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9582发布日期:2019-04-03 03:5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脂肪酸提取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它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特别是epa、hma具有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利于儿童早期智力发育及防止大脑衰老等保健功能,目前,国内外逐渐将ω-3鱼油广泛应用在食品的补充剂和强化剂上。

鳗鱼的加工会产生大量的加工副产物,如鱼头、内脏、鱼皮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50%左右。这些副产物,特别是内脏,大都用于加工低值产品或作为废弃物直接丢弃,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鱼类加工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鳗鱼内脏含有大量的磷脂、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具有极大的利用空间和利用价值。因此,研究鳗鱼内脏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有助于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从鱼油中该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也很多,例如专利公布号为cn106632459公开的一种利用鳕鱼内脏制备高纯度海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方法,又如cn1986515公开的甲鱼油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方法。

虽说鱼的结构基本类似,但是针对不同鱼种,其脂肪酸的组成、腥度等都不同,利用现有技术中其它鱼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提取方法用于鳗鱼,可以借鉴,但是并不能直接得到理想质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利用鳗鱼加工剩料作为原料,对鳗鱼剩料充分利用,从提取率、纯度、成色上都明显优于采用现有技术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鳗鱼加工剩料洗净、粉碎、加入盐水,得到粉碎料浆液;加入盐水,优选质量浓度为10-15%,能够促使蛋白质与脂质分离,更利于脂肪酸的提取,提高提取率。

(2)对所述粉碎料浆液进行脱色去腥处理,得到净化料;

(3)向所述净化料中加入乙醇溶液,在40-45℃下提取1-1.5小时,抽滤得到滤液;提取的温度过低,提取不充分;

(4)将滤液进行分馏,回收乙醇,剩余部分为分馏组分;

(5)向所述分馏组分中加入1mol/lkoh乙醇溶液,在温度为85-90℃下进行皂化;

(6)取出皂化后的鱼油混合物,加入hcl酸化,搅拌静置,取上层液;

(7)向上层液中加入尿素-乙醇溶液,在温度为45-55℃下处理30分钟,再维持温度在45℃下包合40分钟,之后在5℃静置至少12小时,过滤,取滤液;

(8)将滤液水洗、干燥,得不饱和脂肪酸。

作为优选,尿素-乙醇溶液的加入量为上层液体积的4-5倍。

作为优选,尿素-乙醇溶液中尿素、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3。

作为优选,步骤(2)采用脱色脱腥剂,所述脱色脱腥剂为负载脱腥复合菌的改性活性炭。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负载脱腥复合菌的改性活性炭,能够为脱腥复合菌提供附着载体,使其功能发挥更为稳定。

作为优选,改性活性炭为采用树脂、硅藻土对其进行改性,活性炭、树脂、硅藻土的重量比为3-8:1:1。

作为优选,改性活性炭改性方法:树脂熔化,加入硅藻土,搅拌均匀后制得复合粒,再将复合粒与粉状的活性炭混合,制粒,即得改性活性炭。

作为优选,脱腥复合菌包括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

作为优选,在步骤(7)中,在加入尿素-乙醇溶液的同时,加入微晶纤维素。添加少量的微晶纤维素,使得在包合过程中,尿素四方晶体呈现缺损状态,这种不完整的晶体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极易与链状的饱和脂肪酸形成六方晶体,弯曲状的不饱和脂肪酸则不易形成晶体,从而得到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作为优选,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为按照每升上层液中加入50g-55g。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鳗鱼加工剩料作为原料,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解决了大量剩料资源的浪费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得到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率更高,纯度更高,且工艺简单易掌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鳗鱼加工剩料洗净、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15%的盐水,得到粉碎料浆液;

(2)向所述粉碎料浆液中加入脱色脱腥剂进行脱色去腥处理,得到净化料,脱色脱腥剂为负载脱腥复合菌的改性活性炭,改性活性炭为采用树脂、硅藻土对其进行改性,活性炭、树脂、硅藻土的重量比为3:1:1;脱腥复合菌包括等质量的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

(3)向所述净化料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在45℃下提取1小时,抽滤得到滤液;

(4)将滤液进行分馏,回收乙醇,剩余部分为分馏组分;

(5)向所述分馏组分中加入1mol/lkoh乙醇溶液,在温度为88℃下进行皂化;

(6)取出皂化后的鱼油混合物,加入hcl至ph至5进行酸化,搅拌静置至少40分钟,分层彻底,取上层液;

(7)向上层液中加入上层液体积的4倍的尿素-乙醇溶液,在温度为55℃下处理30分钟,再维持温度在45℃下包合40分钟,之后在5℃静置至少12小时,过滤,取滤液;尿素-乙醇溶液中尿素、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3;

(8)将滤液水洗、干燥,得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2:

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鳗鱼加工剩料洗净、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15%盐水,得到粉碎料浆液;

(2)向所述粉碎料浆液中加入脱色脱腥剂进行脱色去腥处理,得到净化料,脱色脱腥剂为负载脱腥复合菌的改性活性炭,改性活性炭为采用树脂、硅藻土对其进行改性,活性炭、树脂、硅藻土的重量比为5:1:1;脱腥复合菌包括等质量的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

(3)向所述净化料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在42℃下提取1小时,抽滤得到滤液;

(4)将滤液进行分馏,回收乙醇,剩余部分为分馏组分;

(5)向所述分馏组分中加入1mol/lkoh乙醇溶液,在温度为90℃下进行皂化;

