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噻吩氯乙酰胺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5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氮-噻吩氯乙酰胺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新的四氢噻吩-3-亚基亚胺类化合物的制法及其在生产氮(以下用N)-噻吩氯乙酰胺中的应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出式Ⅰ所示的新四氢噻吩胺。
式中R是C1-4的烷氧基-C2-4的烷基,其中C1-4烷氧基与连接R的N原子之间至少相隔2个C原子,R2和R4分别为CH3或C2H5,R5是H或CH3。
已发现式Ⅰ化合物易于脱氢,生成式Ⅱ化合物。
式中R、R2、R4和R5定义如上。
式Ⅱ化合物已知为制取式Ⅲ化合物的中间体 式中R、R2、R4和R5定义亦如上述。
式Ⅲ化合物已知为除草剂。
化合物Ⅱ和Ⅲ在英国专利2114566A号说明书中谈及。该说明书谈及式Ⅲ化合物的几种制法,但该说明书或其它文献所谈及的方法,没有一种能从易于获得的原材料制取式Ⅲ化合物。
本发明披露一种极为方便的制取式Ⅲ化合物的途径。
本发明涉及的一方面是由式Ⅰ化合物脱氢制取式Ⅱ化合物。
上述的脱氢过程可通过催化作用或借助于氧或氧化剂(如硫、硫酰氯和亚硫酰氯)的氧化作用而得以有效地进行。其中又以催化作用或亚硫酰氯的氧化作用效果为好。尤其是发现亚硫酰氯特别适于式Ⅰ化合物的脱氢过程。
式Ⅰ化合物的催化脱氢可使用任何脱氢催化剂。已知适用于本发明脱氢反应的脱氢催化剂的代表是贵金属(如铂或钯),其它金属(如Cr2O3)或它们与其它金属(如CuO)的混合物。催化脱氢可在该类反应已知条件下完成。例如当催化剂为铂时,铂极易于均匀分布于载体(如焦炭)上(如铂/炭比为5%)。脱氢反应适于在加热情况下进行,最好温度高于180℃,如220℃或更高,并处在惰气氛围(如N2气层)中。
式Ⅰ化合物与氧反应(即使在室温以下)生成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遇热分解(通常温度约为100℃或更高),生成式Ⅱ化合物。这种转变可在适当溶剂(如甲苯等芳香族溶剂)中,分解点以上,并在回流条件下,极为方便地一步氧化完成。
在加入氧化剂时,在处于反应条件下不活泼的溶剂中氧化过程易于进行。合适的溶剂的代表是氯代烃(如CH2Cl2)和烃(如甲苯或环己烷)。如果氧化剂是硫,氧化反应宜于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如果氧化剂是硫酰氯或亚硫酰氯,反应温度以-30℃~+80℃为好,比如在室温(约20℃~30℃)。
亚硫酰氯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特别合适反应可在适度条件下完成,并无不需要的副反应(如氯化、进一步氧化等)。
这样制得的式Ⅱ化合物经N-氯乙酰化转变为式Ⅲ化合物。所述N-氯乙酰化可按已知的由相应的胺制备氯乙酰胺(比如在英国专利2114566A号说明书谈及的反应条件下)的方法完成。
如果式Ⅰ化合物用硫酰氯或亚硫酰氯氧化,就可制得氢氯化物的酸式加合盐形式的式Ⅱ化合物。所述氢氯化物不需先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便能与氯乙酰氯反应,在碱不存在时,得出一定数量的式Ⅲ化合物产物。
式Ⅰ化合物易于从相应的式Ⅳ的四氢噻吩-3-酮 (式中R2、R4和R5定义如上述)与式Ⅴ的胺
(其中R的定义同上)反应制得。
这种缩合反应在处于反应条件下性质不活泼的溶剂中(如环己烷或甲苯)易于进行。反应最好加热(比如在回流温度下)完成。反应产物用脱水器或合适的分子筛(5埃)干燥。这可通过采用冷却器(如水冷器)和使冷凝物通过装有分子筛的吸附柱而连续地进行,柱内最好用氮气保护,以排除大气中的氧。
上述的由式Ⅳ化合物经过式Ⅰ和式Ⅱ化合物制取式Ⅲ化合物的整个反应过程可在同一反应器内进行,即可获得相当多的式Ⅰ和式Ⅱ化合物但不必为下一步反应而将它们从反应器中分离出来。
