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44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电涂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电喷涂大多采用刀梁式静电雾化装置,其喷涂质量好,喷涂均匀,耗油量少,克服了其它装置喷涂不匀、条状漏涂且油液大量浪费的缺陷。“静电涂油装置”(ZL98232316. 6)公开了加大刀梁电压是増加电场强度的有效方法,以此达到提高油液雾化效果的目的的静电喷涂问题;“静电涂油机雾化刀梁改进结构”(201020144406)是通过改变刀梁内部油槽的截面形状防止刀梁内部缝隙堵塞来改善喷涂效果。虽然上述各种刀梁在改善涂油机的喷涂上有一定效果,但这些刀梁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I)在实现较好的均匀喷涂雾化效果的情况下所需的油耗仍然较大;(2)只有当供油量达到较大值时才能达到较好的均匀喷涂效果,而当供油量低于一定值时其油液的雾化效果较差,会导致沿着刀梁的长度方向喷涂不连续均匀;(3)不能在需满足极薄油膜厚度要求的场合实现较好的连续均匀喷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g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较小供油量的情况下喷涂效果好、耗油量少和油膜厚度在60// 以下的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刀梁左片、塑料薄膜和刀梁右片。刀梁左片长、宽和闻分别与刀梁右片长、宽和闻相等,刀梁左片和刀梁右片通过螺栓联接;在刀梁左片和刀梁右片间的上部设有循环油槽,在刀梁左片和刀梁右片间的下部设有矩形油槽,在矩形油槽的下方设有双“V”形油槽。在刀梁左片和刀梁右片间设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位于除循环油槽外的矩形油槽上方。刀梁左片和刀梁右片在矩形油槽 下方的间隙为O. I O. 2 ,刀梁左片和刀梁右片的两端各设有刀梁挡板。距刀梁左片上端的垂直距离h处自左到右依次水平地设有第一工作用油入ロ、循环油入口、循环油出口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第一工作用油入口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对称分布,循环油入口与循环油出口对称分布;第一工作用油入口和循环油入口距左刀梁较近的ー个边的相应距离为I1和12。在刀梁左片的内侧面设有左循环油槽,左循环油槽与循环油入口和循环油出口相通,左循环油槽的一端位于第一工作用油入ロ与循环油出ロ间,左循环油槽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工作用油入口与循环油出口间,左循环油槽的截面为矩形。在刀梁左片内侧表面距下端Λ处沿水平方向设有左矩形油槽,第一工作用油入口通过刀梁左片内侧表面的第一内油路槽与左矩形油槽相通,第二工作用油入口通过刀梁左片内侧表面的第二内油路槽与左矩形油槽相通;在左矩形油槽的下方水平地设有左“ V”形油槽。在刀梁右片设有右循环油槽,右循环油槽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左循环油槽相同,右循环油槽在刀梁右片的位置与左循环油槽在刀梁左片的位置相同;在右循环油槽的下方依次水平地设有右矩形油槽和右“V”形油槽,右矩形油槽与左矩形油槽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右“V”形油槽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左“V”形油槽相同,右矩形油槽和右“V”形油槽在刀梁右片的位置与左矩形油槽和左“V”形油槽在刀梁左片的对应位置相同。刀梁装置安装后右矩形油槽与左矩形油槽构成该刀梁装置的矩形油槽;右“V”形油槽与左“V”形油槽构成该刀梁装置的双“V”形油槽;左循环油槽和右循环油槽构成该刀梁装置的循环油槽。在上述技术方案ψ -J1=Q. 016^0. 027 -,I2=Q. 027^0. 0357 -,Iz=Q. 2^0. 370 ;U=O. 26、. 3770 ;矩形油槽和双“V”形油槽的中心线距离为H '1为刀梁装置的长度'I0 为刀梁装置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工作用油入口的直径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的直径均比矩形油槽的宽度大\ 2nm ;矩形油槽的宽度为7、·,高度为5飞·;双“V”形油槽的宽度比矩形油槽的宽度小2 3 ,高度为5飞 ,双“V”形斜边与刀梁装置间隙的夹角为α,α为18 2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刀梁左片和刀梁右片间的间隙由塑料薄膜的厚度来控制,其间隙为O. fO. 2/面。