榈粕额外添加到肉鸭配合饲料中,发酵复合原料玉米芯和棕榈粕的添加量为肉鸭配合饲料重量的2.5%,进行肉鸭生长性能试验。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芯和棕榈粕的抑菌效果见表3,抑菌结果显示,用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芯和棕榈粕,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mm,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5mm,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5mm,抑菌效果明显高于不经发酵的玉米芯和棕榈粕原料,差异极显著。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芯和棕榈粕在肉鸭上的应用效果见表6,试验结果显示,用本发明所述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生产的发酵复合原料玉米芯粉和棕榈粕粉,能明显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出栏均重提高了5.25%,料肉比降低了4.61%,存活率提高了3.78%,鸭肝脏均重提高了19.37%。表1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发酵豆粕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组号发酵料实验验组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mm)27±0.21A15±0.11B金黄葡萄球菌(mm)28±0.18A15±0.13B沙门氏菌(mm)25±0.12A15±0.14B注:1.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均稀释10倍进行抑菌试验。2.当抑菌圈直径≤15mm时,检测试样不具有抑菌性。3.数据以平均数±SD表示;同列肩标小写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同列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同列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表2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发酵玉米粉和麦麸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组号发酵料实验验组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mm)23±0.21A15±0.13B金黄葡萄球菌(mm)27±0.18A15±0.12B沙门氏菌(mm)24±0.12A15±0.12B注:1.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均稀释10倍进行抑菌试验。2.当抑菌圈直径≤15mm时,检测试样不具有抑菌性。表3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发酵玉米芯粉和棕榈粕粉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组号发酵料实验验组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mm)26±0.21A15±0.12B金黄葡萄球菌(mm)26.5±0.18A15±0.17B沙门氏菌(mm)25±0.12A15±0.12B注:1.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均稀释10倍进行抑菌试验。2.当抑菌圈直径≤15mm时,检测试样不具有抑菌性。表4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发酵豆粕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组号发酵料试验组空白对照组改善幅度初始均重(kg/头)83.08±8.26a83.70±2.95a—结束均重(kg/头)104.30±8.73a103.27±4.63a—平均日增重(kg/头·天)0.71±0.04a0.65±0.07b9.23%日均采食量(kg/头·天)2.61±0.19a2.54±0.18b2.76%料肉比3.69±0.17a3.89±0.19b-5.14%注:1.试验组为发酵豆粕取代育肥猪配合饲料中豆粕的10%,空白对照组为育肥猪配合饲料。2.试验周期为30天。表5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发酵复合原料玉米粉和麦麸在蛋鸡上的应用效果项目空白对照组发酵料试验组改善幅度产蛋率(%)91.2±0.42a93.8±0.51b2.85%料蛋比2.32±0.21a2.18±0.15b-6.03%蛋白高度(mm)7.97±1.10a8.31±1.12b4.26%蛋黄颜色12.05±0.65a14.12±0.83b17.10%蛋重(g)83.88±15.70a90.28±5.89b7.63%蛋壳厚度(mm)0.35±0.02a0.37±0.02b5.70%蛋壳强度(kg)3.61±0.81a3.85±0.93b6.60%注:1.蛋鸡品种为海南鹤。2.日龄200天~300天。3.试验组为发酵玉米粉和麸皮按照3%额外添加到蛋鸡配合饲料中,空白对照组为蛋鸡配合饲料。4.试验周期60天。表6抑菌型微生物发酵剂发酵复合原料玉米芯粉和棕榈粕粉在肉鸭上的应用效果项目空白对照组发酵料试验组改善幅度出栏体重(kg)3.05±0.34a3.21±0.24b5.25%存活率(%)95.1±0.33a98.7±0.21b3.78%料肉比1.95±0.24a1.86±0.25b-4.61%鸭肝重量(g)50.47±1.30a60.25±1.45b19.37%注:1.肉鸭品种为枫叶鸭。2.试验组为发酵玉米芯粉和棕榈粕粉,按照2.5%添加到鸭配合饲料中。空白对照组为鸭配合饲料。3.试验周期为38天。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实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因此所引申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