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6831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纳米科技已经成为目前科学界最前沿的工作之一,被广 泛关注。量子点是在导带电子、价带空穴及激子三个空间方向上被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材 料,其尺寸小于或接近与激子波尔半径。量子点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能发出明亮的冷 荧光,相比于当今照明工具而言,其热辐射和污染都小很多。近年来,量子点的电致发光研 究已经成为新型能源领域的探索热点。2006年,李岚等人发明了可见波段的电致发光器件 的制备理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988192A)。2007年,中科院李永舫教授等利用美国Ocean NanoTech公司的CdSe/ZnS和CdSe/CdS/ZnS量子点制造出绿,黄,红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NaturePhotonics 2007,1,717)。近期,美国 Nexxus Lighting 公司与 QD Vision 公司的 研究报告指出,量子点照明工具的实现将为美国每年节省350多亿KW/h的电力(近40亿 美元),相当于每年6000多万桶燃油,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传统量子点具有毒性大、 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电子发光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锰掺杂量子点指在半导体纳米晶体中掺杂锰金属离子,以提高其光学性质,是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和传统量子点相比,锰掺杂量子点具有更好 的荧光稳定性和荧光效率,较低的毒性,并且在光、热、空气中的稳定性更好。2009年,剑桥 大学M. G. Bawendi等利用ZnSe/ZnSJn/ZnS掺杂量子点制备出了寿命远高于传统量子点的 二极管(Nano Lett. 2009,9,2367),且已经实现在30兆赫兹的高频交流电下工作,证实了 掺杂量子点在电致发光的应用潜力高于传统量子点。近年来,掺杂量子点的合成技术也在 不断发展中。X.G.Peng等人持续报道了在TMAH,0DA, 0DE等有机溶剂中利用高温油相法 (J. Am. Chem. Soc. 2005,127,17586 ;J. Am. Chem. Soc. 2007,12,3339)合成 ZnSe :Mn 掺杂量子 点的方法。但此类方法合成的量子点通常只能稳定分散于甲苯、氯仿等有毒的有机溶剂中, 不方便直接使用。与上述油相法而言,水相合成量子点具有成本低,毒性小,易操作,且分散 性,水溶性好等优势,但其产品往往容易出现尺寸大小不一,表面结构不够稳定,不能长久 保存,容易团聚,量子效率不够高等缺点。因此,如何快速、高效的制备高量子效率的掺杂量 子点是当前该领域发展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量子点热稳定性差、量子效率不够高等缺点,并提供一 种量子效率高,稳定性,分散性,水溶性良好的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 下步骤a.配制各反应物溶液将硝酸锌,硝酸镉,氯化锰,硫化钠,氢氧化钠,3-巯基丙酸分别溶于超纯水,得到各反应物浓度均为0. IM的水溶液;b.将硝酸锌,硝酸镉,氯化锰,3-巯基丙酸溶液加入到反应器A中,并加入超纯水使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总浓度为0. 0057 0. 006M,搅拌,当溶液混合均勻之后,利用氢氧 化钠将反应溶液的PH调制到11. 5,接着再搅拌5分钟以上后将硫化钠加入到反应溶液中, 此时溶液中3-巯基丙酸与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的摩尔比是2 0.3,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 与氯化锰以及硫化钠的摩尔比为0.6 0. 006 1 ;c.将反应器A置于反应仪中脱气搅拌5 10分钟使得反应器A中充满惰性气体, 然后将反应液加热至90°C保持5 10分钟,然后再往反应器A中加入硝酸锌溶液,加入硝 酸锌的量与容器A中原有的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的摩尔比是2 3,再加热至95°C保持8 10分钟后,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到室温;d.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共沉淀,离心,收集下层沉淀后再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液清洗, 离心两次以上,最后将样品溶于超纯水中得到无色或者淡黄色溶液,即得Mn掺杂ZnCdS量
点ο上述方法中,所述加热采用微波加热方式;上述方法制得的量子点发光峰位均处于580nm附近,尺寸在4 6nm之间。本发明提出的微波水相法制备Mn掺杂ZnCdS量子点,以3_巯基丙酸 作为稳定剂,无机盐为原料,并且通过改变原料的比例可以快速合成任意比例的 ZnxCd1-XS:Mn (0. 4彡χ彡1)量子点,其发光峰位均处于 580nm,尺寸在4 6nm之间的量 子点,方法合成的量子点分散性,稳定性良好,发光明亮,其量子效率在30%以上。将反应液微波加热至90°C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加入硝酸锌溶液从而使得量子 点表面生长出ZnS壳层,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Mn掺杂量子点的表面稳定性及其量子 效率。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在均勻的加热环境下,合成速度快,操作简单,合成的量子点 尺寸一致,分散性好,水溶性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到达以上目的,采用的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各反应物溶液将硝酸锌,硝酸镉,氯化锰,硫化钠,氢氧化钠,3-巯基丙酸 分别溶于超纯水,得到各反应物浓度均为0. IM的水溶液;2、将已配制的硝酸锌,硝酸镉,氯化锰,3-巯基丙酸溶液加入到反应器A中,并加 入约30ml的超纯水使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总浓度为0. 