刀梁挡板是为了阻止工作用油从刀梁装置两端溢出;循环油槽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对刀梁装置和油起到预热的作用,这有利于工作用油的顺畅流动;矩形油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工作用油入口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的直径,是为了使油液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矩形油槽且其速度受油路影响较小;矩形油槽的宽度比双“V”形油槽大2 3·,既能避免油液进入双“V”形油槽时不均匀,保证油液在刀梁间隙中流动的均匀性,又能避免由于油液充满矩形油槽耗时过长而使被涂エ件的始端出现空白喷涂的情況,双“V”形油槽斜边与刀梁装置间隙的夹角为20°左右。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ー些积极效果由于双“V”形油槽宽度远大于刀梁装置的间隙,当油液从矩形油槽下端的刀梁装置的间隙进入双“V”形油槽吋,油液会产生射流现象,产生射流的油液在双“V”形油槽底部的凸起两侧聚集,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才开始漫过凸起的顶端,以ー个较平稳的速度进入双“V”形油槽下端的刀梁间隙,最后从刀梁装置刃ロ雾化喷出,使得双“V”形油槽提高了油液在刀梁装置刃ロ处的速度分布均匀性和雾化效果,满足在较小供油量时的连续均匀喷涂要求。中间凸起的双“V”形油槽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在较小供油量下由于射流导致油液通过刀梁装置刃ロ处间隙时速度的扰动现象,从而保证油液喷出时沿刀梁装置长度方向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故双“V”形油槽能使刀梁装置在较小供油量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连续均匀和极薄的喷涂效果;由于供油量少不仅可以降低电耗和油耗,且满足极薄油膜厚度(其油膜厚度可达30 60// )要求,因而既满足了较小供油量下的连续均匀极薄喷涂厚度要求,也显著降低了防锈的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较小供油量的情况下喷涂效果好、耗油量少和油膜厚度在60// 以下的特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示意图;[0020]图3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I中刀梁左片3的内侧形状示意图;图5为图I中刀梁右片4的内侧形状示意图; 图6为图I中双“V”形油槽I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I一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该装置如图I和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刀梁左片4、塑料薄膜5和刀梁右片7。刀梁左片4长、宽和高分别与刀梁右片7长、宽和高相等,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通过螺栓9联接。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的上部设有循环油槽6,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的下部设有矩形油槽2,在矩形油槽2的下方设有双“V”形油槽I。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设有塑料薄膜5,塑料薄膜5位于除循环油槽6外的矩形油槽2上方。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在矩形油槽2下方的间隙为O. I O. 2mm,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的两端各设有刀梁挡板8。如图2所示,距刀梁左片4上端的垂直距离Λ处自左到右依次水平地设有第一エ作用油入口 10、循环油入口 3、循环油出口 12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 13,第一工作用油入口10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 13对称分布,循环油入口 3与循环油出口 12对称分布;第一工作用油入口 10和循环油入ロ 3距左刀梁4较近的ー个边的相应距离为I1和Λ。刀梁左片4的内侧面的形状如图4所示,在刀梁左片4的内侧面设有左循环油槽16,左循环油槽16与循环油入ロ 3和循环油出ロ 12相通,左循环油槽16的一端位于第一工作用油入口 10与循环油出口 3间,左循环油槽16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工作用油入口 13与循环油出ロ 12间,左循环油槽16的截面为矩形。在刀梁左片4内侧表面距下端U处沿水平方向设有左矩形油槽17,第一工作用油入口 10通过刀梁左片4内侧表面的第一内油路槽14与左矩形油槽17相通,第二工作用油入口 13通过刀梁左片4内侧表面的第二内油路槽15与左矩形油槽17相通;在左矩形油槽17的下方水平地设有左“V”形油槽18。