式Ⅳ化合物是新的。易于由式Ⅵ化合物的环化制得。
式中R2、R4和R5定义同上。
这种环化可在卢兹咖环化或其改进条件下完成。
该环化易在加热下进行Ba(OH)2、MnCO3、Fe粉、Fe、Co(Ⅱ)或Ni(Ⅱ)的醋酸盐、醋酸酐/LiCl或叔胺如三烷基胺这类缩合剂的存在,可加速环化。用Fe粉或Fe、Co(Ⅱ)或Ni(Ⅱ)的醋酸盐作缩合剂尤其优越。
在此所用的Fe的醋酸盐一词是指包括Fe(Ⅱ)和Fe(Ⅱ)的醋酸盐化合物如Fe(醋酸盐)2和Fe(OH)2-(醋酸盐)。
式Ⅵ化合物也是新的,可用易得的原料通过式Ⅶ化合物
(式中R2定义同上)与式Ⅷ化合物
(式中R4和R5定义同上)的加成反应制得。
式Ⅶ和式Ⅷ化合物的加成可在迈克尔加成反应或其改进条件下进行。这种加成在加热下进行。式Ⅶ化合物使用其盐的形式(羧酸盐),比如象羧酸钠形式这样的碱金属盐形式。但式Ⅶ化合物也用其游离酸形式,这种情况下,加成反应是在叔胺即象三(正丁基)胺这样的三烷基胺或是Fe、Co(Ⅱ)或Ni(Ⅱ)的醋酸盐存在时进行。后一方法的另一种形式,可不用溶剂,反应发展迅速,产量高,可回收不反应的原材料。
式Ⅵ化合物可环化成式Ⅳ化合物而不必分离式Ⅵ化合物。
R2、R4和R5分别为CH3、CH3和H为好。R宜为CH(CH3)CH2OCH3、CH2CH2-O-nC3H7或者是CH2CH2-O-iC3H7,最好是CH(CH)3-CH2-OCH3。
下列例子具体说明本
发明内容
,用摄氏温度。
例1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四氢噻吩-3-亚基亚胺反应容器配有温度计、水冷却器和盛有31克分子筛(5埃)的柱。
反应容器内盛有0.2摩尔2,4-二甲基四氢噻吩-3-酮,0.225摩尔1-甲氧基-2-氨基丙烷和50毫升环己烷的混合物。反应容器配备温度计,水冷却器和盛有31克分子筛(5埃)的方法,是要使沸腾的反应混合物冷凝物连续通过分子筛。该装置用N2保护,以排除大气氧。
反应混合物沸腾9小时。然后将标题所示的化合物在0.5托压力条件下真空蒸馏,沸腾范围为65-80°。
例2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3-氨基噻吩0.1摩尔亚硫酰氯溶于20毫升甲苯中,在10-20°时,边搅拌、冷却边滴入80毫升0.1摩尔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四氢噻吩-3-亚基亚胺中。
把反应混合物搅拌一小时,然后用苛性钠浓溶液使其呈碱性。分离出含水相,用水洗涤有机相,干燥,在真空中把甲苯蒸馏掉。在0.2托压力条件下蒸馏残留物,即得标题所示化合物,沸点70-72°。
例3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氨基噻吩把0.01摩尔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四氢噻吩-3-亚基亚胺5分钟内滴入0.013摩尔硫磺粉与2毫升沸甲苯组成的溶液中(在回流条件下)。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再搅拌5分钟,在0.5托和150-170°条件下,在球管中蒸馏粗制残留物,得透明馏出物为标题所示化合物。
例4N-(1-甲基丙-2-基)-2,4-二甲基氨基噻吩把0.1摩尔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四氢噻吩-3-亚基亚胺在氮气氛围下与2克5%铂/焦炭在200℃时加热11小时。滤去催化剂,在0.1托时蒸馏滤液,在沸腾范围68-71°时得标题所示化合物。
例5N-(2,4-二甲基噻吩-3-基)-N-(1-甲氧丙-2-基)-氯乙酰胺1)使用盐形式的式Ⅱ化合物把0.02摩尔亚硫酰氯溶于5毫升甲苯中,在40分钟内滴入溶解在10毫升甲苯的0.02摩尔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四氢噻吩-3-亚基亚胺中(20°时)。搅拌反应混合物2小时,得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3-氨基噻吩的氢氯化物。然后加入溶于5毫升甲苯中的0.02摩尔氯乙酰氯。把该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加热1小时,HCl逸出。用环己烷/乙酸酸乙酯(8∶2)在硅胶上进行的柱色谱法得到标题所示化合物,沸点148-150°/0.03托。
