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梅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48360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梅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梅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青梅酒制备方法包括新鲜青梅酶解、降酸、发酵、回酒发酵、澄清、陈酿等步骤,同时结合降酸剂、澄清剂和抗氧化剂,有效降低青梅酒酸度,澄清效果理想,长效抑制青梅酒褐变、浑浊或沉淀等现象。本发明提供的青梅酒酒体金黄,澄清透亮,具有浓郁悦人青梅果香和酒香,滋味柔和纯正,醇厚丰满,回味悠长,且体系稳定。
【专利说明】
_种青梅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梅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青梅(Prunus mumc,Sour plum)又称酸梅、果梅,为蔷薇科杏属乔木,主产于长江 以南的广大丘陵山区,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果品,青梅营养丰富,口味清酸,含有多种维 生素、氨基酸、柠檬酸、酒石酸和钾、钙、铁等多种矿物元素,属强碱性生理果品。青梅酒是青 梅深加工制品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有发酵法和浸泡法两种制作方法,其中浸泡型青梅酒能 较好地保持青梅的典型香味。常饮青梅酒对人体有很多保健作用,包括促进新陈代谢、消除 疲劳、改善碱性体质、肠道杀菌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青梅酒的酿造工艺得到了不 断的改善,但目前对于青梅酒品质改善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酸度高、易出现褐变、浑浊 等的问题。
[0003] 目前在果汁、果酒产品中所采用的降酸方法有生物降酸、物理降酸和化学降酸三 种。生物降酸使用微生物对果酸进行分解,操作繁琐,条件严苛,受到较大限制;物理降酸使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果酸进行吸附,其不仅耗时,还不可避免地吸附青梅酒的香气,导致损 失量大,且影响青梅酒的风味。化学降酸法具有操作方便、易控制等优点,其主要以碳酸钙、 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酒石酸钾等化学试剂为降酸剂。
[0004] 在浅色果酒的生产、贮藏过程中最常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褐变,产品褐变后会出现 深色物质,不但会影响其色泽。风味,降低营养价值,还会缩短商品的货架期。褐变一般可以 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两种。非酶褐变反应复杂,有以下几种类型:美拉德反应、多元酚 氧化缩合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反应。果酒褐变机理相当复杂,一般酶促褐 变和非酶褐变同时发生。抑制果酒褐变主要有物理、化学两种方法。物理方法通过控制果酒 加工和贮藏过程外界的条件来抑制褐变的产生。常见的物理方法有高温杀菌以降低果酒中 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超滤技术以除去酒中能发生褐变反应的蛋白质、单宁、果胶等物质, 隔氧、低温、避光保持等。化学方法就是在果酒中添加抑制剂,褐变抑制剂种类繁多且作用 机理不同,常见的有L-半胱氨酸、氯化钙、抗坏血酸、柠檬酸、植酸、EDTA-2Na等。
[0005] 正常果酒的外观应为澄清透亮的,即使有微量浑浊,也被认为是质量不好乃至变 质。因此,果酒不仅要有良好的风味,还要有良好的澄清度,才能满足顾客心理和视觉上的 需求。果酒在加工和存放过程中是极其不稳定的,常会因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 而出现浑浊、沉淀及失光等现象,从而使果酒的感官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果酒是一种含有 多种有机成分的溶液,在外界条件下,要想能长期保持原有的稳定性和光泽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常用的澄清方法有静置自然澄清法、机械澄清法和澄清剂澄清法,其中澄清剂澄清法 最为应用最多,常用的澄清剂有皂土、明胶、果胶酶、单宁等。海藻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天 然糖类,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1,1_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经检索,尚未发现有海藻糖 和蛋清粉复配作为澄清剂使用。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青梅酒酸度高,储藏过程易出现褐变、浑浊 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梅酒的制备方法,采用特殊的降酸剂、澄清剂和抗氧化剂以及结 合处理工艺,有效降低青梅酒酸度,澄清效果理想,长效抑制褐变、浑浊或沉淀等现象。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 S1、挑选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新鲜青梅,清洗、去核、沥干、破碎,按照料液比12~ 18g/lL称取青梅碎块放入浸渍罐中,再加入沸水浸泡青梅碎块,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 入沸水重量0.2~0.5 %的果胶酶和0.4~0.6 %的纤维素酶,在30~40 °C下进行酶解4~6h, 使用纱布过滤分离果渣,得到青梅汁;