刀梁右片7的内侧面的形状如图5所示,在刀梁右片7设有右循环油槽19,右循环油槽19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左循环油槽16相同,右循环油槽19在刀梁右片7的位置与左循环油槽16在刀梁左片4的位置相同;在右循环油槽19的下方依次水平地设有右矩形油槽20和右“V”形油槽21,右矩形油槽20与左矩形油槽17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右“ V”形油槽21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左“ V”形油槽18相同,右矩形油槽20和右“V”形油槽21在刀梁右片7的位置与左矩形油槽17和左“V”形油槽18在刀梁左片4的对应位置相同。安装刀梁装置时先用定位销11定位,然后通过螺栓9联接。安装后右矩形油槽20与左矩形油槽17构成该刀梁装置的矩形油槽2 ;右“V”形油槽21与左“V”形油槽18构成该刀梁装置的双“V”形油槽I ;左循环油槽16和右循环油槽19构成该刀梁装置的循环油槽6。在本实施例中ムニO. 016 O. 0187 ;72ニ0· 027 O. 0307 ;ムニ O. 2 O. 2570 ;74-0. 26、. 3270 ;矩形油槽2和双“V”形油槽I的中心线距离为Γ5πιπι '1为刀梁装置的长度ム为刀梁装置的高度。本实施例的第一工作用油入口 10的直径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 13的直径均比矩形油槽2的宽度大Γ2ηιηι ;矩形油槽2的宽度为 、ιηω,高度为5 6·;双“V”形油槽I的宽度比矩形油槽2的宽度小2 3·,高度为5飞·,双“V”形斜边与刀梁间隙的夹角为α , α为18 22°。实施例2一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该装置除下述技术參数外,其余同实施例I :I1=Q. 018 O. 027 -,I2=Q. 030 0· 0357 -,Iz=Q. 25 O. 370 ムニO. 28 O. 3770 ;矩形油槽 2和双“V”形油槽I的中心线距离为5飞層。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的间隙由塑料薄膜5的厚度来控制,其间隙为O. Γ0. 2mm。刀梁挡板8是为了阻止工作用油从刀梁装置两端溢出;循环油槽6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对刀梁装置和油起到预热的作用,这有利于工作用油的顺畅流动;矩形油槽2的宽度小于第一工作用油入口 10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 13的直径,是为了使油液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矩形油槽2且其速度受油路影响较小;矩形油槽2的宽度比双“V”形油槽I大2 3〃 ,既能避免油液进入双“V”形油槽I时不均匀,保证油液在刀梁间隙中流动的均匀性,又能避免由于油液充满矩形油槽2耗时过长而使被涂エ件的始端出现空白喷涂的情况,双“V”形油槽I斜边与刀梁间隙的夹角为20°左右,高点在刀梁间隙端,低点在远离刀梁间隙端。本具体实施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ー些积极效果由于双“V”形油槽I宽度远大于刀梁装置的间隙,当油液从矩形油槽2下端的刀梁的装置间隙进入双“ V”形油槽I时,油液会产生射流现象,产生射流的油液在双“ V”形油槽I底部的凸起两侧聚集,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才开始漫过凸起的顶端,以ー个较平稳的速度进入双“V”形油槽I下端的刀梁装置间隙,最后从刀梁装置刃ロ雾化喷出,使得双“V”形油槽I提高了油液在刀梁装置刃ロ处的速度分布均匀性和雾化效果,满足了在较小供油量时的连续均匀喷涂要求。中间凸起的双“V”形油槽I的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在较小供油量下由于射流导致油液通过刀梁装置刃ロ处间隙时速度的扰动现象,从而保证油液喷出时沿刀梁装置长度方向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故双“V”形油槽I能使刀梁装置在较小供油量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连续均匀和极薄的喷涂效果;由于供油量少不仅可以降低电耗和油耗,且满足极薄油膜厚度(其油膜厚度可达30 60// )要求,因而既满足了较小供油量下的连续均匀极薄喷涂厚度要求,也显著降低了防 锈的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较小供油量的情况下喷涂效果好、耗油量少和油膜厚度在60// 以下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刀梁左片(4)、塑料薄膜(5)和刀梁右片(7),刀梁左片(4)长、宽和高分别与刀梁右片(7)长、宽和高相等,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通过螺栓(9)联接;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的上部设有循环油槽(6),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的下部设有矩形油槽(2),在矩形油槽(2)的下方设有双“V”形油槽(I);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设有塑料薄膜(5),塑料薄膜(5)位于除循环油槽(6)外的矩形油槽(2)上方,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在矩形油槽(2)下方的间隙为0. I 0. 