2)用碱形式的式Ⅱ化合物在1500毫升CH2Cl中的315克(1.58摩尔)N-(1-甲基-2-甲氧基-乙基)-2,4-二甲基-3-氨基噻吩和250毫升水中的240克(1.75摩尔)K2CO3的混合物中,在室温下边用力搅拌边滴入200克(1.77摩尔)氯乙酰氨。在室温下反应半小时后,分离出有机相,用水(2×200毫升)洗涤,用Na2SO4干燥,蒸发浓缩。
用己烷/二乙醚(85∶15)在硅胶上进行色谱分离,得标题所示化合物。比移值=0.3(硅胶;二乙醚/己烷2∶1)沸点148-150°/0.03托。
例62,4-二甲基四氢噻吩-3-酮2,5-二甲基-3-噻己二酸的环化
1)用Fe粉用100份2,5-二甲基-3-噻己二酸与7.5份铁粉在180-220°加热。将所得馏出物溶于CH2Cl2,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洗涤,用Na2SO4干燥。在2托时蒸馏标题化合物,温度为39-40°。
2)用Ba(OH)2将0.94摩尔2,5-二甲基-3-噻己二酸和10克Ba(OH)2的混合物置于蒸馏瓶中搅拌加热24小时,温度为230-250°。馏出物用二乙醚萃取,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用MgSO4)和蒸馏醚溶液,2托时沸点39-40°。
3)用醋酸酐将0.5摩尔2,5-二甲基-3-噻己二酸、300毫升醋酸酐和4克LiCl在120°搅拌6小时。将粗制混合物倒在冰上,加入10立方厘米浓硫酸。然后将混合物搅拌过夜,用浓NaOH溶液使其呈碱性,用冰块冷却,用二乙醚萃取几次。醚相用水洗涤,用MgSO4干燥,用蒸发浓缩。残渣用维格罗分馏柱蒸馏,得标题化合物,20托时沸点81-88°。
例72,5-二甲基-3-噻己二酸在320克(8摩尔)NaOH与1300毫升水的溶液中,在15分钟内,加入424克(4摩尔)硫代乳酸。在放热反应减缓后(35°),加入344克(4摩尔)甲基丙烯酸,然后在80°时搅拌反应混合物18小时。
将混合物冷至50°,倒在3公斤冰和750毫升浓HCl的混合物上,每次用1000毫升CH2Cl2萃取,共萃取4次。CH2Cl2萃取物用Na2SO4干燥,有机相用转动快速蒸发法浓缩,生成标题所示化合物,熔点78-80°,无色晶体。
例82,5-二甲基四氢噻吩-3-酮
1)用叔胺在0.2摩尔硫代乳酸和0.2摩尔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中,滴入0.2摩尔三丁基胺,使反应温度升至60°。令反应混合物在150-160°加热1小时,然后热至210-220°。在这些条件下,蒸馏标题化合物,水和三丁基胺的混合物,温度为150-170°,混合物溶于乙酸乙酯,用水稀释,用10%HCl中和。有机相用2N NaOH萃取,洗涤至中性,干燥并用蒸发浓缩。残渣在15托时蒸馏,生成标题所示化合物,沸腾范围为70-73℃。
2)用醋酸铁(Ⅱ)将85.9克硫代乳酸、70.0克甲基丙烯酸和0.8克醋酸铁的混合物搅拌并加热1小时至150°-160°。再加入0.8克醋酸铁,再加热两小时,温度升至200°-210℃,生成103.9克馏出物。使其溶于200毫升环己烷,用氢氧化钠使其呈碱性,并在分液漏斗中分离。含水相用100毫升环己烷萃取。化合的有机层用水洗涤,用MgSO4干燥,在15托时蒸发,生成标题化合物。
含水层用氢氯酸酸化,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物用水洗涤,用MgSO4干燥,在15托时蒸发,生成10.6克甲基丙烯酸和硫代乳酸的混合物,其比例为2∶1。
例9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3-氨基噻吩将2克(0.01摩尔)N-(1-甲氧丙-2-基-2,4-二甲基四氢噻吩-3-亚基亚胺在3克四氯化碳中的溶液在室温和氧气氛下搅拌一小时。消耗O2200毫升,溶液的核磁共振谱在芳族部分无信号。在0.2托和150°-180°大气温度下,在球管中蒸馏该产物,生成标题所示化合物。