0057 0. 006M,搅拌5分钟以上当 溶液混合均勻之后利用氢氧化钠将反应溶液的PH调制到11. 5,接着再搅拌5分钟之后将 配方量的硫化钠加入到反应溶液中,此时溶液中3-巯基丙酸2mmol,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 0.3mmol,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与氯化锰以及硫化钠的摩尔比为0.6 0. 006 1 ;3、将反应器A置于微波反应仪中脱气搅拌5 10分钟使得反应器A中充满惰性 气体,然后将反应液微波至90°C保持5 10分钟,然后再往反应器A中加入0. 2mmol的硝 酸锌溶液再微波加热至95°C保持8 10分钟后,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到室温;4、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共沉淀,离心,收集下层沉淀后再用超纯水和乙醇的混合液 清洗,离心两次以上,最后将样品溶于超纯水中得到无色或者淡黄色溶液,即得本发明所述的量子点。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超纯水溶液取代有机油溶性溶液,微波加热取代传统 的加热方式,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节能效果明显,通过生成壳层保护表面,合成的水溶性 量子点结构稳定,分散性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易重复,能够大规模制备,可广泛应用于生物 探测和电致发光的研究。


图1为本发明合成的Zr^CdhSInU = 1. 0,0. 7)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和紫外灯照射 下的发光照片;图2为本发明合成的不同比例Zr^CcUSJnUz 1.0,0. 7,0.4)量子点的吸收光谱 和发光光谱;图3为本发明合成的Zn(1.7Cda3S:Mn量子点的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图; 实施例实施例11.配制锌,锰,硫的前体溶液将0. 2379克硝酸锌,0. 1583克氯化锰,0. 1921克硫 化钠分别溶于8ml的超纯水中,制备得到浓度为0. 1M锌,锰,硫的前体溶液。2.配制氢氧化钠和3-巯基丙酸的前体溶液将0. 64克的氢氧化钠溶解于8ml的 超纯水中,制备得到2M的氢氧化钠前体溶液;把3-巯基丙酸置于在40°C的温度下解冻得 到3-巯基丙酸溶液,然后称取0. 212克溶液使其与20ml超纯水混合,在30°C _40°C条件下 超声10-20分钟以得到混合均勻的3-巯基丙酸前体溶液。3.制备ZriiCdc^Mn的前体溶液往3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加入3ml锌的前体溶液 和0. 03ml锰的前体溶液以及20ml混合均勻的3-巯基丙酸溶液,利用磁石右旋转搅拌5分 钟,得到混合均勻的“锌_锰-3-巯基丙酸”溶液;利用氢氧化钠的前体溶液将混合溶液的 PH值调节到11. 5左右,然后将5ml硫的前体溶液加入到溶液中,再利用惰性气体将溶液脱 气搅拌10分钟,得到ZriiCc^SJn的前体溶液。4.合成ZniCdQS:Mn量子点将已脱气处理的ZniCdQS:Mn前体溶液在功率为500W 的条件下微波加热至90°C,维持此温度5分钟后再往反应溶液中加入2ml的锌前体溶液,最 后在功率为800W的条件下将反应溶液微波加热至95°C,并维持10分钟;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5.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共沉淀,离心,收集下层沉淀后再用超纯水和乙醇的混合液 清洗,离心两次以上,最后将样品溶于超纯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即得ZriiCc^SIn量子点。所得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和紫外灯照射下的发光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得出 ZriiCc^SJn量子点的发光峰位位于 580nm处,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黄光;所得量 子点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如图2所示,从图2可得JriiCc^SJn量子点的吸收带边为 320nm,发光峰位为 580nm,体现出锰离子电子跃迁的荧光特性。实施例21.配制锌,镉,锰,硫的前体溶液将0. 2379克硝酸锌,0. 2468克硝酸镉,0. 1583 克氯化锰,0. 1921克硫化钠分别溶于8ml的超纯水中,制备得到浓度为0. 1M锌,镉,锰,硫的前体溶液。2.配制氢氧化钠和3-巯基丙酸的前体溶液将0. 64克的氢氧化钠溶解于8ml的 超纯水中,制备得到2M的氢氧化钠前体溶液;把3-巯基丙酸置于在40°C的温度下解冻得 到3-巯基丙酸溶液,然后称取0. 212克溶液使其与20ml超纯水混合,在30°C _40°C条件下 超声10-20分钟以得到混合均勻的3-巯基丙酸前体溶液。3.制备Zna7Cda3S:Mn的前体溶液往3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加入锌,镉的前体溶液 各1. 5ml,锰的前体溶液0. 03ml以及20ml混合均勻的3-巯基丙酸溶液,利用磁石右旋转搅 拌5分钟,得到混合均勻的“锌-镉-锰-3-巯基丙酸”溶液;利用氢氧化钠的前体溶液将 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到11. 5左右,然后将5ml硫的前体溶液加入到溶液中,再利用惰性气 体将溶液脱气搅拌10分钟,得到Zn(l.5Cda5S:Mn的前体溶液。4.合成ZnQ.7CdQ.3S:Mn量子点将已脱气处理的ZnQ.5CdQ.5S:Mn前体溶液在功率为 500W的条件下微波加热至90°C,维持此温度5分钟后再往反应溶液中加入2ml的锌前体溶 液,最后在功率为800W的条件下将反应溶液微波加热至95°C,并维持10分钟;停止加热, 冷却到室温;5.