[0009] S2、往S1得到的青梅汁中加入降酸剂,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5~8g/L;然 后加入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为16~20° Bx,接种酵母菌,接种量为青梅汁体积的8~12 %, 在20~25 °C下进行酒精发酵6~8天,得到原酒;
[0010] S3、将S2得到的原酒与根据S1制得的青梅汁按照体积比1: (3~6)混合,在20~25 °(:条件下回酒发酵10~15天,发酵结束,使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回酒液;
[0011 ] S4、往S3得到的回酒液中加入0.5~lg/L的澄清剂,搅拌,同时在600~800?微波功 率下处理3~5h,然后静置5~8天,取澄清酒液,加入0.01~0.04g/L的抗氧化剂,在室温自 然条件下继续陈酿3~6个月,经杀菌、装瓶制备成青梅酒。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降酸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混合物,所述碳酸氢钠、 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重量比为(0.2~0.4) :(0.6~0.8): 1。
[0013] 再进一步的,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重量比为0.3:0.8:1。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物,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 比为1:(2~4)。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为橙皮苷。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青梅酒,其酒精度为10.0~ 12.0 %,含还原糖20~25g/L,酒体金黄丰满,澄清透明,口感新鲜,果香浓郁,各项质量指标 符合国家标准。
[0017]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对经酶解的青梅汁进行降酸,降酸剂采用碳酸氢钠、碳酸钠 和酒石酸钾的混合物,该组合物与单独使用碳酸氢钠、碳酸钠或酒石酸钾相比,其用量更 低,同时对青梅酒的影响最少,能保持青梅酒的良好风味口感,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 钾的重量比优选为(0.2~0.4) :(0.6~0.8):1,更优选为0.3:0.8:1。
[0018] 降酸后的青梅汁进行发酵,发酵得到的原酒与原青梅汁混合后进行回酒发酵以增 加并增强青梅酒的香气,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经本发明回酒发酵操作的青梅酒中含 有20多种挥发性香味成分,酯香物质含量是同等发酵条件下普通发酵法产品的2倍。
[0019] 回酒发酵后的酒体使用澄清剂进行澄清,本发明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 物,结合微波处理,有效沉淀多种有机物,使青梅酒酒体澄清透亮,体系稳定,防止酒体再沉 淀或失光,延长货架期,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优选为1: (2~4)。
[0020] 青梅酒澄清后加入抗氧化剂以抑制酒体褐变,同时也防止酒体浑浊或沉淀。橙皮 苷是源于芸香科柑桔属植物甜橙、柠檬的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将橙皮苷 作为青梅酒的抗氧化剂,不仅不会对青梅酒的风味产生影响,还可有效抑制酒体褐变、失 光,并且防止酒体浑浊或沉淀,有效延长货架期。
[0021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0022] (1)本发明提供的青梅酒制备方法简单,工艺稳定,采用特殊的降酸剂、澄清剂和 抗氧化剂与工艺结合,有效降低青梅酒酸度,并且澄清效果理想,可以有效防止青梅酒在货 架储存过程中出现褐变、失光、浑浊或沉淀的现象,有效延长产品货架期;
[0023] (2)本发明提供的青梅酒酒体金黄,澄清透亮,具有浓郁悦人青梅果香和酒香,滋 味柔和纯正,醇厚丰满,回味悠长,且体系稳定,可长期存放,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 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 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25]实施例1、本发明青梅酒及其制备
[0026] S1、挑选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新鲜青梅100kg,清洗、去核、沥干、破碎,按照料液比 16g/lL称取青梅碎块放入浸渍罐中,再加入沸水浸泡青梅碎块,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 入沸水重量0.4%的果胶酶和0.5%的纤维素酶,在35°C下进行酶解5h,使用纱布过滤分离 果渣,得到青梅汁;
[0027] S2、往S1得到的青梅汁中加入降酸剂,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6g/L;然后加 入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为18° Bx,接种酵母菌,接种量为青梅汁体积的10%,在25°C下进 行酒精发酵7天,得到原酒;