2 ,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的两端各设有刀梁挡板(8); 距刀梁左片(4)上端的垂直距离73处自左到右依次水平地设有第一工作用油入口 (10)、循环油入口(3)、循环油出口(12)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13),第一工作用油入口(10)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13)对称分布,循环油入口(3)与循环油出口(12)对称分布;第一工作用油入口( 10)和循环油入口(3)距左刀梁(4)较近的一个边的相应距离为I1和I2 ;在刀梁左片(4)的内侧面设有左循环油槽(16),左循环油槽(16)与循环油入口(3)和循环油出口(12)相通,左循环油槽(16)的一端位于第一工作用油入口(10)与循环油出口(3)间,左循环油槽(16)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工作用油入口(13)与循环油出口(12)间,左循环油槽(16)的截面为矩形;在刀梁左片(4)内侧表面距下端74处沿水平方向设有左矩形油槽(17),第一工作用油入口(10)通过刀梁左片(4)内侧表面的第一内油路槽(14)与左矩形油槽(17)相通,第二工作用油入口(13)通过刀梁左片(4)内侧表面的第二内油路槽(15)与左矩形油槽(17)相通;在左矩形油槽(17)的下方水平地设有左“V”形油槽(18); 在刀梁右片(7)设有右循环油槽(19),右循环油槽(19)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左循环油槽(16)相同,右循环油槽(19)在刀梁右片(7)的位置与左循环油槽(16)在刀梁左片(4)的位置相同;在右循环油槽(19)的下方依次水平地设有右矩形油槽(20)和右“V”形油槽(21),右矩形油槽(20)与左矩形油槽(17)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右“V”形油槽(21)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左“V”形油槽(18)相同,右矩形油槽(20)和右“V”形油槽(21)在刀梁右片(7)的位置与左矩形油槽(17)和左“V”形油槽(18)在刀梁左片(4)的对应位置相同;所述刀梁装置安装后,右矩形油槽(20)与左矩形油槽(17)构成该刀梁装置的矩形油槽(2),右“V”形油槽(21)与左“V”形油槽(18)构成该刀梁装置的双“V”形油槽(I ),左循环油槽(16)和右循环油槽(19)构成该刀梁装置的循环油槽(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016 0. 027 ;72-0. 027 0. 0357 ;7产 0. 2 0. 370 ;U=Q. 26、. 377。;矩形油槽(2)和双“V”形油槽(I)的中心线距离为4飞〃 'I为刀梁装置的长度为刀梁装置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作用油入口(10)的直径和第二工作用油入口(13)的直径均比矩形油槽(2)的宽度大;矩形油槽(2)的宽度为1 9mm,織为5飞 ;双1”形油槽(I)的宽度比矩形油槽(2)的宽度小 高度为5飞双“V”形斜边与刀梁装置间隙的夹角为a,a为18 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静电喷涂的刀梁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刀梁左片(4)、塑料薄膜(5)和刀梁右片(7),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通过螺栓(9)联接。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的上部设有循环油槽(6),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的下部设有矩形油槽(2),在矩形油槽(2)的下方设有双“V”形油槽(1)。在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间设有塑料薄膜(5),塑料薄膜(5)位于除循环油槽(6)外的矩形油槽(2)上方,刀梁装置在矩形油槽(2)下方的间隙为0.1~0.2mm,刀梁左片(4)和刀梁右片(7)的两端各设有刀梁挡板(8)。本装置具有在较小供油量的情况下喷涂效果好、耗油量少的特点,油膜厚度在60μm以下。
文档编号B05B5/08GK202366812SQ20112052148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夏志勇, 汪朝晖, 王家青, 章伟红, 高全杰 申请人:武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