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共沉淀,离心,收集下层沉淀后再用超纯水和乙醇的混合液 清洗,离心两次以上,最后将样品溶于超纯水中得到淡黄色溶液,即得Zn(l.7Cda3S:Mn的量子点。所得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和紫外灯照射下的发光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得出 Zn0.7Cd0.3S:Mn量子点的发光峰位位于 580nm处,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黄光;所得 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如图2所示,从图2可得Zn(l.7Cda3S:Mn量子点的吸收带边 为 350nm,发光峰位为 580nm,体现出锰离子电子跃迁的荧光特性;所得量子点的透射 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得Zna7Cda3S:Mn量子点的尺寸在4 6nm 之间。实施例31.配制锌,镉,锰,硫的前体溶液将0. 2379克硝酸锌,0. 2468克硝酸镉,0. 1583 克氯化锰,0. 1921克硫化钠分别溶于8ml的超纯水中,制备得到浓度为0. 1M锌,镉,锰,硫的 前体溶液。2.配制氢氧化钠和3-巯基丙酸的前体溶液将0. 64克的氢氧化钠溶解于8ml的 超纯水中,制备得到2M的氢氧化钠前体溶液;把3-巯基丙酸置于在40°C的温度下解冻得 到3-巯基丙酸溶液,然后称取0. 212克溶液使其与20ml超纯水混合,在30°C _40°C条件下 超声10-20分钟以得到混合均勻的3-巯基丙酸前体溶液。3.制备Zna4Cda6S:Mn的前体溶液往3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加入镉的前体溶液 3ml,锰的前体溶液0. 03ml以及20ml混合均勻的3-巯基丙酸溶液,利用磁石右旋转搅拌5 分钟,得到混合均勻的“锌_镉-锰-3-巯基丙酸”溶液;利用氢氧化钠的前体溶液将混合 溶液的PH值调节到11. 5左右,然后将5ml硫的前体溶液加入到溶液中,再利用惰性气体将 溶液脱气搅拌10分钟,得到Zn(1.4Cda6S:Mn的前体溶液。4.合成ZnQ.4CdQ.6S:Mn量子点将已脱气处理的Zna5CdQ.5S:Mn前体溶液在功率为 500W的条件下微波加热至90°C,维持此温度5分钟后再往反应溶液中加入2ml的锌前体溶 液,最后在功率为800W的条件下将反应溶液微波加热至95°C,并维持10分钟;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5.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共沉淀,离心,收集 下层沉淀后再用超纯水和乙醇的混合液 清洗,离心两次以上,最后将样品溶于超纯水中得到淡黄色溶液,即得Zna4Cda6S = Mn的量子 点ο所得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如图2所示=Zna4Cda6S = Mn量子点的吸收带边 为 420nm,发光峰位为 580nm,体现出锰离子电子跃迁的荧光特性。
权利要求
一种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a.配制各反应物溶液将硝酸锌,硝酸镉,氯化锰,硫化钠,氢氧化钠,3-巯基丙酸分别溶于超纯水,得到各反应物浓度均为0.1M的水溶液;b.将硝酸锌,硝酸镉,氯化锰,3-巯基丙酸溶液加入到反应器A中,并加入超纯水使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总浓度为0.0057~0.006M,搅拌,当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利用氢氧化钠将反应溶液的pH调制到11.5,接着再搅拌5分钟以上后将硫化钠加入到反应溶液中,此时溶液中3-巯基丙酸与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的摩尔比是2∶0.3,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与氯化锰以及硫化钠的摩尔比为0.6∶0.006∶1;c.将反应器A置于反应仪中脱气搅拌5~10分钟使得反应器A中充满惰性气体,然后将反应液加热至90℃保持5~10分钟,然后再往反应器A中加入硝酸锌溶液,加入硝酸锌的量与容器A中原有的硝酸锌和硝酸镉总量的摩尔比是2∶3,再加热至95℃保持8~10分钟后,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到室温;d.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共沉淀,离心,收集下层沉淀后再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液清洗,离心两次以上,最后将样品溶于超纯水中得到无色或者淡黄色溶液,即得Mn掺杂ZnCdS量子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采用 微波加热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 制得的量子点发光峰位均处于580nm附近,尺寸在4 6nm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掺杂ZnCd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微波水相法制备Mn掺杂ZnCdS量子点,以3-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无机盐为原料,并且通过改变原料的比例可以快速合成任意比例的ZnxCd1-xS:Mn(0.4≤x≤1)量子点,其发光峰位均处于~580nm,尺寸在4~6nm之间的量子点,方法合成的量子点分散性,稳定性良好,发光明亮,其量子效率在30%以上。
文档编号C09K11/57GK101875843SQ201010192189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
发明者喻学锋, 姜鲁文, 陈振乾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