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01222发布日期:2018-11-28 00:0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外壳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电容器按照制造材料不同分为:瓷介电容器、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等,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高水平、低价格的电子产品要求越来越迫切,电容器作为电子基础产品,因此对电容器要求越来越高,电容器外壳多采用塑料制品,而塑料制品容易腐蚀,易影响到电容器。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519600B)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电容器用塑料外壳,由以下成分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ABS塑料、填充剂、色母、癸二酸二丁酯、聚酰胺、润滑剂、助剂;所述助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羧基纤维素、山梨醇三油酸酯、松香、六偏磷酸钠、碱木素、丙烯酰胺、硅藻土、三聚磷酸钠、水杨酸甲酯、茶籽油、薄荷油,该塑料外壳采用原料耐腐性差,继而外壳整体耐腐蚀差。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543676B)公开了一种降噪特性优良的电容器塑壳,属于电容器
技术领域
,具体由下列物质制成:聚碳酸酯、聚乙烯醇树脂、聚酰胺树脂、改性稻壳、棕榈油、纳米稀土粉、玻化微珠、钛白石膏、异丙醇、聚阴离子纤维素、聚丙烯酸钠、亚磷酸二苯一异辛酯、增稠剂、消泡剂、分散剂,该外壳耐腐蚀性能依旧差,继而仍需进一步改善。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该外壳相比现有技术耐腐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95-105℃,反应时间为25-35min,随后加入石墨烯、超细磷酸锌,继续搅拌15-25min,随后再加入生屑灰岩、防腐助剂、填料助剂,搅拌转速升至175-185r/min,继续搅拌25-3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混合物A送入热流道共挤模具内进行热熔挤压成型,即得本发明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物质的质量比为(13-17):(5-9):2。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物质的质量比为15:7:2。优选地,所述步骤一氧化石墨烯中氧元素占氧化石墨烯总量的30-40%。优选地,所述步骤一氧化石墨烯中氧元素占氧化石墨烯总量的35%。优选地,所述生屑灰岩粒径为0.002-0.004mm。优选地,所述泥晶灰岩粒径为0.003mm。优选地,所述防腐助剂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地,所述填料助剂为八面沸石。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挤压温度为165-175℃,挤压压力为13-15M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先将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原料混合,再添加其他助剂,在基料本身防腐性能上进一步增强防腐性,添加的八面沸石具有特殊结构,可增强外壳原料之间的黏结性能,继而增强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防腐效果。(2)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具有耐化学试剂、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特点,与聚二氟乙丙烯粉起到协同作用,提高耐腐蚀性,添加的氧化石墨烯可使复合液黏附其片层上,提高耐酸碱稳定性,添加的防腐助剂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可进一步促进防腐效果。(3)从实施例3及对比例1-4得出,本发明实施例3相对于对比例4,实施例3耐碱性能,10天后无明显现象,耐盐性能,20天后无明显现象,而对比例4,耐碱性能,3天后有损毁现象,耐盐性能,11天后有损毁现象,此外本发明添加的八面沸石,可有效提高耐碱、耐盐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25min,随后加入石墨烯、超细磷酸锌,继续搅拌15min,随后再加入生屑灰岩、防腐助剂、填料助剂,搅拌转速升至175r/min,继续搅拌2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混合物A送入热流道共挤模具内进行热熔挤压成型,即得本发明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物质的质量比为13:5:2。本实施例的步骤一氧化石墨烯中氧元素占氧化石墨烯总量的30%。本实施例的生屑灰岩粒径为0.002mm。本实施例的防腐助剂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本实施例的填料助剂为八面沸石。本实施例的步骤二中挤压温度为165℃,挤压压力为13MPa。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35min,随后加入石墨烯、超细磷酸锌,继续搅拌25min,随后再加入生屑灰岩、防腐助剂、填料助剂,搅拌转速升至185r/min,继续搅拌3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混合物A送入热流道共挤模具内进行热熔挤压成型,即得本发明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物质的质量比为17:9:2。本实施例的步骤一氧化石墨烯中氧元素占氧化石墨烯总量的40%。本实施例的生屑灰岩粒径为0.004mm。本实施例的防腐助剂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本实施例的填料助剂为八面沸石。本实施例的步骤二中挤压温度为175℃,挤压压力为15MPa。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0min,随后加入石墨烯、超细磷酸锌,继续搅拌20min,随后再加入生屑灰岩、防腐助剂、填料助剂,搅拌转速升至180r/min,继续搅拌30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混合物A送入热流道共挤模具内进行热熔挤压成型,即得本发明电容器耐腐蚀塑料外壳。本实施例的步骤一中丙烯酸树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二氟乙丙烯粉物质的质量比为15:7:2。本实施例的步骤一氧化石墨烯中氧元素占氧化石墨烯总量的35%。本实施例的泥晶灰岩粒径为0.003mm。本实施例的防腐助剂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本实施例的填料助剂为八面沸石。本实施例的步骤二中挤压温度为170℃,挤压压力为14MPa。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未添加聚二氟乙丙烯粉。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未添加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不添加八面沸石。对比例4.采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519600B)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电容器用塑料外壳中实施例2的原料及方法。耐碱性能:在25℃下用20%氢氧化钠浸泡10天,耐盐性能,在25℃下用5%氯化钠浸泡20天。实施例3及对比例1-4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耐碱性能耐盐性能实施例310天后无明显现象20天后无明显现象对比例17天后有损毁现象16天后有损毁现象对比例28天后有损毁现象17天后有损毁现象对比例36天后有损毁现象14天后有损毁现象对比例43天后有损毁现象11天后有损毁现象从实施例3及对比例1-4得出,本发明实施例3相对于对比例4,实施例3耐碱性能,10天后无明显现象,耐盐性能,20天后无明显现象,而对比例4,耐碱性能,3天后有损毁现象,耐盐性能,11天后有损毁现象,此外本发明添加的八面沸石,可有效提高耐碱、耐盐性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