(6)取出皂化后的鱼油混合物,加入hclph为5进行酸化,搅拌静置,取上层液;

(7)向上层液中加入上层液体积的5倍的尿素-乙醇溶液,在温度为45℃下处理30分钟,再维持温度在45℃下包合40分钟,之后在5℃静置至少12小时,过滤,取滤液;尿素-乙醇溶液中尿素、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3;

(8)将滤液水洗、干燥,得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3:

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鳗鱼加工剩料洗净、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12%盐水,得到粉碎料浆液;

(2)向所述粉碎料浆液中加入脱色脱腥剂进行脱色去腥处理,得到净化料,脱色脱腥剂为负载脱腥复合菌的改性活性炭,改性活性炭为采用树脂、硅藻土对其进行改性,活性炭、树脂、硅藻土的重量比为8:1:1;具体的改性方法:树脂熔化,加入硅藻土,搅拌均匀后制得复合粒,再将复合粒与粉状的活性炭混合,制粒,即得改性活性炭;脱腥复合菌包括等质量的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

(3)向所述净化料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在40℃下提取1.5小时,抽滤得到滤液;

(4)将滤液进行分馏,回收乙醇,剩余部分为分馏组分;

(5)向所述分馏组分中加入1mol/lkoh乙醇溶液,在温度为85℃下进行皂化;

(6)取出皂化后的鱼油混合物,加入hcl至ph为5进行酸化,搅拌静置,取上层液;

(7)向上层液中加入上层液体积的4倍的尿素-乙醇溶液,在温度为50℃下处理30分钟,再维持温度在45℃下包合40分钟,之后在5℃静置至少12小时,过滤,取滤液;尿素-乙醇溶液中尿素、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3;

(8)将滤液水洗、干燥,得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4:

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鳗鱼加工剩料洗净、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12%盐水,得到粉碎料浆液;

(2)向所述粉碎料浆液中加入脱色脱腥剂进行脱色去腥处理,得到净化料,脱色脱腥剂为负载脱腥复合菌的改性活性炭,改性活性炭为采用树脂、硅藻土对其进行改性,活性炭、树脂、硅藻土的重量比为8:1:1;具体的改性方法:树脂熔化,加入硅藻土,搅拌均匀后制得复合粒,再将复合粒与粉状的活性炭混合,制粒,即得改性活性炭;脱腥复合菌包括等质量的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

(3)向所述净化料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在40℃下提取1.5小时,抽滤得到滤液;

(4)将滤液进行分馏,回收乙醇,剩余部分为分馏组分;

(5)向所述分馏组分中加入1mol/lkoh乙醇溶液,在温度为85℃下进行皂化;

(6)取出皂化后的鱼油混合物,加入hcl至ph为5进行酸化,搅拌静置,取上层液;

(7)向上层液中加入上层液体积的4倍的尿素-乙醇溶液和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按照每升上层液中加入50g,在温度为50℃下处理30分钟,再维持温度在45℃下包合40分钟,之后在5℃静置至少12小时,过滤,取滤液;尿素-乙醇溶液中尿素、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3;

(8)将滤液水洗、干燥,得不饱和脂肪酸。

实施例5:

一种利用鳗鱼加工剩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鳗鱼加工剩料洗净、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12%盐水,并用氢氧化钠调ph至8,更利于脂质与蛋白的分离,得到粉碎料浆液;

(2)向所述粉碎料浆液中加入脱色脱腥剂进行脱色去腥处理,得到净化料,脱色脱腥剂为负载脱腥复合菌的改性活性炭,改性活性炭为采用树脂、硅藻土对其进行改性,活性炭、树脂、硅藻土的重量比为8:1:1;具体的改性方法:树脂熔化,加入硅藻土,搅拌均匀后制得复合粒,再将复合粒与粉状的活性炭混合,制粒,即得改性活性炭;脱腥复合菌包括等质量的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

(3)向所述净化料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在40℃下提取1.5小时,抽滤得到滤液;

(4)将滤液进行分馏,回收乙醇,剩余部分为分馏组分;

(5)向所述分馏组分中加入1mol/lkoh乙醇溶液,在温度为85℃下进行皂化;

(6)取出皂化后的鱼油混合物,加入hcl至ph为5进行酸化,搅拌静置,取上层液;

(7)向上层液中加入上层液体积的4倍的尿素-乙醇溶液和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加入量按照每升上层液中加入50g,在温度为50℃下处理30分钟,再维持温度在45℃下包合40分钟,之后在5℃静置至少12小时,过滤,取滤液;尿素-乙醇溶液中尿素、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3;

(8)将滤液水洗、干燥,得不饱和脂肪酸。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步骤(1)中不加入盐水。

同样重量的鳗鱼内脏,采用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多不饱和脂肪酸,实施例1的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12%,对比例1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9%。说明盐水的加入确实能够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率。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活性炭不经过改性。

同样重量的鳗鱼内脏,采用实施例1与对比例2的方法制备多不饱和脂肪酸,实施例1的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13%,呈淡黄色,透明;对比例1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10%,黄色较实施例1的更明显,有浑浊。说明经过改性的活性炭脱色效果更好。

对比例3:

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不加微晶纤维素。

同样重量的鳗鱼内脏,采用实施例5与对比例3的方法制备多不饱和脂肪酸,实施例5的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15%,对比例3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10%。实施例1的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13%,呈淡黄色,透明;对比例1提取的量能达到鳗鱼内脏重量的10%,淡黄色,有浑浊。说明微晶纤维素的加入,所制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纯度更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