[0028] S3、将S2得到的原酒与根据S1制得的青梅汁按照体积比1:5混合,在25°C条件下回 酒发酵12天,发酵结束,使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回酒液;
[0029] S4、往S3得到的回酒液中加入0.8g/L的澄清剂,搅拌,同时在700?微波功率下处理 4h,然后静置6天,取澄清酒液,加入0.02g/L的橙皮苷,在室温自然条件下继续陈酿3个月, 陈酿过程无浑浊、沉淀出现,经杀菌、装瓶制备成青梅酒。
[0030]所述降酸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混合物,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 石酸钾的重量比为0.3:0.8:1。
[0031 ]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物,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为1: 3。 [0032]实施例2、本发明青梅酒及其制备
[0033] S1、挑选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新鲜青梅100kg,清洗、去核、沥干、破碎,按照料液比 12g/lL称取青梅碎块放入浸渍罐中,再加入沸水浸泡青梅碎块,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 入沸水重量0.2%的果胶酶和0.4%的纤维素酶,在30°C下进行酶解4h,使用纱布过滤分离 果渣,得到青梅汁;
[0034] S2、往S1得到的青梅汁中加入降酸剂,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5g/L;然后加 入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为16° Bx,接种酵母菌,接种量为青梅汁体积的8%,在20°C下进行 酒精发酵6天,得到原酒;
[0035] S3、将S2得到的原酒与根据S1制得的青梅汁按照体积比1:3混合,在20°C条件下回 酒发酵10天,发酵结束,使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回酒液;
[0036] S4、往S3得到的回酒液中加入0.5g/L的澄清剂,搅拌,同时在600?微波功率下处理 3h,然后静置5天,取澄清酒液,加入0.01g/L的橙皮苷,在室温自然条件下继续陈酿3个月, 陈酿过程无浑浊、沉淀出现,经杀菌、装瓶制备成青梅酒。
[0037] 所述降酸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混合物,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 石酸钾的重量比为0.2:0.6:1。
[0038] 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物,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为1:2。 [0039]实施例3、本发明青梅酒及其制备
[0040] S1、挑选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新鲜青梅100kg,清洗、去核、沥干、破碎,按照料液比 18g/lL称取青梅碎块放入浸渍罐中,再加入沸水浸泡青梅碎块,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 入沸水重量0.5%的果胶酶和0.6%的纤维素酶,在40°C下进行酶解6h,使用纱布过滤分离 果渣,得到青梅汁;
[0041] S2、往S1得到的青梅汁中加入降酸剂,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8g/L;然后加 入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为20° Bx,接种酵母菌,接种量为青梅汁体积的12%,在25°C下进 行酒精发酵8天,得到原酒;
[0042] S3、将S2得到的原酒与根据S1制得的青梅汁按照体积比1:6混合,在25°C条件下回 酒发酵15天,发酵结束,使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回酒液;
[0043] S4、往S3得到的回酒液中加入lg/L的澄清剂,搅拌,同时在800?微波功率下处理 5h,然后静置8天,取澄清酒液,加入0.04g/L的橙皮苷,在室温自然条件下继续陈酿3个月, 陈酿过程无浑浊、沉淀出现,经杀菌、装瓶制备成青梅酒。
[0044] 所述降酸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混合物,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 石酸钾的重量比为0.4:0.8:1。
[0045] 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物,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为1:4。
[0046] 实施例4、本发明青梅酒及其制备
[0047] S1、挑选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新鲜青梅100kg,清洗、去核、沥干、破碎,按照料液比 12g/lL称取青梅碎块放入浸渍罐中,再加入沸水浸泡青梅碎块,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 入沸水重量0.5%的果胶酶和0.6%的纤维素酶,在30°C下进行酶解6h,使用纱布过滤分离 果渣,得到青梅汁;
[0048] S2、往S1得到的青梅汁中加入降酸剂,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7g/L;然后加 入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为20° Bx,接种酵母菌,接种量为青梅汁体积的8%,在20°C下进行 酒精发酵6天,得到原酒;
