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159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板带材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对金属板带材进行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金属板带材进行冷却的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层流冷却装置, 即使用带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流通过密集喷嘴垂直冲击到钢板表面,实现冷却的装置;另一种是可形成扁平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包括辽宁省轧制工程技术中心发明的“可形成扁平喷射流的冷却装置”(CN101020196A)和洛伊公司的“通过产生一种扁平喷射流对材料进行冷却的装置”(CN1263550C)。层流冷却装置由于其冷却能力较低,已不能满足某些特殊钢种的冷却工艺要求;可形成扁平喷射流的冷却装置虽然水量大,冷却能力强,但单独使用却存在排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与可形成扁平喷射流的冷却装置联合使用对金属板带材进行冷却处理。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它是由本体及小喷嘴构成,本体由钢板焊接制成,在钢板焊接成一体的壳体内垂直焊接隔板,钢板中间间隔的焊接有多个均流筒状结构, 其特征在于壳体下板平面与待冷却钢板成一定角度,壳体下板平面加工有2—3排螺纹孔, 带有螺纹的小喷嘴通过螺纹与壳体下板连接固定;制造材料及工艺1、材料钢板、钢管及小喷嘴均采用不锈钢材质;2、工艺采用氩弧焊焊接工艺,焊后在200 500°C范围内进行去应力退火,最终保证整个冷却装置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平直、不变形。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采用钢板焊接加工技术,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固定高密度小喷嘴技术,降低了制作难度,节约成本,维修方便。2.本发明装置壳体下板共设计安装2 3排均勻排布的小喷嘴,从而形成高密度喷射流,对金属板带材进行均勻冷却处理。3.本发明小喷嘴的喷水直径根据待冷却钢板的用水量可设计为2 — 5mm。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其宽度大于待冷却金属板带材的宽度,由本体及小喷嘴构成。现以附图来说明如图1所示,本体是这样实现的由钢板一 3、钢板二4、盖板2及中间隔板6焊接形成上腔体b,盖板2焊接有输入冷却介质的接口 1,中间隔板 6均勻设置通孔,均流筒5的一端与通孔圆周焊为一体,均流筒中轴线与钢板一 3、钢板二 4 立面平行,高度大于上腔高度二分之一,均流筒5的内腔a与下腔c相通。由钢板三7、钢板四8、中间隔板6及喷嘴板9焊接形成下腔体c,钢板三7与钢板四8高度不同,喷嘴板9与二者焊接后表面与水平面形成一角度β,45° < β <75°,喷嘴板9均勻加工有2_3排螺纹孔,用来连接小喷嘴10。小喷嘴加工有2—5mm内径。本发明的制造材料及工艺1、材料钢板、钢管及小喷嘴均采用不锈钢材质;2、工艺采用氩弧焊焊接工艺,焊后在200 500°C范围内进行去应力退火,最终保证整个冷却装置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平直、不变形。本发明实现对金属板带材冷却处理的过程带有一定压力的高压冷却介质通过接口 1进入腔体b并充满后,经均流筒5流入下腔C。均勻布置的多个均流筒使上腔b内的冷却介质均勻流下,进而使通过小喷嘴流出的冷却介质均勻。
权利要求
1.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由本体及小喷嘴构成,本体通过钢板焊接加工而成,其特征在于由钢板立面与隔板及盖板焊接形成上腔体,由高度不同的钢板上端焊接在隔板下表面,下端与喷嘴板焊接形成下腔体,喷嘴板平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喷嘴板均勻加工有螺纹孔,用来连接小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下板平面与待冷却钢板平面所形成的角度β,45° < β <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下板加工有2—3排均勻分布的螺纹孔,螺纹孔间距可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小喷嘴加工有外螺纹并与壳体下板螺纹相配合,小喷嘴内径可加工为2—5mm。
5.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材料及工艺1、材料钢板、钢管及小喷嘴均采用不锈钢材质;2、工艺采用氩弧焊焊接工艺,焊后在200 500°C范围内进行去应力退火,最终保证整个冷却装置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平直、 不变形。
全文摘要
一种可形成高密度喷射流的冷却装置,它是由本体及小喷嘴构成。本体由钢板焊接制成,在钢板焊接成一体的壳体内垂直焊接隔板,钢板中间间隔的焊接有多个均流筒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下板平面与待冷却钢板成一定角度,壳体下板平面加工有2—3排螺纹孔,带有螺纹的小喷嘴通过螺纹与壳体下板连接固定,小喷嘴可加工有2—5mm内孔。制造方法材料全部采用不锈钢,采用氩弧焊焊接工艺,焊后在200~500℃范围内进行去应力退火,最终保证整个冷却装置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平直、不变形。本发明降低了制作难度,节约成本,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B05B13/02GK102274808SQ20111019186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徐义波, 王国栋, 王昭东, 王黎筠, 袁国, 韩毅 申请人:东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