勘误表
权利要求
1.式Ⅱ化合物的制法 式中R是C1-4烷氧基-C2-4烷基,其中,C1-4烷氧基与连接R的N原子之间至少相隔2个C原子,R2和R4分别为CH3或C2H5,R5是H或CH3。该制法即使式Ⅰ化合物脱氢 式中R、R2、R4和R5定义同本项权利要求
所述。
2.按照第1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制取式Ⅲ化合物 式中R、R2、R4和R5定义同第1项权利要求
所述。该制法即把式Ⅰ化合物脱氢,生成式Ⅱ化合物,再将所得式Ⅱ化合物进行N-氯乙酰化。
3.按照第1或2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其中式Ⅰ化合物由式Ⅳ的四氢噻吩-3-酮 (式中R2、R4和R5定义同第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与式Ⅴ的胺(式中R定义同第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反应制得。
4.按照第1至3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其中式Ⅳ化合物由式Ⅵ化合物环化制得。式中R2、R4和R5定义同第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
5.按照第4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其中式Ⅵ化合物由式Ⅶ化合物(式中R2定义同第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与式Ⅷ化合物(式中R4和R5定义同第一项权利要求
所述)加成制得。
6.按照第4或第5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其中式Ⅶ化合物与式Ⅷ化合物的加成,和式Ⅵ化合物的环化,都在叔胺或Fe、Ni(Ⅱ)或Co(Ⅱ)的醋酸盐存在时进行。
7.按照第6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其中加成和环化反应在Fe、Ni(Ⅱ)或Co(Ⅱ)的醋酸盐存在时进行。
8.按照第1到7项权利要求
中任一项的制法,其中式Ⅰ化合物的脱氢用O2或氧化剂催化进行。
9.按照第8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脱氢在催化条件下进行。
10.按照第8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脱氢用氧化剂进行。
11.按照第10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氧化剂从硫、亚硫酰氯和硫酰氯中选用。
12.按照第11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氧化剂是亚硫酰氯。
13.按照第1到12项权利要求
的制法,或Ⅱ化合物以氢氯化物形式进行氯乙酰化。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
的任一项的制法,制取N-(2,4-二甲基噻吩-3-基)-N-(1-甲氧丙-2基)-氯乙酰胺。
15.式Ⅰ化合物,如第1项权利要求
所述。
16.式Ⅳ化合物,如第3项权利要求
所述。
17.式Ⅵ化合物,如第4项权利要求
所述。
18.按照第15到17项权利要求
中的任一项的化合物,制取式Ⅲ化合物。
19.按照第15到18项权利要求
的化合物,其中R是1-甲氧基丙-2-基,R2是CH3,R4是CH3,R5是氢。
专利摘要
本发明介绍式I化合物
文档编号C07D333/36GK85106474SQ85106474
公开日1987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85年8月29日
发明者赫尔曼·施奈德 申请人:山道士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