[0049] S3、将S2得到的原酒与根据S1制得的青梅汁按照体积比1:5混合,在20°C条件下回 酒发酵15天,发酵结束,使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回酒液;
[0050] S4、往S3得到的回酒液中加入0.6g/L的澄清剂,搅拌,同时在700?微波功率下处理 4h,然后静置6天,取澄清酒液,加入0.03g/L的橙皮苷,在室温自然条件下继续陈酿3个月, 陈酿过程无浑浊、沉淀出现,经杀菌、装瓶制备成青梅酒。
[0051] 所述降酸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混合物,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 石酸钾的重量比为0.4:0.6:1。
[0052]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物,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为1:3。 [0053] 对比例1
[0054]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降酸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 钾的混合物,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重量比为1: 1:1。其他操作和参数同实施 例1〇
[0055] 对比例2
[0056]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其他操作和参数同 实施例1。陈酿过程有微量沉淀。
[0057] 对比例3
[0058]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澄清剂为蛋清粉。其他操作和参数同 实施例1。陈酿过程酒体变浑浊。
[0059] 对比例4
[0060]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物, 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为1:1。其他操作和参数同实施例1。陈酿过程酒体变浑浊。 [0061 ] 对比例5
[006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在于:不采用微波处理。其他操作和参数同实施 例1。陈酿过程有少量沉淀。
[0063] 对比例6
[0064]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在于:不添加抗氧化剂橙皮苷。其他操作和参数 同实施例1。陈酿过程有少量沉淀。
[0065] 对比例7
[0066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在于:使用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其他操作和 参数同实施例1。
[0067] 对比例8
[0068] S1、挑选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新鲜青梅100kg,清洗、去核、沥干、破碎,按照料液比 16g/lL称取青梅碎块放入浸渍罐中,再加入沸水浸泡青梅碎块,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 入沸水重量0.4%的果胶酶和0.5%的纤维素酶,在35°C下进行酶解5h,使用纱布过滤分离 果渣,得到青梅汁;
[0069] S2、往S1得到的青梅汁中加入降酸剂,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6g/L;然后加 入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为18° Bx,接种酵母菌,接种量为青梅汁体积的10%,在25°C下进 行酒精发酵19天,得到原酒;
[0070] S3、往S2得到的原酒中加入0.8g/L的澄清剂,搅拌,同时在700?微波功率下处理 4h,然后静置6天,取澄清酒液,加入0.02g/L的橙皮苷,在室温自然条件下继续陈酿5个月, 经杀菌、装瓶制备成青梅酒。
[0071] 所述降酸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钾的混合物,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 石酸钾的重量比为0.3:0.8:1。
[0072] 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混合物,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为1:3。 [007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进行回酒发酵操作。
[0074] 试验例一
[0075] 1、用量评价:根据实施例1步骤S1制得青梅汁,分别单独使用碳酸氢钠、碳酸钠和 酒石酸钾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6g/L,其中碳酸氢钠的用量为26.3g/L,碳酸钠的用 量为2 2.1 g/L,酒石酸钾的用量为2 3.5g/L,对比例1降酸剂的用量为21.4g/L,而实施例1降 酸剂的用量为16.2g/L,实施例2降酸剂的用量为18.3g/L,实施例3降酸剂的用量为17.2g/ L,实施例4降酸剂的用量为17.7g/L。可见,本发明降酸剂的组合可降低用量。
[0076] 2、感官质量评价:设实施例1~4组、对比例1~8组和碳酸氢钠组、碳酸钠组、酒石 酸钾组15组样品,碳酸氢钠组、碳酸钠组和酒石酸钾组样品均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不 同在于,这3组样品的降酸剂分别采用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但用量不变。
[0077] 评价采用评分法,请10人进行品尝,通过比较青梅酒产品的酸度、涩味、香气,进行 逐一打分。感官评价见下表1。评分结果见下表2。
[0078] 表1感官评价 [0079]
[0080]~表2评分结果表 '
' '
[0081]
[0082]由上表2可得:
[0083] (1)本发明实施例1~4制得青梅酒感官评价高,品尝者均表示实施例的青梅酒酸 味适中,无苦湿感,入口舒适,青梅果香浓郁,回味绵长。其中实施例1的综合评分最高,为本 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0084] (2)由碳酸氢钠组、碳酸钠组、酒石酸钾组和对比例1组可知,不同的降酸剂种类和 比例都会对青梅酒产品的酸度、涩味、香气等产生影响。
[0085] (3)对比例2~7改变了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条件,其评分结果均不理想。
[0086] (4)对比例8不采用回酒发酵操作,其酸度、涩味、香气评分均降低,说明本发明回 酒发酵操作可降低酸度、涩味,并且使香气更加浓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本发 明实施例1和对比例8青梅酒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实施例1青梅酒总共检出24种香气成分, 酯香物质含量12.06% ;对比例8青梅酒总共检出14种香气成分,酯香物质含量5.84%。 [0087] 试验例二
[0088] 1、试验材料:实施例1~4、对比例2~7制得的青梅酒。
[0089] 2、试验方法:对上述青梅酒进行长期试验,观察青梅酒的外观和色泽。
[0090] 3、试验结果:
[0091] 试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0092]表3各青梅酒的长期试验结果
[0093]
[0094] 由表3可知:
[0095] 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青梅酒在室温、自然光照的条件下放置18个月后仍然保 持澄清、金黄色、有光泽,而对比例2~7制备的青梅酒放置3个月后就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 浑浊或沉淀、失光、褐变现象,说明本发明制备的青梅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有效的保 持青梅酒的感官指标,有效延长产品货架期。
[0096] 试验例三
[0097] 1、感官检验:依据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对实施例1的青 梅酒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0098]表4青梅酒的感官指标 [0099]

[0100] 2、卫生指标
[0101] 依据GB 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对实施例1~4的青梅就进行卫生检验,检验 结果均符合规定。
【主权项】
1. 一种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 挑选无霉烂、无病虫害的新鲜青梅,清洗、去核、沥干、破碎,按照料液比12~18g/lL 称取青梅碎块放入浸渍罐中,再加入沸水浸泡青梅碎块,待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沸水 重量0.2~0.5 %的果胶酶和0.4~0.6 %的纤维素酶,在30~40 °C下进行酶解4~6h,使用纱 布过滤分离果渣,得到青梅汁; 52、 往S1得到的青梅汁中加入降酸剂,调节青梅汁的含酸量降至低于5~8g/L;然后加 入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为16~20° Bx,接种酵母菌,接种量为青梅汁体积的8~12%,在20 ~25 °C下进行酒精发酵6~8天,得到原酒; 53、 将S2得到的原酒与根据S1制得的青梅汁按照体积比1: (3~6)混合,在20~25°C条 件下回酒发酵10~15天,发酵结束,使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回酒液; 54、 往S3得到的回酒液中加入0.5~lg/L的澄清剂,搅拌,同时在600~800?微波功率下 处理3~5h,然后静置5~8天,取澄清酒液,加入0.01~0.04g/L的抗氧化剂,在室温自然条 件下继续陈酿3~6个月,经杀菌、装瓶制备成青梅酒。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酸剂酒石酸钾的重量比为 (0.2~0.4):(0.6~0.8):1〇3. 如权利要求2所述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钠、碳酸钠和酒石酸 钾的重量比为0.3:0.8: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剂为海藻糖和蛋清粉的 混合物,所述海藻糖和蛋清粉的重量比为1: (2~4)。5. 如权利要求1所述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橙皮苷。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青梅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青梅酒。
【文档编号】C12G3/02GK105838542SQ201610349499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3日
【发明人】钱书元, 邹伟权, 缪来耿
【申请人】惠州同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